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2020收虫花絮 [打印本页]
作者: 蟋蟀情 时间: 2020-9-24 10:02
标题: 2020收虫花絮
2020收虫花絮
人在童年喜欢吃甜食,后来年纪大了才喜欢上臭豆腐,个中滋味需要慢慢品评。
年轻的时候喜欢斗虫,后来年纪大了才喜欢上了品虫,个中感悟只有岁月能够知晓。
痴迷、沉浸,数十年如一日对虫理、虫道的不懈研究,最终明白:蟋蟀是用来品玩的,是一种消费,而不是用来斗输赢的,强调虫的胜负,只能说明你还处于玩虫的初级阶段。
往昔疯狂的收集、捕捉,大量的饲养,场子里急促沉重的呼吸声、狂跳的心脏、厚厚叠叠的人民 币,提虫时颤抖的双手,赢虫时的兴奋,输虫时的沮丧,年复一年,一切都是一种随风飘散、毫无意义的烟云。在你的人生,在蟋蟀的历史长河中不会留下一点的痕迹。
在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今天,我们早已知道,要确切地给一只蟋蟀做定量的分析,由于变量太多的原因,那是完全不可能实现的,我们只能通过现代物理学的方法,从蟋蟀的格斗时的受力工况及外形结构、外骨骼形成的过程、组成的成分及其物理特征。虫体肌肉的组成形式和内压状态的物理特征,食物对虫整个生长蜕变过程以及成虫后肌肉和外骨骼的干预,蟋蟀的色素色及结构色对区分蟋蟀品种及体质(底板)的重要性等方面从根本上对蟋蟀的优或劣作出一个相对的比较和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克服目前我们只能依据虫谱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造成的瓶颈,不断地论证,不断地化繁为简、去伪存真,缩小对蟋蟀认知的盲区。
只有通过不断地向传统的虫谱问个为什么,真正明白了蟋蟀的物理特性,懂得蟋蟀永远只有更好而没有最好的道理,那么你就会对虫的认知发生突变并毫不犹豫地跳出三界,年年虫季变得精彩,如果你在蟋蟀的研究上比别人深一点,在你的圈子里上风比例多一只,而收虫数量比别人少一倍,那你就得到了享受,会有一个好心情。当然要强调的是虫资一万元的圈子永远不要和十万元的圈子去比较,因为蟋蟀是讲概率的。
虽说识虫本事都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但是受客观因素影响,每个人对虫的认知程度的差异还是相当大的。个案永远不能替代普遍规律。
唯一能衡量你玩虫水平的标准是:在同一圈子里,别人花一万元买十条虫,而你花一万元只买一条虫,别人饲养1000条虫,而你只养100条虫,最终局面还是你的虫上风多一只。这就说明你已对蟋蟀优劣的基本面有了一个比较明确的概念,而不是似是而非。因为你已明白了蟋蟀以外骨骼坚硬为王,内压强大肌肉发达为帅的道理,掌握了应用现代科学的方法对一条蟋蟀进行优劣的分析方法,一棚虫基本上十不离八九,只是多一口少一口的差异而已。
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蟋蟀外骨骼的坚硬度和蟋蟀内压强大肌肉发达的重要性,并列为为王为帅的必要条件呢,这主要是由蟋蟀打斗工况所决定的。二虫相争必有一败,为什么会败,无非二种原因:一,作为直接受力的牙齿硬度不够或连接膜强度不够,根据同体同质的原理,我们可以确认为该蟋蟀的外骨骼坚硬度不够。二,作为驱动和支持外骨骼运动的肌肉群在数量上不够多,以致造成牙齿发力的强度和速度不同。
既然找到了蟋蟀致败的原因以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那么我们就去努力证明蟋蟀外骨骼坚硬以及内压强大肌肉发达的物理特征。
昆虫学以及物理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理论依据,例如涉及外骨骼坚硬度的几丁质的形成,以及量化的皱、蜡光、体毛、结构色等,涉及内压和腿肉的绽、粗、圆、长等(这在以前文章中都描述过,不在此展开)。
另外对蟋蟀本身而言,蟋蟀属直翅目不完全变态昆虫,一条蟋蟀本身的优劣涉及二个方面:一,遗传基因;二,从卵、幼虫到成虫的生长环境。
我们在收、养、斗的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大量的大头、大牙、大牌价及色素色很好的虫不会斗,其原因是这些虫的遗传基因非常好,但后天生长环境不好,以致造成最终不会斗或凶不足的结果。
因此,我们选虫的时候第一眼不能去看由遗传基因所决定的是否头大、牙大及色素色(一张皮),而要去看代表外骨骼坚硬度的头绽不绽,头壳是否起槽,脸是否色黑起皱,牙根是否粗壮,顶门和牙面外突,项是否起疙瘩呈鼓形,须、尾是否超长,背肉及六爪是否圆而出蜡光,衣翅是否皱平,贴皮贴肉,整体结构色是否入格等物理现象。
外骨骼坚硬的虫体质必好,体质好的虫必有神。
这世上没有无特征的好虫,只是由于你所见过的各种好虫太少而无法建立起一个所谓好虫标准概念,不能真正掌握判别好虫的方法而已。
以上一些小的心得体会供虫友们参考。
8月22日处暑,一行四人驱车直奔宁津而去。
金帝酒店昔日欢迎全国虫友的大幅标语变成了举办蟋蟀奥 运会的广告。
站在标语旁楞是呆了许久,斗个不入流的蟋蟀,怎地就和有着2700余年历史具有独特文化魅力和强烈的人文精神的奥运会扯上了关系呢。
同去的朋友见状笑道:邵老师,玩蟋蟀的人就是聪明。先为斗虫正名,合法化,要不然这么多有头有脸的玩家为了兴趣爱好抱着头蹲在墙角算什么名堂。
想想也是,我自己虽从不赌一分钱,但为了爱好以及莫名的虚荣曾混迹赌场几十年,几次遇险,好在老天爷在关键的时候睁眼关注一下,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有时战胜自己,换种思路还是有必要的。
宁津今年夏天大旱,玉米生长受影响,蟋蟀也因干旱不是太大,去熟悉的农户家中,虫都不怎么样。中午,饭店送来一桌丰盛的菜肴,白煮大虾、红烧大鲤鱼、糖醋脱骨鸡爪、青椒牛肚丝等满满一大桌,很是盛情,二十多年了,始终和农户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我奉行的是人和人之间平等,互相尊重的原则,还有就是朋友归朋友,买卖归买卖的关系。只有卖家有利可图,这买卖关系才能维持下去,有很多人搞不清楚朋友和买卖的关系,买个蛐蛐就会很累。
今年没有什么任务,就收100元以下的蛐蛐,头昏眼花地在几百条虫中挑了10条虫,共500元钱,又在另一农户的虫中挑了11条,100元钱一条,支付了1200元,其中100元算给农户的孙女买零食吃。
这22条虫是基本骨干,据农户讲,这些都是河北大名的虫。
剩下的几天都在铁庄收虫。
在铁庄收虫是件愉快的事,经十几年的磨合,和当地卖虫的人都挺熟的,首先都是当地虫,其次买价十不离八九,不会乱斩人。
第一天,收了20多条,第二天收了10多条,第三天收了近20多条,共花了1000多元,平均在十几元一条,大多数虫质不错。
这次在铁庄收了一条20元的蟋蟀,印象深刻。
那天上午约10点多,集市卖虫人已有部分收摊准备回家做饭,买虫人基本都走了。
我正挨摊笃悠悠地在扫大街。
忽然左边传来一阵阵吆喝:“嗨,再跑,再跑,再跑就踩死你。”
我转头一看,是一位年约六十岁的农民正在追赶一条逃跑的蛐蛐。
