关于蟋蟀所谓“八”蜕的思考!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11-10 18:53 编辑最近看到虫友发贴论述,关于所谓蟋蟀的“八”蜕问题,好像意见各异。故咱也来简述下自己的思考。 蟋蟀的所谓“八”蜕,一般不是指秧子的第八蜕,当然个别也会有正好第八蜕是原成虫后的再一次蜕皮,而是指成虫后的再次蜕皮。“八”蜕一说,可能是原创者认为,秧子从出卵到成虫,应该是七蜕的原故罢了。
据我所知,蟋蟀成虫后,个别蟋蟀的个别部件,由于各种原因,没有生长好,蟋蟀一般会启动再次蜕皮程序,是否有效启动这个程序,因虫而异,启动后是否会有效蜕皮,因虫而异,因环境而异。还有,成虫后(个别部位没生长好的)再次启动蜕皮程序的目的,仅是完善(完成)个别部位,它跟蟋蟀秧子期的正常蜕皮有很大的差异,原正常部位变化不会太大。是否成凶、成将帅,也是因虫而异,部件大了,体重也会增加的,最后的成虫怎样?还是跟正常蟋蟀一样看法。再有,“八”蜕过程所用时间,此内,因虫而异,因环境而异,相对而言,比正常秧子蜕皮时间会长些,毕竟是成虫后的再次蜕,所用蜕皮激素的量会更多,时间更长,所以对完成“八”蜕的条件要求更高。因此,在个体和环境条件不太满足的情况下,“硬”蜕,会消耗更多蟋蟀体内的“原气”和各种原素(原料),即便完成了“八”蜕,个体会很虚弱,活不长。其中,野生会比白虫相对更容易完成。“八”蜕对蟋蟀的打斗能力来说,应两说,因个体而异。
欢迎各位虫友阐述不同观点!
不懂{:3_295:} 赞同{:3_292:} 胡师傅:你好!我以前有条小大翅,是自孵的,见它同六龄秧子背上翅膀模样一样时,以为再一蜕便成虫,然而它蜕后没成虫,仅仅是小翅膀变中翅膀,这么算起象多蜕一次壳,是不是大翅都为八蜕?我臆测:为何大翅生相都是长牙,长翅膀,长六足?会不是多蜕一次壳的缘故? 常见66 发表于 2018-11-10 13:21
赞同
仅是“思考”,共同交流!{:3_289:} 施哥 发表于 2018-11-9 19:55
不懂
谢关注!{:3_291:}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8-11-10 17:48
胡师傅:你好!我以前有条小大翅,是自孵的,见它同六龄秧子背上翅膀模样一样时,以为再一蜕便成虫,然而它 ...
侬好!大翅的成因没有专门关注过,不好意思,抱歉了!谢谢侬提供实例!{:3_280:}秧子背上的小肉翅,实际是成虫芽,它的变化值得关注。一般而言,大翅比财积牌架大些,是蟋蟀整体结构的协调性所决定的,跟皮壳走,但也不绝对。另,成虫芽的不同变化,而造成蜕变后的不同或蜕皮多次的不同,与所谓的“八”蜕是二个概念,后者是成虫后的再次蜕皮。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11-10 19:36
侬好!大翅的成因没有专门关注过,不好意思,抱歉了!谢谢侬提供实例!秧子背上的小肉翅,实际 ...
边文华老师在蟋蟀200问中,是这样说的:
与侬讲的差别在于七蜕后成虫还是若虫?
本帖最后由 雅趣盎然 于 2018-11-10 22:35 编辑
2011年的小大翅最后一蜕前照:
本帖最后由 吹铃 于 2018-11-11 15:13 编辑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8-11-10 20:33
2011年的小大翅最后一蜕前照:
边文华讲:八蜕的最后形态是在背部形成两团肉质翅,这不一定是八蜕才有,肉质翅的蜕变,这个结果有二种情况,1肉质翅的部位是在二边,是飞翅;2肉质翅位于中间(中间翅明显厚于边翅)的是大翅。另有四个翅都是肉质翅的,是双异虫:既是大翅,又是飞翅。
(记得2010年我发过:飞翅若虫与普通若虫特征比较 )
“八”蜕一说,可能是原创者认为,秧子从出卵到成虫,应该是七蜕的原故罢了
这个解释认为合理。野外不清楚,家养因为温度、湿度、食物等,蜕变次数八蜕并不罕见。 吹铃 发表于 2018-11-11 15:08
边文华讲:八蜕的最后形态是在背部形成两团肉质翅,这不一定是八蜕才有,肉质翅的蜕变,这个结果有二种情 ...
