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立秋快要到了奉上去年的上海土虫迎来新虫季!
期望大家抓虫的时候尽量少破坏农田,一好地由于前年被某些人破坏厉害农民大打农药,农民在衡量菜破坏的成本和农药成本的均衡,虫质量和密度大量的下降!原本16年抓到5条以上3斟5上下出斗的虫,去年竟然只有抓到1条2斟7出斗的。 就祘到外地抓虫,也要注意行为准则,做人的基本道德不可忘却 农民伯伯也不容易,大家要注意,说的对 {:3_292:}{:3_292:} {:3_292:} {:3_291:}{:3_292:} 剑川 发表于 2018-7-4 15:25就祘到外地抓虫,也要注意行为准则,做人的基本道德不可忘却
{:3_293:}{:3_293:} 保护产地环境等于保护蟋蟀资源,一定要手下、脚下留情。{:3_280:} 不管去哪里抓蟋蟀,一定要手下、脚下留情{:3_292:} 捉土虫更要当心,因为地里大多都是些矮小庄稼,容易被损坏,对于那些粗放形的抓虫人来说,还是北方的玉米地比较好,因为玉米比较高大粗壮不容易被损坏(除非故意而为),再说现在土虫越来越少而且小,又很难抗衡北路虫,所以建议把抓虫重心放在北方,茫茫的青纱帐任你施展{:3_290:} {:3_292:} {:3_292:}{:3_294:} {:3_292:}{:3_282:} {:3_292:}{:3_292:} 原来小区野放地,今年社区绿化整治,草甘膦伺候,估计虫也招殃了。 吹铃 发表于 2018-7-6 16:35
原来小区野放地,今年社区绿化整治,草甘膦伺候,估计虫也招殃了。
草甘膦杀到是杀不死虫,但是严重影响虫的大小,很多小区密度很高都是小草虫,就是这个原因。所以,以前一直挑整治力度不大的小区抓虫。 野采君的大独脚非常神勇,后来可能是虫性不稳落败,记得体重并未大跌。 蛐蛐真好{:3_294:}{:3_294:}{:3_294:} 同意,支持{:3_292:}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