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牙翅子 发表于 2010-12-14 13:34:40

(转)中悉网《一脉天青》的翅边,一贴。

这几天家里事情比较多,心烦,又想写些小东西排遣排遣,说得不对,您指教。

今天说的这些,纯属个人意见,是个引子,而不是结论;很多观点有待商榷;
因为要说的问题比较拗口,所以谨以最干巴巴的语言表达出来,免有歧义;

先看张图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B3%E1.jpg

蟋蟀的翅边,即1的部位;翅边与翅面的中间,有一凹槽,即2的部位;

翅边,是翅面与翅侧面的夹角;

凹槽,是夹角与翅面的连接部;

通过这两个地方,虫,已经若隐若现的告诉了我们,它的发育状况;

翅边,颜色越深越好;墨黑一线的翅边,最上品;与翅色同一色的翅边,入格;翅边浅于翅色,嫩相;白嫩、粗酥、色脏的翅边,不足取;

深色虫,翅色乌黑一片,要求翅边与翅色统一,深于翅色最好,至少与翅色一致且无明显色差;若深色虫淡色翅边甚至白嫩翅边,嫩皮;
淡色虫,若翅边墨黑,与翅色形成强烈反差,形相上无大缺点的,可收用不疑;若翅边与翅色同为淡色,但色泽统一,且翅边光彩晶莹不显嫩相的,仍为可取;


凹槽,发育优良者,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平整、宽阔,如雪练一般光彩晶莹;二是凹槽内层层叠叠,如无数互相交叉、鼓起的翅脉交错编织成的一般;白嫩、僵直、色脏者不足取;;凹槽内颜色,与翅色同一色且无明显深浅变化,最上品;与翅色同一色而略浅,入格;

深色虫,凹槽要求比较严;色泽统一的前提下,可略淡于翅色,但不可显白嫩,否则不妙;
淡色虫,凹槽要求仍是与翅色统一,也可略淡于翅色,但必须以光彩晶莹为上,不可白嫩;


翅边墨黑一线、色差明显的虫,牙钳硬度非比寻常;凹槽明净、宽阔,色泽统一、晶莹的虫,口力非比寻常;

这里多讲一句题外话:请注意,牙钳的硬度,口力的强弱,我个人的观点,二者是要分开看的;
牙硬,口力弱,多表现为推推搡搡,未见合口,来虫溃败;虫,是最懂虫的,一搭嘴,太硬咬不动,自己又耸,撤了;属于小鬼抡大刀;
牙不硬,口力强,多表现为薄皮快刀;皮薄的虫,牙多不硬,老皮壳除外;口力强,合钳力大,对方又不吃痛,也撤了;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牙硬,口力强,才能有擦擦即走、收口即赢、吃夹还夹等等表现;


我们来欣赏一些例子,依然是,拿别人的虫,说自己的事儿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B0%D7%B5%C4%CF%D3%D2%C9.jpg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B3%E6%B6%FE%B5%C4%B0%E0%B8%C9%D7%CF.jpg

这两条,都很熟悉;第一条,盆中八壳 网友的兖州将军;第二条,虫二~秋色半闲 先生的班干紫;虽然,之前,对于第一条虫的出身和色泽,我说过一些胡言乱语,但是这条虫是有好的战绩的,这一点毋庸置疑;现在,我们来仔细端详一下这两条深色虫的翅边与凹槽;

翅边,颜色是否与翅色统一?是的;凹槽,颜色是在与翅色统一的基础上,只是略有深浅变化?是的;
从翅边和凹槽的形态、色泽,妄断一下,结论如下:1的口力强于2,2的硬度高于1;


深色虫看过了,我们来欣赏两条淡色翅的虫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B0%D7%B3%E1%BA%DA%B1%DF.jpg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BB%C6%B5%C4%BE%A7%D3%A8.jpg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BB%C6%B5%C4%BE%A7%D3%A8.jpg?|?708 × 620


图1的虫,来源不明,是网友聊天时发的虫照,应该也是中蟋网上的虫照;图片2,是秋收、乌云两位老师的虫照;
图1中的虫,翅色显淡,翅边墨黑,这个特点非常突出;图2中的虫,凹槽宽阔、平整、晶莹,特点也非常突出(需注意的是此虫是条反革命,凹槽与常虫略有不同);



深色、淡色看过了,我们再来欣赏下一条间色虫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C0%F5%C7%E0.jpg

翅边我们或许看不清墨黑的一线,但是凹槽内呢?与翅色统一得非常完美。


最后,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下一条看不懂的虫,是否能在它身上,发现一些与上述模特的共性?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C7%E0%B5%C4%B8%DF%C6%B7.jpg
http://www.xishuai.com/bbs/xml/file/%CE%F7%C3%C5%CD%C2%D1%AA.%C7%E0%B5%C4%B8%DF%C6%B7.jpg?|?800 × 597



至于凹槽内层层叠叠的虫,很抱歉的是,这个部位很难在照片上体现出来,没有找到很好的模特,但是建议虫友翻一翻网友 锡山老农 之前的虫照,照片非常清晰,可以细细品味下;

