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命的蛐蛐
今年兰灵的虫量估计得有往年的两倍,乘着每天落市,下班后去转转,买点便宜货。今天买东西不像老早那么讲究,白虫和二子没有必要追究,翻翻罐子就知道都是棚虫而且基本操过了,当然也有没操过的良心卖家和一些小虫。有摄制组来市场采风。玩蛐蛐讲情操,是个非常操蛋的事。它本来就是彻头彻尾的败家、败身,其环境离不开市井龌蹉。小K装格调,老k充文化,完全没必要。真的值得玩味的就是它的下流与龌龊,就像麻辣烫,不在马路边,不闻着油烟味,就没那氛围和快乐。
每年逛虫市,里面的风景就是那么别致,味道也决计是重口味:厕所、厨房、饲料。这种口味,使得你就像从现代工作里掉进了100年前的厕所里,有足够的历史和社会及昆虫产业链的五官体验。这种好玩,就像是一种堕落麻醉剂,让你喜欢它给你的沉迷环境,与那些不工作或以虫为工作的人混在一起。
酒加秋风和放纵的傍晚,能让我们忘记家庭和进行中的工作,虽然这个罪孽是必定会受到惩罚的。但是凉爽的黑暗和啤酒美食加速麻醉我们,使得白天黑夜判v若两人。
虫季是每个玩虫人生命中的倒退,它没有积极意义。当有人还要大谈特谈虫的风雅的时候,那么连最后那点放纵麻痹的乐趣也没有了。
好好玩,好好享受! 呵呵,沙发不让~ 好好玩,好好享受! 文字太晦涩。人生的倒退?谁家男儿没将军梦?现实几人梦成真!大千世界唯有这支昆虫军队,咱能成全自己儿时梦。 本帖最后由 开花黄麻头 于 2016-9-5 09:28 编辑
说的好,很多团队出征前要开动员大会“喝酒外加吹牛皮”,收虫归来要开誓师大会,二锅头加啤酒是不可少的。比赛结束要开总结大会,酒就成了主角赢了牛逼哄哄不可一世,输了虽然垂头丧气但一百个不服。每个团队的老法师都酒量惊人吹牛逼更是一流 是像在看天书,对像是在听梦呓。 有点意思 {:3_292:} 看看!!! 文章的意思是正贬低玩虫人吗? ☆LEO★ 发表于 2016-9-5 22:18
文章的意思是正贬低玩虫人吗?
如果这不是现实的话,那就是文章在贬低;如果是现实的话,那就是真情描述,无所谓褒贬。
☆LEO★ 发表于 2016-9-5 22:18
文章的意思是正贬低玩虫人吗?
这个圈子本来层次就不高,穷人多,一些人几块钱的虫不舍得买就偷,一些人为了两块三块和虫友拌嘴和虫贩子使伎俩,一些人揣着病历卡去逛虫市,一些人买几十上百一条的虫用四大家的罐子家里却图穷四壁。玩吧!爽了就好,还要到处踩别人标榜自己,一会儿称兄道弟,一会儿为人师表,一会儿白眼相见,回家还要对糟糠妻发牢骚。
也许您层次高,但是玩这个没有放下架子死心塌地层次低就是没有圈子的,这个层次也可以跟钱无关,但是即便是有钱人的圈子也必然是低层次的,这就是因为他的土壤,和他败家败身的属性。
写这个不是贬低低层次和败家的爱好,而是要直白的说出:我真的败家了败身了,很没出息的每年就要那么败一次,对不起家人,对不起自己,市场里就是退休老头多,市井文化重,这味道就是我下酒的菜,除了玩虫的没人喜欢。
说出来了,就是要告诉大家,我喜欢!
臭豆腐我喜欢,麻辣烫我喜欢,香辣蟹我喜欢,但是请不要跟我说他们有营养,也不要对我吹牛逼你就是吃西餐住洋房的。
低俗也是文化,古惑仔还有那么多续集。但是装逼,你就太丑了! 我倒是觉得玩蛐蛐是个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体悟人生的活动。是俗是雅关键还是看玩虫者的心境。只要能出淤泥而不染,终能到达那众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彼岸~ 打不死的 发表于 2016-9-5 23:01
这个圈子本来层次就不高,穷人多,一些人几块钱的虫不舍得买就偷,一些人为了两块三块和虫友拌嘴和虫贩子 ...
