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请教各位虫友几个问题:
1)虫是否有色?
2)大多数虫是否在变色?
3)目前大多数的虫是否还需要用虫色来命名?
4)如果还是用虫色来命名,则是否还需研究虫色?
1 宇宙中任何东西都有"色"
2 有些虫会变色,有些虫不会变色
3 用"色"来命名虫很正常 (我赞成以"色"来定虫名 但"色"不能定级别)
4 "色"是一个高度,无名(我说"形",一介草民和君水居士说不是"色",不是'形",也不是"暗门",我只能说是"无名")的虫是一个更高的高度
注:我是很认真回答你的问题,并不带有任何其他意思,
再一次的求教:
1.用"色"来命名虫很正常 (我赞成以"色"来定虫名 但"色"不能定级别)?
既然需要用"虫色"(虫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颜色)来命名虫,则虫色还应该有研究的必要吗?另外为何不能用虫色作为判断虫的级别的多个条件中的一个条件?有何道理望叙之.
2."色"是一个高度,无名(我说"形",一介草民和君水居士说不是"色",不是'形",也不是"暗门",我只能说是"无名")的虫是一个更高的高度
第一:说明虫色是有高度的. 第二:色是一个高度,“形”也是一个高度(还有其它的高度.比如:干老细糯、八格等),不知哪个高一些,哪个更高一些。又为何“形”比色要高一些?
注:我也是非常认真在请教问题,并不带有任何其他意思。
再一次的求教:
1.用"色"来命名虫很正常 (我赞成以"色"来定虫名 但"色"不能定级别)?
既然需要用"虫色"(虫体所表现出来的所有颜色)来命名虫,则虫色还应该有研究的必要吗?另外为何不能用虫色作为判断虫的级别的多个条件中的一个条件?有何道理望叙之.
2."色"是一个高度,无名(我说"形",一介草民和君水居士说不是"色",不是'形",也不是"暗门",我只能说是"无名")的虫是一个更高的高度
色是一个高度,“形”也是一个高度(还有其它的高度.比如:干老细糯、八格等),不知哪个高一些,哪个更高一些。又为何“形”比色要高一些?
注:我也是非常认真在请教问题,并不带有任何其他意思。
1 我认为虫"色"的高度不够
2 干 老 细 糯 八格 属于"无名"之内
好````这样的讨论`````受教了!
[em17][em17][em02][em02][em27]
1 我认为虫"色"的高度不够
2 干 老 细 糯 八格 属于"无名"之内
再次请教:
1.色的高度不够,但毕竟有它的高度. 为何色的高度不够,又为何"形"的高度比色高?
2.不理解干 老 细 糯 八格 属于"无名"之内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但不管有无名,他们是否有自己的高度?他们又排行第几?
其实我对虫色的理解不光是北路虫要一张皮,南路虫要颜色搭配合理.虫的部件上所展现的各种颜色搭配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我就非常关心红色在虫的各个部件上的妙用.
(红星门等等)
再次请教:
1.色的高度不够,但毕竟有它的高度. 为何色的高度不够,又为何"形"的高度比色高?
2.不理解干 老 细 糯 八格 属于"无名"之内这句话的深层含义是什么?但不管有无名,他们是否有自己的高度?他们又排行第几?
1,我在"色"的贴中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2,干 老 细 糯 八格 是在我研究虫范围内
其实我对虫色的理解不光是北路虫要一张皮,南路虫要颜色搭配合理.虫的部件上所展现的各种颜色搭配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我就非常关心红色在虫的各个部件上的妙用.
红色,应长在哪个部位好?斗虫人需要的是哪一种红 ?为什么?
1,我在"色"的贴中不知你是怎么想的
2,干 老 细 糯 八格 是在我研究虫范围内
我是一个凡人,还望正面直接的答复为盼!!! 先行谢过!!!
红色,应长在哪个部位好?斗虫人需要的是哪一种红 ?为什么?
先前的帖子已略有补充.闲时我会来谈谈我对红色的肤浅的认识.
[em17][em17][em17][em27][em27][em27]
困惑
看了后半闲堂-秋粮对宇飞的介绍,,知道了宇飞的执着与耿直,表示理解
宇飞虫友:我举手抡答。
1、每条虫都有色。大千世界五彩缤纷,靠色才使我们通过视觉器管获知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若无色(黑白也是色)是黑洞世界。万物进入其中万世不劫。
2、根据我数十年玩虫经验,很大部分的虫,从早秋捕获到将军仙逝,整个过程虫体色都发生变化。
3、我的理论:用色来命名虫名不具可操作性(有关物理,生物等机理我不再重复)。
4、若您一定要坚持用色来命名,则此色必须定得非常粗,使大家可统一操作。但必定会带来如下问题:您的定名法,众虫友一定不过瘾,太粗,不能对应千变万化的蟋蟀体色。故我在著作中提出,给虫定名、分品种是蟋蟀学的基础学科,没近路可绕,这个硬仗不打,蟋蟀界还是象现在这样,是一个混沌世界。
教授这话要顶!
老的那一套,冗长无序;诸子百家,叙事不叙理。别说读来累,解读更累,则么记忆,哪能活用?真正是老中医看的。
蟋蟀斗什么?
1.斗色,
2.斗型,
3.斗年龄
4.加之斗小处长对了的虫.
蟋蟀斗什么?
1.斗色,
2.斗型,
3.斗年龄
4.加之斗小处长对了的虫.
[em17]
[em17]
[em17]
[em27][em23]蟋蟀斗什么?
1.斗色,
2.斗型,
3.斗年龄
4.加之斗小处长对了的虫.
5.斗药虫
6.斗人
[em07][em15]当前还有更为合理并且耳熟能详、更为科学的方法吗?