这农民一身旧脏的篮卡其布中山装,精瘦精瘦的,手里拿着蟋蟀网,一弯腰罩个空,又赶二步再罩又是一个空。
这蟋蟀腿力极好,一蹦就很远,而且是连蹦,就这样蟋蟀在前面蹦,老汉在后面赶,老汉几次没罩着火气就大了起来。
说来也巧,这蟋蟀三蹦两蹦,跳到我边上一头钻进我的运动鞋下。
老汉赶过来,我一抬脚,这蟋蟀伏在那里动也不动,再次被抓捕归案。
老汉说这蛐蛐才逮的,开罐就蹦,已经跑了二次了,再蹦就踩死它。
这蟋蟀的腿劲这么好,而且全身紧缩一动不动的状态,好奇心促使我想看一眼。
“我看看,这虫为什么这样喜欢蹦。”
老汉递过蟋蟀网,在很深的网中,我看到一只极其像猢狲的虫脸,以及前突的星门,衣翅和腿上全部是尘土,根本看不出什么颜色。
“多少钱?”我抬头问老汉。
“给20吧,才逮的,一个没卖呢。”
“10元卖不卖?这么小的蛐蛐。”
“给20吧,逮蛐蛐不容易,那边还有几个,待会一起给你看。”
“行,就20吧。”付钱,把虫放进小罐扣好皮筋放入筐内。
中午回酒店,给上午收的虫全部加好饭后,睡午觉。
一觉醒来,洗个脸开始理虫。
一开罐,一看就一愣。这怎么回事?只见一条金光闪闪、立身高厚的黄虫像一匹战马气度不凡地站在那里,见有动静就抬头用双须探了几下,抬头时露出了一个猢狲脸,用草一打,一付超长降香牙,再仔细一打量,长身笼、长衣架,加上高厚吃份量的,用称一吊,40点。
这就是那条钻到我运动鞋下,寻求避难的蟋蟀。(见照片1,2,3)
师弟白牙重青小陆前几日来电询问今年收虫情况,并说同济的学弟小周也要来参与交流,今年国庆长假热闹了。
今年去宁津收了五天虫,共收虫70余条,回沪送朋友20多余,落盆40余条,虫资3000余元,整体感觉还不错,可以玩一玩了。
现在有个很不科学的现象,一方面天气越来越暖和,另一方面斗虫却越来越早,事实证明,温度对虫的影响极大。晚秋西风一起,温度一降,虫叫声明显放缓,厌食并缩身。我记得小时候和师傅去斗虫,晚上很冷的,穿着厚厚的外套拎着包,冷风吹得手痛的,这虫在栅中发口,搭牙就发力,口口有声。
我长大后,牢记师傅教导,虫只有养足才能打足,侬对虫一份好,伊就给侬十分回报。
每年遵循,国庆开毛试口,寒露或进降开斗的原则,上风永远多一只。
这主要涉及二个方面。
第一,虫这东西自有它的生长规律,实践证明,虫从出土(不是离土)养满50天,这时的虫该长的已长足,该打包缩身的已打包缩身,已达到最佳出斗期。
第二,社会上约定俗成的斗虫活动,从白露就开始了,有很多的人根本不懂虫理,有虫就抄,抄出来就去斗,于是好虫由于没有养足,造成有口打不足,关键时刻少一口,上风少一只,埋没了将才。一般的虫养不足,那更就是下风多一只,因此,虫的出斗期显得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首先把虫养足,再掌握好出斗期,届时生毛辣口打老将军,要不赢也难,三秋大将毕竟是很特殊的个例。
有朋友问头茬皮好,还是二茬皮好,那就是关公战秦琼,不是一个时段的事。
我习惯处暑前后收虫,并只收草肚皮(刚离土)的虫,这时间段的虫特点是量大,可选择范围广,同时盆长性最好,为晚秋大腰尖尾形成打好坚实的基础,这样的虫养到寒露或者霜降外骨骼及肌肉已长足,但经打包缩身,脂肪带由白转黄,体重由下降变成稳定,这时的虫比一壳的水及一肚的油的虫上风何止多一只。
但客观事实是国庆节一过,许多虫友已无虫可斗,时至进降,盆早已洗干净了。
我现在还一直坚持国庆开毛,由于每次开毛人多虫多,平均每人斗不了几条虫,故每年有超过总数一半多的虫养老送终,其中有相当数量的虫没有开过口。
这真是虫是养足了,却无虫可斗了。
其实玩虫玩到这份上,斗一口和不斗一口已没有什么实质意义,而让虫多活几天,落栅训训斗,看看神态也蛮有味道,是一种很好的享受。
今年的虫总体感觉不错,整皮整色结构色好的多一只,立身高厚多一只,外骨骼好、牙厚多一只,够玩了。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全家幸福。
——蟋蟀情——
2020年9月16日
[attach]204608[/attach]
[attach]204609[/attach]
[attach]204610[/attach]
[attach]204611[/attach]
[attach]204612[/attach]
[attach]204613[/attach]
[attach]204614[/attach]
[attach]204615[/attach]
[attach]204616[/attach]
[attach]204617[/attach]
[attach]204618[/attach]
[attach]204619[/attach]
[attach]204620[/attach]
[attach]204621[/attach]
[attach]204622[/attach]
[attach]204623[/attach]
[attach]204624[/attach]
[attach]204625[/attach]
[attach]204626[/attach]
[attach]204627[/attach]
[attach]204628[/attach]
[attach]204629[/attach]
[attach]204630[/attach]
[attach]204631[/attach]
[attach]204632[/attach]
[attach]204633[/attach]
[attach]204634[/attach]
[attach]204635[/attach]
[attach]204636[/attach]
[attach]204637[/attach]
[attach]204638[/attach]
[attach]204639[/attach]
[attach]204640[/attach]
[attach]204641[/attach]
[attach]204642[/attach]
[attach]204643[/attach]
[attach]204644[/attach]
[attach]204645[/attach]
[attach]204646[/attach]
[attach]204647[/attach]
[attach]204648[/attach]
[attach]204649[/attach]
[attach]204650[/attach]
[attach]204651[/attach]
[attach]204652[/attach]
[attach]204653[/attach]
[attach]204654[/attach]
[attach]204655[/attach]
[attach]204656[/attach]
[attach]204657[/attach]
[attach]204658[/attach]
[attach]204659[/attach]
[attach]204660[/attach]
[attach]204661[/attach]
[attach]204662[/attach]
[attach]204663[/attach]
[attach]204664[/attach]
[attach]204665[/attach]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20-9-24 10:06
坐沙发欣赏


