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9 02:54:55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18 08:49
在漫长的岁月中,虫因基因变化而进化,与锻炼增强体质使肌肉发达,肺活量增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
两个概念放在一会说有点乱,好在神兄明鉴。运动改变基因是很长期的事,脊椎动物与昆虫是一样的。运动改变脊椎动物或昆虫的机体质量、功能强度等,理论上也是通的,但程度上受各自基因的制约,这是共性层面。到具体的个性层面(说虫的盆养阶段),时间有限,度、量与有效,针对与扰他,喜阴,怕水(原则),野性尚存,光与色,声与性,振与安等等,是否具操作性,评判标准。这里面涉及的科目,怕不是一个难字就能概括的。
雅鸣
发表于 2016-11-19 10:28:25
静养其实就是各方面调养,如首先就是让虫有相对好的环境等...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8:14:00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9 02:54
两个概念放在一会说有点乱,好在神兄明鉴。运动改变基因是很长期的事,脊椎动物与昆虫是一样的。运动改变 ...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日常生活喜静的人没有没有爱运动的人肌肉强健,同理对虫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为何书中要说静养呢?是书上以讹传讹?还是虫不适合这个规律?这一点要确定下来,才可讨论怎样做到动或静。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1 08:30:47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8:14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日常生活喜静的人没有没有爱运动的人肌肉强健,同理对虫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为何书中要 ...
赵叔,我约略的说几句:
风为骨之神,长时间不见风的蛐蛐是调养不好的,罐子在一定的时间段压风签,以及午夜过蛉以后让蛐蛐在纸盆上爬一爬,看看它的动态,有没有大将必备的走路姿势,是很必要的,时间不要太长。
所谓静养中的暗养与明养,确实是分阶段的。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27:14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1 08:30
赵叔,我约略的说几句:
风为骨之神,长时间不见风的蛐蛐是调养不好的,罐子在一定的 ...
我也是压力风签的,我一般风签压到天气预报最低温度低于22℃时结束。至于午夜看动态我是真接就在盆中看,不在纸盆上进行。为何要在纸盆上观察,望解惑!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36:46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9 02:54
两个概念放在一会说有点乱,好在神兄明鉴。运动改变基因是很长期的事,脊椎动物与昆虫是一样的。运动改变 ...
再说得直白一点,人有科学家,有拳击运动员,如谈打斗,科学家是无论如何打不过拳击手的。而我们并不指望在蟋蟀中搞个科学家来,要的就是打斗能力,如果按照人的培养模式,蟋蟀就不应该静养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1 09:44:19
本帖最后由 飞雪樱花 于 2016-11-21 14:11 编辑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27
我也是压力风签的,我一般风签压到天气预报最低温度低于22℃时结束。至于午夜看动态我是真接就在盆中看, ...
纸盆上相对的宽敞,空气也相对流通,对蛐蛐是一种放松,关键是蛐蛐能伸开腰,自然状态。
也是放风,十分钟左右。
我是这么理解。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1 10:19:37
本帖最后由 飞雪樱花 于 2016-11-21 10:26 编辑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27
我也是压力风签的,我一般风签压到天气预报最低温度低于22℃时结束。至于午夜看动态我是真接就在盆中看, ...
从理论上来说,谁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我还是那句话:不是每一条蛐蛐都有资格入大罐,下母子。
白露基本就显形了。
当然,不绝对。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21 17:28:35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8:14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日常生活喜静的人没有没有爱运动的人肌肉强健,同理对虫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为何书中要 ...
书中说虫要静养,怕是经验总结,我也未看到足够的原理性论述。我们论静养,只是各自虫识积累,包括向前辈学习和自己实践,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作出的表述。规律具普遍性,虫也一样,特殊性是盆养阶段,收效剩微,还可能有扰他性。作为实验不反对,方法特别重要。我们私下可作进一步的交流。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21 17:46:44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36
再说得直白一点,人有科学家,有拳击运动员,如谈打斗,科学家是无论如何打不过拳击手的。而我们并不指望 ...
