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難找到类似《清明上河圖》這樣的筆墨 】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4-11 07:04 编辑稍后*自動播放清明上河圖
http://www.ynzb.com/2004/GGHW0215/040.swf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清明上河图》卷为绢本,水墨淡设色。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的画卷本幅上,并无画家本人的款印,确认其作者为张择端,是根据金代张著一段题跋,张著的题记寥寥数语:“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也。”从跋文知道作者是张择端,原籍山东诸城,早年游学汴京,因而有关他的史料板为稀少。所幸的是他不朽名作《清明上河图》完整地保存至今,才确立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应有的地位。-
《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开封汴京时的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活传神。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桥梁、树木、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综数我国古代绘画,多有那种士大夫的孤芳自赏,实难找到类似《清明上河图》这样的笔墨,描绘数以百计的民众市俗生活与商业经济活动。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就是在现代绘画中也是罕见的。此画的第一位收藏人是宋徽宗,是他用瘦金体笔在画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
1911年以后,《清明上河图》连同其他珍贵书画一起被清末代皇帝溥仪以赏溥杰为名盗出宫外,先存在天津租界的张园内。1932年溥仪在日本人扶植下,建立伪满洲国,于是这幅名画又被带到长春,存在伪皇宫东院图书楼中。1945年8月弟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溥仪见大事不好,便乘飞机逃往大栗子沟,伪满皇宫因失火而一片狼藉。混乱之中《清明上河图》等大批珍贵之物便在这场动乱中流散到了民间。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了长春,解放军干部张克威同志通过当地干部收集到伪满皇宫流散出去的珍贵字画十余卷,其中就有《清明上河图》。1947年张克威同志调到东北行政委员会工作,临行前他将这十余幅卷轴交给了当时东北革命主要负责人之一林枫同志。《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如今依然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中。
佳作中的佳作.{:soso_e163:} {:soso_e163:}{:soso_e179:} {:soso_e160:}{:soso_e179:}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3:}辛苦了,现在每天俩篇,厉害呀,马总{:soso_e181:} 气势磅礴、绝世佳作!{:soso_e179:} 老陈笔耕不辍,佳篇连连,辛苦了{:soso_e179:}{:soso_e163:} 跟杭州宋城里的那个有的一拼{:soso_e163:}{:soso_e179:} {:soso_e160:}{:soso_e163:} 小马哥辛苦了! {:soso_e163:} {:soso_e181:} {:soso_e160:} {:soso_e160:} 清明上河图,传世墨宝••• {:3_292:}{:3_30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