作者: pengqg 时间: 2020-9-24 10:3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酱油王 时间: 2020-9-24 10:34
蟋蟀情老师,关于外骨骼的文章这个论坛好像没有发过,另一个论坛已经无法搜索了。能否在这里也发一下。谢谢
作者: 金陵长乐 时间: 2020-9-24 10:43
好帖,品虫识将军,是玩家一种竟界。
作者: 秋恋 时间: 2020-9-24 11:05
文章生动,好虫颇丰。玩蟋理想境界!
作者: 虫半痴 时间: 2020-9-24 11:22
为邵老师点赞
实在人说实在话,言之有物,虫也收得好!读着有味
不像某教授说的东西空洞乏味喜欢纠结于某些字眼还自命清高
同样是反对赌钱提倡友谊,咋就相差这么远呢,一个是实实在在,另一个是虚浮空泛
作者: 罗素 时间: 2020-9-24 11:33
好贴好文好虫!
作者: 气化散人 时间: 2020-9-24 11:34
学习欣赏
作者: 浪涛 时间: 2020-9-24 11:51
好文章支持一下。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20-9-24 11:52
{:3_292:}
作者: zhanshen 时间: 2020-9-24 11:57
学习。顶完再看。嘿嘿
作者: 秋之籁 时间: 2020-9-24 12:10
这才是真正玩虫人!!!

