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中华斗蟋鉴赏和中华斗蟋五十不选》是本对你有帮助书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来来    时间: 2008-6-30 16:07
标题: 《中华斗蟋鉴赏和中华斗蟋五十不选》是本对你有帮助书吗?
请教广大读过,《中华斗蟋鉴赏》和《中华斗蟋五十不选》的虫友,这两本书对你提高认识上有所帮助吗?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8-6-30 16:13

能不能介绍一下,为何要投票讨论关于此书是否具有操作性的意义!

以便虫友们有的放矢,感谢仁兄!

[em27]
作者: 32051167    时间: 2008-6-30 16:14
么看过~弃权
作者: 小来来    时间: 2008-6-30 16:18

想买几本书看看,但网上对着两本书有争议,所以想看看广大虫友对这两本书的评价,

Just so so!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8-6-30 16:26

Just so so!

正如仁兄所言,我认为自己买来看,或是借来读,操作性的断言最为恰妥!
因为自己的观点,才最具有可操作性!

感谢仁兄与众虫友分享!

[em27]


作者: 一秋收个小白    时间: 2008-6-30 18:01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8-6-30 17:53:40的发言:

我来自我介绍

1、在《中华斗蟋鉴赏》一书中,在全国率先提出《传统虫色论不具可操作性》。矛头直指‘色不正不选’传统选虫核心误区。

2、在《中华斗蟋五十不选》一书中,在全国率先提出《无人识虫论》。从哲学、自然科学二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现今虫界在虫品、虫名等一些问题上存在的许多认识误区进行前卫性论述。

3、希望进行学术讨论,骂人帖免入。


是不是有用,自有公断

在蟋蟀认识上,劝先生还是塌实做学问

若有不懂,我可单独教你

[em08][em08]
作者: 虫王又见虫王    时间: 2008-6-30 18:18

说实话,两本书实用性比较差。其实,用图片来显示虫色很不科学,谁都知道不准的。那怎么辩色?另外,理论不成体系,比较杂乱。

凡是在书店看过比较好的书都买下了,这俩本只是简单浏览了一下,感觉不会有什么实际帮助就放弃了。

也许是没有好好地研究的原因,不识其中真味矣。

个人感觉也许偏颇,李教授莫怪!!!


作者: 一秋收个小白    时间: 2008-6-30 18:44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8-6-30 18:05:59的发言:

你的‘虫经’对我有什么用?有什么价值?进场子套分去?

查一查前边写我的帖子,有什么意思?我们是在讨论。不要这样!


真金不怕火练

先生又不要人教,又不吸取前人经验

无实际操作,闭门臆想

还要鼓吹色不可操作

出来东西自然容易误导大众

更何况印成铅字,

可叹,现在"便宜文化"换大米.古人"推敲"之精神不再


[em04][em04]
作者: 一秋收个小白    时间: 2008-6-30 19:17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8-6-30 19:16:32的发言:

看到一本书勿适意是很正常的。

谢谢关心

谢谢,阿Q


作者: 爱虫的小弟弟    时间: 2008-6-30 20:29
虽然小弟弟没有拜读过李老师的文章.但我觉得能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和众人共同探讨.就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茫茫玩虫大军里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贾世道写了<促织经>后的百年里.也有不少人提出过反对意见.但为什么这本书还是流传到了现在.无论书本上的知识是对是错.都应该用理性的角度去辨别.如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应该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人不能要求别人去做什么.但可以要求自己去做.取百家之长才能补一己之短.希望大家用学术的眼光来看待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国虫网是学虫的网.是交友的网.更是一个和谐共进的网站.没有老师们的教诲.哪来学生的进步?天生立志的人估计在虫学上几乎是没有的.回想一下在玩虫的道路上谁没有得到过一师指点呢?也许指点你的人并不是你的师傅.也许就是片字的点拨.但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只字片语忘国虫网的大哥哥们海涵!
作者: 艳阳天    时间: 2008-6-30 20:52
以下是引用后半闲堂秋粮在2008-6-30 20:41:10的发言:

请问我发泄了什么,难道有想法不能提吗?

图书馆收臧就很伟大了,被你否定的书也在那里。传世,现世.谁知道。?

看来身为学者.教授也很虚荣。平时的清高样子是装吗.?

