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 说 蟋 蟀 】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6-6 06:09 编辑《诗经·七月》里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秋夜,听蟋蟀振翅鼓腹,演奏妙音,感受到的,是秋的清幽。南宋的天台籍宰相贾似道在《月夜闻虫赋》中写道:“白露暖空,素娥流天。凉飔飙袂,蛩韵延连。”在他耳中,天地间最动人的音乐便是蟀蟋的叫声。听蟋蟀清唱的不止他一人,唐时宫中的妇人,专门畜养蟋蟀以听其声,五代人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有《金笼蟋蟀》条曰:“每至秋时,宫中妃妾辈皆以小金笼捉蟋蟀,闭于笼中,置之枕函畔,夜听其声。庶民之家皆效之也。”
当蟋蟀的金石之声,破空而来时,秋夜就显得分外的亲切与熟悉,因为这声音,自《诗经》起,几千年来一直伴随着我们。就像流沙河在诗中所写:“就是那一只蟋蟀/在《豳风·七月》里唱过/在《唐风·蟋蟀》里唱过/在《古诗十九首》里唱过/在花木兰的织机旁唱过”。
蟋蟀总跟童年、故乡、家园联系在一起。秋天,乡村田野蟋蟀最多。处暑一到,即可抓蟋蟀了,抓蟋蟀最宜晚间,一到天黑,芦苇丛中、溪边石穴、冬瓜地里、南瓜藤下、茄子棚里的蟋蟀,都出动了,拿光一照,趁它们还没回过神,用小网罩住就可以了。草地上的蟋蟀也是一捺一个,是稚童捕蟋逗斗的好乐园,天台籍作家陆蠡在《故乡杂记之三·蟋蟀》中,忆起童年时与玩伴捉蟀蟋的旧事,语多快乐——
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磡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立刻便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
哪个乡土少年没有捉过蟋蟀,没有听过蟋蟀的鸣叫呢。蟋蟀的鸣叫,伴随着他们,从少年一直唱到老年。海峡那边的诗人余光中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在海外,夜间听到蟋蟀叫,就会以为那是在四川乡下听到的那一只。”蟋蟀的清唱,让秋夜更显寂静,余光中猜疑那只叫得最响的蟋蟀:“就是童年逃逸的那只吗?一去四十年又回头来叫我。”
捉蟋蟀,不止是为了听蟋蟀的鸣叫,更多的是用来斗蟋蟀。天台民间养蟋蟀、斗蟋蟀者颇多,斗蟋蟀的传统在这个南方小城已经沿袭了几百年。台州民间斗蟋风习之盛,在宋时文献中即屡见记述。济公和尚甚爱斗蟋蟀。天台人把蟋蟀叫做“游走”,这种叫法就跟济公有关,传说济公有只“跷拐”蟋蟀,斗败财主的十只大蟋蟀,济公把“跷拐”带到临安,屡战屡胜,人们称之为“赢走”,谐音为“游走”。济公喜欢蟋蟀,他有一只名叫“铁枪”的蟋蟀,“铁枪”屡战屡胜,“铁枪”不知因何故暴卒,他著文哀悼,并郑重其事为之安葬。
玩蟋蟀玩得最出名的人不是济公,而是贾似道。贾似道是个超级蟋蟀发烧友,他有个外号叫“贾虫”。这厮“玩乐为首,国事其次之”,整天躲在家中斗蟋蟀,连朝政也不理。元兵打到临安,贾似道在杭州葛岭的半闲堂中,自顾自与几位侍女斗蟋蟀玩。如此全无心肝,所以被讥为“蟋蟀宰相”。
这位贾虫先生写了本《促织经》,讲的就是选蟋蟀斗蟋蟀的事。这本并未给他带来政声的《促织经》,却成了世界上第一部昆虫学著作。就这一只小虫,贾虫比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观察得更细致,更深入。光蟋蟀的体色,他就把它分成青黄红紫黑白五色。单一种青色,又分为真青、深青、淡青、紫青、灰青、虾青、蟹青等。他为蟋蟀写了很多诗,其中一首:“琥珀头尖项紫青,翅如苏叶肉还青。天生一付牙红紫,交锋一口立黄金”,写的是蟋蟀中的名贵品种紫青。他还教人挑选蟋蟀——“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富有实战经验的他知道,蟋蟀中,黄蟋蟀最彪悍,最具勇决胜负的武士风采。从贾虫的诗中可知,南宋时蟋蟀除了取乐,更多的用以赌博。斗蟋蟀的门道很多,古有兵法三十六计,贾虫总结出斗蟋蟀的“八不斗法”——“长不斗阔,黑不斗黄,薄不斗厚,嫩不斗苍,好不斗异,弱不斗强,小不斗大,有病不斗寻常。”
除了这首咏蟋蟀诗外,贾似道有《红麻头》、《玉锄头》等几十首诗,都是写给心爱的蟋蟀的。他在诗中教人识别蟋蟀的老嫩,“要知促织与苍雏,秘诀分明在两须。贴齿老黄生曰久,悬牙如玉离泥初。头高必定无心斗,埋首人称老野狐。有此秘方劳记取,十场罕有一场输。”研究得那叫一个透彻。
贾似道痴迷于这种秋虫,“上有所好,下必甚之”,朝中上下皆以玩蟋蟀斗蟋蟀为乐,唯不敢与蒙古人斗,终于断送了南宋的半壁江山。
http://s.yytcdn.com/swf/common/explayer.$46199.swf?playlistId=404467&haslogo=true&autostart=true&epId=3 {:soso_e163:}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3:}蟋蟀的鸣叫,伴随着他们,从少年一直唱到老年。 {:soso_e100:}谢分享 {:soso_e163:}{:soso_e179:} {:soso_e160:}{:soso_e179:}{:soso_e163:} {:soso_e179:}{:soso_e163:} {:3_294:}{:3_292:} {:soso_e179:} {:soso_e179:} {:3_292:}{:3_292:} 好文章!分享学习了!{:soso_e181:} {:soso_e179:} {:soso_e163:}享受虫季的快乐!{:soso_e18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