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4-30 21:37:21

养184天的秧子,方显性别。

20190429晚上:

20190430凌晨02:30

20190430夜里:

兖州寿星头 发表于 2019-4-30 21:39:28

{:3_292:}厉害了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4-30 21:47:29

兖州寿星头 发表于 2019-4-30 21:39
厉害了

谢谢!此秧子生命力,确实强。{:3_293:}{:3_293:}

红头将军 发表于 2019-4-30 21:53:58

为啥没有翅膀

大红袍 发表于 2019-4-30 21:58:21

脖子怎么了?{:3_292:}

吹铃 发表于 2019-4-30 22:19:07

妈的........今年弄它一窝出来{:1_201:}

灿烂涅槃 发表于 2019-5-2 13:57:09

母脖子王,看来要研究生长周期对脖子的影响了……{:3_279:}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2 20:45:08

本帖最后由 雅趣盎然 于 2019-5-2 20:47 编辑

吹铃 发表于 2019-4-30 22:19
妈的........今年弄它一窝                                                                                                                                                               {:2_210:}木阁本事。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2 20:56:57

灿烂涅槃 发表于 2019-5-2 13:57
母脖子王,看来要研究生长周期对脖子的影响了……

主要是项皮左边没完全裹下去的缘故,造成有点脖子王的假象。{:3_289:}

吹铃 发表于 2019-5-2 21:57:22

突然想到,有书上讲:自然界蟋蟀越冬有二种形式,1是以卵,2是幼虫来延续后代。你的这个虫可以是例子说明,成虫时正是梅蟋成虫时间。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4 17:12:17

吹铃 发表于 2019-5-2 21:57
突然想到,有书上讲:自然界蟋蟀越冬有二种形式,1是以卵,2是幼虫来延续后代。你的这个虫可以是例子说明, ...

以为上海地区的梅蟋,该三月底左右出幼虫吧?而且靠暖环境里。如再早的话,恐怕地上草都没生出来,幼虫吃什么?
如广东深圳那里,幼虫有越冬的可能,因那里冻天在10度上下吧?一般幼虫在温度低于8度时,几乎没有存活率了。
你看我讲的是伐?欢迎共同探讨!{:3_280:}{:3_280:}

剑川 发表于 2019-5-11 21:06:23

上海5月中旬,野生秧子出土,特别环境就不好说了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5-17 19:28:07

好像还有二蜕吧?侬要创记录了。期待!{:3_294:}{:3_292:}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17 20:10:03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5-17 19:28
好像还有二蜕吧?侬要创记录了。期待!

谢谢胡师傅的一直关心与鼓励!{:3_280:}{:3_280:}
确实还剩二蜕了,为何能这么长时,我不明白?{:2_223:}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5-23 19:22:26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17 20:10
谢谢胡师傅的一直关心与鼓励!
确实还剩二蜕了,为何能这么长时,我不明白?{:2_223: ...

你给它的环境,让它不能快点生长啊!{:1_201:}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24 19:39:08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5-23 19:22
你给它的环境,让它不能快点生长啊!

这是主要原因,也许低温确实能使虫的寿命得以延长吧?{:1_383:}

一叶扁舟 发表于 2019-5-30 09:38:55

积温不够吧

孙虫迷 发表于 2019-5-30 15:53:50

这是一只5蜕的秧子三尾,养了184天,是环境温度太低造成的,成虫后一般不会超过3斟。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30 18:35:44

孙虫迷 发表于 2019-5-30 15:53
这是一只5蜕的秧子三尾,养了184天,是环境温度太低造成的,成虫后一般不会超过3斟。

孙师傅:您好!   这条秧子从籽蜕壳至成虫,总蜕了九次壳(每次有记录,经历212天),不知是什么缘故引起的?如边文华教授的书中也提起秧子多蜕性,一般为七蜕成虫。您讲的是,一直没加温过,所以成虫仅仅一斟上下。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9-6-7 21:38:32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24 19:39
这是主要原因,也许低温确实能使虫的寿命得以延长吧?

低代谢的,其寿命都相对较长!{:3_289:}

k9唐 发表于 2019-6-8 00:02:24

{:1_201:}{:1_201:}学习学习

孙虫迷 发表于 2019-6-9 17:20:28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30 18:35
孙师傅:您好!   这条秧子从籽蜕壳至成虫,总蜕了九次壳(每次有记录,经历212天),不知是什么缘故引 ...

您好!   秧子发育至成虫,通常是7蜕,如果把若虫从卵钻出也算一蜕的话就是8蜕。9蜕极少,我这么多年孵虫只碰到过一次,它的区别在蜕变前小翅依然贴肉,没有起翘,蜕后仍然原型,只不过大了一圈而已。这大概就是边文华老师提到过的秧子多蜕性。这样的特列或变异。我还有过一次,在众多的若虫中竟然有一只油葫芦(刚开始时不注意,后来发现有一只生长迅速,颜色较深,体形要大一倍,可惜在最后一蜕时妖折。后来我发到过"中蟀网“上,有一个前辈说这是”山鸡“,不是油葫芦,是虫王。。。。。。

孙虫迷 发表于 2019-6-9 18:48:01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9-5-30 18:35
孙师傅:您好!   这条秧子从籽蜕壳至成虫,总蜕了九次壳(每次有记录,经历212天),不知是什么缘故引 ...

您好!   秧子发育至成虫,通常是7蜕,如果把若虫从卵钻出也算一蜕的话就是8蜕。9蜕极少,我这么多年孵虫只碰到过一次,它的区别在蜕变前小翅依然贴肉,没有起翘,蜕后仍然原型,只不过大了一圈而已。这大概就是边文华老师提到过的秧子多蜕性。这样的特列或变异。我还有过一次,在众多的若虫中竟然有一只油葫芦(刚开始时不注意,后来发现有一只生长迅速,颜色较深,体形要大一倍,可惜在最后一蜕时妖折。后来我发到过"中蟀网“上,有一个前辈说这是”山鸡“,不是油葫芦,是虫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养184天的秧子,方显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