宇飞虫友,您提的问题很有现实意义,我答复如下:
当前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共同研探新路子。完整的科学的一套新谱,需长期积累。
当前没有,不等于还要死抱着大家都感到不满足的老谱。就不必推翻老谱(强调推翻,无非是强调现在大家认识水平提高了,老谱非改不可了。)。你一直抱着老谱还会进步?老谱需从根本上修改,《色不正不选》不具可操作性。这个发展大趋势谁也拦不住。对蟋蟀的认识必须建立在量化的研究上,建立量化了的庞大数据库才是正道。
既然目前还处于共同研探新路阶段,还没有完整的科学的一套新谱出现,又谈何推翻老谱。在没有强烈的理论出现以前还是谨言推翻和超越为好。当一个理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后再谈也不晚。
看了后半闲堂-秋粮对宇飞的介绍,,知道了宇飞的执着与耿直,表示理解
其实我前面请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
既然目前还处于共同研探新路阶段,还没有完整的科学的一套新谱出现,又谈何推翻老谱。在没有强烈的理论出现以前还是谨言推翻和超越为好。当一个理论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后再谈也不晚。
[em17][em17][em17]超越是要有前提的!破世界纪录要有实力的!放卫星动动嘴皮子而已!
5.斗药虫
6.斗人
[em07][em15][em05][em05]
回宇飞虫友:
1.凡是虫都有色。
2.凡是虫它的一生都在变。不过有的虫子变化很小,以至于我们以为它们没在变而已。
3.我以为给虫命不命名并不重要,就象给某人起个名会影响他的本质吗?名字不过一个符号而已。
4.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回答得了。但是,我们研究一个问题不能钻牛角尖,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研究虫色不是为了去发现某种或某几种虫色一定是大将或虫王,而应该去发现从虫色上反映出来的该虫是否“善战”、“当令”等信息。这样是否更有助于我们对虫子的认识。宇飞虫友,我这样回答你是否满意?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回宇飞虫友:
1.凡是虫都有色。
2.凡是虫它的一生都在变。不过有的虫子变化很小,以至于我们以为它们没在变而已。
3.我以为给虫命不命名并不重要,就象给某人起个名会影响他的本质吗?名字不过一个符号而已。
4.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回答得了。但是,我们研究一个问题不能钻牛角尖,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研究虫色不是为了去发现某种或某几种虫色一定是大将或虫王,而应该去发现从虫色上反映出来的该虫是否“善战”、“当令”等信息。这样是否更有助于我们对虫子的认识。宇飞虫友,我这样回答你是否满意?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em27][em27][em27]
回宇飞虫友:
1.凡是虫都有色。
2.凡是虫它的一生都在变。不过有的虫子变化很小,以至于我们以为它们没在变而已。
3.我以为给虫命不命名并不重要,就象给某人起个名会影响他的本质吗?名字不过一个符号而已。
4.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能回答得了。但是,我们研究一个问题不能钻牛角尖,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研究虫色不是为了去发现某种或某几种虫色一定是大将或虫王,而应该去发现从虫色上反映出来的该虫是否“善战”、“当令”等信息。这样是否更有助于我们对虫子的认识。宇飞虫友,我这样回答你是否满意?说的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顶!我想改一个字,...........虫身上反映出来的该虫是否“善战..............
[em27][em27][em27]
其实我对虫色的理解不光是北路虫要一张皮,南路虫要颜色搭配合理.虫的部件上所展现的各种颜色搭配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我就非常关心红色在虫的各个部件上的妙用.
(红星门等等)[em27]
其实我前面请教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正面的回答。
[em10][em10][em10]
其实我对虫色的理解不光是北路虫要一张皮,南路虫要颜色搭配合理.虫的部件上所展现的各种颜色搭配也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我就非常关心红色在虫的各个部件上的妙用.
(红星门等等)精辟! 赤须、红钳赤爪、肚底红似涂朱,,,,,,等等,但斗蟋紫黄青其头色忌带红色.
精辟! 赤须、红钳赤爪、肚底红似涂朱,,,,,,等等,但斗蟋紫黄青其头色忌带红色.
[em27][em27][em27]
红色反映在虫身上大多是显好色。除了某些部件显红色不太好(如:红门槛等;但也不绝对,如八败等)
我想请教各位虫友几个问题:
1)虫是否有色?
2)大多数虫是否在变色?
3)目前大多数的虫是否还需要用虫色来命名?
4)如果还是用虫色来命名,则是否还需研究虫色?
我无厘头一下,望前辈不要介意.
1.虫有"色"
2不是大多数,而是所有的虫都在变色,只是变色程度不一样.(事物是发展运动的.只有相对的静止)
3名称只不过是一代号,用不用虫色命名都行.
4需不需要研究虫色因人而异,有些人对色敏感,有些人对声音敏感,有些人对外形敏感.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不是一概说应该看色还是型.
我想大多数人都不提倡只看色而不看形,我也一样。我觉得虫除了要看色与形外,应该关心的东西还有许多。
红色!那诱人的红色!想问问下,MM的话有几个地方有诱人的红色啊,答案或许就在里面哦!
蟋蟀之所以让人着迷就是它的永远研究不透,不可定性。 不懂的人,看出来蟋蟀都一个样子,但是入门的人看每一条都有不同特点,就像外国人看中国人都差不多。 色 形的问题不是能够用言语表达清楚的,什么事情都是相生相克不能完全说清楚的。都研究透了,还有什么乐趣呢?最佳状态就在于,觉得自己入门了,有了一定见解了,却看到了前方的路还有很多需要走下去,越走越有味道越走越走不到尽头,路越来越长,那才是我们的不断追求。
各位老师造诣都已经很高深了,看了你们的发言觉得受益匪浅啊。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