结论在书中又有何用?与实战成绩相一致吗?不要光想自巳利益,能否进图书馆,传世什么的。

请多想一想生生学子。只顾自巳愉快是很自私的。

我有些不同看法无非让你做出了实绩再言"跨越先辈"。比如象北京三届全国冠军杨涛先生一样,到时再言"跨越先辈"。

另外再告诉你一声你的"南盆"一书中,将一只徐贤新仿盆说成袁中平的,初级错误。可能进了图书馆并传世很愉快!

[em17][em17][em27][em27]


作者: 艳阳天    时间: 2008-6-30 20:53
以下是引用一秋收个小白在2008-6-30 18:44:25的发言:

真金不怕火练

先生又不要人教,又不吸取前人经验

无实际操作,闭门臆想

还要鼓吹色不可操作

出来东西自然容易误导大众

更何况印成铅字,

可叹,现在"便宜文化"换大米.古人"推敲"之精神不再


[em04][em04]

[em27][em27]


作者: 艳阳天    时间: 2008-6-30 20:57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8-6-30 17:53:40的发言:

我来自我介绍

1、在《中华斗蟋鉴赏》一书中,在全国率先提出《传统虫色论不具可操作性》。矛头直指‘色不正不选’传统选虫核心误区。

2、在《中华斗蟋五十不选》一书中,在全国率先提出《无人识虫论》。从哲学、自然科学二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对现今虫界在虫品、虫名等一些问题上存在的许多认识误区进行前卫性论述。

3、希望进行学术讨论,骂人帖免入。


一个只关心全国率先,不管有理或无理的写书人,目的何在?[em16][em16]


作者: 永远的雷神    时间: 2008-6-30 21:21

我是买了这两本书的,说说感想。

1、主要目的是想看虫照,因为以前无论是虫书或是网上,虫照还不多,特别是清楚的更不多。这两本里有些照片拍的较清晰,并收有一些异品虫,不多见的。这些虫照对我以后的拍摄有一定的帮助。

2、五十不选里面列举象“白肋、羊角斗丝、翅出边角”等蟋蟀不善斗并不是什么新鲜理论,更不是李教授独家的东东,以前的虫谱中提过,有些虫友早就知道,也知道凡事不能绝对。但有人大批特批,令我费解。

3、李教授提出的色不可操作论有一定的道理,要不众多的虫友也不会为爱将起个名字而费尽脑筋。但不能就此说色是无用的,许许多多的前辈,用色的理论来定虫的品级,成果也是明显的。退一步说,不能叫出具体的虫名,能分出清青、黄、紫也是有意义的。毕竟这三类蟋蟀基本上有着不同的虫性。

4、玩虫玩的是量的积累,玩的是概率。由于涉及的因素太多,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理论都它的正确和错误之处。正像有人说的,玩的一圏,又回原地了。您觉得那种出将率高,就是它吧。别期望达到100%。绝对的看到底是不可能的,看到底也没意思了。我就愿意玩个意外,玩个惊喜。

5、在当前虫坛根本无法与其它宠物园相比的情况下,虫友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玩虫环境,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理论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我想绝大多数的蟋蟀爱好者都会有选择地吸收和学习,不要担心什么误人子弟,呵呵。

先说这么多,请朋友们指正。

[em04][em04][em04]

帖子评价《[讨论]《中华斗蟋鉴赏和中华斗蟋五十不选》是本对你有帮助书吗?》,原因:分析有道,共建家园!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永远的雷神奖励1个金币!

作者: 金属    时间: 2008-6-30 21:25

这个帖子真没意义,虽然我没这个权利,但是还建议红旗老哥删帖吧。

这个帖子的主题好像就是在揪住一个人问,你的文章怎么写的那么不好,我看着怎么那么不舒服,谁叫你这么写的,你目的何在。。。

先不论这位朋友文章到底写的如何,至少他应该有表达的权利。

如果是真的想讨论,应该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一开始就带着偏见看人,内容不看,先揣摩别人的动机,然后扣着字眼激烈抨击还不容别人有一点解释,这个不叫讨论。这样的帖子怎么归类,分享,提问,讨论?还是别的?


