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先生 发表于 2013-6-27 13:07:33

四年了,恍如昨日,重发【一个玩友谊赛的老人6月27日交流会见闻随想录】

一个玩友谊赛的老人6月27日交流会见闻随想录

6月初草民老师在网上发出举办南北蟋蟀文化交流会并请秋收老师讲课的帖子后,作为一名热衷于蟋蟀友谊赛的我来说,心情十分激动。我是一个热爱中蟋网的网友,上网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蟋网上的名人高手都是我仰慕的,我把这次交流会看成是一次虫友间的聚会。草民老师、王春太少、永远的雷神、龙润虫友发起举办了这次交流会,给我们创造了这个友谊的平台,使全国各地二百多位虫友欢聚在一堂。他们的功绩为中国蟋蟀文化的发扬广大留下了宝贵的一页。
当草民老师们决定在6月27日举办交流会后,我第一时间报了名。为了表达我期盼的心情,我在中蟋网上发了两个改编的歌词帖子:
一、             跟着草民走,拉着雷神的手,秋收的日子越来越近,尽情挥洒五痴的笑容,黄金会在虫友中留。一个痴迷蟋蟀的我,跟着中蟋网游,让它带着我,秋虫就在不远处等着我。
二、             你从哪里来,我的秋收,好像一只蟋蟀跳进我的盆里,不知能解几道困惑,我们已经等待得太久。为何你一来便受关注,只把赵氏相虫法留在心头,只要大家玩得开心,就把交流会当作一次聚会。
雷神老师是我在网上敬佩的网友,他热衷于蟋蟀文化的推广,他发了大量的技术贴我都认真拜读,他发了一千多个帖子,都是正面的,积极向上的,他正直的人格品质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我热衷于蟋蟀友谊赛,并在网上发了几个介绍我们蟋蟀友谊沙龙活动的帖子,并介绍了每次活动,年逾古稀的张天泉老师为我们的友谊赛做了录像,并刻成光盘给我们留念,雷神老师见帖后要求观看我们的录像,由于我是一个菜鸟,不会上传录像,因此趁这个交流会的机会,我留言给雷神老师,把我珍藏的几张碟片赠送给雷神老师,并想借雷神之手,把碟片中精彩的打斗片段介绍给网友们,让大家欣赏一下友谊赛和张天泉老师的清晰的摄像技术。
在交流会举办的前夕,网上出现了一些质疑交流会的帖子,我心中有一丝隐隐的担忧,担心个别人会在交流会上有不和谐的言行,影响交流会的顺利进行。我在和龙润虫友王总的通话中,谈了我的担忧,并希望组织者能大度,求大同存小异,细致做好大会组织工作,把交流会作为一个平台,一次聚会,增强网友、虫友间的友谊。好在现在的网友虫友素质已大大提高,交流会的圆满举办说明我杞人忧天,想的太多了。也说明中蟋网是一个好的、成功的网站,我们要感谢版主阿伟、黄金钻石的辛勤操作。
6月27日我早早到了德和茶楼。和已相识的草民老师、龙润虫友打了招呼,并打听雷神老师的下落,当听到雷神老师因女儿发高烧不能由京抵沪时,我心里有些遗憾。好在雷神老师委托北京虫友三叶虫先生找到了我,我把碟片交给了三叶虫先生,请他代我交给雷神老师,三叶虫先生接通了雷神老师的电话,使我和雷神老师通了电话,我祝雷神老师的女儿早日康复。为了使网友们能得见雷神的尊容,雷神老师在网上帖出自己的照片,一个堂堂正正的北京汉子形象留在了我的脑海里。
在德和茶楼,二月春风刀、美国人、雅性和我同在一间小包房用自助餐。二月春风刀是近来网上的新秀,但我与他斗友谊赛已有十多年的时间了。美国人是网上玩股斗虫的高手,我却是第一次与他面对面接触。美国人很健谈,一番近期股市的分析头头是道。我将友谊赛碟片赠送给美国人和雅性留念。席间木子山争领了两个安徽的网友来就座,令我惊奇的是这两位虫友竟是聋哑人。为了这次交流会他们从外地到上海,可见这次交流会的影响有多大,虫友们对蟋蟀的痴迷有多深。令我敬佩的是陈青云老师,他身体不好,今年动过两次心脏手术,还来赴会,这种热爱蟋蟀的执着精神令我感叹不已。我向陈老师赠送了一张碟片,祝陈老师早日康复。在会场还巧遇十年前曾在一起玩过友谊赛的小孔,他的网名是乐陵黄,他还记得十年前在戴和平店里斗虫的情景。我很喜欢乐陵黄在网上发表的蟋蟀文学《秋色的记忆》上部。我希望能早日看到下部。我给了乐陵黄一张友谊赛碟片留念。
交流会上,使我认识了在主席台上就座的秋收老师赵同清、陶家麟、闲趣草堂和版主钻石黄金。主持人王春太少一早就到了会场,安排人员就座,主持会议,忙的一头大汗。龙润虫友和另两位面生陌熟的虫友一起在负责签到和发放通讯录和纪念卡,草民老师忙着与广大与会的网友打招呼。
交流大会的顺利圆满举办是对他们组织者的辛勤工作的肯定。会上,认识了著名的虫五痴曹老师,他的个性还是那样的张扬,脸上总是洋溢着精彩的笑容。通过主持人的介绍,使我认识了徐州会长王振徐、秋风雅趣、宁贝勒等人,宁贝勒是一个年轻英俊的小青年,出乎我的意料,在网上我还曾给贝勒爷请过安呢,哈哈,当然是我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我啦!
整个德和茶楼热闹非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了。大家都是为了友谊而来,都是为了推动蟋蟀文化的健康发展而来,都是为了能耳闻目睹赵氏相虫法而来。赵老师确实不同凡响,他的从衣翅上的两根筋判断虫的优劣和打龄长短是我闻所未闻,我看过十几本各种各样的蟋蟀书,对翅上筋纹的描述总是应细密、流畅,而赵老师却对一根主筋的要求是直、突,主筋与副筋上端间的开距要平行,且越宽越深等级越高,副筋上端的长度决定虫的打龄长短。听赵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天参加交流会真是受益匪浅,有令人茅塞顿开的感觉。赵老师的相虫法有五大部分,衣翅上的内容仅是其中之一。我热切盼望组织者能顺应虫友们的呼声,早日开办第二次讲座。
会后,草民老师、二月春风刀、普陀小潘和我同聚一室,草民老师对蟋蟀文化的见解令我受益多多。
交流会虽然是短暂的,但交流会的意义是深远的,他推动了南北蟋蟀文化的交流,他作为一个增强网友虫友间友谊的平台,这种形式以后必将长期存在。组织者成功举办交流会的宝贵经验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最后作为一个玩友谊赛的年近花甲老人,祝网友们虫友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虫运亨通。
   这篇花费了我三天空闲时间打成的罗嗦文字希望大家能喜欢。你的跟帖是对我最大的鼓励。
包先生
2009.06.30