由此,可以衍生出两个另外的所谓暗门:1是项的项边,2是翅面的筋纹;同样的要求:项边墨黑为上,色泽统一为入格,白嫩为败象;翅面的筋纹,高耸、突出、立体感强,色泽深于翅面或与翅面色泽统一为上,反之亦然;

至于项、翅的正面与侧面,前者,古谱多有记述;后者,法师的帖子中多有提到,不再赘述;

以上,是个人的观点;有不对的地方,您指教。


下面,说一些个人的谬论——全息论。

其实,说论都论不上;一说到“论”,这话题就大了,层次就高了,咱水平有限,起个好名好办事而已。。。

全息胚,是生物学的一种边缘学科,基本的观点是:从生物体的一个部分,可以体现出整体的生物特征和发育水平。比如,鹭鸶,我们看它的长腿,可以推断出,它是一种嘴长、脖子长的生物,而不可能是短嘴短脖子;全息胚,应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就是——咳~咳~。。。卖个关子放松下。。。就是足疗。一个足底,对应着我们的心肝脾肺肾等等脏器。

蟋蟀,从一个零件的特征,我们可以去推测另一个零件的特征;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从整体的特征,去推想一些局部的特征;若特征相符,则为正;不符,则为不正;

如:紫脑线、紫色一张皮的虫,我们不用看腿,可以推想出,它一定是紫虫的腿;一看,却是青虫腿。。。结论,不正。。降等。。。

这是比较粗浅的案例。那么结合上述的 翅边 这一案例,能说明什么问题呢?

翅,就好像,我们在足疗馆里,经常看到的那张足底反射区图一样,是一张描绘了蟋蟀细节特征的——脸谱;

推而广之,蟋蟀的每个零件,头、牙、腿、翅、身、项、须、尾。。。各个组成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反应出了蟋蟀的品种特征和发育水平;细节与大节相符,则为正,反之则为不正;

蟋蟀,已经在悄悄地告诉我们,它是什么级别的,只看人 是不是看得懂了;

为什么古谱,对于斗丝,阐述得非常详细呢?因为,斗丝反应了蟋蟀的品种、斗性等等?是,但不全是。因为,斗丝,是蟋蟀身上最容易被观察到的部分;而古谱对于翅脉,多数是轻轻带过;我们在研究前人的经验总结时,是否 也应该 至少是尝试着,去在前人没有仔细观察过的部位 发掘一些余意呢?

关于全息胚的观点,之前只在和一些网友聊天时说过一些,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个人也没有那个水平;只是提出了一个观点,如果您有兴趣,那么 可以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或许 可以从之前一些看似错综复杂的表象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并贯穿起来,这 不也是玩虫的乐趣之一么?

今天没喝酒,可是又乱说话了。。。唉

最后,弱弱的自问一句:这5分,拿的不容易吧?。。。





以下为本帖中与一些网友的交流,特附在这里,以免当初写帖子时一些没关照到的前提,使观者产生错觉,造成一叶障目,那就不是当初写这个帖子的初衷了:


此文由 淡青色的远山 发表:
请问这是否楼主自己钻研出来的,在今年的实际试验中准确率高吗?

您的问题我不知怎么答

我觉得是这样:正确的大局观,正确的思路,比神秘兮兮的相虫之道似乎更管用

翅边等蟋蟀身上犄角旮旯的地方,是要在整体入格的基础上作为参考的,而不是只看一点放弃其余,那是舍本逐末了。

为什么选个翅边来写呢?一条虫,我们在早秋挑选的时候,看的时间有限(大价钱的除外)

很琐碎的细节,很偏僻的部位,我们有时间去仔细观察么?那么一天能看几条虫呢?

翅边,只能勉强算是个小窍门而已,谈不上什么理论。早秋选虫,看虫的时间很有限,几秒钟而已,太琐碎的细节看不清,看翅边比较省事,仅此而已。我要是跟您说,蛐蛐大牙后面的两个小牙,牙上的刺越大越好,这样的暗门,管用么?说了等于找抽,呵呵。

之所以写翅边,是因为:1位于蟋蟀上盖。选虫时,打开甏罐,一眼能扫到的,只有上盖和须、引儿、腿。2肉眼即可看清,省时省力。

与其云山雾罩,不如简单实用。

这世上本没有暗门,忽略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暗门。




此文由 贝勒爷 发表:
没有实践过不敢乱下妄语,其中有几个疑问请楼主释之~~
1此选虫之道是否有个大前提下?就是在什么样的基础合格下再微观?
2早秋选虫,虫色大多未定,用此道来分辨,亦与将军错过否?

回复:
您应该是位虫坛前辈。释疑,不敢讲;您出了题目,我交作业,不对的地方,您批讲批讲。
两个问题似乎是一个:早秋选虫,大前提是什么?这个翅边有什么用?

