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u99998 发表于 2011-9-21 09:18:58

蛐蛐的《品级、级别》新说

蛐蛐的《品级、级别》新说   

   目前虫界,尚无定论的有“虫种划分之说”、“饲养(饲料)得当与否之说”、再有就是这“品级、级别之说”。此三项,好比是马蜂窝。但凡有些名声威望者,均各呈其词,莫衷一是。言者亦尽量避及,恐引火烧身。
   对此三项说法,我个人的理解是:没有最正确的说法,只有最适宜的选择。咱们且不说谁对、谁错。蛐蛐本就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玩者的选择,取最适宜自身的,最便捷入手的,方是最合适的。
   下面,说说个人观点:
   接上文:“谁能有100%的把握确定,一条名称叫“重青”的蛐蛐,就必胜一条名称叫“淡紫”的蛐蛐?“黄头白青”无论如何就斗不过“正青”了?没人能拍板定论吧”。
   既然无法完全认定蛐蛐的品级,那么不妨从新回到起点,不谈品级。听虫五一句心里话:品级一说,害死人。朋友们!盲目地遵从品级,自认品级自高无敌而敲上重组,摔了大跟斗的,难道还少吗?
   平相老哥所提到的“相虫”的三个指标,“品级、级别”,已经不在单纯的相虫的范围之内,而是事先认定了佳虫的基础上,为蛐蛐制定“征战”方针。故,故咱们才另起一文,就此话题进行讨论。
   现实中,诸色五虫,均出大将、王帅。依据老观念,按虫色、虫种(蛐蛐的名称)论虫品,定级别,太虚无太宽泛。也缺乏实际依据作为参考。对初学者而言,我建议根本不用去参考古谱中所描述的,蛐蛐品种的名字,也无需去对照谱中对具体哪类蛐蛐的具体描写,更不用看他们斗了几路几路了。那些都是禁锢初学者独立思维的条条框框,对简化蛐蛐入门的一种制约。
   古谱、老谱的共通缺憾,大致有以下这些:
   1文字描述色彩,让后者凭接近于某种物体色而想象,太苍白无力。
   2原则上,没有哪两条虫的色落、搭配是完全相同或一致的。哪位朋友现在能将“井泥青”、“蟹壳青”完全区分明白?更别说各地井中之泥,每只蟹壳的颜色尚有巨大差异了。
   3纷繁复杂,许多概念落伍,已经完全无法适用于当代斗虫大趋势。
   指出前辈们的不足,并非是否认他们为后世所留下的宝贵经验与精神财富。相反,吾辈处当今之世,对虫的理解如无突破性、实质性进展,那是愧对前人,百年之后亦无颜面见尊者。
   插句题外话:初学者选虫优劣,最基本只需2分钟,便能鉴别80%以上的优质斗蟀。“只需看蛐蛐翅面整体色泽的统一度”。牢记一点,统一度越高,虫越是会斗。暂时别理会什么青、紫、黄。。。更别去套什么“乌背黄”、“油子灯”。。。上手只有一个概念 -- 体验乐趣。提高胜率,便会体验到乐趣所在。倘十斗八、九败,不出2年,玩者会感觉索然无趣而罢手远离。
   话题扯远了。用“品级”正青必定胜花项淡紫,这种说法不尽完善是吧?那有何取代之策?有。只需改动一字,变“品级”为“等级”,许多繁复、抽象的概念便立即清晰了。
   具体可如是而论(根本别太在意手头的虫叫什么名称):
   大场蛐蛐 -- 超级大牙,超大牌架,虫种纯度高,整虫皮张色高度统一(色由肉出),皮壳厚度达标或明显超。
   中场蛐蛐 -- 本牙或大牙,牌架尚可,虫种略欠纯度,整虫局部色落统一,皮壳厚度达标。
   小场或友谊蛐蛐 -- 上述两条里,某项超了,但未能全者。
   以上三类之虫,均能参赛,所不同处,赛事大小而已。另要说明的是,干、老、细、糯的基础要到位哦。余者,说白了,可玩,可不玩。此好有一比:与其看两个无赖在无休止地扯皮,不如观高手致命一击的风采。
    有人将蛐蛐一道,搞得越玄乎越好。似乎越玄,越能体现其高深莫测。我倒认为蛐蛐这东西,本来是个很简单的事儿。只需稍稍花点精力,肯定下心,听咱们说几句,都能达到一定的境界。至于想要勇攀高峰了,又当别论。

zhu99998 发表于 2011-9-21 09:29:49

沙发{:soso_e166:}

木知木觉 发表于 2011-9-21 09:39:17

{:soso_e100:}

wxcg2121 发表于 2011-9-21 09:41:17

{:soso_e183:}学习了

枕着罐子睡觉香 发表于 2011-9-21 09:42:15

选虫子 就像选运动员再好的教练 也都是按照经验确定的标准选择   谁也不敢说他选的运动员一定是世界冠军   但是好的教练冠军率会高   
能交流的人 都不能百分百吃准虫子也是一样关键是看内在的潜质通过颜色、外形、动态、叫声等。。。
但是这个潜质到底有多少估计没人能全掌握

忠勇信义 发表于 2011-9-21 09:54:54

受教了

星星月亮 发表于 2011-9-21 09:55:19

记得某年在虫网上见识过一篇文章,将虫与金木水火土无行结合,搞的那叫一个玄啊{:soso_e153:},我辈未曾熟读易经玄学之人实在hold不住,仰视啊~~

透城香主 发表于 2011-9-21 09:59:00

{:soso_e182:}

jiuhuo7802 发表于 2011-9-21 10:00:57

学习······学习·····再学习·······还是学习·······
学不会··········

上海土格里 发表于 2011-9-21 10:06:01

楼主所说是把蟋蟀品种,级别复杂化变为简单,让初学者能更快的认识蟋蟀的优劣,可取。蟋蟀各种色洛均出将军。

品客 发表于 2011-9-21 11:32:24

就是说色正是第一对吗{:soso_e160:}

seagull8888 发表于 2011-9-21 12:16:17

{:soso_e100:}

金鑫 发表于 2011-9-21 12:32:31

学习学习再学习!

dzy 发表于 2011-9-21 12:33:01

学习了,谢谢

柳暗花明 发表于 2011-9-21 13:17:26

打破紧箍咒太好了{:soso_e100:}

三秋清 发表于 2011-9-21 13:31:41

简单,明了,易掌握。{:soso_e163:}

宿州红头王 发表于 2011-9-21 16:02:03

{:1_178:}

津门郝汉 发表于 2011-9-21 16:03:56

好,顶你请你以后多给我们新人讲讲

上里东 发表于 2011-9-21 16:06:22

你觉着有意思吗

逛荡 发表于 2011-9-21 23:39:22

好玩,忍不住咱也整两句。
没啥玄的,静下心来,多看一些虫,用心体会下,虫子会将人送到人想达到的高度。
{:soso_e128:}

贯三贯 发表于 2011-9-22 00:09:16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虫王铁弹子 发表于 2011-9-22 01:09:24

很多东西都是需要自己去揣摩加实践,才会进步的,光是理论,及不了格的。

爱的深吻 发表于 2011-9-22 01:56:44

以前蟋蟀可能真的就按书上写的这样有品级有级别,可是随着环境的变坏,虫也不是以前的虫了。擦屁股纸都变小变薄了。

宿州红头王 发表于 2011-9-22 07:58:12

宿州红头王 发表于 2011-9-21 16: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_190:}{:1_181:}

快乐人生 发表于 2011-9-22 08:27:50

就是看不懂,才吸引人。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蛐蛐的《品级、级别》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