作者: stayks 时间: 2020-9-24 12:16
拜读好文,受益匪浅
作者: 陈造雷 时间: 2020-9-24 12:36
拜读
作者: 鹞飞 时间: 2020-9-24 12:45
看好三条
作者: 土虫一箩筐 时间: 2020-9-24 12:47
一只色路收的,看来是不喜欢深色面虫,基本是头项正规六跳到位,牙够用,细皮白肉。这样的话少了遇到深色面将军虫王的可能,也是遗憾,不过照自己熟悉的套路来,总不会错。
作者: baa 时间: 2020-9-24 13:08
好文!谢谢分享。看这些虫挺好,就是文中所说的项皮达标的太少了。
作者: 云深处 时间: 2020-9-24 13:12
可能楼上误解了,我也被人讲只收淡色面的,实际上深一路的虫不管底子好坏都被标上大价钿,象点样的收小价虫的人看都看不到,反且淡色络里能看到点好东西。
作者: baa 时间: 2020-9-24 13:25
大名······是邯郸虫。
作者: 黑里俏 时间: 2020-9-24 13:48

作者: 正黄旗 时间: 2020-9-24 13:58
好文章, 顶了慢慢看虫学习

作者: chenqiyun 时间: 2020-9-24 15:18

作者: 浦金光 时间: 2020-9-24 16:02
{:3_292:}
作者: luliub60 时间: 2020-9-24 16:52
好文章!
可惜,图片上的“地白虫”不少!
作者: 土虫一只 时间: 2020-9-24 17:10
赞!
作者: TELLMENAME 时间: 2020-9-24 18:05
每年看先生文章总有很多收获~~

