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11-27 13:08:32

虫季过后再温旧文——《有一说一》回忆话蟋蟀

《有一说一》回忆话蟋蟀曹忠德先生

对蟋蟀爱好者,都想拥有优胜蟋蟀,驰骋虫坛,名列前茅,誉满三秋。而创造上列条件,一位经过几年有经验下功夫爱好者,了解收、养、斗三个关键问题,严格掌握,才可能有功成名就基础。首先要养虫先养性,建立爱虫心态,切忌急躁竟斗,坚持虚心,细心,耐心,信心,关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在战术上要“以逸待劳,急流勇退”,立于不败之地。不要造成人要斗而虫不可斗的遗憾事情发生。
   
既然蟋蟀有收,养,斗三个关键问题。然而收、养关键,最终反应在“斗”的关键表现,一切爱好者目的最关心赏心悦目观虫之格斗,也是决定虫的优劣区别沙场。从决战胜败情况下,每位蟋蟀爱好者心情一定是有所体验的。本人在这里不话收养关键问题,只是回忆五十年代格斗历史真事,作为交流参与,为蟋蟀爱好者提供关注:
(意外收获,求得一将)
      
回忆真事在1956年“寒露”季节后数天,午后有一位杭州不速之客约五十余岁,手里拎着用手帕包着的二只虫盆,慕名找本人来到养虫室(上海大东新旅社)。当时先有养师顾葆良(号阿巧,无锡蟋蟀收、养、斗一代宗师)接待这位陌生客人。傍晚本人幸会那位客人,经自我介绍,得知乃是浙江大学中物理系教师,姓周名甘孺,对虫爱好已有三十余载,悉心研究养户,近因教务工作迭加,无闲顾及(可能政治运动),忍痛割爱。因闻得沪地你年青豁达,性情豪爽,惜爱名虫,品格尚可,故今慕名冒昧,将送奉二盆好虫,以作忘年之交,不收分文,望收纳之,明天既要回杭城。本人和周老师今日初次会面,从接触中观其出言吐语,举止行动,温文尔雅,的确是一位教务工作者知识子。如此真心诚意送赠爱虫,坚持不取钱财,而本人无功受禄,又觉得却之不恭,无奈汗颜。
         
接着顿善师,揭开盆盖,见盆中立着一条重色正青阔一草贴衣贴肉,包扎紧裹披抱,一身细白肉,大白之足,两根白银斗丝冲顶,面如锅底,大方头边有棱角,一条白砂厚颈,中间指纹浅显,细棕尾锋略沉,用欠草一点,张牙一对挂黑线阔老白牙,青虫叫声威风凛凛,真是将军矣,爱不释手。可以说一声,养虫爱好者人见人爱,底板老足。
         
另一盆揭开盆盖,只见盆中是一条黄头白青,条虫阔一草,从形态来说,头、颈、牙、六足、肉身,只能说够格,没有什么特色。看了上一条重青白牙披袍,相比之下,明显逊色得多了,若能善斗沙坛,也是一般之虫,不是将才也。

龙润虫友 发表于 2009-11-27 13:13:50

坐好沙发再看!{:1_181:}

nuelin 发表于 2009-11-27 13:25:51

坐着板凳看{:1_181:}

值得庆贺 发表于 2009-11-27 13:34:53

又在调胃口.没有了.这么短{:2_215:}等等看

蛐蛐爱好者 发表于 2009-11-27 13:58:09

坐地下室吊胃口。{:1_204:}

智钓江河 发表于 2009-11-27 14:24:41

调胃口~~~~~那是不对滴~~{:1_192:}

秋仕秋士 发表于 2009-11-27 14:30:57

别急,泡杯茶等候!

龙润虫友 发表于 2009-11-27 14:43:55

坐地下室吊胃口。{:1_204:}
蛐蛐爱好者 发表于 2009-11-27 13:58 http://www.guochong.net/images/common/back.gif

地下室,太潮湿,容易翻爪花。{:2_234:}
下回我把沙发让给您!{:2_23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虫季过后再温旧文——《有一说一》回忆话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