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捕捉蟋蟀历险记[一]概況
本帖最后由 姜显基 于 2015-1-29 19:38 编辑立秋时节,是爱好蟋蟀人久久盼望,全身躁功.充滿活力,喜气洋洋,梦想连天.滿怀希望的伟大时节.我和同志们一样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开始捉虫,我习惯孤身一人深更半夜捉虫,好处不受干忧自由,全心投入.捉上品虫机遇大,但风险也大,在漫长六十年,由于自然环境不断发生巨大娈化.农药.化肥广泛使用,特別是改革开放,大规模土地建筑开发,到处铺水泥地面,环境恶劣.蟋蟀无法生存.我
直观忎觉虫品不同程度发生退化退变.以下亊实为证.
出虫畋量下降,捉虫路程越远.几十年前家门囗附近捉虫,几十年后,几十里路捉虫.
市內近郊虫,越耒越瘦小,弱虫,废虫坛多,圥用.
虫种类发生变化,每年紫虫最多,黄虫次之,青虫甴常见变少见,红虫,缘虫.绝种.九十年代,我每年都捉几条红虫.缘虫也捉过.大红头常捉.现在不可能办到.
,异虫[除飞翅外],种类变少,上品异虫十几年少见,现时捉好虫,上品虫比过去难度加大.弗用坛多,
以上为我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楼主捉虫帖,要顶。【静等后续】 过度捕捉,加上滥施农药除草剂及环境污染。蛐蛐种群退化严重。 待续 {:soso_e160:} 有相同的感受,忙上一夜,没有几条入眼的虫子,越来越难捉了。有的地里的虫子变异极小、有的地里连虫也见不到。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无奈。 期待下面的继续{:soso_e113:} 期待更多的分享! {:soso_e160:} {:soso_e160:} {:soso_e163:} {:soso_e179:}有虫就好 njbxlm 发表于 2015-1-26 08:33
有虫就好
心态好啊,有虫玩就行。不抱怨,不强求,{:soso_e160:} {:soso_e181:} {:soso_e160:} 近七八年上海红色材积基本没了, 绝种了,,,,, 深有同感,我捉虫也在十几年近二十年了,我看还是城郊土地被征用的太厉害了,破坏性太大。 本帖最后由 大红袍 于 2015-1-27 11:36 编辑
{:soso__6747657706156453026_2:} {:3_276:} {:soso_e100:} 顶一个,回忆过去,无限畅享。 说的非常对,但凡有高品异虫之处,肯定有好虫王存在。但现在的异虫大多是飞翅跟翅子。古谱上的一些高品异虫,一般只有在生态园没有化工厂的地块农场等处才有。 上品好虫出在人不常到的地方,人经常活动的地方虫不会多。 好虫越来越少了也难抓了 {:soso_e163:} {:soso_e179:} 退化太严重 以前市场上地摊虫都五颜六色体型各异
现在去看看几乎都一个样子
可想而知现在卖的都是什么虫了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