认同吹铃兄的说法!{:3_292:}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11-14 22:33 编辑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8-11-10 20:21
边文华老师在蟋蟀200问中,是这样说的:
与侬讲的差别在于七蜕后成虫还是若虫?
记得边老还讲过:从秧子出卵到成虫,可以有六蜕至十二蜕不等。~~~不同蜕龄的成虫,如果再蜕一次皮,俗称为“八”蜕。如果不是这样,那现在的所谓“八”蜕就无法解释了。{:3_289:}。 吹铃 发表于 2018-11-11 16:15
“八”蜕一说,可能是原创者认为,秧子从出卵到成虫,应该是七蜕的原故罢了
这个解释认为合理。野外不清楚 ...
谢谢提供实验经验分享!我还认为秧子总蜕数(龄数)的不同,不仅有环境、饲料因素,可能还有基因因素,不然为什么对总蜕数(龄数),都有不同的答案哪?难道其他人都数错了吗?只有一人数对了吗?我看未必。边老也说过(认为)蟋蟀秧子有不同的总蜕数(及总龄数)。当然有待进一步地验证,特别是专业人士,从基因层面的验证。 今天说的八蜕,应该指成虫后又有蜕壳现象。
至于幼虫到底有几蜕,观察到会有七~一十三蜕范围内,可能还有更多次的,这是臆测了。
成虫后蜕壳一般不会像若虫那样蜕完整,原因是幼虫的保幼激素富余残留,促使成虫蜕皮。如果蜕壳基本完整,但翅膀会残掉,因其皮壳厚度大一些硬一些,会较厉害。多数情况下,这八蜕会害残了成虫。 {:3_292:}{:3_292:}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11-25 17:42 编辑
秋蟋雅致 发表于 2018-11-24 20:38
今天说的八蜕,应该指成虫后又有蜕壳现象。
至于幼虫到底有几蜕,观察到会有七~一十三蜕范围内,可能 ...
秋蟋雅致:好!经验老道额。谢谢提供观点!现在自己还在份虫吗?上次一面多有受教,什么时候有机会再聊聊?{:3_293:} 秋蟋雅致 发表于 2018-11-24 20:38
今天说的八蜕,应该指成虫后又有蜕壳现象。
至于幼虫到底有几蜕,观察到会有七~一十三蜕范围内,可能 ...
谢谢!共同交流! 秋兴---初来乍到 发表于 2018-11-25 09:06
谢谢!共同交流! 还在孵化,在做探讨。
这里面学问太深,得不断地摸索。 野生蟋蟀的秃背,很有可能就是所谓的:八蜕。
成虫后的大翅在再退壳时,会全部蜕掉,形成秃背,因多蜕一次皮,其皮壳厚而凶狠。 秋蟋雅致 发表于 2018-11-25 22:37
还在孵化,在做探讨。
这里面学问太深,得不断地摸索。
是啊,要不断地摸索额!现在小份房遍地开花,从南到北,各种类型层出不穷,以后要成白虫的天下了! 秋蟋雅致 发表于 2018-11-25 22:44
野生蟋蟀的秃背,很有可能就是所谓的:八蜕。
成虫后的大翅在再退壳时,会全部蜕掉,形成秃背,因多蜕一 ...
谢谢侬的观点!如果秃背是所谓的“八”蜕的话,那应该是全秃,不显丁点翅根才对。原理恐怕是没有成虫芽的准备。还有一种情况也会触发所谓的“八”蜕,就是蜕变成虫后,门面、牙齿还是跟秧子期一样,导致再次蜕皮,这种“八”蜕,也会造成全秃背。所以侬的观点是可以接受的。而且秋白是同理。同时,还以为那些残翅不在此例。还有些人工残翅,更不属此文内容了。至于,所谓的“八”蜕,是否会凶狠,我还是以为跟常虫一样看法。这里面可能有七蜕、八蜕,九十蜕,十一二蜕的再次蜕皮现象。正常的秧子多一蜕成虫,不见得增加皮的厚度和硬度。大概率秃背会相对善斗些,可能有其他因素。 赵公元帅 发表于 2018-11-27 11:54
八蜕应该说的是秧子脱皮成为成虫,包括秃背一类。古谱有盆蜕,说的是成虫,会叫会过蛋,再蜕一次,有可能是 ...
谢谢“赵公元帅”的观点,共同交流!!{:3_289:}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