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9-11-29 12:34:08

张全真和他的“蟋蟀情结”

张全真和他的“蟋蟀情结”
 (文/黄韵 摄影/常静)



http://www.baotounews.com.cn/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123/001e90995e7d0ae376860c.jpghttp://www.baotounews.com.cn/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123/001e90995e7d0ae376940d.jpghttp://www.baotounews.com.cn/data/attachement/jpg/site2/20090123/001e90995e7d0ae3769f0e.jpg

  他对蟋蟀情有独钟,钻研蟋蟀文化,搜集与蟋蟀有关的物品,他乐在其中;他视蟋蟀为友,只要提及蟋蟀,他就会变得滔滔不绝。他就是被玩家们称为包头“玩蟋蟀第一人”的张全真。

  张全真爱蟋蟀,钻研蟋蟀。蟋蟀在他的记忆中有着抹不去的美好记忆。“小的时候,每当盛夏午后,听到蟋蟀在树上叫,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惬意。”张全真说,虽然如今已经时过境迁,但是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差时,他却看到很多出租车司机在车上也养蟋蟀,看来这小小的蟋蟀从过去到现在,在全国都是很有人缘的。
  与其他玩虫的人不同,张全真家里的蟋蟀都是他自己逮回来的。在退休前,他每次出差到一个地方,都会寻找当地的蟋蟀。前不久去广州二儿子家住,他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从楼下花园里逮回了两对蟋蟀。正因如此,春夏秋冬,无论哪个季节,每当人们从张全真家楼下经过的时候,总能听见一阵阵缠绵的蟋蟀声从他家传来。
  张全真把斗蟋蟀看作是最能反映中国“文人文化”的表现载体,因为斗蟋蟀已和钓鱼、养鸟、种花一样,成为人们彼此交往、陶冶性情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逢敌必斗、宁死疆场、败则不鸣、寒则归淤”是张全真对蟋蟀“忠勇”的最高评价;“斗蛩之戏,童年乐趣;蓄养鸣虫,老年回忆;人至中年,舒缓压力;赏玩蟋蟀,自得心仪”是张全真对自己喜爱蟋蟀文化的最好总结。
  如今,张全真最大的愿望,就是在包头成立一个如“蟋蟀协会”的组织,将本地这些喜欢蟋蟀的人组织起来,共同学习、共同交流。让这个中国独有的“蟋蟀文化”,在包头这座工业城市生根发芽。
 

值得庆贺 发表于 2009-11-29 18:24:10

顶{:2_209:}.......

白袍 发表于 2009-11-30 13:00:22

蟋蟀在树上叫?

金大哥 发表于 2009-11-30 19:47:07

蟋蟀的魅历所在,哈哈,顶

秋战堂 发表于 2009-11-30 20:50:33

弘扬我蟋蟀文化,支持!{:1_182:}

春娇秋响 发表于 2009-11-30 21:13:43

{:1_182:}{:1_181:}

宁贝勒 发表于 2009-11-30 21:17:27

{:2_216:}内蒙古?很少听说有人喜欢这一口......

当然,也可能是贝勒孤陋寡闻

青浦一口头 发表于 2009-11-30 21:25:11

陶瓷的罐子 呵呵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全真和他的“蟋蟀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