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没看好但斗的好,有若干个答案。
没看好那就不会买,让你捡漏了呀{:3_281:} 虫的好坏应该是看出来的,因为一般人水平有限所以只好用斗来区分好坏,我自己亲身经历过能看出来的老法师:我带了8条虫,老法师看了后,挑出两条说只有这两条可以斗斗,其余都不出,结果就这两条各走3路,其余一路都没有 逛荡 发表于 2015-12-14 14:53
老哥好!
好的,咱家就先放飞个思绪……
按照宿命论的观点,人、事的一切变化和发展都是依照事 ...
逛荡好!很高兴看到你真实地打开了心肺。{:3_292:}{:3_294:}
说,`客观规律'与`事先安排好的计划',两者关系应属哲学范畴,那是真命题哦。吾学术不精,只知前者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后者只有遵守客观规律才会成事,反之,必败。人育虫也一样,可知多少人在寻觅人育虫的客观规律,那可是宝贝。其寻找、发现、遵守、运用,何其苦、何其难也。从皇城脚下的鸣虫到现在的大小无数份房,再到野放,约几百年了,无不是想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实例,但成功与否,也是客观规律说了算,在起决定性作用。你是聪明人,应知其中的乾坤吧。再说人的主观能动性,就是把大大小小无数个客观规律的组合,寻找好、遵守好、运用好,那时离成事不远了。 促织王 发表于 2015-12-14 22:40
虫的好坏应该是看出来的,因为一般人水平有限所以只好用斗来区分好坏,我自己亲身经历过能看出来的老法师: ...
是的,好坏容易分。{:3_280:}
可问题是,要是“俩好”搁一块,哪个赢?比如说,怎么才能知道那俩各走3路的,才是真的好虫?要不,搁一块斗斗?
所以,咱家发此贴,就是想知道,什么是好虫?{:3_290:}
本帖最后由 逛荡 于 2015-12-16 18:19 编辑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5-12-14 23:37
逛荡好!很高兴看到你真实地打开了心肺。
说,`客观规律'与`事先安排好的计划', ...
咱这要往上飞,你这就往下坠。哥哥,你负重太多,就放了咱家吧。{:3_276:} 逛荡 发表于 2015-12-15 19:19
咱这要往上飞,你这就往下坠。哥哥,你负重太多,就放了咱家吧。
飞来飞去,气爽神闲!飞吧! 逛荡 发表于 2015-12-15 19:09
是的,好坏容易分。
可问题是,要是“俩好”搁一块,哪个赢?比如说,怎么才能知道那俩各走3路 ...
能区分好坏,能估计出是否走长路,要靠经验的,这个就是本事,当然这个是泛指,也会有例外:出门碰到阿哥,再好的虫也是输,但是你不能说它不是好虫 促织王 发表于 2015-12-16 23:21
能区分好坏,能估计出是否走长路,要靠经验的,这个就是本事,当然这个是泛指,也会有例外:出门碰到阿哥 ...
那两个各走三路的,哪个好?
这俩货,要不斗上一斗?赢了的,咱家肯定要说好过那个输了的,咱不能否认,好坏仅限于这俩货之间;
外遇阿哥,外面的好过这条,再外面的阿哥又好过外面的,再再外面的又好过再外面的……
那么,问题回到初始地,到底什么是好虫?
“输了的未必不是好虫”,这点咱不反对,但这话只说了那明着的一半,还有一半没影的没说。
要咱说,“输了的未必不是好虫”这话得分对谁说,对赢过的,他是好虫,对于输了的,他就不是个好虫,如果一场都没赢过,只有输,我们还能说他是好虫吗?
兜来兜去,问题还得回来,什么是好虫?{:3_279:}
咱家认为,“好虫”,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一个是虫跟自身比,一个是跟他虫比……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5-12-16 22:54
飞来飞去,气爽神闲!飞吧!
剧终! 蛐蛐尽力斗的好的,不管输蠃在我心里都是好蚰蛐。 剧终了楼上还要再来,不过来的这个好是心里的,别人不知,不知算不算? 逛荡,不要从浅处来,再往深里去!
谁都知道一直赢的就是好虫! 老根新芽 发表于 2015-12-18 10:04
剧终了楼上还要再来,不过来的这个好是心里的,别人不知,不知算不算?
算的,只要自己认可的,玩的好,开心就可以了,不是吗?{:1_203:} 杨柳细腰 发表于 2015-12-18 10:45
逛荡,不要从浅处来,再往深里去!
谁都知道一直赢的就是好虫!
逛荡,不要从浅处来,再往深里去!
不是咱往深里去,而是咱家看不过一个原本就不成立的话题,在那无休止的争来争去
谁都知道一直赢的就是好虫!
你这话等于没说,因为没概况全,比如,赢一次的算不算好虫?
还有,还就有人说,输了也是好虫,不信往上看。
{:3_276:} 欢喜 发表于 2015-12-19 08:43
算的,只要自己认可的,玩的好,开心就可以了,不是吗?
哈哈,这坑挖的好{:3_290:} 能赢就是王道 学习、、、、、、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