罗素 发表于 2013-6-27 13:26:55

{:soso_e179:}

好好的 发表于 2013-6-27 13:45:13

{:soso_e142:}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3-6-27 13:50:55

其中二个聋哑人,其中一个就是我!{:soso_e113:}

动力无限 发表于 2013-6-27 13:56:56

虽然未和草民老师谋面,但他对虫友的无私慷慨,有问必答,早有耳闻,我也曾经得到草民前辈的帮助,他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为人随和的虫坛资深前辈,祝好人一生平安,身体健康,阖家幸福。{:soso_e163:} {:soso_e179:}

小虫大牙 发表于 2013-6-27 14:48:13

正在悦读当中,先读为快

方工 发表于 2013-6-27 15:00:22

温故知新! {:soso_e179:} {:soso_e160:}

1285563590 发表于 2013-6-27 15:02:31

性情中人啊{:soso_e179:}

缥缈 发表于 2013-6-27 15:03:34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徐州的王振徐老先生已经走了快一年了。每次和我同学的父亲聊蛐蛐时总要谈到他。他们是一起几十年的朋友了。哎。。。。

独有一种忧伤 发表于 2013-6-27 15:05:21

{:soso_e179:}

欢喜 发表于 2013-6-27 15:40:00

辛勤的劳作,写出了自已想说的话,而且体会较深,交上好多虫友,认识了许多老师,真羡慕,分享了。{:soso_e163:}

殷老师 发表于 2013-6-27 15:45:52

好文章,顶一下!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3-6-27 15:51:18

{:soso_e163:}{:soso_e142:}

虫友会 发表于 2013-6-27 16:05:55

{:soso_e179:}

闸北老李 发表于 2013-6-27 16:09:32

{:soso_e128:}

平头宜昌 发表于 2013-6-27 16:58:46

先读为快{:soso_e181:}

鼓楼小段 发表于 2013-6-27 20:34:16

唉 还能玩几个 四年,

   替我问帖子里提到的各位虫友好!

阜新蛐蛐 发表于 2013-6-27 22:01:00

支持一下了!{:3_293:}   {:3_292:}                                                                                                

老将军 发表于 2013-6-27 23:42:00

{:soso_e179:}

黑白旦 发表于 2013-6-28 04:42:35

{:soso_e179:}

钟情白牙 发表于 2013-6-28 09:49:20

{:soso_e179:}

北方大汉 发表于 2013-6-28 10:21:24

{:soso_e179:}

壶大师 发表于 2013-6-28 10:50:15

顶一下,再分享一下。

qingyunchen 发表于 2013-6-28 11:45:10

本帖最后由 qingyunchen 于 2013-6-28 12:12 编辑

包先生好!09.6.27转眼一晃4年了。看到帖子四年前在得和酒楼的盛况就像发生在昨日一样;四年来我做了外公,你也做了祖父,但对蟋蟀的爱好始终不变,去年你没有玩虫,我们每次活动,总好像缺了什么,今年想必有空隙的时间了吧,我们还是一起玩,今年虫季如有机会的话,请到我家来玩。

xdp 发表于 2013-6-28 14:19:49

{:soso_e179:}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四年了,恍如昨日,重发【一个玩友谊赛的老人6月27日交流会见闻随想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