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青2012 发表于 2018-1-20 10:27:03

深谈蟋蟀的牙齿(三)

五.牙齿的硬度
这个问题太复杂也太重要了!因为,我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牙齿硬度是取胜的决定因素”,且对此深信不疑达20多年。
那么,如何判断蟋蟀牙齿的硬度?标准是什么?我们不可能用测定人体骨密度的技术手段去测试蟋蟀牙齿的硬度,怎么办?大多数人是根据格斗中的局面用经验来判断。
按照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一口即胜”或者“擦牙即胜”就是牙齿硬度在格斗中的最高表现。这种局面在早秋很容易看到,但到了中秋斗虫的旺季,“一口即胜”的局面少于3%,晚秋更是罕见。
如果我们能换个角度观察,这种局面在蟋蟀的幼虫阶段更容易看到!凡是培育白虫的人都知道,那些小秧子一出世就好勇斗狠,只要一遇他虫不由分说上去就咬,结果几乎都是“一口即胜”!
于是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一个结论:蟋蟀的年龄越小,“一口即胜”的局面越多。遗憾的是,人人都知道年龄越小牙齿越柔软。那么,“一口即胜”作为判别牙齿硬度的标准靠谱吗?
所以,我们必须搞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一口即胜”的:
1.        由于双方的年纪太轻牙齿太嫩,轻轻一碰即产生痛感从而迅速撤退。这种现象在幼虫及成虫的早期阶段很普遍,完全是由牙齿本身的硬度决定的。
2.        格斗双方的年纪反差太大,导致牙齿的硬度相差太大。一只刚羽化(蜕变)才几天的成虫与养了60天的白虫相博,被对方一口将牙齿咬扁变形触及内部肌肉导致疼痛,迅速别头逃跑。
3.        外骨骼的硬度反差太大。尤其是力量强大的蟋蟀,在格斗中一口即可重创对方甚至自己的外骨骼,请参考《浅谈蟋蟀的格斗能力之外骨骼》。这种现象除了一些部位如牙床、须尾、肚腹等处较为柔软外,也与用力过猛有关。少数蟋蟀在格斗中,内压向周围急剧扩张,导致腹部肌肉顶不住,或外骨骼薄弱处箍不住而被重伤。这种局面往往出现在中晚秋,主要原因就是外骨骼坚固程度和肌肉力量反差太大,与牙齿硬度关系很小。
4.        还有一个不被大多数人所重视的原因:神经系统的痛觉。这也是本文想重点讨论的。
感到疼痛就别头是蟋蟀最基本的行为方式之一,它不可能因主观意志而死扛疼痛。巴普洛夫将这种行为方式命名为“条件反射”,也就是你给它疼痛的条件,它就产生逃跑的反射。
蟋蟀的幼虫和刚羽化的成虫,其感觉神经中的痛觉非常敏锐,格斗中只要产生一点点痛感,就立即别头,导致“一口即胜”的局面层出不穷。必须说明得是:这些败虫中有相当部分并没有受伤,这是因为其运动神经也同样敏锐,一旦感觉不对即迅速撤出战斗,避免进一步被创伤。
随着蟋蟀年龄的不断增长,其感觉神经则不断老化,在格斗中的痛觉也越来越麻木,甚至失去痛觉,导致“百口不胜”的局面逐渐增多。这种情况经常出现在中晚秋的斗场中。
必须指出的是:人们的饲养方式很容易强化上述局面。许多人在饲养过程中用增加营养的方式,如黄豆、胡萝卜等,无意中大幅度提升感觉神经中痛觉的敏感度,导致格斗中“一触即溃”。而少数懂得这个道理的人,用饲料抑制甚至麻痹感觉神经,导致格斗中即使被咬得遍体鳞伤也不败退。
至于极个别天生不怕疼痛的蟋蟀属于个案,暂时不在本文的讨论之例。
由此,我认为感觉神经系统中的痛觉高度敏感,是导致“一口即胜”局面的重要原因,也是缠斗中落败的主要原因,且发生的数量相当可观。
5.        旧伤复发,也就是上海人称的“隔笼伤”。这个原因很容易理解,上一次格斗中产生的创伤被触及,导致旧伤复发,被对方“一口即胜”。而且,这种局面在斗场中并不少见。
如此看来,导致“一口即胜”局面确实有很多原因,不仅仅是牙齿本身的硬度。因此,用“一口即胜”的局面作为判断牙齿硬度的依据是远远不够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更好的方法能够判别牙齿的硬度。那该怎么办?难道我们的思维就永远钻在这个牛角尖里吗?
其实,讨论到这个地步,再争论牙齿的硬度和力度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对蟋蟀的认识一定要立足于对全身的综合判断。我始终觉得蟋蟀内在的格斗能力,取决于肌肉的力量、神经的平衡、外骨骼的坚固。


                        二零一八年一月

岁寒三友 发表于 2018-1-20 11:36:51

{:3_278:}{:3_292:}

a22a 发表于 2018-1-20 15:47:03

很值得学习 谢了{:3_293:}

老玩虫 发表于 2018-1-20 16:12:05

{:3_292:}{:3_294:}

闸北老李 发表于 2018-1-20 17:00:07

{:3_294:}{:3_292:}

吹铃 发表于 2018-1-20 19:18:28

一气看完三篇,其实记住结论最重要。点赞{:3_292:}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8-1-20 20:37:17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5-18 13:18 编辑

这是我到目前为止看到的,对蟋蟀牙齿最深入的三篇论述。{:3_292:}{:3_292:}{:3_292:}

闲放 发表于 2018-1-20 20:41:49

我要飞得更高{:3_307:}

橘林小蛐蛐 发表于 2018-1-20 21:38:43

黄豆、胡萝卜能增加疼痛感?根据是什么?{:2_237:}

鸽友 发表于 2018-1-21 22:58:53

学习了,点赞。

我爱蝈蝈 发表于 2018-1-22 07:14:33

好帖子一定要顶。{:3_292:}{:3_294:}

虫友会 发表于 2018-1-22 10:25:08

非常好,学习了{:3_291:}

chenqiyun 发表于 2018-1-22 10:36:54

{:1_199:}

红头金翅 发表于 2018-1-23 20:05:12

虫斗架不完全靠牙硬,但也是強壮的一种表现。比如两虫在光盆里斗很难看见一口解决战斗的,由此可分析打斗是全身力量集中在快速咬,拉,扯,摔,等等不同方向运动的行为战胜对手的。同一条虫每次的战斗力也不是相等的,所以斗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要求调养在最佳状态,和运动员一样的。如只凭牙硬就胜了,那还谈养功调理干吗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3_293:}

老根新芽 发表于 2018-1-24 10:35:32

{:3_294:}{:3_292:}

chenqiyun 发表于 2018-1-26 13:32:49

{:1_178:}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8-1-26 18:48:09

蟋蟀就要牙硬钳口紧。

秋歌 发表于 2018-1-29 13:54:15

好贴!有理有据。

浩然雅士 发表于 2018-5-16 00:31:48

{:3_292:}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谈蟋蟀的牙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