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白虫——超重小批
大棚虫之超重小批
体重35点,体型21点,我绝对没有记错。此虫出斗3次,每次均请在场的近20位虫友目测,大家都认为体型在20至22点。于是,我将其定格在21点。
早在2011年,我们培育出来的大棚虫体重就远远超过体型,平均超出30%以上。也就是说:体型3斟而体重4斟。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饲料上,为了增加肌肉,把肥肉也跟着一起增加了。而这个小批,只是其中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由于超重,就是在一般正常的情况下,对手的体型也要大出三分之一,这对小批是个严峻的考验。
第一次出斗,是在自家开毛口试试看。对方也是个毛口,一触即溃。
第二次参加上海蟋蟀研究会的竟斗比赛,对方体型大出三分之一,格斗时小批占尽上风,将对手从斗栅的一端顶到另一端,迫使其缴械。当场,蟋蟀名家项仲毅先生对小批大加赞赏。于是,小批送进公养,也没有被人怀疑是白虫。
5天后小批以35点重量上场,对手37点,还是个“大笼形”。对方一看小批就放对扣叫花。面对体型大一倍的对手,小批不畏强暴,浴血奋战,打满3局,终因体力不支,被咬得遍体鳞伤,惨败而归。
面对这个惨痛的教训,今后养育白虫,必须在增加肌肉的过程中减少肥肉。
秋白难辨了。{:soso_e179:} 这些反面事例拿出来'我想不会有太多人感兴趣 {:soso_e160:}{:soso_e179:}{:soso_e183:} {:soso_e100:} 这虫已看不出来是白虫了,与秋虫对比,色与型都不差!楼主高明!!!! {:3_283:} {:soso_e179:}{:soso_e160:}{:soso_e163:} {:soso_e160:} 冬天玩吧!此帖可沉! {:soso_e163:} 这两难似好解决 超重原因不一定是肉的问题,也由可能是皮壳,如果是,早斗优势。 {:soso_e103:} 谢分享! {:soso_e160:} {:soso_e179:} 白虫减肥也应是门课题啊!{:3_293:} 看着虫并不显肥啊,怎要差14点,有点过。不掉肉降重量,应是条路。浅解! 应该是喂食方面多下下功夫,体重和饮食有关系吧.... {:3_294:} 皮壳厚度超标的 单看型体,此虫还是一条不错的虫。{:soso_e163:} {:soso_e102:} 我从不斗大局。就一般友谊或千把元的小局,牌架并不被特别看重。倒是色往往是第一位的。看楼主育的大棚虫已到了相当的水平。啥时弄点试试。{:soso_e181:}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