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蟋蟀的几个问题及反思(续)(二)收虫宜早
本帖最后由 激励者 于 2015-6-26 20:06 编辑传统的认为收虫、捕虫的最佳时间是处暑(大约8月23日)前后七天左右。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诸多人为因素,收虫、捕虫的最佳时间越来越有提前的趋势——立秋(大约8月7日)前后七日左右,甚至更早。
普遍的认为虫子在自然环境下有个自然长足的过程,一日得天地造化,相当于盆中十余日。2013年八月二十几号,我在宁阳黑风口收虫,虫子滑色、光皮项,感觉虫子根本不能看。时间是把杀猪刀,有虫友认为,在自然恶劣环境下,成虫后虫子的寿命大约只有二十几天,我极赞同。而收虫越晚,虫子几乎已经定型,盆长少,几乎无法再人为调理。这或许就是“宁阳虫早收晚斗,宁津虫晚收而早斗”说法的由来。其实,如果调理得当,早收自然可以早斗。
2014年,我所在的江淮流域大雨,八月二十几号玉米地里几乎没有成虫。而2013年8月初,我已经捉了好几条不错的虫子。这些,让我越来越认识到温度、湿度等对虫子有着巨大的影响。
这些年,我几乎看尽虫网诸多好帖,发现收虫有越来越多提早的趋势。
去年,网上看到一位虫坛名人七月底已在山东宁阳,万儿八千的拿虫,让人瞠目结舌。这位曾对外宣称再也不下山东收虫,并且非白虫不收的虫友。之所以下山东,或许正如其说,白虫已在山东建立种源地的缘故吧。
那么,他收的是什么虫呢?猜测大约只有大棚虫,还有白虫。当然,大棚虫大约也有纯野生、野放(秋卵几蜕后放养)、白放(白虫几蜕后放养)、纯白自然生长之分。当然,也有虫友的秋虫、白虫将军卵的野放等等。当然,越早下去,银子越多,见到及收到好虫、一手虫的几率越高。
其实,虫友去河南收虫的时间更早,原因就是温度的影响。学过地理的都知道,夏天,内陆持续高温及形成的积温,比靠近海洋的早且持久,因而河南出虫早。预计由于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海洋温度过高,今年,山东的虫也有早出的可能。
网上有虫友云,下山东收虫早,虫小且贵,好虫往往要拼刺刀。据说早秋河南收虫,大户及宁津、宁阳的大撬子手将河南虫价格抬的很高。
为什么那时虫贵呢?一说“头茬将军虫无干老”,盆长好,也有一定的出将率。二是去的早地里虫少,除了白虫、大棚虫,只有房前屋后、砖石堆里虫早出。老乡抓虫都是先近后远的,因为你不抓,也会被别人抓。而房前屋后、砖石堆里虫,出将率比玉米地的高,早斗且硬。三是由于温度升高,二茬虫也有早出的趋势。四是随着对蟋蟀的认知,饲养水平的提高,虫子是越早到手越好。
其实,大棚虫早斗,出将比例也不错。但是,大棚虫在撬子手手里养一段时间,在8月20日后再卖到虫友手里,就不行了。原因是缺乏调理。即使秧子虫也有出将,那就是早点到你手中,精心调理之。
当虫友还在纠结收到白虫的时候,只是由于资源不对等的原因,你见不到优质白虫罢了。早秋天大热,也是摒弃一些劣质白虫的好方法。
观火光汉先生的《蟋蟀的选养斗》里的虫照,感觉大大不如如今虫友发的诸多虫照。如今,野放在虫产地已成潮流,或许不远的将来白虫会在产地建立成种源基地。而随着玩虫人的孜孜以求,大棚虫、白虫等也会蒸蒸日上。君不见,一些顶级白虫的长相及战绩,已是令人恐怖。其实,你我大可不必禁锢自己,唯有与时俱进,无论秋白,都有好虫,精选为上。
收虫是否宜早,见仁见智。请虫友密切关注虫产地大气候的温湿度变化,及河南、山东产地信息的及时反馈,能早勿迟。 沙发,呵呵{:soso_e163:}{:soso_e160:} 别具一格 惜只知其一 不易操作 常规还是月中好 {:soso_e163:} 孙建华 发表于 2015-6-26 20:57
别具一格 惜只知其一 不易操作 常规还是月中好
为什么先生下去收虫哪么早?请先生解疑答惑。 我都在8月10左右下山东(头茬虫)收虫。捡漏概率高些{:soso_e163:} 十多年的习惯 各人缘分不同 我选养的方法历来怪异 不值得借鉴 收虫最好在月中,更须财智二力兼,辛劳更比往昔多,还得尽份与君缘! 红旗所言极是 辛劳更比往昔多,还得尽份与君缘!{:soso_e113:}{:soso_e112:}{:soso_e163:}{:soso_e160:} 早晚都无防,缘份第一。 {:soso_e179:} 有点道理… 分析的很透彻,使我长知识了。 现在是科技时代了,其实现在我们在市场收的很多都是大棚野放虫,野生虫很少收到,管它是大棚,野生只要底板好一样可以玩。 有人善于收早虫,又有人善于收迟虫,各得机缘。{:soso_e181:}也有名家早下去为朋友收虫,邦忙的同时和虫贩又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自己的虫在自己特定的时段开始收。{:soso_e182:} 我也喜欢收早虫,和楼主探讨一下,这个早字在我认为,不是指早秋早收的早,而是蜕皮成虫早收到为好。尤其到9月上旬,能收到刚蜕皮的成虫,色相合格,多数是晚秋大将。{:soso_e183:}{:soso_e181:} 忆初 发表于 2015-6-27 14:02
我也喜欢收早虫,和楼主探讨一下,这个早字在我认为,不是指早秋早收的早,而是蜕皮成虫早收到为好。尤其到 ...
同感 有不止一点道理 l鲁虫的人工饲养在名产地已成规模,虫出的也早。秧子虫捉来人工饲养蜕变成地白虫,与秋虫几乎一致,上市的早,数量大且每年递增。收虫的人来的早,也就不奇怪了。 {:soso_e179:}{:soso_e160:} 头茌皮肯定好 地域的不同,出虫、收虫的早晚也不同。 谢楼主归纳总结,辛苦了!{:soso_e160:} 一看就知道是高手,不易操作的内容很多,并非一时半会能说的清,亲力亲为方能明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