社会本就如此,何止蛐蛐界。 虫文化说是国粹但是国家领导没认可没正确引导现在各地公安都在关注抓赌呢 蟋蟀本是宫廷文化,后传入民间,与赌挂钩后,渐渐成了市井文化(市侩文化),人玩虫有不同的目的,为童趣、为成就感等等,中国人最务实,所以绝大多数都是为了赢钱,雅人极少。
玩蛐蛐是市侩文化这个观点深入人心,因为玩虫人的群体本就素质不高,虽有名流,也只是少数。
关于赌博,违法的事情不好做,斗个月饼、香烟、一顿饭,或是像小麻将一样的100元左右的输赢也无不可,毕竟纯友谊不流行,你玩友谊没人和你斗,尤其是像我所在的这样的小地方,有几个和你斗的,也都是拿自己看不中的虫和你斗,也不用称,比比就咬。一旦有彩头(哪怕5块钱)、人多一点,不管是为了钱还是面子,出斗虫的质量一下子就上去了,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以我所在的地方为例:开始收虫1元1条,斗20块钱,虫普遍在1斟多,2斟5以上的少见,后来斗50元,收虫的价格就变成了10元1条,虫子普遍在2斟至2.5斟之间,再后来有人在本地虫季结束后,去市里斗虫,赢了,而且蛐蛐也买了个好价钱,大家又都争先恐后加大投资,虫质确实越来越高。可斗蟋蟀必有输赢,输的一方素质差,就会赖,甚至骂、打,有的还会举报,仍以本地为例:有人喝点酒去“押彩”,输了,出门便打了110;去年有某玩家的虫条条下盆比人家大一套,引发很大的争执,就此罢场,毁了一批到龄的虫子;还有人输了蛐蛐后,乘对方虫为完全张口,将自己蛐蛐摔死后认和...。
种种此类,这也更加影响了斗蛐蛐在人心中的印象-市侩文化。
老马说“对立统一”,这就是个例子吧,阴阳总是调和的,有好的就一定有坏的。玩虫人自勉吧。 {:3_292:}{:3_292:} 打不死的 发表于 2016-9-5 23:01
这个圈子本来层次就不高,穷人多,一些人几块钱的虫不舍得买就偷,一些人为了两块三块和虫友拌嘴和虫贩子 ...
任何一个社会都是穷人多,并不是蟋蟀界就穷人多,蟋蟀界富人也不少,要不然有那么多?能?一场斗上百万人,山东,河南市场上人头攒动的购虫者都是穷人吗?这些人有闲钱往返上千公里去购蟋蟀,就不能算是穷人!因此,相对来说,蟋蟀界中,真正的穷人是很少的。 穷人可以玩蛐蛐,但是不建议去赌,因为你拿去赌的钱你是输不起的,就像炒股票要用闲钱一个道理。 玩蛐蛐,是要投入很大精力的。其本因无非是蛐蛐打斗的观赏快感,加上比斗的一种攀比,如果再加上赌...赌棍不用多介绍啦。本来就是玩的贪性,没什么好粉饰的,老了也放不下。 为什么败身呢?我本来觉得这个共鸣必须有的,非退休工人养个7、8十条精细伺候试试。为什么败家呢?不是虫贵,晚上熬夜,白天找机会逛市场,周末也不陪老婆孩子,坚持两个月,每年一次,事业和家庭不受影响吗?即便如某些国企大佬也该体会到蹉跎吧。 为什么说是每年事业的倒退呢?做事业的都知道,开年为三月,五六七月开始业务,89月属于业务财物双忙季节。也就是前半年的努力和年底的收成就靠8910月的全心投入。这个时候把力气云一大半玩蛐蛐。 最后说一下为什么要投入?你斗吧?友谊赛打吧?有没有组队?想不想赢?...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