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两位知音间的访谈,令人佩服.,得益非浅,希望这种贴子多一些.祝草民老师和秋收老师身体健康.盼望今年虫季能与草民老师再相会.</P></DIV>
<P>陈老师您好:
<P>草民在此给先生问安了!近来与陆老师谈虫时还说起你.您老年纪大了去
<P>处面览虫不容易.今秋约老师给您送点小虫玩玩.
<P>祝先生身体健康!</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走火</I>在2008-7-13 1:35:28的发言:</B><BR><BR>
<P>---------------------------------------------------------------------------</P>
<P><STRONG>以下是引用<I>秋收</I>在2008-7-12 18:28:42的发言:<BR><BR></STRONG></P>
<P>别人的帖子我还可以看看 领会里面的意思 我就是无法看懂一氓的帖子,更无法理解内容</P>
<P>请哪位虫友帮助一下</P>
<P>------------------------------------------------------------------------------------------------------------------------</P>
<P> 我是粗人,也是直性子,所以不管秋收老兄是不是打马虎眼,我就尊命斗胆来说说这文字的大概意思。</P>
<P><FONT face=幼圆 size=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FONT>学的东西经常用来实践,操作,也是件很高兴的事。</P>
<P><FONT face=幼圆 size=5>以虫身不变之东东,数据量化言优劣,赞同--------</FONT>拿虫身上那些天生不变的东西,以数据和量化的形式来判断好和不好,表示赞同。</P>
<P><FONT face=幼圆 size=5>以不变应万变,实难苟同。变者,色也!二者相辅相成,相术之正途也。---------</FONT>而只以某些不变的定律似的虫谱和相法来衡量包括蟋蟀个体中各不相同的其他东西来定蟋蟀的好坏,对于这点,我持有不同意见,比喻包括颜色在内的这些多变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看虫好坏的正确方法。</P>
<P><FONT face=幼圆 size=5>尚有,不变之东东表征之内涵,或可商榷------</FONT>还有的就是,那些天生而到老也不变的东西,除代表表面的一些特征和数据外,它还代表和影响到虫本身内在的因素应该还有挖掘发展和其他意义。</P>
<P><FONT face=幼圆 size=5>注:无有不敬,个人感受而已,见谅----</FONT>注,这是自己的个人感受而已,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原谅/</P>
<P>本人注,上面也是我个人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如有曲解楼主原意,也请原谅/</P><BR></DIV>
<P>谢谢你的解释 我看懂了
<P>我很赞赏你与爱虫小弟弟研究虫的方式 如有机会与你相见,再交流吧</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愚鱼夫</I>在2008-7-13 2:56:40的发言:</B><BR>
<P>我一直最尊敬的人,从中蟋网退出,追着秋收的帖子来到了国虫网,一样的原因一样的结果.刀笔文吏杀人于无形.从起因到过程,看了不得不使有血性的难男儿气愤难挨.</P>
<P>回避---不是男子汉的行为!</P>
<P>亮剑---方显男儿本色!</P>
<P>为什么要屈从于别人的压力?我为谁活着?</P>
<P>为什么自己的行为要受别人左右?而为名利所难舍?</P>
<P>秋收---我不知道你姓氏名谁,从未谋面,但我能在哪里还可以看到你的帖子?</P>
<P>我为你.......悲哀!</P>
<P>我为你.......不值!就因为那些极少数的恶意诽谤?</P></DIV>
<p>我早就把你的名字列入我好朋友名单中 <P>秋收用虫的几个部位打出的量化数据高低说话.因为是几个部位的打分.<U><STRONG><FONT color=#ff0000>对此如没有充分</FONT><EM><FONT color=#ff0000>的认识简直是不可想象的</FONT></EM></STRONG></U><FONT color=#ff0000>.</FONT>但所有秋收认为是虫一生不变的东西.在很多虫友间都耳熟能详的.并不是暗门之类的东西.但能把所有部位一成不变的东西之优劣用量化手段来统计.<U><STRONG><FONT color=#ff0000>草民以为秋收为笫一人.</FONT></STRONG></U></P>
<P>秋收多次提到的二个字是<FONT color=#e61a6b><STRONG>"点拨"</STRONG></FONT>而不是"教你".说明大多数虫友要弄懂他的方法 </P>
<P>只需1+1+1+1马上就恍然大悟.</P>
<P>敬请老师<STRONG><FONT color=#e61a6b>"点拨"<FONT size=7>1</FONT></FONT></STRONG></P>
<P></P>
<P>QQ929798694毒狼</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趣草堂</I>在2008-7-12 20:43:12的发言:</B><BR><BR>
<P>晕,你拿我什么东西?好像我拿你的多一点吧。呵呵,朋友间礼尚往来很正常的啊。</P></DIV>
<P>以后,两位老师,把所有拿的东西统统缴我,多多益善啊,哈哈!