作者: 马小飞    时间: 2008-6-30 21:31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雷神在2008-6-30 21:21:51的发言:

我是买了这两本书的,说说感想。

1、主要目的是想看虫照,因为以前无论是虫书或是网上,虫照还不多,特别是清楚的更不多。这两本里有些照片拍的较清晰,并收有一些异品虫,不多见的。这些虫照对我以后的拍摄有一定的帮助。

2、五十不选里面列举象“白肋、羊角斗丝、翅出边角”等蟋蟀不善斗并不是什么新鲜理论,更不是李教授独家的东东,以前的虫谱中提过,有些虫友早就知道,也知道凡事不能绝对。但有人大批特批,令我费解。

3、李教授提出的色不可操作论有一定的道理,要不众多的虫友也不会为爱将起个名字而费尽脑筋。但不能就此说色是无用的,许许多多的前辈,用色的理论来定虫的品级,成果也是明显的。退一步说,不能叫出具体的虫名,能分出清青、黄、紫也是有意义的。毕竟这三类蟋蟀基本上有着不同的虫性。

4、玩虫玩的是量的积累,玩的是概率。由于涉及的因素太多,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理论都它的正确和错误之处。正像有人说的,玩的一圏,又回原地了。您觉得那种出将率高,就是它吧。别期望达到100%。绝对的看到底是不可能的,看到底也没意思了。我就愿意玩个意外,玩个惊喜。

5、在当前虫坛根本无法与其它宠物园相比的情况下,虫友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玩虫环境,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理论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我想绝大多数的蟋蟀爱好者都会有选择地吸收和学习,不要担心什么误人子弟,呵呵。

先说这么多,请朋友们指正。

[em04][em04][em04]

说得不错!我觉得帮助还是有的!至少让我了解了别人的观点和看法!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8-6-30 22:55
以下是引用爱虫的小弟弟在2008-6-30 20:29:57的发言:
虽然小弟弟没有拜读过李老师的文章.但我觉得能把自己的体会写出来和众人共同探讨.就是一件非常不易的事情.茫茫玩虫大军里这样的人能有几个呢?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贾世道写了<促织经>后的百年里.也有不少人提出过反对意见.但为什么这本书还是流传到了现在.无论书本上的知识是对是错.都应该用理性的角度去辨别.如果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更应该与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人不能要求别人去做什么.但可以要求自己去做.取百家之长才能补一己之短.希望大家用学术的眼光来看待这项古老的民间艺术.国虫网是学虫的网.是交友的网.更是一个和谐共进的网站.没有老师们的教诲.哪来学生的进步?天生立志的人估计在虫学上几乎是没有的.回想一下在玩虫的道路上谁没有得到过一师指点呢?也许指点你的人并不是你的师傅.也许就是片字的点拨.但这些都是来之不易的宝贵经验.只字片语忘国虫网的大哥哥们海涵!

[em17][em27]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8-6-30 22:57
以下是引用金属在2008-6-30 21:25:03的发言:

这个帖子真没意义,虽然我没这个权利,但是还建议红旗老哥删帖吧。

这个帖子的主题好像就是在揪住一个人问,你的文章怎么写的那么不好,我看着怎么那么不舒服,谁叫你这么写的,你目的何在。。。

先不论这位朋友文章到底写的如何,至少他应该有表达的权利。

如果是真的想讨论,应该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一开始就带着偏见看人,内容不看,先揣摩别人的动机,然后扣着字眼激烈抨击还不容别人有一点解释,这个不叫讨论。这样的帖子怎么归类,分享,提问,讨论?还是别的?

[em17][em27]


作者: 小来来    时间: 2008-6-30 23:19
以下是引用金属在2008-6-30 21:25:03的发言:

这个帖子真没意义,虽然我没这个权利,但是还建议红旗老哥删帖吧。

这个帖子的主题好像就是在揪住一个人问,你的文章怎么写的那么不好,我看着怎么那么不舒服,谁叫你这么写的,你目的何在。。。

先不论这位朋友文章到底写的如何,至少他应该有表达的权利。

如果是真的想讨论,应该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一开始就带着偏见看人,内容不看,先揣摩别人的动机,然后扣着字眼激烈抨击还不容别人有一点解释,这个不叫讨论。这样的帖子怎么归类,分享,提问,讨论?还是别的?

