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蟋蟀打斗招式(有补充了点)
本帖最后由 吹铃 于 2014-6-10 11:09 编辑和大家探讨蟋蟀的打斗招式,先声明一点,我只是根据自己观察的现象,分析、总结,不是标准,我认为蟋蟀打斗的招式有天生的部分,更多的是在打斗中形成,蟋蟀也是有智商的昆虫,会根据对手的不同而用不同的打斗方法。也会因对手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发挥。可观看吹铃土豆视频,下面试析:
1,擦牙胜:双方的级别、牙硬度、成熟度、力量差太多,就在擦牙的瞬间蟋蟀自己经能感知出来,不是其对手(或者现在不行)。过份时都不用交口,闻声即退。擦牙胜的蟋蟀也不一定是将军,遇到敌手的时候就另当别论了。蟋蟀在擦牙之间分出高低,我认为这是蛐蛐最高打斗境界。但是,观赏性却极差,虫主间还会起纷争。
2,抓夹胜: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打斗方式,能行抓夹的蟋蟀都是善斗的东西。形成这样的局面有蟋蟀力量、争斗手段、斗夹着力点等多重因素才能促成。如举夹、杀猪。碰到级别相当的对手,有时会看到相互抓夹十分精彩的场面。当一方实力有差距或者争斗后期被抓就没有补草余地。
3,背包夹:争斗时把对手甩到身后或一侧,这种蟋蟀脖子的力量特别大。往往一甩令对方晕头转向,也会在被甩的同时造成牙口、颈项、爪花受伤。能行背包夹的虫一般是项深长、小腿间距大的棍子虫。
4,咬昏胜:在我们斗蟋蟀的过程中,常见有蟋蟀因不能承受夹力而内神经受伤,出现昏迷旋转的现象,也有因牙瘪、牙僵、牙断的外伤而失去战斗力。这种现象的产生固有蟋蟀的绝对能力,有时也有其它因素。如咬在牙根部,因蟋蟀牙的肌键联着脑内壳,咬断、咬伤就会有牙僵和牙无法开合,而牙的肌键没有断,却拉伤脑内壳,就会出现死亡、昏迷、旋转的现象。
5.造桥夹的变换,当蟋蟀的综合素质差不多时,而且都以顶夹来逼退对方,就会形成搭桥比拼耐力,这时一方稍占优,另一方却不松口,或者向左右摆动,会有链条夹和滚翻的现象;如一方最终占优而倒桥,此时双方不松口会有锈球夹、杀猪出现;如双方(或者一方)松口,会有斗间造成一方受伤,在下面的也有可能仙人移影胜出。不管怎样,都是牙长、口快的一方占优。再如蟋蟀不是以顶的方式,同时以拉的方式进行争斗,那么就可以看到倒桥后的类同情况。
蟋蟀争斗的招式多啊,有些难以穷尽,望谅解!
感谢分享! 好。继续听讲。{:soso_e163:} {:3_294:}{:3_292:} {:soso_e160:}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您比我研究的细,对大家有好处。 {:soso_e182:} {:soso_e160:}{:soso_e163:} {:soso_e160:}{:soso_e163:} {:3_291:}{:3_280:} {:3_293:}{:3_293:} 欢喜 发表于 2014-6-9 15: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继续听讲。
有补充了点,查看并请参与讨论,谢谢! 极细斗丝的虫比较聪明,打斗时斗口比较多变。 {:soso_e179:} {:3_280:}{:3_292:}{:3_303:}{:3_291:} 还有霸王举鼎等,好贴。 {:soso_e160:}{:soso_e181:} 好贴,谢谢分享。 {:3_292:}{:3_280:} {:soso_e179:} 斗口越快轻口重夹(文口)就胜的虫出长路将的多,立盆的也多。有些还是王帅虫。如(擦,捉,提,弹,敲)等口。青虫居多。而看上去夹口很重的(武口)虫,正所谓伤人一千自伤八百,倒是能走长路的少,成王立帅的更少。黄虫居多。 yxz 发表于 2014-6-12 18: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斗口越快轻口重夹(文口)就胜的虫出长路将的多,立盆的也多。有些还是王帅虫。如(擦,捉,提,弹,敲)等口。 ...
谢谢参与讨论,讲出看法。 撕,抒,搏,斗。前人总结。认为撕口第一。快速咬上不见对方动口,己将对手六抓撕离地面逃之兆兆。第二没见上书,字怎么写也不知,说起来向下一拉,对方颈可拉破,两种口都见过。 南通方言抒,同南音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