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养数百蟋蟀 晚年添乐增趣】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5-8 12:06 编辑罗叔与他的蟋蟀
今年83岁的罗惠明(人称罗叔)是牛行的一名资深牛经纪,人们谈起他不仅知晓他相牛了得,还赞叹他有一手绝活——斗蟋蟀。罗叔说,其他老人喜爱钓鱼、养鸟、种花,他独爱斗蟋蟀,这是他从年少时一直保持的爱好,年事虽高,兴致不减。
日前,在罗叔的引路下,记者探秘他的蟋蟀胜地。罗叔养蟋蟀的地方位于石涌的一栋老房子,这是罗叔的祖传老宅,斑驳破旧的大门,推开生锈的门环,闻到一股浑浊的空气,罗叔马上打开门窗通风,大厅正堂处贴满了锦旗,上面写着“飞擒大咬”、“铁爪钢牙”、“长胜将军”、“百战百胜”等内容,罗叔大半生斗蟋蟀的事迹可见一斑。
在大厅正堂处,一百多个瓦缸堆放得整整齐齐,清脆的叫声迎面扑来,这就是蟋蟀缸了。大厅中央摆放了一张桌子,上面放满了用以喂养蟋蟀的黍米、番薯粉等杂粮,还有过笼、水槽、探筒等养蟋蟀必备工具。罗叔打开瓦缸,一只灵活的蟋蟀顿时转来转去,因突然受光而惊慌。罗叔往缸里撒了些黍米,还有一个圆形小玩意,罗叔说这是盛水的“水盂”。
“养蟋蟀也是一样培养闲情的事情,很适合我们这些老人家。”罗叔说,他现在养了一百多只蟋蟀,需要很多功夫去料理,隔三差五需要去牛行工作,一回来罗叔马上就去打理蟋蟀了,这些都是他的“心头肉”。
罗叔斗蟋蟀战果累累
养蟋蟀
每虫或有百日命 六分种气四分养
“蟋蟀生性好斗,因此不能将其混养,要单只放养在瓦缸中,隔一两天洗澡一次。”罗叔告诉记者,现在由于各项娱乐活动很多,捉蟋蟀的人已经比较少了,但近年来,斗蟋蟀之风却有逐渐回暖的趋势。
养蟋蟀必须有耐心,养得好也是一件趣味盎然的事情。罗叔从小开始养蟋蟀,六十多年的经历让总结了一系列养蟋蟀的诀窍。有时候他还和其他虫友一起谈论养虫之道、探讨选蟀秘诀、或是厮杀上一局,让自己老有所乐。
罗叔说,蟋蟀夏生冬逝,所以又被称为“百日虫”。照顾妥当的话,蟋蟀一般能存活120天。蟋蟀是土中生长之物,成虫之后喜爱干燥的环境,入冬之后,尤其注意保暖。空气较干时,要经常用湿布擦盆,并每天在水盆中加满清水,使盆内空气保持一定湿度,这样可延长虫的寿命。别看蟋蟀长在泥土之中,但它很爱清洁,罗叔时常还要给它洗澡。罗叔把装来的井水,投入甘草少许,用手搅动起漩涡,投入蟋蟀,让它在漩涡中转几圈,几秒钟就即捞起。
罗叔告诉记者,饲养蟋蟀的行家都知道一句话:“六分种气四分养”,蟋蟀禀天地之气,早秋出土,此时饲养应先固其本,再补足血气。水对蟋蟀很重要,蟋蟀应饮用无工业污染或漂白粉的矿泉水或井水。刚捉来的蟋蟀,喝甘草、莲子浸泡过的水,连饮7天,以泻去蟋蟀在伏天带来的暑气,此谓固其本,之后再吃莲子、番薯粉、芋头舂成的黍米,补足血气。如果这个蟋蟀要出战的话,还会喝专门配制的参水,强壮筋脉,固壮牙门。
养蟋蟀有个难以避免的难题,就是一到深秋,蟋蟀就会很快衰老。为了防衰老,罗叔想办法活动蟋蟀的筋骨,不让它终日蛰伏,免得养成惰性。有时捉来雌蟋蟀,促使它们经常交尾,令其体内通窍,维持新陈代谢。到了冬季,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时,应将蟋蟀缸放到板箱内,铺以稻草、棉花,如养得好,蟋蟀还可活到春节。
罗叔准备喂食蟋蟀
捉蟋蟀
捉虫已超上万只 足迹踏遍莞邑地