首先,我的观点是:稍微管点儿用,用处不大。实打实信这个,等于自宫练剑。

早秋,我挑虫的习惯,从小孩子到现在,没变过。只看三个方面:神态第一,光其次,型为末。

相(我的理解是组成身体的某个零件儿)和色,只是眼睛扫扫,不怎么太当回事。

神态和光,更多的,是种感觉;为什么没写过?感觉,我写不清。努力写清了,网友看的感觉,也不过是云山雾罩的一篇胡言乱语而已,还不如写些眼睛看得见的、实在的东西。

型,我看的方面是:身体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发得出力。话题比较大,言简意赅,就是什么虫就该长什么样。

上述三个方面过关了,再看看那些参与打架的部位;说实话,红门槛、白肋、托鼻涕、漏肩膀等等败象,其实我都是不怎么忌讳的。

相,要看这个零件是否直接参与打斗,或者是否直接反应底板儿。说实话,我对牙的关注程度还不如须子。

色,有变数,早秋,更多的选择方向,是选个打架的胚子,要多从定数考量,而非变数。

这个翅边,好虫子,不会在细枝末节上含糊。选将军,翅边不是起决定性的参考依据。但是谁都看得出不同寻常的虫子,山东大妈都晓得价格也要不同寻常。象我辈随意玩的爱好者,多数,只能去矬子里拔将军。那么,在平生平出的虫子中,一些优点不那么明显的虫子中,两条虫都是三元一条,眼睛扫一扫那些不那么重要的地方,就可决定去留,省下两元(三元一条的虫子多为五元两条)。
说白了,选将军的目的,是为了上局千金博一喙;而我的目的,只是为了把胡同口张大妈的二儿子虐舒坦了而已;

所以,这个翅边,可以做个辅助,但不能全指望看这个;用处,有点儿,不大。

相虫之道,门类众多,实为一面风月宝鉴;只以暗门一说,如心性正大、胸襟开阔之人见之,必能分清主次;如刁钻油滑、好逸恶劳之人见之,难免以为无上法门、登顶捷径,最终误入歧途。

说的不对的地方,您指教。

值得庆贺 发表于 2010-12-14 13:35:09

沙发

红牙翅子 发表于 2010-12-14 13:35:11

好贴和大家一起分享!{:1_204:}

yxd888888 发表于 2010-12-14 13:58:35

顶{:1_178:}

半闲堂客 发表于 2010-12-14 14:14:34

{:1_186:}{:3_292:}

东岳散人 发表于 2010-12-14 14:57:11

{:3_294:}{:3_292:}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0-12-14 15:01:39

学习,欣赏中!

宁贝勒 发表于 2010-12-14 15:02:43

好帖,值得学习!

大麦兜 发表于 2010-12-14 17:22:55

真是好贴{:3_292:}

秋音 发表于 2010-12-14 18:11:41

一脉所论,虽为相虫枝节,但却是在实实在在的谈虫,也体现了他对虫的观察入微和勤于思考。可惜,如今中网这样的帖子已很难见到了。{:1_178:}

赵王在燕京 发表于 2010-12-14 19:45:51

{:1_186:}{:1_191:}

沙皇寿星 发表于 2010-12-15 12:01:53

{:3_294:}{:3_292:}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0-12-15 20:22:00

{:3_294:}

沙皇寿星 发表于 2010-12-18 22:39:47

{:3_294:}{:3_292:}

吹铃 发表于 2010-12-18 22:57:10

长见识了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0-12-19 07:40:23

秋音 发表于 2010-12-14 18: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脉所论,虽为相虫枝节,但却是在实实在在的谈虫,也体现了他对虫的观察入微和勤于思考。可惜,如今中网这 ...

一脉所论实在!{:1_182:}

蓝项金背 发表于 2010-12-19 15:06:02

好帖当然要顶!{:1_182:}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0-12-19 15:18:47

学习中.顶!{:3_294:}{:3_292:}

蓝项金背 发表于 2010-12-19 22:26:06

再顶!{:1_178:}

红头亮盖 发表于 2010-12-20 08:55:52

楼主写了这么多很辛苦。老弟一定会认真的学习和揣摩。{:3_292:}

二少爷 发表于 2010-12-20 23:01:24

第一条是我09年的一条黑翅子。很多人都觉得是白虫。呵呵{:1_178:}

赵王在燕京 发表于 2010-12-21 09:00:20

二少爷 发表于 2010-12-20 23: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条是我09年的一条黑翅子。很多人都觉得是白虫。呵呵

据我的感觉此虫应属肥城虫!{:1_186:}

秋风起 发表于 2010-12-25 15:40:09

{:3_293:}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0-12-25 19:25:02

本帖最后由 大愚鱼夫 于 2010-12-25 19:27 编辑

有人曾经说,运用全息学理论从虫的局部可以窥见虫的全貌,哈哈,听的人开始嘲笑说着是忽悠。后来啊,他就让大家试试,试试就试试咯,于是用一张虫的局部照片,是一个腿部的小截图给他。还别说他真的从虫色虫种到格局铺身以及虫的级别牙色等,侃侃道来说的有鼻子有眼呢,我在这当故事说了,哈哈。有人可以作证的!

作证的人如果看到我这贴,他会在后面跟一个鼓掌贴的。嘻嘻。

311622wjm 发表于 2010-12-25 19:55:05

{:1_205:}{:1_205:}{:1_205:}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转)中悉网《一脉天青》的翅边,一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