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去山东收虫的越来越少?
本帖最后由 luliub60 于 2024-8-1 20:45 编辑山东蟋蟀的没落,主要是当地农民急功近利,从90年代开始就滥捕滥捉,把三尾都抓得一干二净!
由于野生蟋蟀资源被无节制的破坏,野外蟋蟀越来越少,于是,人工白虫取代了秋虫,进入市场。
再者,当地农民是祖上八辈子不玩蟋蟀,根本不懂蟋蟀!看了“一将难求”影片后,胃口吊得老高!
农民对蟋蟀是胡乱开价,6厘多的蟋蟀开价至少几千,7厘的蟋蟀开价几万,想钱想疯了,斩冲头!
抖音、今日头条的蟋蟀播主,IP地址都是山东,鱼龙混杂,毫无诚信,地白冒充秋虫已经成常态!
上世纪看到的山东虫各种模样,现在几乎看不到!市场上卖的所谓山东虫,都是呆头呆脑的状态!
第一,到山东是去收好的秋虫,但目前山东产区大量的蟋蟀看着不错,养下来大量的没用,这样下产区就失去意义。第二,即使你好不容易选出好虫,很容易被低价的仿秋给灭了。这样就严重打击了下山东收虫的虫友的积极性。第三,许多虫友从小喜欢,平时节衣缩食,到时却是这样的结果,没有买到好的秋虫,却浪费了宝贵的金钱,很伤心,所以下产地的人会骤降。第四,产地的撬子手许多不肯吃苦,不愿意真正吃苦抓虫,他们已经不是第一代吃苦耐劳的撬子手。第五好逸恶劳成风,今天你卖了几个白虫,明天你卖了一些秧子虫,舒舒服服挣到钱了,传开后,大家仿而效之,蔚然成风, 市场却乱了。据前几天泗店蟋蟀市场视频,都是当地人在做生意。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捂紧口袋,市场的萎缩,会给当地的市场上一课,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毕竟当地人生活还是要靠钱的。
好虫少了,但什么虫什么价,应该是任何商品市场的准则 guanfa 发表于 2024-8-1 21:46
第一,到山东是去收好的秋虫,但目前山东产区大量的蟋蟀看着不错,养下来大量的没用,这样下产区就失去意义 ...
分析得透彻!{:3_292:}{:3_291:} 今天,在山东产地收虫的虫友来电,今年去产地收蟋蟀的人少了很多 反正各个群里卖的至少一半是地白、仿的不怎么样的那种仿秋,加一起能有1/3是秋就不错了。 而且今年似乎地里出的少,前面雨水太大? 江蛤蟆 发表于 2024-8-15 17:22
而且今年似乎地里出的少,前面雨水太大?
华东地区每年到8月下旬就雨水充足了! 确实想钱想疯了!真敢骗啊!利用熟人关系!疯了彻底疯了! guanfa 发表于 2024-8-1 21:46
第一,到山东是去收好的秋虫,但目前山东产区大量的蟋蟀看着不错,养下来大量的没用,这样下产区就失去意义 ...
十年前就是这样了,当年野虫还是不少的,以后逐年下降。现在去只当是农家乐旅游,如果是为了收野虫是不值得的。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