作者: 酱油王 时间: 2020-9-24 18:28
大师牛逼
请指导一下,如何凭一张图片就能看出地白
作者: 雅趣盎然 时间: 2020-9-24 18:42



作者: qingyunchen 时间: 2020-9-24 18:42
邵老师好!等到秋分后才看到老师的好文章,收虫篇年年一篇皆是经典。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今年虫难收,这是收虫人普偏的看法,山东现场也是如此。今年我也去了山东,27号去,29号回。带回近40条虫,老太婆给的玩虫钱没用完,现在在享受养的乐趣,等待10月与邵老师会师。祝邵老师身体健康,合家欢乐!
作者: 开花黄麻头555 时间: 2020-9-24 18:45
有内涵的帖子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20-9-24 19:33
文章写的不错
但是蛐蛐的质量差点意思
作者: 青色长衣 时间: 2020-9-24 21:09
拜读了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20-9-24 22:37
感谢邵教授好文!
作者: 黄麻头1984 时间: 2020-9-24 23:12
将军是看出来的,佳虫是斗出来的。
作者: rico 时间: 2020-9-25 07:51
请教一下蟋蟀情老师 ,看过你很多文章,每年都把经验分享。 尤其是底板浅析两篇。
五虎将也很好。
我一直不太会看蟋蟀的肚子, 早秋肚子底带黑泥, 和侧面的脂肪带颜色近,带毛。 喂养后都白,但是脂肪带变宽滑更白, 此时肚底会慢慢暗淡变黄。 脂肪带还是白色。 如你文章中说的,等脂肪带变黄, 拿肚子不是要缩了,并且有点灰了。 是不是太老了
出斗开始期是不是应该从脂肪带和肚子有色差就开始, 虽然此时肚子还大。
谢谢指导
作者: 吹铃 时间: 2020-9-25 09:14
欣赏好文好蟋蟀
作者: 开花黄麻头555 时间: 2020-9-25 09:19
这么好的帖子都有俩傻逼瞎逼逼,蛐蛐界就你俩牛逼?
作者: bbb6699 时间: 2020-9-25 14:41


作者: 钱塘浪客 时间: 2020-9-25 21:32
拜读老师好文,收的虫虽不是大相貌,但只只精神十足,好几个现在少见的隐红斗丝紫蛐蛐。
作者: xiaoshuai 时间: 2020-9-25 23:13
有品味 有见地 好
作者: 无漏有漏 时间: 2020-9-29 01:07
文笔有梦龙遗风,相虫神过似道!虫界九方皋!

作者: 孙虫迷 时间: 2020-9-29 08:13
{:3_292:}
作者: 葛岭草芥 时间: 2020-9-29 09:00
同意,并且邵老师文中已有说明虫子的产地大部分是河北,而河北区域深色面出将的概率并不高
作者: qqisqq 时间: 2020-10-3 02:05
那时候,在校园的砖堆里也经常能够捉到-----像猢狲脸的------小孩们称为雷公嘴。牙齿细长,细得特别,长得特别。两牙张开成一横,吓唬吓唬而已。牙齿颜色一律白色。
作者: baa 时间: 2020-10-4 12:59
以后秋季不玩虫!!!其他季节专玩各种白虫---------就相对公平些吧?只需要防范药水就行了,反正都是各种白···········真的!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20-10-5 20:04



作者: 秋天的落叶 时间: 2020-10-7 19:28
老师向你学习
作者: 秋天的落叶 时间: 2020-10-7 19:28
老师向你学习
作者: 罗素 时间: 2020-10-17 10:34
驯驯虫

作者: 剑川 时间: 2020-11-3 16:27
本帖最后由 剑川 于 2020-11-3 16:28 编辑
三位数1条
收的大名虫11条,不知斗得怎样,本人认为大名虫不及宁津虫的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