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萱小店 发表于 2015-8-8 08:16:16

聊斋中的促织 蟋蟀传说

      皇帝喜欢斗蛐蛐,地方官吏为了获得极品供奉给皇帝取乐,借机媚上邀宠,为自己升官谋取资本,对百姓严限追比。老实忠厚的成名被迫去抓蛐蛐,因为交纳不上一只好的蟋蟀,被官府打得两股间脓血流漓。成名妻子遂向巫婆求教,成名根据神的指点,终于抓到了一只上等蟋蟀;但是好奇的儿子却不小心弄死了身系全家人性命的蛐蛐。成名夫妇“怒索儿”,儿子害怕、投井自杀。最后,为了挽救 全家人的性命,成名之子魂魄化作了一只勇猛善斗的蟋蟀,被献给了皇帝,并且抚军、县宰、成名都因为这只蛐蛐获得了丰厚的奖赏。

大红袍 发表于 2015-8-8 09:26:49

{:soso_e160:}

rengky 发表于 2015-8-8 09:28:18

{:soso_e113:}{:soso_e113:}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5-8-8 10:42:07

谢分享!

虫友001 发表于 2015-8-8 10:58:16

{:soso_e100:}

西一致和 发表于 2015-8-8 13:39:19

{:3_292:}

win-win18181818 发表于 2015-8-8 14:36:56

还i没说到文章的重要部分,通过文章可以推断出,蒲松龄懂蟋蟀,并且他认真研究过贾似道的蟋蟀经,特别是他对村中来一女巫这段精彩描写,画卷落下,画卷里那荒无人烟的破旧古庙,乱石丛中,杂草,蛤蟆跃起,青麻头伏焉,巨身修尾,等等。这样的环境正好符合虫王,大将生活的环境,对虫的描写也是很具体,生动,都体现了蒲松林对蟋蟀专业知识的掌握。当然文章后面的一些异虫的名称都是借鉴贾似道的古朴。而最令我猜想和推测的是蒲松林的年代正好是清中期,很显然他很可能碰到过制盆高手李秀芳,李焕章,王云樵等人,这真是令我感到羡慕的事。再谈到文章开头,上来就写到明宣德年间,当时发生的事,说明蒲松林还是个喜欢研究历史的人,大名鼎鼎的宣德帝朱瞻基不一定是中国历史中的好皇帝,但肯定是一位真正的蟋蟀大师,他一定是为蟋蟀而生的。除了贾似道,就是他了,可见当时全国人民都在干着同样一件事,那就是秋天举国同庆的赏玩蟋蟀,不过可惜的是他在位时间过短,只有10年。。。。。。。。

BOB之王 发表于 2015-8-9 20:14:26

{:soso_e192:}

紫萱小店 发表于 2015-8-10 10:01:10

win-win18181818 发表于 2015-8-8 14:36
还i没说到文章的重要部分,通过文章可以推断出,蒲松龄懂蟋蟀,并且他认真研究过贾似道的蟋蟀经,特别是他 ...

分析的很贴切,欢迎关注秋韵蟋蟀商城,为我们提出您宝贵建议,谢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聊斋中的促织 蟋蟀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