只是想了解此书的可读性,对事不对人!多有得罪![em01]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8-6-30 23:24
以下是引用小来来在2008-6-30 23:19:36的发言:
只是想了解此书的可读性,对事不对人!多有得罪![em01]

[em27]


作者: 二少爷    时间: 2008-7-1 01:24
五十不选这本书我有.其中有些是确实不能选的.但有些虫还是能选并且斗的还挺好.讨论才能进步.不要攻击人.玩虫的都明白.啥也不如虫治人,[em05][em05]
作者: 后半闲堂-宇飞    时间: 2008-7-1 08:41
写一本书不难,书要被图书馆收录也不难.但要成为一本好书很难.书中要有站得住脚的理论体系,要有推翻前辈理论的强烈依据.
作者: 雅趣盎然    时间: 2008-7-1 09:49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雷神在2008-6-30 21:21:51的发言:

我是买了这两本书的,说说感想。

1、主要目的是想看虫照,因为以前无论是虫书或是网上,虫照还不多,特别是清楚的更不多。这两本里有些照片拍的较清晰,并收有一些异品虫,不多见的。这些虫照对我以后的拍摄有一定的帮助。

2、五十不选里面列举象“白肋、羊角斗丝、翅出边角”等蟋蟀不善斗并不是什么新鲜理论,更不是李教授独家的东东,以前的虫谱中提过,有些虫友早就知道,也知道凡事不能绝对。但有人大批特批,令我费解。

3、李教授提出的色不可操作论有一定的道理,要不众多的虫友也不会为爱将起个名字而费尽脑筋。但不能就此说色是无用的,许许多多的前辈,用色的理论来定虫的品级,成果也是明显的。退一步说,不能叫出具体的虫名,能分出清青、黄、紫也是有意义的。毕竟这三类蟋蟀基本上有着不同的虫性。

4、玩虫玩的是量的积累,玩的是概率。由于涉及的因素太多,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理论都它的正确和错误之处。正像有人说的,玩的一圏,又回原地了。您觉得那种出将率高,就是它吧。别期望达到100%。绝对的看到底是不可能的,看到底也没意思了。我就愿意玩个意外,玩个惊喜。

5、在当前虫坛根本无法与其它宠物园相比的情况下,虫友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玩虫环境,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理论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我想绝大多数的蟋蟀爱好者都会有选择地吸收和学习,不要担心什么误人子弟,呵呵。

先说这么多,请朋友们指正。

[em04][em04][em04]

帖子评价《[讨论]《中华斗蟋鉴赏和中华斗蟋五十不选》是本对你有帮助书吗?》,原因:分析有道,共建家园!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永远的雷神奖励1个金币!

我也珍藏这二本好书,大有帮助.在此谢谢李教授的好书!

[em27][em27]
作者: 王春太少    时间: 2008-7-1 11:27
以下是引用雅趣盎然在2008-7-1 9:49:48的发言:

我也珍藏这二本好书,大有帮助.在此谢谢李教授的好书!

[em27][em27]

[em27][em17][em23]


作者: 红砂长脚青    时间: 2008-7-2 02:53

另外再告诉你一声你的"南盆"一书中,将一只徐贤新仿盆说成袁中平的,初级错误。可能进了图书馆并传世很愉快!秋粮先生这就是你的不对了,李教授一时抄书看错一行也情有可原,所谓看穿不要讲穿,你一个人心知肚明既可,否则坏了别人传世大业你可担当不起!


作者: 端木    时间: 2008-7-2 09:53
以下是引用永远的雷神在2008-6-30 21:21:51的发言:

我是买了这两本书的,说说感想。

1、主要目的是想看虫照,因为以前无论是虫书或是网上,虫照还不多,特别是清楚的更不多。这两本里有些照片拍的较清晰,并收有一些异品虫,不多见的。这些虫照对我以后的拍摄有一定的帮助。

2、五十不选里面列举象“白肋、羊角斗丝、翅出边角”等蟋蟀不善斗并不是什么新鲜理论,更不是李教授独家的东东,以前的虫谱中提过,有些虫友早就知道,也知道凡事不能绝对。但有人大批特批,令我费解。

3、李教授提出的色不可操作论有一定的道理,要不众多的虫友也不会为爱将起个名字而费尽脑筋。但不能就此说色是无用的,许许多多的前辈,用色的理论来定虫的品级,成果也是明显的。退一步说,不能叫出具体的虫名,能分出清青、黄、紫也是有意义的。毕竟这三类蟋蟀基本上有着不同的虫性。

4、玩虫玩的是量的积累,玩的是概率。由于涉及的因素太多,到目前为止,任何一种理论都它的正确和错误之处。正像有人说的,玩的一圏,又回原地了。您觉得那种出将率高,就是它吧。别期望达到100%。绝对的看到底是不可能的,看到底也没意思了。我就愿意玩个意外,玩个惊喜。

