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的干老细糯之糯相 [转帖]
干老细糯作为一个相虫的总纲,为历代玩家所推崇,在各类经谱上,“干老细糯”也是一个毫无争议的高标准,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在实践操作中,最后斗出的将军都是“干老细糯”的,但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干老细糯”都是将军好虫。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是的,问题很多,这里先谈糯相
糯是干老细糯这四个字里排在最后的,历来以为,“糯”重要度相对要低,作为顶级将军来说,可以欠糯相,不能缺干老,这点不容置否,毕竟看虫要综合看,从相虫角度来说,糯相却远比干老易于把握,早秋见糯的虫一般后面变成硬邦邦太郎的可能性不大,这一技巧在选南虫时相对比较有效,一般选出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别的大缺点,都会斗两口,但是这一技巧遇到山东虫就吃瘪了,选出来的“糯”相虫出将率相当低,各位不妨看看自己早秋选的细皮嫩肉到后秋能剩下几条,在斗场上能坚持到底并且跌的好看的有几条,被轻松拿下的又有几条
很多人得出这样的结论:“糯”无用,是真的“糯”无用么?
看看前辈对“糯”字怎样总结的:“糯”经得起吃夹盘打
现在的结果却是很多厚皮虫打死不走,能硬撑到最后一口气,老先生又说了:皮壳厚,斗性好啊
于是大家又是一泡浆糊
事实上,“糯”经得起吃夹盘打只是个表象,是错误的,真正的意义在于:“糯”发的出真正的重口
生物学上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捕食动物和被捕食动物除了武器(爪,牙)不同外还有这样一个鲜明的特点,捕食动物普遍柔韧性要优于被捕食动物,相比之下绝对力量的对比性并不鲜明,牛的力量很大,却是老虎的食物,马可以驮上一个人,遇到相对重量和力量远小于它的狼就下风,昆虫中蜈蚣,蝎子都是柔韧性良好的代表,生物进化越完全,这一特点越鲜明。和朋友谈到太极拳的时候朋友说要“动如九节鞭”就是脊柱的柔韧,伸展到九节鞭的程度,这样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到瞬间发力!
所以在蟋蟀上同理,柔韧性的作用在于,能在第一时间体现出某一方的瞬间爆发力优势,所以用这种眼光去看,“糯”就变得相当重要了,同样传统所谓肉身弯曲度显示的“糯”也就成为了一个辅助条件,可以说真正的“糯”是“动糯”,盘打仅仅是第二要义,重要度远远低于第一要义,真正的“糯”是为了一口制敌,糯相将军,顾盼有情,一条虫,一根筋,一优可以盖大缺,即使其他稍有不足,但还是轻口重夹,发的出力,管你大头阔项,碰头集中力量攻击一点,这是真“糯”,相比之下,处于劣势时身体在卷曲的情况下仍能发出重口,虽也称“糯”,但这条虫的级别无疑已经下一档了,那些仅靠细皮嫩肉显示的“糯”就更不足取了......
最后“动糯”看哪里?步相,铺相,立相
{:1_181:} {:3_292:}{:3_294:} {:3_292:}{:3_294:}{:3_281:} 好话题,请继续。。 貌似很多年了哈{:1_204:} 本帖最后由 不败之神 于 2011-6-1 00:26 编辑
回复 唯虫寂寞 的帖子
好辛苦{:3_307:} 是乌云早年 的神马浮云。{:1_183:} {:3_292:}{:3_292:}{:3_292:} 好文章! {:3_303:}{:3_292:} 蛇能吞象之理?{:1_190:} 在顶云云。{:1_191:} 乌云 发表于 2011-6-1 0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貌似很多年了哈
再顶{:1_182:}{:1_182:} 回复 唯虫寂寞 的帖子
严重同意。发出的口是否重?吃加是否是重加?很关键。{:1_204:}要懂得识真。{:1_186:} {:3_293:} {:3_292:}{:3_292:} {:3_293:} {:3_294:} {:3_293:} 回复 唯虫寂寞 的帖子
错误唉,要误导人。举例不当啊!要看二者之间谁是上风下风应该在同一物种之间相比较这才是恰当的,否则是没有可比性的!老虎和牛和马怎么比,一个是食肉一个是食草的。你说能比吗?“糯”性的虫相对来说发育得比较充分,一般会比较干老。而力量大的虫一般相对年轻或壮年点,一旦进入老年了也一样会糯起来了。当然个别的和虫品也有些关系。
探讨之言,赞同的拍拍手,不认同的可以拍拍砖。 {:3_303:} 唯虫寂寞 发表于 2011-5-31 2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干老细糯作为一个相虫的总纲,为历代玩家所推崇,在各类经谱上,“干老细糯”也是一个毫无争议的高标准,这 ...
呵呵, 收藏不少啊.......{:3_294:}{:3_292:} 唯虫兄:农业大学要开设蟋蟀课,你可以去应聘当教授{:3_292:}{:1_185:} 本帖最后由 秋趣秋缘 于 2011-6-15 14:16 编辑
秋趣秋缘 发表于 2011-6-14 16:37 http://www.guochong.net/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唯虫寂寞 的帖子
错误唉,要误导人。举例不当啊!要看二者之间谁是上风下风应该在同一物种之间相比较 ...
{:3_293:}共同进步!自已要多研究,虫这东西要{:3_293:}多分析。我也是你中蟋网的虫友“龙卷风”!哈哈。 共同进步!自已要多研究,虫这东西要多分析。我也是你中蟋网的虫友“龙卷风”!哈哈。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