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蟋蟀浅谈!
潍坊蟋蟀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鼎盛时期,甚至有与宁津相抗衡的趋势。还记的小时候已近秋季,每逢周末、集市就去到花鸟鱼虫市场(位于现在胜利街彩虹桥西头),收虫的人络绎不绝,有的在持草拨动蛐蛐看其斗性,有的在与虫主讨价还价,有的在持盆观看蛐蛐的神态,有的甚至刚收下蛐蛐就放入斗盆迫不及待的与别人一决高低,真是饶有兴趣。收虫的人当中不乏京津人,苏沪人,江浙人,港澳台的操一口方言,听起来还怪有意思的。这些行家们(虫界的高手们,圈里人)大都慕名而来,当时的潍坊蟋蟀以其皮色好,牙色纯正,耐盘斗而著称。 作为潍坊蟋蟀出产地的赵家文庄村(潍坊南郊)所产蟋蟀以白牙青最富盛名。所谓白牙青,就是皮色灰青色,牙亮白色,牙质硬的蛐蛐,这种蟋蟀斗丝(也称脑线,位于蟋蟀头部的外表纹理)白色或明黄色,呈两线平行状或柏叶状,麻路明显,也称青麻头,好的称之为淡青白麻,此为蟋蟀中的上品。牙色配红牙,白牙,皆可,级别很高。另外一个出产地是位于潍坊西南部的符山镇,以傅家村,成章村,二甲三甲王村,所产蟋蟀最好。傅家村出产的紫虫,以其皮色紫(俗称茄皮紫),牙色黑红为好。而成章村及二甲王村、三甲王村则出产深青、重青虫,牙色红牙,白牙为主,也有墨牙(炭黑牙色),皮色深青、黑青色,均为上好蟋蟀。 还有位于潍坊西北部的一些村落,所产蟋蟀以黄色虫为上,具体特征体现在皮色,肉色发黄,斗丝(脑线)为姜黄色,麻路明显,牙色以老红牙(黑红色),或黑花牙,紫牙未上。 而潍坊东部所产蟋蟀亦有个头大者,则皮色浑,牙色杂,斗丝(脑线)纹路不清晰,也就是所出产蟋蟀品种不纯正,品质差,所以就不多讲了。 最后略谈一下潍坊城区的蟋蟀,亦有好品质的,只是大多已经灭绝,只有少量的小虫啾啾弱鸣。城区南关所出产的蟋蟀以黑头紫色虫、红头青色虫为好,体型都是长条状,后身强健。红色虫早熟、早斗,一般在中秋节前就已经处于下风了,而深色面虫子(紫色、深青虫)则可以斗至霜降,大小雪,中秋节才开始操练(试口)。城区东关所产虫子以暗黄色,红黄色,淡紫色为主,虫子以皮色干净,牙色纯正,以红牙、黄板牙为主,品质尚好。而北关的虫子则以真黄,黄麻头最好,牙色深红,体型宽大、厚实,咬斗凶狠。
但由于现在的城市化进程快,钢筋混凝土攻势强大,城区大多已经灭绝了,有鸣叫的基本都是泛泛小虫,不中用。真心希望我们都能够保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保护蟋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使蟋蟀文化这块瑰宝能够传承延续,并发扬光大。 {:1_186:}{:3_291:} 祖国大地或许还有更好的地方,我们还没有开发到! 野生东北虎、华南虎的减少说明了什么?人工繁殖的虎有没有胜过野生的? 10年后,山东就没虫可玩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七宝没有虫了,不是照样玩!哈!哈!{:1_204:} 山穷水尽凝无路·~~~~~~{:1_185:} 说真么多有用吗 拜读。。{:1_181:} {:3_292:}{:3_292:} 三段虫王也是老潍坊吧{:1_178:} 看来是老潍坊人,对潍坊蟋蟀很了解啊。。不过青州蟋蟀很好的啊,曾经出过在上海走过40多路的蟋蟀。不知道老法师玩过青州蟋蟀没有? 爱蟋 发表于 2011-8-11 00: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三段虫王也是老潍坊吧
是的~ 速度去开发~~~~~{:soso_e112:} {:1_182:}{:1_182:} 顶赵哥!下周开抓,周末去宁阳 顶赵哥!下周开抓,周末去宁阳 顶赵哥!下周开抓,周末去宁阳 {:soso_e179:}{:soso_e181:}顶老乡{:soso_e113:} 喜欢技术贴,尤喜如此技术贴! 每年虫季潍坊还有老乡捉本地虫卖吗?有了明年去潍坊看看{:soso_e183:} 没事 国内开发完了 咱们可以开发国外的{:soso_e102:} 顶老乡!{:soso_e182:} {:soso_e179:}顶 今年同事在潍坊的,可惜他不会抓虫,伤心啊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