5、在当前虫坛根本无法与其它宠物园相比的情况下,虫友们应该保护我们的玩虫环境,允许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理论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我想绝大多数的蟋蟀爱好者都会有选择地吸收和学习,不要担心什么误人子弟,呵呵。

先说这么多,请朋友们指正。

[em04][em04][em04]

帖子评价《[讨论]《中华斗蟋鉴赏和中华斗蟋五十不选》是本对你有帮助书吗?》,原因:分析有道,共建家园!用户操作:金钱3,经验20,魅力15,对用户:永远的雷神奖励1个金币!

[em17][em17][em17][em17][em17][em17][em17]


作者: 万虫敌    时间: 2008-7-2 10:44

支持雷神的科学的讨论方法!!!

[em10][em10][em10]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08-7-2 11:00

读过,很不错;

但就色的误区一说,有不同看法!

[em05][em05]
作者: 八仙醉酒    时间: 2008-7-2 22:27

李世均先生对中国蟋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非常优秀的贡献。

所谓著书是集合前人优秀的观点给大家一个展示 。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一本科学阐述蟋蟀文化的书籍,没有人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斗蟋。有时候现代的蟋蟀文化就好像中医一样,你去寻找根源谁也说不出,就是一种经验。

李世均先生的书对于中国蟋蟀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

书籍有若干种,有若干的作用。只是看你如何去利用。

任何人都有评论的权利,至于评论的水平那就差距很大了。

有时候没有必要争论,因为没有论据的争论,不能升华,大家去争论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作者: 王春太少    时间: 2008-7-3 09:53
以下是引用八仙醉酒在2008-7-2 22:27:57的发言:

李世均先生对中国蟋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非常优秀的贡献。

所谓著书是集合前人优秀的观点给大家一个展示 。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一本科学阐述蟋蟀文化的书籍,没有人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斗蟋。有时候现代的蟋蟀文化就好像中医一样,你去寻找根源谁也说不出,就是一种经验。

李世均先生的书对于中国蟋蟀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

书籍有若干种,有若干的作用。只是看你如何去利用。

任何人都有评论的权利,至于评论的水平那就差距很大了。

有时候没有必要争论,因为没有论据的争论,不能升华,大家去争论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看了你的评价,和我想的一样,我当处在(玩)虫事上刚刚起步 的时候很幸运能看到这么好的书.

[em04][em04][em43][em43]
作者: 柳泉居士    时间: 2008-7-4 17:22

三人行必有吾师。


作者: 东岳散人    时间: 2008-7-4 23:07

人斗虫玩,虫斗人玩,人斗人玩,统称斗你玩.

各取所需,各取所好,个人乐意,任谁也无奈.

[em07]
作者: 值得庆贺    时间: 2008-7-6 16:39

进来学习学习


作者: bryan5011    时间: 2008-7-14 23:59
本帖最后由 bryan5011 于 2014-4-17 09:33 编辑

拜读了。学习了。
作者: 来虫擦牙即走!    时间: 2008-7-15 09:01
以下是引用八仙醉酒在2008-7-2 22:27:57的发言:

李世均先生对中国蟋蟀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非常优秀的贡献。

所谓著书是集合前人优秀的观点给大家一个展示 。

中国迄今为止没有一本科学阐述蟋蟀文化的书籍,没有人系统的科学的研究斗蟋。有时候现代的蟋蟀文化就好像中医一样,你去寻找根源谁也说不出,就是一种经验。

李世均先生的书对于中国蟋蟀文化的发展具有推动性作用。

书籍有若干种,有若干的作用。只是看你如何去利用。

任何人都有评论的权利,至于评论的水平那就差距很大了。

有时候没有必要争论,因为没有论据的争论,不能升华,大家去争论似乎没有任何意义。



[em17][em17][em17]


作者: 粑粑吧    时间: 2008-8-4 10:10

作为作者更应该大度。有意见应该能讲,并且希望语气应该有大家的风度才好。

对事不对人是讨论的根本。


作者: 雅趣盎然    时间: 2008-8-4 16:04
好象是鲁迅说过:“世上本无路,路是人走出来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需要勇气的。”为此向李教授在蟋蟀研究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表示敬佩!






