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柏良老师的书是否有误?山东虫大暑期间蜕皮的虫最好? [打印本页]

作者: 披袍轩甲    时间: 2018-8-7 20:40
标题: 柏良老师的书是否有误?山东虫大暑期间蜕皮的虫最好?
[attach]186888[/attach]
作者: 铠甲凝霜    时间: 2018-8-8 00:25
南方有梅雨季节,大量成虫在白露前后,所以有“白露三朝出将军”一说,而北方成虫时间相比南方要早10天左右,大暑(7月23日)开始第一批虫褪成,立秋左右成虫大量出土,立秋后第一场秋雨降临之前是北方虫捕捉的最佳时期,至于头茬皮与二茬皮优劣的问题,也许说的有道理。。
作者: 施哥    时间: 2018-8-8 07:56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18-8-8 08:21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时过境迁;要相信自己的玩虫经验,古谱、专家、老法师的说法是良师益友,可作参考,以帮助自己少绕弯路,但不必生搬硬套
作者: 深海    时间: 2018-8-8 11:24
虫半痴 发表于 2018-8-8 08:21
世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中,时过境迁;要相信自己的玩虫经验,古谱、专家、老法师的说法是良师益友,可作参考 ...

说的好!
作者: 李世均    时间: 2018-8-8 14:16
虫界从来有梅积,伏虫,秋虫的称谓。可见它们是有区分的,这个依据要按出土时节来划分。显然立秋是一个关键节点。在立秋前出土的虫只能称伏虫。若将大暑时节出土的虫称秋虫,于理不通。我们现在掌握斗龄最佳期有很硬的规律,若大暑时节出土的虫,一定等不到霜降己衰老,不会有晚虫这一说。传统虫经要学准了,否则会适得其反,不能带来快乐。
作者: 剑川    时间: 2018-8-8 14:47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8-8-8 14:55
李世均 发表于 2018-8-8 14:16
虫界从来有梅积,伏虫,秋虫的称谓。可见它们是有区分的,这个依据要按出土时节来划分。显然立秋是一个关键 ...

有道理,有地域差,南虫北虫成熟期也不同,斗期自然有区别。
作者: 红头金翅    时间: 2018-8-8 21:49
说的有道理的.其实蛐蛐生长期在夏天,它和草木有万年的联系,立秋后草木开始结果孕子,蛐蛐也开始成虫传宗接代,称它秋虫.事实它是夏虫,能在大署高温下成虫是体质好的表现.秋后气温低如下大雨的话,虫会提前出壳会有很多先天不足之虫,成将率自然下降.北虫早捉晚斗能养老,南虫不行.有区别的.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8-8-8 23:44
本帖最后由 古月龙盘 于 2018-8-8 23:49 编辑

一、第一批蜕变的成虫未必一定好,也未必一定差,北虫也一样,大概率也一样。主要看是什么些因素造成的头茬皮,籽粒、品种、环境、食料,是单个因素,还是几个或全部组合因素?二、成虫后多少天出土为宜,也是个重要因素,也是应上面这些因素而异。三、北路虫、南路虫的差异也在此。南路虫各因素组合的好,也是可以斗北路虫的。四、结论是:各虫各议!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