这么多的蟋蟀,是如何捕捉而来的呢?“我十来岁放牛时贪玩,就开始捉蟋蟀,后来慢慢摸索了许多捉蟋蟀的方法,”罗叔说。
捉蟋蟀,首先要摸清蟋蟀的习性。一般来说,蟋蟀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草丛间,夜里出来活动。根据罗叔的经验,深山出没的蟋蟀特别善战。为了觅得上好蟋蟀,罗叔足迹踏遍莞邑大地,平均每年抓四五百只,60年下来,他手下抓过的蟋蟀已超过上万只。罗叔喜爱在清溪、谢岗、大岭山的山上捉来的蟋蟀,他偶尔也在我镇隔坑、石涌的老屋后处捉蟋蟀。当罗叔还是个年少的放牛娃时,捉蟋蟀、养蟋蟀给他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趣味,父母看他对蟋蟀痴迷成性,但不赌不溺,也不认为他不务正业。
捉蟋蟀须听声辨位。白天阳光照射,蟋蟀见光就跑,所以捕捉的难度要比夜间大。发声的一般为雄蟋蟀,通常声音雄浑而不止,它们以翅膀摩擦发音,善鸣好斗。循着蟋蟀的叫声,轻轻地靠近它的窝,蟋蟀的窝大多有两个以上出口,在蟋蟀窝静静地停留一会,蟋蟀就会再度发出叫声,有经验的罗叔手拿一根逗引蟋蟀用的小棒,轻轻地把蟋蟀逗引出洞口,然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抓住它。如果经验不足,可观察蟋蟀窝附近有没有另外一个洞,然后用水灌进洞内,不一会就可看到蟋蟀从另一个出口跑出来了。据他介绍,蟋蟀成虫生性孤僻,是独居者,通常一穴一虫,要到成熟发情期,雄虫才招揽雌蟋蟀同居一穴。若两头雄虫在同一洞穴相遇,二者必然打斗。
怎么辨别蟋蟀的好坏呢?据宋朝贾似道的《秋壑促织论》,“出于草上者,其身则软;出于砖石者,其体则刚;生于浅草瘠土砖石深坑向阳之地,其性劣。”他指出了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蟋蟀的不同特性,可作为捉虫、选虫的总的依据。另外,应以鸣声苍劲刚烈的作为捕捉对象,实践证明,那些上好的蟋蟀,往往是鸣叫快捷有力,震动人心,它每振翅一呼,捕捉者的心跳也随之加快,这是因为听到好虫的声音而令人兴奋所致。
乐观的罗叔
二虫鏖战,一决胜负
斗蟋蟀
斗前各自称重量 凛冽不屈封将军
谈起斗蟋蟀,罗叔一脸兴奋。每年夏秋之交是成虫的壮年期,也是捕捉斗玩蟋蟀的大好时期。为了斗蟋蟀,罗叔常骑着自行车到东坑、大朗等地一斗为快。
“斗蟋蟀”颇为讲究,参加比赛的蟋蟀,要向拳击运动员一样,“过磅”称体重,按体型大小分级,参战蟋蟀级别越高,争斗也越加激烈。比赛前,罗叔还专门喂参赛蟋蟀他特制的参水,强健其斗志。
比赛开始,参赛的蟋蟀主人用蒸熟的日菣草或马尾鬃来让蟋蟀鸣叫。在自然界,公蟋蟀一旦发出叫声,就是告诫同类“这是我的地盘”,人为的挑衅让参赛蟋蟀更富有攻击性,战斗一触即发。盘内两只蟋蟀先以牙对牙,互试功力,气氛马上剑拔弩张,接着两只蟋蟀呲牙鼓翅、蹬腿挑须,时而转肋侧攻,时而钳牙甩头,时而对齿合口,时而站桩迎击。厮杀中的蟋蟀像勇敢的战士,每一场战斗都彰显着“将军战死在疆场,凛冽不屈酬壮志”的气概,旁观的人无比投入,大声呼叫,这正是斗蟋蟀的魅力所在。
二虫鏖战,如一方斗败要跑,蟋蟀主人再引蟋蟀再斗,比赛结果通常以“胜则鸣、败则逃”来判定,一般经过三个回合后就可决出胜负。蟋蟀一旦落败,则再也没有战斗力,鼠窜落魄、仓惶无据。胜利的蟋蟀则发出“嘟、嘟……”的凯旋之声,向主人邀功请赏,赢家蟋蟀也会获得“常胜将军”、“百战百胜”之类的称号,罗叔家里十多幅锦旗就是战利品。