作者: 小来来    时间: 2008-8-4 18:58

自己顶


作者: 木子山争    时间: 2008-8-4 19:12
以下是引用小来来在2008-8-4 18:58:26的发言:

自己顶

小来来看样子要搞大嘛!天气很热,虫季己到,静心钻研吧!何必发不和谐之声呢?至少李教授还出了几本书,你看你刚发的(为什么删贴),短短一行,错别字多少?莫搞了,这社会,宽容为大!

[em10][em10][em10]
作者: 好汉饶命    时间: 2008-8-4 19:32

李教授只不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客观,我也买了五十不选这本书,感觉满不错的啊.


作者: 60后虫迷    时间: 2011-6-6 10:04
本人买过一本滴,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作者: w.z.w999999999    时间: 2011-6-6 11:15
误导---
作者: 紫花(虫王)    时间: 2011-6-6 12:04
太有用了!照书上学的话我就不用玩虫了
垃圾书,不看也罢
作者: nuelin    时间: 2011-6-6 12:46
绝对有帮助,让我意识到大师也不过如此,极大地增强了我玩虫的信心
作者: 平头宜昌    时间: 2011-6-17 07:17

作者: w.z.w999999999    时间: 2011-6-17 17:14

作者: 老将军    时间: 2011-6-17 18:07

作者: 闸北老李    时间: 2011-6-18 02:34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08-6-30 16:13
能不能介绍一下,为何要投票讨论关于此书是否具有操作性的意义!
以便虫友们有的放矢,感谢仁兄![em27]


作者: 噢泛泛    时间: 2011-6-19 12:05
简直是一派胡言,完全是垃圾书
作者: 大宋之星    时间: 2011-6-19 23:00
haha哈哈。
作者: 明镜止水    时间: 2011-6-20 10:32
在新华书店的书架上看到过,随手翻了几页,感觉有些图片还是拍得比较清晰地,但是没买,轻轻放回原处
作者: 神阿门我了    时间: 2011-6-24 21:08
我没有看过 但是我觉得能出书就是对自己的肯定对生活的热爱 看书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虽然不知道网友为什么排斥李世均先生 我顶
作者: 一弥    时间: 2011-6-25 19:48
“五十不选”作为一般性虫理对初学者是有帮助的。
李教授对蟋蟀文化的发展是有一定贡献的。
作为自己对虫的理解和认识,李教授的“色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说法无可非议。但是,应更侧重于对可操作的相虫方法的论述,如果只是否定色论难免让以色相虫的虫友难以接受。比如本人,对于完全否定虫色在相选中的作用,不能苟同。至少,色在对虫的成熟度和健康度的评判中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而且此色非彼色,如果把虫之色理解为颜色或色彩,只能是停留在玩虫的初级阶段。

作者: 乌仑巴图    时间: 2011-6-26 17:39
没有一本现代虫书对我有帮助,我悟性太低
作者: 逛荡    时间: 2011-6-26 19:42
本帖最后由 逛荡 于 2011-6-26 19:45 编辑

有用,非常有用,真的。
作者是叛逆性思维,这种思维往往伴随让人消极、向下的意识在里面。这就决定了这本书面世就是用来招人骂的,因为国人传统意义上的书,是让人积极的、向上的。
作者背“道”而驰,偏重于“术”,令本精神病专科院校,非常受用。


作者: 逛荡    时间: 2011-6-26 19:49
好想与这位老先生论论道
作者: 逛荡    时间: 2011-6-26 19:51
还能请他出山吗?
作者: 闸北老李    时间: 2011-7-9 14:32

作者: 固园    时间: 2011-7-9 14:39
经常在对手面前推荐此书。
作者: 国虫爱好    时间: 2011-7-9 16:57
李教授五十不选.一百零八将的书对弘杨蟋蟀文化发展是有贡献的.这点勿用至疑.[色不具被可操作性]这个观点不敢认同.从实战看.在斗场中那些凶残走长路的蟋蟀都具被了色泽浓厚的特征,色是蟋蟀内质的外在表现.色的浓与淡.厚与浅,直接反映出斗场战绩上.我本人听到李教援的名字李世均如贯耳也非常尊重他,我们在公众面前发表自已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时.必须尊重事实.色和色的变化在蟋蟀身上是特别重要的.确切的说谁在[选养斗]中不注重虫色的变化.那他的人民币就要到别人的口袋里了.直接和人民币搭界了.
作者: 悟性第一    时间: 2011-7-9 17:54
没见过.哪里有卖?还真想看看有争议的书。
作者: 盛泽福明    时间: 2011-7-15 19:26
本帖最后由 盛泽福明 于 2011-7-17 14:24 编辑