科学家与运动能力,运动员与科学知识,不能分割开来讲,掌握科学知识的运动员或有科学知识的教练员训练的拳击运动员,则更具打斗能力。人的培养模式与蟋蟀就不应该静养,有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之分,不能混淆。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6-11-21 18:33:14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1 09:44
纸盆上相对的宽敞,空气也相对流通,对蛐蛐是一种放松,关键是蛐蛐能伸开腰,自然状态。
...
说得对,放风是静养重要环节{:3_292:}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6-11-21 18:47:59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36
再说得直白一点,人有科学家,有拳击运动员,如谈打斗,科学家是无论如何打不过拳击手的。而我们并不指望 ...
我同意你的意见,静养神,动养骨,点草养性,掌握度最重要。
将军佩剑
发表于 2016-11-21 21:18:10
好帖子,学习了!!
douququ123
发表于 2016-11-21 23:02:08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欢喜
发表于 2016-11-22 08:39:37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6-11-21 18:47
我同意你的意见,静养神,动养骨,点草养性,掌握度最重要。
赞同,一定耍有度。
四大名捕
发表于 2016-11-22 12:11:46
学习了。。。。
blooded
发表于 2016-11-23 12:52:48
静养不仅仅是环境的安静 就叫静养 隔离三尾是静养的核心 虫性不静 谈何静养?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3 20:29:12
blooded 发表于 2016-11-23 12:52
静养不仅仅是环境的安静 就叫静养 隔离三尾是静养的核心 虫性不静 谈何静养?
蛐蛐蛉性不一样,有早有晚,不是隔离三母子,而是隔离下过三母子和没下过三母子的蛐蛐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11-23 21:10:20
以为:才吉要给它安静环境,通风,温度22-27度,食料中绿豆粉和蛇粉添加5%。做到家中才吉很少听到它们唱山歌,为好。
忆初
发表于 2016-11-23 23:52:36
静养只是养字诀里一小部分,飞雪兄讲得不错,落盆之虫成虫时间不一,虫种早、中、晚到达斗龄时间也各不相同。故下雌时间,不能千遍一律。很多虫没落盆前野外早就爬过背,落盆后人为隔雌,定要到某月某日才下雌,在下认为太拘泥形式。也就达不到静养早伏盆的愿望,适得其反而造成一些烈性虫,跳破头,断须、咬雌。长鸣等等弊病。要让虫早伏盆,下雌,提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总之养虫要的功夫,耐心。
忆初
发表于 2016-11-24 00:03:08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11-23 21:10
以为:才吉要给它安静环境,通风,温度22-27度,食料中绿豆粉和蛇粉添加5%。做到家中才吉很少听到它们唱山 ...
我对你不让虫唱山歌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你完全相左。我是让虫定时群叫。望商榷,这也是回复楼主的其中一个问题。
blooded
发表于 2016-11-24 14:16:11
blooded 发表于 2016-11-23 12:52
静养不仅仅是环境的安静 就叫静养 隔离三尾是静养的核心 虫性不静 谈何静养?
你说的是已下三的情况 我说的是下三之前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11-24 20:55:50
忆初 发表于 2016-11-24 00:03
我对你不让虫唱山歌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你完全相左。我是让虫定时群叫。望商榷,这也是回复楼主的其中一个 ...
老师傅:您好!您讲的是符合自然规侓的,大概是半夜盆盖移点间隙,让虫犹如回归大自然似的唱山歌,这尤其在八,九月期间吧?!我意思白天8点到晚上10点期间要听不大到才吉叫声,才好,并没想要它们在半夜至明天早上少唱歌,这也不可能的事。谢谢您对我的纠正!{:3_293:}
忆初
发表于 2016-11-24 22:25:41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11-24 20:55
老师傅:您好!您讲的是符合自然规侓的,大概是半夜盆盖移点间隙,让虫犹如回归大自然似的唱山歌,这尤其 ...
不敢!探讨是件好事,相互学习{:3_293:}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11-24 22:47:52
忆初 发表于 2016-11-24 22:25
不敢!探讨是件好事,相互学习
您客气了!向您学习!{:3_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