<P>我不怕别人送,可怜我啊!</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走火</I>在2008-7-13 1:35:28的发言:</B><BR><BR>
<P>---------------------------------------------------------------------------</P>
<P><STRONG>以下是引用<I>秋收</I>在2008-7-12 18:28:42的发言:<BR><BR></STRONG></P>
<P>别人的帖子我还可以看看 领会里面的意思 我就是无法看懂一氓的帖子,更无法理解内容</P>
<P>请哪位虫友帮助一下</P>
<P>------------------------------------------------------------------------------------------------------------------------</P>
<P> 我是粗人,也是直性子,所以不管秋收老兄是不是打马虎眼,我就尊命斗胆来说说这文字的大概意思。</P>
<P><FONT face=幼圆 size=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呼----------</FONT>学的东西经常用来实践,操作,也是件很高兴的事。</P>
<P><FONT face=幼圆 size=5>以虫身不变之东东,数据量化言优劣,赞同--------</FONT>拿虫身上那些天生不变的东西,以数据和量化的形式来判断好和不好,表示赞同。</P>
<P><FONT face=幼圆 size=5>以不变应万变,实难苟同。变者,色也!二者相辅相成,相术之正途也。---------</FONT>而只以某些不变的定律似的虫谱和相法来衡量包括蟋蟀个体中各不相同的其他东西来定蟋蟀的好坏,对于这点,我持有不同意见,比喻包括颜色在内的这些多变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只有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才是看虫好坏的正确方法。</P>
<P><FONT face=幼圆 size=5>尚有,不变之东东表征之内涵,或可商榷------</FONT>还有的就是,那些天生而到老也不变的东西,除代表表面的一些特征和数据外,它还代表和影响到虫本身内在的因素应该还有挖掘发展和其他意义。</P>
<P><FONT face=幼圆 size=5>注:无有不敬,个人感受而已,见谅----</FONT>注,这是自己的个人感受而已,如果有冒犯的地方,还请原谅/</P>
<P>本人注,上面也是我个人对这段文字的理解,如有曲解楼主原意,也请原谅/</P><BR></DIV>
<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后半闲堂秋粮</I>在2008-7-12 19:53:51的发言:</B><BR><BR>
<P>宇飞兄求求你快闭上嘴吧!你在国外留学时,打工是不是干过环卫工啊!适应能力太强了。!</P></DIV>
<P>秋粮兄,我知道你对网上有些人对虫界先辈的不敬有些看不惯(所以不太发言了)。但我这个人你是了解的,我也是一个直性子,让我不说我憋屈得很。还有我还是比较珍惜国虫论坛这个平台的。望兄可能的话还是多支持一点这个论坛。</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介草民</I>在2008-7-12 17:27:24的发言:</B><BR><BR>
<P>你好<BR>
<P>关于用量化还是用形状.这两个词我是推敲过的.<BR>
<P>一个对虫喜欢的人.稍有注意.对一个虫的各个部位闭上眼睛也能知道大概的形状.正因为<BR>
<P>形状的大同小异.跳不出固有的思维圈子.<BR>
<P>秋收的相虫之所以有道理.就是<FONT color=#ff3300 size=4>通过量化打分把虫的级别确定下来.这就是一种思路方式<BR></FONT>
<P><FONT color=#ff3300 size=4>上的进步.</FONT>秋收多次提到的二个字是"点拨"而不是"教你".说明大多数虫友要弄懂他的方法<BR>
<P>只需1+1+1+1马上就恍然大悟.而秋收目前没有说出来且引起许多误会的就是如何加法.<BR>
<P>我把网上贴过的收藏虫照.又看了一遍.从以前一张照片看几分钟才有感觉到现在三秒钟<BR>
<P>定级别.的确感到了体会.因为有些虫照是自己的.虫的好坏结果心里清楚.究竞为什么不好<BR>
<P>始终困惑不解.但根据秋收的量化式相虫办法.打的分明显有高低.问题清楚了.<BR>
<P>-个麻球.用芝麻-粒粒贴上去是一种方法.在芝麻里滚一下也是一个方法.在结果<BR>
<P>一样的情况下.秋收的方法是有意义的.<BR>
<P>.<BR></P></DIV>
<P>其实每个玩虫人(特别是资格较老的玩虫人)看虫时都有几个自己认为较为重要的切入点,并起着去还是留的决定因素。我觉得要进行量化的话,第一:采样点要足够的多。第二:给分的高低要具有权威性和普遍性,要适应全国各地的蟋蟀。</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后半闲堂-宇飞</I>在2008-7-13 13:50:37的发言:</B><BR><BR>
