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介草民访谈秋收学习版
本帖最后由 春笋敖竹 于 2011-11-21 06:09 编辑分享一介草民访谈秋收学习版
带着与许多网友一样的疑惑.草民拨通了秋收的电话.声称立马见面.当面请教.一见面.秋收也不客套.就称一经点拨可以少走50年弯路.荷荷.口气不小!草民也单刀直入.先看看这个天刚地煞如何说法?
秋收并不解释.而是拿来纸笔画了一个蟋蟀.把头身翅分别注上记号.然后用量化的形式.根据每一部份的特殊形态打分.这样一来.底版.打令.级别就成为数字跃然纸上.-------草民恍然大悟.天刚地煞只是-个量化过程中的文化符号.你谦烦的话.用A,B.C也未尝不可!
传统看虫.一看形.头.牙.项.翅.六足.包扎.二看色.色落越正越纯越浓越好.秋收看虫.形只是这个虫值不值的看的一个理由.是否会斗?两条形都好的虫要把握那-条上风.什么斗口?秋收用虫的几个部位打出的量化数据高低说话.因为是几个部位的打分.对此如没有充分的认识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但所有秋收认为是虫一生不变的东西.在很多虫友间都耳熟能详的.并不是暗门之类的东西.但能把所有部位一成不变的东西之优劣用量化手段来统计.草民以为秋收为笫一人.实际上虫怎么样.虫巳经自己告诉你了.问题我们看虫的方法受经验的束缚.总以为虫相似不相同.看不到底.输了以为碰上阿哥了.
两个多小时访谈.凭心而论.秋收也算得上是个性情中人.有理有节.并不是那种有理不饶人.眼睛生在头顶的狂妄之狂.若虫友有缘.他也会点拨一些道理让人少走一些弯路.
我的印象是--- 一批虫, 一支烟,一杯茶,一张纸,一支笔,一说到点上全说出来了.文章写活了! {:soso_e189:} {:soso_e183:} 说的好啊{:soso_e163:}{:soso_e179:} {:soso_e103:} {:soso_e183:} {:soso_e181:} {:soso_e181:} {:1_182:}{:3_294:} 真想学{:soso_e163:}{:soso_e160:} 向老师学习,望分享。{:soso_e100:} 只可惜没有详解{:soso_e182:} {:soso_e103:} 頂一個,可惜只講了個一枝半解. 按耐不住求学的欲望~~~{:soso_e163:} {:soso_e100:} 老赵,可以的。 一口二口,精神抖擞,三口四口,云雾里走走,神马?浮云? 楼上的糨糊,《口子谣》是这样的。
一口二口,精神抖擞;
三口四口,吸了不想走;
五口六口,万贯家财丢手;
七口八口,妻儿离家出走;
九口十口,挟着人家屋檐下的破棉袄就走。 {:soso_e163:} 应该说是你把文章写活了,老兄雇枪手了?{:1_192:} 还得继续走我们的弯路啊!{:soso_e154:} {:soso_e179:}{:soso_e181:} 学无止境!愿闻其祥!{:soso__6094255720285325059_2:} {:soso__2023319167757957898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