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易堂主 发表于 2011-11-19 01:17:37

klugwcb 发表于 2011-11-18 1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条:银背黄花头{:1_178:}

明易堂主 发表于 2011-11-19 01:18:25

秋风随缘 发表于 2011-11-18 23: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此虫:白紫{:1_181:}

口水玻璃瓶 发表于 2011-11-19 01:20:46

再上一张

本帖最后由 klugwcb 于 2011-11-19 01:29 编辑

http://www.xishuai001.com/attachments/month_1110/11100512504d0f22e4f426c6b0.jpg

明易堂主 发表于 2011-11-19 01:20:49

有意见的请发表:同意的举手,不同意的请说一下理由。
谢谢!{:soso_e183:}{:soso_e181:}

口水玻璃瓶 发表于 2011-11-19 01:23:10

老友童心 发表于 2011-11-18 08: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只虫看看

好青{:2_212:}

木子李 发表于 2011-11-19 03:29:23

有意思。

正黄旗 发表于 2011-11-19 08:27:06

学习来了

淡青一线 发表于 2011-11-19 18:38:02

好贴必须顶{:soso__2859480297145748181_1:}

浙江小辈 发表于 2011-11-19 22:25:39

{:1_199:}            

2003baba 发表于 2011-11-20 05:42:24

也来凑凑趣发条小青虫。
http://pic.yupoo.com/2003baba/BrtiZOzK/tuLZa.jpg

大剑翅1 发表于 2011-11-20 09:06:59

初到贵网,独见此贴,题目真好,想法也好,然而格局不够大,立意不够高。得罪之处多包涵。
    1.传统思维定势导致以艺术代替科学,起码间杂有之。2.没有识别认定色系、色标统一的标准、规范、方法,定性定量就是唯心的。3.创建、创造中华斗蟋的‘色辩’准则,改造以往迷乱纷争的认识局面,以此为出发点,才会有不懈的努力和提升。

双地须 发表于 2011-11-20 09:49:49

被你越分越糊涂,说的不细?

东岳散人 发表于 2011-11-20 10:35:17

{:soso_e142:}

大剑翅1 发表于 2011-11-20 10:41:19

本帖最后由 大剑翅1 于 2011-11-20 10:54 编辑

大剑翅1 发表于 2011-11-20 09: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初到贵网,独见此贴,题目真好,想法也好,然而格局不够大,立意不够高。得罪之处多包涵。
    1.传统思维 ...

谢谢斑竹、楼主不弃,足见高古识缘。谢谢!不免再锐利的引申几句---
   从上盖看色络已绵延千余年,迄今没看明白。同是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看一条正色青虫,分早中晚看三遍,答案十来个。拿给师叔看,又与师傅的结论有异。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从中医到京剧都是这样,一个字“玄”,一句话“牵强附会”。脱离客观的要素太多,主观的臆断的片面性太多。
   色由光生,光的强度、温度、光源类型要确定下来。条件决定结果啊!
   色由谱辨,色阶、色谱是由色相解析给出精准定义。人眼本身不但辨色能力有限,而且个体差别甚大。
   色由视定,视角、视差、折射度、干涉/干扰条件、解析坐标,观者与必备条件决定结果。
   上述看起来很难实现,其实早被先人打好基础了,只消认真+科学就行。否则,那种你看一眼,他瞧几遍的评定虫色,纯粹瞎扯淡,永远没对错。

look 发表于 2011-11-20 21:14:42

klugwcb 发表于 2011-11-18 17: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怎么只看得见上一条{:1_199:}

wwwhusubing 发表于 2011-11-21 00:18:43

讲课吧{:soso_e160:}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1-11-21 04:55:54

从上盖看色络已绵延千余年,迄今没看明白。同是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看一条正色青虫,分早中晚看三遍,答案十来个。拿给师叔看,又与师傅的结论有异。这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从中医到京剧都是这样,一个字“玄”,一句话“牵强附会”。脱离客观的要素太多,主观的臆断的片面性太多。
同感!{:soso_e181:} 大部分虫都是杂交,在不同因素干扰下,结果也不一样{:soso_e179:}

口水玻璃瓶 发表于 2011-11-21 07:32:31

即使没杂交,也会出现混色——上几代的隐形基因也会大概率显现出来;
同样,即使杂交,也能出现正色的虫,遗传这个东西在蟋蟀中是相当的不稳定 {:soso_e100:}

来去匆匆 发表于 2011-11-21 11:07:22

{:soso_e183:}{:soso_e183:}

神阿门我了 发表于 2011-11-21 11:32:57


凑热闹{:soso_e163:}

早晨的雪 发表于 2011-11-21 13:19:35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1-11-18 09: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友虫友发的这张虫照,虫是好虫,头项牙俱佳,双跳夹尾,排除照片光线的正常误差,我认为是条淡青,大家认 ...

白青,偏白。

秋风叙 发表于 2011-11-21 16:05:56

好题目,我也给你补充一张吧。

神阿门我了 发表于 2011-11-21 22:53:40

klugwcb现在的白虫三枚看上去太抬眼绿睛了,呵呵
8路军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1-11-23 12:33:20

{:soso__13934944393833291246_4:}

虫界驸马 发表于 2011-11-23 12:42:33

{:soso_e100:}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虫色大讲堂(青色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