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盆蜕(4——5天更新虫照)(10.2出斗视频)
本帖最后由 吹铃 于 2014-10-2 13:20 编辑玩蟋蟀的人都知道什么叫盆蜕,斗虫,特别是比赛的人一般不会用盆蜕去比赛;认为盆蜕底板不行,确实不然。分析一下,如果盆蜕的对象是大龄野生秧子,其已得自然之精华,蜕变前又给以特殊的照应,在无干扰的情况下蜕变,应该是很好的。而误解的原因主要来自于养的环节,缺乏自然的历练和成熟期相对要长;一定要老足了才可开毛、参赛,否则伤嫩。这是以往的体会。
今年,我在8月初野采中发现的咬着同类尸体跑的大龄秧子,认为多数是凶头,抓了进行盆蜕。当天回家审视还观察到秧子的项上有伤,而且很深,担心蜕变的成功。今天早晨,看到了蜕变中的秧子,上班前再看,是个介于蛀项和烂项之间的青虫,个头还不小,虫还可以。
我将会记录以后的点滴,与大家分享。并始终在这一贴内公布。感兴趣的朋友可关注。 {:3_292:}{:3_278:} 我也养了秧子,不过是三尾秧子,哈哈!二尾也养了只,我主要是用来试验盆和饲料的! 关注 这课题研究的好
等待结果 寿命长,成熟晚。 没试过。 盆蜕,重要还是看秧子,还有出虫日期也很重要,只要条件吻合,一样有好的! {:soso_e163:} 太棒了,能有前后照就更完美了 楼主有道理,蜕皮环境要给好,不要惊动它蜕皮,我也经常抓秧子盆退 小牙齿 发表于 2014-8-15 1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太棒了,能有前后照就更完美了
刚刚蜕变时的照片有,可惜没有秧子时的照片,今天晚上先上刚蜕时的照片和蜕后2小时的照片。 吹铃 发表于 2014-8-15 11: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刚刚蜕变时的照片有,可惜没有秧子时的照片,今天晚上先上刚蜕时的照片和蜕后2小时的照片。
{:3_293:}{:3_279:} 岁寒三友 发表于 2014-8-15 08: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3_293:}{:3_293:} 放在盆内的若虫脱壳,从现象上看称为盆脱,但真正的盆脱不是这样定论的,真正的盆脱是成虫后在盆内脱第八次壳称为盆脱。 在保定大虫少,好地块也少,抓秧子的人很多啊 小牙齿 发表于 2014-8-15 11: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补照片
刚蜕变
2小时后
赞同楼主看法,我感觉盆脱的蛐蛐比野外的脱出来大。因为在同一个地方抓的秧子比没被抓的同等大的秧子脱出来大。是后来又往那个地方抓去才发现的。感觉好多年都是这种情况。 关注,也捉秧子试试。 说的有道理。{:3_292:} 有心人{:soso_e181:} 也抓过秧子盆蜕,要养足再斗。养的太足了,结果到元月8号才走{:soso_e113:} 吹铃 发表于 2014-8-15 19: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补照片
刚蜕变
好看,之前我抓的秧子须都断了,但蜕出来须又完整了,看来伤的太深了还是会留下痕迹的,学习了 多年前养过好几年,成大将很难,但对养虫的理解会有质的感受。祝你有新的突破。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