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宁津蟋蟀变“金虫”
中国蟋蟀文化南方以江、浙、苏、杭、沪为代表,北方以京、津、冀、鲁为代表。而真正的蟋蟀名产地,当属齐鲁北方大平原。吴寄传认为,山东是蟋蟀王国,而宁津则是蟋蟀王国王冠上的宝石。因宁津特有的地理位置,土壤种类与生态条件,以及相应的气候因素,常年籽粒品种特性的遗传,使宁津得天独厚,所产蟋蟀兼具南北虫的优点。宁津地处北方较干旱区的南部边沿,故宁津蟋蟀具有北方虫的坚强斗性与耐力,凶悍顽强,皮厚牙坚,而又具有南方虫的魁梧,头大、项阔、腰圆、体形高厚匀称。在格斗时咬法多样全面,既有南虫的爆发力,又有北虫的体质与咬死不走的顽强斗性。
宁津蟋蟀中最出名的是大青翅子。大翅子在蟋蟀中为异形福相,是蟋蟀中的佼佼者。一般地区翅子的产量极少,可称百里或千里挑一,在北方如北京,几百条蟋蟀中也找不出一条翅子。而在宁津,如果当年雨水好,翅子的比例能达到5%,个别村子,出翅子比例更是高达8%。宁津翅子的皮色以大青翅为主,其次为紫翅子,麻头与黄翅子相对少见。宁津翅子能咬善斗,咬法多样,灵活且有后劲,多出将军。有人用宁津翅子出战,十有八胜记录。宁津蟋蟀近年来多次在全国大赛中夺冠。杨承田说,全国大赛中的名虫中,宁津蟋蟀至少占到3成。
每年立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蟋蟀爱好者涌入宁津,捕捉、购买蟋蟀。这也成了当地农民增收的“金虫”,一只蟋蟀少则几元几十元,多则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过万元,在柴胡店镇就流传着“二月富万户,一厘值千金”的说法。据估算,蟋蟀每年为当地带来近亿元的收入。在市场上,记者看到,一只品相较好的蟋蟀,动不动就是一两百元。
近年来,宁津县先后建起了四个蟋蟀交易市场,为外来购虫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在县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中华蟋蟀文化第一馆”,馆内收藏蟋蟀罐216对,各类蟋蟀用具39种,蟋蟀标本71个,以多媒体动画、浮雕、圆雕、展板、名人字画等形式进行展示。(张宇鸿 戴玉亮 孙久生)
除北宋的徽、钦二帝外,南宋太师平章贾似道是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蟋蟀迷。据《宋史》载:“襄阳围已急,似道日坐葛岭,起楼台亭榭,取宫人娼尼有美色者为妾,日淫乐其中。尝与群妾踞地斗蟋蟀,所狎客入,戏之曰:此军国大事耶?”当时蒙古人进攻中原,形势十分危急,但贾似道却置国事于不顾,仍然在陪着群妾斗蟋蟀玩乐,可见其何等昏庸。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使他背上了千古骂名,后人戏称之为“蟋蟀宰相”。
抛开贾似道为政的功过不讲,单就他对蟋蟀的痴迷来说,确有值得称道的东西。他对蟋蟀不仅是玩玩而已,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他写的《促织经》,是我国第一部研究蟋蟀的专著。此书共二卷,分论赋、论形、论色、决胜、论养、论斗、论病几部分,对蟋蟀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尽的论述。后来出现的一系列《蟋蟀谱》、《促织经》,几乎无一不是以贾氏《促织经》为蓝本,除了内容上稍有增益,体例上没有什么突破。
贾似道的《促织经》前有一段《促织论》,是一篇内容丰富的蟋蟀专论。作者首先探讨了人们玩斗蟋蟀的原因,主要在于蟋蟀虽为“微物”,却有“似解人意”的灵性,尤其是二雄相争的“英猛之态”,是其他小生物所不具备的,而这正适应了寻胜猎奇的“人之所好”,故君子“取而爱之”。接着,他又通过对斗蟋蟀历史的考察,进一步说明这项活动之所以受到公子王孙,乃至庶民百姓的喜爱,是有其必然性的。另外他对蟋蟀的生活习性、品种优劣、调养医病诸问题也有精辟的见解,并认为这些是在决斗中取胜的关键。
从贾似道的《促织经》中可以看出,斗蟋蟀的技艺至南宋时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基本上脱离了初期的质朴状态,开始由简单的“游戏”向“艺术”过渡,并由此而始,逐渐形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融入了庞大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当然,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是建立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之上的。贾氏《促织经》实际上并非一人一时之作,它是在斗蟋蟀游戏相当普及的社会基础上,总结一代又一代玩家的心得体会而成的,是无数人情趣与心血的结晶,充分表现了当时人们对蟋蟀的认识水平。例如关于蟋蟀的种类,在外行人看来,除大小及色泽稍有差异,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在《促织经》里,仅体色就分为青、黄、红、紫、黑、白;而红又分为真红、水红,青又分为真青、深青、淡青、紫青、灰青、虾青、蟹青等。而且人们还发现了蟋蟀的体色与其斗性是有密切联系的,提出“白不如黑,黑不如赤,赤不如黄”的说法。再如虫具问题,《促织经》里经常提到“古旧大盆”、“下盆”、“盆窝”,说明当时已改为用土盆饲养蟋蟀。由金玉牙笼改为土盆,当然不是因为朴素,而是对蟋蟀生活习性认识上的提高。 楼主怎地分享变成求助,{: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今不如昔人变虫变心变 好。。。。。。。。。 这题目要顶!但内容似是纵论,又对贾氏及《促织经》、蟋蟀谱特钟情。怕非"小店"有来头也! 虫比金贵古有来之。 {:3_292:} {:soso_e160:} {:3_292:} {:3_294:}{:3_293:}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