我同意秋粮先生的意见,李世钧先生你是不懂虫的{:soso_e148:}首先他基本对虫友的尊重都沒有,何必去谈虫{:soso_e123:}

李先生的传世名言;沒人请你们来,你们可以离开......
作者: w.z.w999999999    时间: 2011-7-17 12:30
同感。{:soso_e181:}
作者: 东岳散人    时间: 2011-7-17 13:52
有一些书都是摘来抄去的没劲!跟剽窃盗版没两样!
作者: 北兴胡同    时间: 2011-7-23 10:18
五十不选你还选啥?
虫不是十全十美才选,有优点就可以选,玩嘛!
你不选它,永远也不知道为啥不选它。
作者: 见欢    时间: 2011-8-8 19:20
五十不选没看过,不好评论。
作者: 大老健    时间: 2011-8-9 16:16
那是一本骗名利!误人子弟的歪书!作者是个连友谊赛都长期输的人!更连虫色都分不太清的人!有格谈虫?
作者: 锡山老农    时间: 2011-8-9 16:40
多看看书,总是好的
作者: 锡山老农    时间: 2011-8-9 16:44
多看看书,总是好的
作者: 锡山老农    时间: 2011-8-9 16:44
多看看书,总是好的。
作者: 润天    时间: 2011-8-9 17:05
没看过,不发表意见,蹭分走人

作者: 墨墨黑    时间: 2011-8-10 12:05
全书唯照片拍摄是亮点,毕竟是李的强项,但出书的目的要打个大?另《南盆窥探》一书,真实作者是谁,大家应该心知肚明。
作者: 每年捉虫    时间: 2011-8-11 10:00
书没看过,以后有机会会拜读的。这两天在日照下看买回的和自己捉的虫,觉得野生的见光比较敏感,白虫好像喜欢晒太阳,傻愣愣的趴着不动,晒够了才躲到阴凉处。{:soso_e138:}
作者: 天地须    时间: 2011-8-11 14:15
看过五十不选觉得有点道理,但不是绝对。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1-8-12 21:33
李世均玩虫五十多年,经手和目测的好虫不知其数,虫肯定是懂得.他论述虫不能看色肯定有其道理,另外他说虫是看不透的,这应了一句[虫是斗出来的,不是看出来的],多少人看好自己的虫高方阔厚,牙又大,多利害,多凶,结果给对方貌不惊人的小牙虫一口,笼型打散,败了,还久久想不通
作者: 全是朋友    时间: 2011-8-25 00:29
多看看总没有错的!
50看过!
评价就算了!
作者: 蟋蟀在堂    时间: 2011-8-29 20:16
作者是大忽悠
作者: 柳泉居士    时间: 2011-8-29 20:25
开卷有益,取其精华。善哉,善哉。。。。。。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11-8-30 12:48
作者虽不知悔,但还请放过他吧
作者: 532767061    时间: 2011-9-7 17:11
色,虫之精华。
作者: 532767061    时间: 2011-9-7 17:25
两个虫,一个色彩纯净,宝光夺目。一个头大牙大,青黄难定,你们选哪个?
作者: 偶一谯夫    时间: 2011-10-12 17:14
{:soso_e100:}
作者: 上海土格里    时间: 2011-10-12 23:54
李世均 发表于 2008-6-30 19:16
看到一本书勿适意是很正常的。
谢谢关心