<P>秋粮兄,我知道你对网上有些人对虫界先辈的不敬有些看不惯(所以不太发言了)。但我这个人你是了解的,我也是一个直性子,让我不说我憋屈得很。还有我还是比较珍惜国虫论坛这个平台的。望兄可能的话还是多支持一点这个论坛。</P></DIV>
<P>谢谢前辈们的支持!</P> 我是刚刚玩儿虫的新学生,对于很深的道理我也不懂,但是我支持秋收老师,感谢秋收老师对于玩儿虫这一道指明了方向,祝秋收老师身体好,您会成为古往今来的玩虫之集大成着的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秋收</I>在2008-7-13 10:35:26的发言:</B><BR><BR>
<P>谢谢你的解释 我看懂了<BR>
<P>我很赞赏你与爱虫小弟弟研究虫的方式 如有机会与你相见,再交流吧</P></DIV>
<P>谢谢秋老能对我等末学的关注,有机会当登门向您求学虫之相虫,养虫,斗虫之道。</P>
[原创]
<P><FONT color=#ff0066>其实每个玩虫人(特别是资格较老的玩虫人)看虫时都有几个自己认为较为重要的切入点</FONT></P><P>好好好!学术研讨的气氛还是占主流的;</P>
支持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后半闲堂-宇飞</I>在2008-7-13 14:06:13的发言:</B><BR><BR>
<P>其实每个玩虫人(特别是资格较老的玩虫人)看虫时都有几个自己认为较为重要的切入点,并起着去还是留的决定因素。我觉得要进行量化的话,第一:采样点要足够的多。第二:给分的高低要具有权威性和普遍性,要适应全国各地的蟋蟀。</P></DIV>
<p> 好思路,好想法,好老师,学习了,顶。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color=#ff0000 size=6><STRONG>古谱中所讲述的,并未重色轻型,而是型色兼备,我认为均不可废!</STRONG></FONT></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tingwww</I>在2008-7-12 12:48:50的发言:</B><BR>
<P>秋收和草民老师都是我敬重的人 我建议秋收老师出一本相虫的心得 让广大虫友可以有更多的学习机会</P></DIV>
<p>赞同,支持。今天去万商买了一本俞惠聪先生私人出的“蟋蟀将军——精品赏析”书(价25元),虫照100张,物有所值啊!真希望秋收老师也能出一本“蟋蟀经”,留之名山,惠及虫迷,传之后代。古人云“三不朽”:立德,立言,立功。老师相虫理论具有创新性,不“立言”,可惜。 这帖子我顶了!!!!!虽然我只是一个菜鸟,初学者。但我很喜欢秋收老师的帖子和他所阐述的观点,真乃性情中人。真希望以后还能够多看到秋收老师的帖子,不希望它就这样沉掉。强烈鄙视那些无端谩骂、诬蔑秋收老师的人。 最近看了几位虫界的老法师及众网友对相虫的不同看法,心中感触很多.我虽然玩虫多年,自觉一直没有入门.我属于以色相虫一类的,但每当秋事结束,对自已上年积累的东西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曾经也试着改变方式,但收效甚微.虫友在一起,也经常性的会争论色与相之间那个更重要.但却一直没有结果.往往会自嘲的说一声看不懂.我看了草民老师对秋收老师的相虫方式的概括,心里除了敬佩依然是云里雾里.转眼虫季将临,秋收老师学究天人,如能将自已苦研数年独辟蹊径的相虫经验刊布于世,则玩虫界之幸也!但我仍相信以色相虫一样也是相虫的正道.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赵王在燕京</I>在2008-7-13 19:45:14的发言:</B><BR>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color=#ff0000 size=6><STRONG>古谱中所讲述的,并未重色轻型,而是型色兼备,我认为均不可废!</STRONG></FONT></P></DIV>
<p> <P>哇 <BR>写了这么多耶 <BR>虽然看 了晚<BR>但也顶上!!</P>
<P>我去打醋去咯......</P> <P>非要弄得没人敢发技术贴吗?那些对他人人生攻击的朋友,由于您的过激行为可能就导致技术贴越来越少。百家争鸣是好事,何必要这样呢?</P> 顶上!顶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赵王在燕京</I>在2008-7-13 19:45:14的发言:</B><BR>
<P><FONT style="BACKGROUND-COLOR: #ffff00" color=#ff0000 size=6><STRONG>古谱中所讲述的,并未重色轻型,而是型色兼备,我认为均不可废!</STRONG></FONT></P></DIV>
<p>
<P></P>
<P>其实我们也是这样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