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饲料添加剂不是什么正道,秋虫用了以后不也是臭嘴和打不死?还是先考虑品种优化是正道。
现代生物学证实,蟋蟀的斗性、爆发力、耐痛性,是由激脂激素、多巴胺、啡肽类激素决定的,其脑分泌越多,蟋蟀的战斗素质越高。其脑分泌水平,一是品种遗传,二是杂交优势,三是外部刺激,四是药物提高。要提高其分泌水平,最简洁的途径是药物,包括个体、牙齿、其他部位的大小、硬度,经过合理的施药,可以大幅提高,理论上其个体最大甚至可以超过2g!单从品种优化是绝对不可能的。
嘿嘿,分虫家们的秘诀是不会外传的!{:3_280:}
本帖最后由 明易堂主 于 2011-11-25 03:44 编辑
巢父 发表于 2011-11-24 20: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样子的我今年买回来三个,最小的6斟,最大的7斟多点,都送朋友了,养着玩蛮好看的
这就是白虫优势,野生虫长到7斟多甚至9斟是不可思议的{:3_293:} {:soso_e100:}学习了,谢谢各位资深玩家!!! {:soso_e160:} {:soso_e181:} {:soso_e181:} {:soso_e181:} {:soso_e177:} {:soso_e181:} 学习了{:soso_e163:} 你是赌还是玩? 我想买点小玩。多谢诸位 {:soso__3110130392203091378_3:} 顶。。。。。。。。 好贴,学习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