斗赢了的蟋蟀,主人为它记上战功。这类蟋蟀如死后,主人无限伤心,还会给它入殓安葬,并谥以“常胜将军”、“开国大元帅”等称号。罗叔就有一个受伤的常胜将军在大厅的偏房处专门放置了一个蟋蟀缸,打开盖子,看到一只断腿的蟋蟀,通体呈黑色。“这只‘烈蟋王’前阵子帮我打了很多胜仗,”罗叔说。“现在虽然腿断了,不能打了,但我仍然将它养起来。”
“烈蟋王”是行家用以区分蟋蟀战斗力的一种称呼,另外还有铁弹子、阴阳头、日月眼等称呼。通常蟋蟀以色分类,有青、黄、紫、黑、红、白六大类,品种多大百余个。斗蟋蟀并非只依靠蟋蟀自身的战斗力,玩家的战略也有影响。玩家有时排兵布阵不当,就会断送“良将”前程,有时“常胜将军”也会被新手一口不留神咬败。
打开盖,一只蟋蟀因见光而转来转去
http://img.xiami.com/res/player/widget/multiPlayer.swf?dataUrl=http://www.xiami.com/widget/xml-multi/uid/499740/sid/1769665708,1769706812,1769472498,1769472502,1769503908,1769472497,1770694839,1769548148,1770842953,1769986575,1769991120,1769591463,1770226461,1769719328,166185,1768989844,118063,1769997570,1771546860,149475,1769424691,106316,1771546867,1769377826,1769377807,1769377828,1771278173,1769075508,1769870283,1769845960,2099314,1769482800,133445,44340,1770269857,1769788334,1769788335,/width/350/height/450/mainColor/333300/backColor/000000/autoplay/1 罗叔有福了,是一位正真的高手,可惜玩的虫不一样。。 {:soso_e179:}{:soso_e160:} {:soso_e181:} 这位大叔可谓蟋蟀达人绝不为过。。不过好像斗油葫芦。 jasonchen 发表于 2013-6-4 14: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大叔可谓蟋蟀达人绝不为过。。不过好像斗油葫芦。
嗯。。斗起来就是平推。我也斗过~~ {:soso_e181:} {:soso_e163:} {:soso_e100:}谢分享 两广斗蟀.....都盆养 {:3_292:}{:3_292:} 老爷子老友所好不亦乐乎!
背景音乐“为你钟情”不知何种乐器所奏,别有一番味道。{:soso_e179:} 好文章!分享学习了!{:soso_e181:} {:soso_e179:} {: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00:} {:soso_e179:} 80多了 精气神看着特别好 看来玩蛐蛐的同志们都高寿啊{:soso_e1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