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蟋蟀头选的认知
这是一篇杂烩性文章,虽然讲是原创,但参考了书本、网络文,加上自己的认知而成,作为交流,定有谬误偏差,望能谅解并指正。如有雷同,我们目的相同,亦请包涵关于 头 形
头的形状优劣,总以头高凸者为佳。其中以星门中心上方前额特别饱满的老寿星头为最上等,各色虫配均佳;如眼位高,成大方头,配成黄虫为佳;再外鼓出角形成三尖头,为紫虫绝配。第二是圆头:不管是小圆头还是大圆头,必定要圆锭饱满。小圆头要配项深、身长、背驼及拖肚的,也可配长衣;有青虫小圆头生长红钳的,不乏厉害角色,易忽视。大圆头要四面高大结锭直而圆,俯视侧视蟋蟀头都像颗珍珠,也是蟋蟀头形中的佳品。可配各色虫。第三是方头:头的两边有棱角(眼位高),星门凸出,俗称“四字头”, 为黄虫标配,其他各色虫都也可配。第四是三尖头:两眼高耸向前,星门也凸出形成三尖头(蜻蜓头)。此头形绝佳,属珍品,因少见而列后。其余的头型如浅头、,算盘珠头、大饼头、额欠的削角头形和蜕变不顺利的畸形头,这些都属于一般或较差的头形。
关 于 头 色
头色、头色的特征在脑盖上。额线(俗称眉毛)以上斗丝中间及斗丝左右所在之处是脑盖。青金色,乌金色为青,像原煤块的颜色。青者墨也,真的青虫脑盖色定要以黑亮为主。菊黄色及老铜色为黄,脑盖上黄色要清晰,这是真黄。黄虫一般顶门色(俗称头皮)为咖啡色,如生黑顶门色,此黄虫定是狠头健将。深淡咖啡色,熟樱桃色,紫宝石般的光亮显在脑盖上,这为真紫。有芦花色的,那是白色虫的专利。至于红头色的,到是什么色的虫都有,要结合其他部位确定虫的品种。总之顶门色块的黑,黄,紫,红,白(亦称脑搭),必须与脑盖色分清,方为入格。就是黑色之虫,亦要能分清。若脑盖色与顶门色混在一起分不清,就是嫩相。又牙根之上,星门以下有红线阴横在其中,名为红门槛。江南虫犯忌。尤其青虫不能有红门槛,北方虫虽有健斗的,但成将少之又少。黄虫,紫虫如有红门槛,看其是否中断,如中断,此虫勇尚可取。门槛要取深色的,皱、断皆可。淡色门槛多难如意。虫初出土大忌脑盖上生毛布满白雾白霜和额线以上起黑晕,顶门色块大,不明亮,如连接斗丝所在处均一色,称为“脑晕”或脑搭重,其虫必定出在温湿潮地,虫生长快而虫嫩无用。另外,眼睛外侧色斑上生白毛重而久不退者,也是嫩虫表现。
关于脑线(斗丝)
脑线即斗丝,俗称顶线,亦称麻路。直者为斗丝,要长而活;枝生杈出者为麻路,要细要沉。斗丝分为黄、白两色,也称金斗丝、银斗丝。金斗丝是真黄。银白斗丝是真青。大红斗丝细直阴沉,甚至需在太阳下用放大镜才能看见,这是真紫。白色虫斗丝白而扁,较粗。早秋得斗丝粗浮扁白的虫,到霜降后斗丝所在的脑盖色如蜕变为白色或淡白色,那么加上两条白而粗的斗丝,这是白虫的“名件”。青虫斗丝大多细如油丝,以细长,银白色为上,炒米色尚可,但已稍逊一筹。如生淡黄色、姜黄色的斗丝,青虫之称就算“色不纯正”了。黄虫斗丝以直至贯顶为佳。黄斗丝与在旁的黄脑盖色要清晰可见,这是选取黄虫的要点。黄斗丝的顶端作开花状,加上蓬头多枝杈布满。这种开花黄麻头当然最得宜了。仅是顶端开花无蓬头多枝布满,称不上真正黄麻头。紫虫斗丝红而隐沉于头色之中。古说“紫无斗丝为真紫”这说法当然是强调隐沉之意。浓黑之虫或黄斗丝或白斗丝或红斗丝均所相宜。前人虫谱上注上“金额线配银斗丝,银额线配金斗丝,红斗丝配黄额线”这重要的说法,往往被养虫者忽视。真正的青色虫以银白斗丝为标准,但必需配以黄额线。真正的黄色虫以金黄斗丝为标准,但必需配以银白额线为准。真正的紫色虫以红斗丝为标准,但必需配以黄额线为准。额线(俗称眉毛),斗丝与额线不可同色。额线愈细虫斗性越凶(北方虫粗眉毛凶健之虫不少),有斗丝无额线为贵。红额线者少,有则其虫必凶狠。无斗丝的虫亦属大将之类,但要仔细看清楚,阴沉极细红斗丝是很难见的。一定要绝对的无斗丝,但必须有额线(眉毛),否则为无用之虫。综合上述:斗线以隐沉、细直、清晰为上,麻头次之。
关于蟋蟀的眼