不懂蟋蟀的人写蟋蟀书,误人子弟,厚颜无耻。
作者: zhu99998    时间: 2011-10-13 09:53
{:soso_e134:}
作者: 一将难求    时间: 2011-11-24 17:43
{:soso_e181:}
作者: 罗素    时间: 2011-11-24 18:57
实际上《108将》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书,也是4本当中最好的一本(个人意见){:soso_e179:}{:soso_e160:}{:soso_e163:}
作者: 将军黄虫    时间: 2011-12-7 14:08
大家议论的这本蟋蟀书,我看过,还买几本是送朋友的。对作者其人,我也见过,都是喜欢蟋蟀的所以也可以说认识,只是不交往。知道作者曾经举办过多次蟋蟀比赛,而且还在举办,为蟋蟀的普及和兴盛孜孜不倦的奉献着,就是这样一位学者,总是遭到一些人的误解和非议。我真的很难理解。对蟋蟀的讨论,这个历来没有断过,因为蟋蟀这个品种万千变化,随着社会的科技发展,现在人工培育都已经出现了(白虫)所以对蟋蟀的看法,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谁能说你说的就对,别人说的就不对?从根本上说,现在来出书写蟋蟀论文的人不是多了,是很少很少。所以再来打击这些为蟋蟀来论述的人,你想对不对?我知道的李教授其人,绝不是如有些人说的那样,至少我信他是一个学者,为蟋蟀说话,普及的智者,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
作者: 浪天涯    时间: 2011-12-7 14:25
......
作者: 秋天    时间: 2011-12-7 20:07
和李世均吃过几次饭,斗过友谊赛.感觉人不错,也较大度,他斗胜的虫,你尽管拿去.对虫的见解不同,各述异见,有争执很正常.但对老者,还是尊重为好
作者: 明湖泛舟    时间: 2012-12-14 09:10
我在济南东图看到过这本书,只剩一本,因为缺页,没买,读了两个多小时,李老师讲的很好,很实用。我记得初中语文老师说过一句话,文化随着社会发展,要取其精华,剔除糟粕。可能李老师有讲的不对的地方,但是他对后学们学习蟋蟀入门知识的帮助,对蟋蟀文化推进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的精神,是不可磨灭的。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2-12-14 11:37
{:soso_e160:}
作者: 小虫大牙    时间: 2012-12-14 18:10
中华斗蟋鉴赏和中华斗蟋五十不选,是本好书,我看了多少遍了,对养虫斗虫人来说,节约了好多时间,特别右虫市场,能起到不少作用
作者: chrma889    时间: 2012-12-14 20:32
一个不懂虫的人写出来的书,认为自己看懂了的人就要多走弯路了。如果一个屡次输钱没有胜绩的赌徒写了一本股经和买彩票经,你说看了会有用吗?
作者: chrma889    时间: 2012-12-14 20:33
如果李先生不服我可以任何时间和他斗十条, 任何大小, 任何赌注,任何地点, 能赢我4条算我输。
作者: 施哥    时间: 2012-12-15 12:09
现在的人都是花钱买虫,所以收的虫只是自己认为好的虫,一些吃不准的就不买了,对他人的意见又报以怀疑,毕竟怕花冤枉钱。这样对虫的认识面就有局限性,而老玩虫的人,大多从小抓虫,那时即不花钱又见识了各色各样的虫,所以看虫好坏感觉比新人要好,但看虫没有绝对的,所以大家无需太认真。不过个人认为老玩虫的人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 孤独斗士    时间: 2012-12-25 01:30
逝者已逝,何必扰他清静,还有找他斗虫的?呵呵
作者: chrma889    时间: 2012-12-29 13:41
孤独斗士 发表于 2012-12-25 01:30
逝者已逝,何必扰他清静,还有找他斗虫的?呵呵

你是说李世均先生走了? 这倒是第一次听说, 请确认清楚再说话。
作者: 望天少年    时间: 2013-2-3 20:53
都看过,因自己水平的局限无法准确判断作者的水平高底。但作者有些观点还是具有严谨科学性的。但其他一些当代名家高手写的书又怎么样呢?也只是教人往大头阔项,高方阔厚里挑蛐蛐而已。
作者: 白清黄    时间: 2013-3-18 18:42
发表于 2013-2-3 20:53:37 |只看该作者
都看过,因自己水平的局限无法准确判断作者的水平高底。但作者有些观点还是具有严谨科学性的。但其他一些当代名家高手写的书又怎么样呢?也只是教人往大头阔项,高方阔厚里挑蛐蛐而已


这个贴里有妖怪,有灵异顶贴,完全没有痕迹,
请高人解惑
作者: 白清黄    时间: 2013-4-16 12:32
今天,这个贴又在论坛第一页出现了,赶巧的是正好登录在线,随手再次记录这一现象,
这次,不说灵异顶贴之类的,我也知道论坛的编辑,也可以随意调动任何一个帖子,
无数次的把一个帖子,跳动到首页,说明什么问题呢?【这个贴子里,资源相当丰盛,不开发多可惜啊】
大家为什么不来配合下,论坛编辑的工作呢?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