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我也谈谈蟋蟀的干
古人把干字排在老细糯之前可见干是斗蟋的灵魂首先,干,没别的意思,就是水分少的意思,蟋蟀长期生活在潮湿的阴暗湿地,又生长于夏天署湿之气。能克服这种湿气的蟋蟀,其元气自然十足,力气自然大。相反,则不可花钱去买,即是这只蛐蛐长的人高马大,奇形怪状,色彩艳丽,终究是空有其表,浪费钱财!
这就是为啥斗场上常常有以小胜大的道理。
蛐蛐能看透,但是前提是你正真参悟透干的本意。
影响蟋蟀干的几个因素
一是元气,蛐蛐先天的之气,来源于父母,也叫,虫王的儿子依然是虫王,比如,紫黄的基因先天就能打赢花色虫,这叫级别。再比如,我们选白虫蟋蟀喜欢看蜂房的。元气充足,能驱除湿气。
二是阳气,阳能胜阴,阳光充足,自然湿气少,向阳的地块蛐蛐善斗,就是这个原因。农舍附近的蛐蛐吸收了人类的阳气,也善斗。
三是风化,风吹湿气跑得快,善斗的蛐蛐居高处。秋风能使蛐蛐干,身子骨硬朗结实。现在的蛐蛐都养在罐子里,避风,结果都是软骨头,咬一口就不咬了,导致比赛没法看。当然风吹也老得快,食物充足可以延缓衰老。
四是饮食,我们给蛐蛐喂的都是高蛋白,蟹蝦滋阴物质,其实有助于湿气滋长,而不利于干老。切记。
那么,干蛐蛐在颜色和外在有何表现,挑选的时候如何分辨,请看下回分解
{:3_292:}{:3_292:} {:3_292:} 虫王的儿子不一定是虫王,也可能是卵泡,卵泡的儿子不一定就是卵泡 确实期待下回分解 好贴,另感觉靠近农舍的蛐蛐好是因为有机肥料充裕的原因吧 楼主讲的好,很多内容是干货,明白人是知道的。
选虫首要是干,确实如此。 听讲{:3_292:} 学会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有提高。几十年玩虫,感觉自己离真正意义识虫尚远,可能灵犀(也许没有)未及吧。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