眼:蟋蟀有五眼,即星门、双眼及双须,其中起视感觉作用的眼是双眼及双须。蟋蟀的眼睛视力在进化过程中已退化,不能聚焦,仅有光感,要依靠双须以触觉来辅助(故有秃双须称盲子之说),对于蟋蟀双眼的选择,一般以有光泽,黑如点漆,似小黑芝麻形状,突出于额角者为上品。若两眼向前生于面门者,是为贵相。虫两眼生于顶门之前,额线以上成两角,则得之珍惜。眼的颜色分黑、黄、红、白、碧、蓝色。眼色黄而大者,次等。赤如红丹砂的红眼,起绿光的碧眼,靛蓝有光的蓝眼,色如白玉的玉眼,一黑一白的日月眼,一红一白的阴阳眼,均为异虫,是在不同环境影响下的变异。眼的辅助——须,如探测器,触敌交口相斗、触物辩析。须尽视亏难斗,如遇敌虫,处处被动。所以有须尽则成盲子之说。 因此,蟋蟀的须很重要。触须的选择,以粗黑长活为要。无须或短须或一短一长,均作为破相之虫。须以粗黑、光亮、长而活、搅扰不定者为贵。若虫立定盆中,两须直竖互相摇动,名叫摇须,这种虫能盘能夹,多出健斗之将;凡出斗一次,短去少许者为脆须,其须斗后必双短无参差,亦多不败,但须尽则老了,宜早封盆养老;须生一段一段者为竹节须及花须,也是键将。赤须粗长如朱缨,鸳鸯须一红一白或一黑(牙也需一红一白或一黑);卷须,两须能卷至上如丫角,然而开盆见光则施放;真“蝴蝶须”为异虫贵品,双须反常如鼓棒;须中间忽起一个小疙瘩或如竹枝的为结须,无论左右皆为异品;还有“钢鞭须”,其下半节粗上半节细,可与结须同贵。 另外一眼是星门,所谓星门即虫之面心。它的形状有圆,有三角形,有倒三角形,有不规则梯形;以圆凸的形状为最佳,不规则梯形最差。选虫之精在于此。脸部额线中间如也有一小星门,俗称“双星”,“双星”也有善斗之将,古传不选之虫,亦是例外。另有星下拖线带点(“金线挂葫芦”)则是好型;如额线中间有星,加上星下拖线带点及其他四眼,合成七星,有七星上将之说,是上好骁勇之将材,属凶狠辣口之虫。
蟋蟀的脸型
脸:蟋蟀头的平视正面(顶门以下)皆称为脸。面上看到分布的有额线、五眼(星门俗称太极图、双须基、双眼)、牙唇(和牙根)、腮帮和牙。脸型可分马脸、猫脸、猴脸、狮脸。而影响脸型的最大因素就是蟋蟀牙型和腮部,腮大牙长成马脸,腮短牙小成猫脸,牙长尖细成猴脸,牙长粗阔成狮脸。脸型好、坏、优、劣一目了然,但脸型只是判断虫出将比例的大小,并不是准则,各种脸型都有将军。再讲牙唇(和牙根),牙唇也叫马门,开牙则卷起,闭口则落下,需要起落快疾。马门要以色黑、薄窄为上等,能受重口,如遇扛尖、剪夹、口内还口等不会受损伤,但黑马门少见。若马门白而厚,多交口则容易糜烂,以致收卷不起,虽然有的虫的斗性未尽,但亦不能再斗了。又有硬马门,色深而大,其虫受草起性,张牙难闭,必练牙很长时间,方能复原;开牙不足则一启一闭无异常,这是硬马门的特点。如硬马门常开口一线,是硬马门中落口快、重的大将。有讲星门凸出者,对马门的要求没有讲究。马门和牙的上方,星门的下方一条窄长部位,是为牙根组成部分,内是蟋蟀争斗时马门收藏处和牙键处。内部构造隐蔽,没有可比性,只能从经验和外在条件来看,一看色:以深于脑盖色为合格,色越淡越差;二看型:无型与门面一色为最佳,窄条起皱次之,分段者还好,余者一般。
关于蟋蟀的牙
蟋蟀牙的好坏,至关重要。其生相、色泽、老嫩、大小和钳开形状及与虫色、品种搭配等等国虫网上专论很多,大家可查看,恕我不再叙述。
关于蟋蟀的水须
水须俗称“饭须”,因为蟋蟀的嗅觉和味觉就在这小白须上。它吃食时还起“手”拿的辅助作用,水须有三节,要求粗壮而起绒(有的看上去象半透明的),未节球头越大越好。开牙时水须先向两边施放,抖擞有力,象舞台上“官帽”。颜色本白健斗。微带黄色,头节长而起绒,是苍老有底板之虫。红色水须者难见难觅,为大将之材。黑水须,其贴牙一节或带黑花纹,或细而不清洁,此虫不善斗不选。水须必粗壮明净微黄为入格,卷曲、细弱、贴牙,带黑灰色的不可取(刚出土的例外)。另外蟋蟀斗后,如有水须贴牙,头节弯在马门前,或者拖地,张牙仍是“官帽”状,说明牙门无伤,只需要静养几天后,就会恢复。如果张牙水须无力,虫已内伤,要恢复如初才能再斗。
{:soso_e100:} 感谢分享,共同参究! {:soso_e100:} 乘着新鲜出炉还热乎着,进来暖和、暖和 {:soso_e142:} 学习了{:3_293:} {:soso_e182:} 老将军 发表于 2015-3-26 15:39
谢谢{:soso_e181:} 学习{:soso__14540544813755412104_4:} 感谢{:soso_e163:} 学习学习{:3_280:} 温习{:soso_e179:} 辛苦{:soso_e163:} {:soso_e163:} 土皇天赐 发表于 2015-3-26 18:05
温习
{:soso_e181:} 辛苦!{:soso_e181:} {:soso_e100:} 学习{:3_294:}{:3_292:} 基本齐了,判头时能全用上,头当不差也。{:3_280:} {:3_294:} 可否发一张脑盖上生毛,表示嫩的虫图片,谢谢了,如看了图片,今年收虫就可以分类了,好收和不好收了{:3_294:},学习,
写得好!收藏学习了! {:3_293:} {:3_292:} 温故而知新 写的好{:soso_e179:}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