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推荐]记李世均教授与虫文化 [打印本页]
作者: 翻天印 时间: 2009-5-1 16:49
标题: [推荐]记李世均教授与虫文化
记李世均教授与虫文化
西窗独暗坐 满耳蛐蛐声
“……”#T+g:\6U)L$S m,f5r
秋意渐浓,秋虫得意地哼唧着小曲儿。
那天,李世均教授的家中促织声低回,正在举办的虫友雅集高潮迭起,来自海内外数十位虫友,一边品茗一边赏虫。号称台湾“蟋蟀教父”的谢爵安先生,向大家展示了台虫的竞技风采;由于台湾蛐蛐儿的过招本领可持续几十分钟,待大家喝完一杯茶以后,这对台湾“选手”仍打得难解难分。这阵势,可让沪上虫友个个瞠目结舌,直呼大开眼界。交流中,两岸虫友不断切磋虫文化的心得,还互赠虫具留念。像这样别开生面的“堂会”,在李教授家中是经常的。宠趣社区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宠物论坛,目前设有淘宠天下,救助领养,动物医学,宠物美容,宠物训练饲养,宠物资源下载,狗狗天下,最爱猫咪,水族世界,蟋蟀鸣虫,另类宠物,招聘求职等频道,是爱宠华人的精神家园。7j M7@0q2O3B,[9h)r.}"Z
宠物主人的精神家园!bbs.chongqu.com/F)w/x%Z;W2]
玩虫做学问bbs.chongqu.com+a;s5D8Y3\!|#z
蟋蟀是中国最早被人蓄养的昆虫之一,也是文人墨客喜欢描写的对象。诗翁白居易在《禁中闻蛩》诗中写道:“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此处的蛩便是蟋蟀别名。古时候蟋蟀又称促织,表示秋令到来,催促妇家赶紧织新补旧,准备御寒。古人经常“以虫鸣秋”,有许多美丽的诗文。如杜甫《促织》诗句“促织甚微细,哀鸣何动人”等,都是咏物抒情的佳作。宠物主人的精神家园!bbs.chongqu.com&v"_#u5O!~6r&P)p&}
环顾“蟀哥”李世均的家,不仅堆了许多蟋蟀罐,墙壁上也挂满了以蟋蟀为主题的绘画、书法、诗词或者虫的摆设。他认为:“蟋蟀本是风雅物,就看你怎么玩。斗虫仅仅是蟋蟀文化中的一环,考证、绘画、诗词、摄影等许多艺术形式都可以和蟋蟀结合起来。”
早年师从中国动漫鼻祖万籁鸣的李世均,是上海交通大学媒体学院的教授,主授专业摄影和动画艺术。他对蟋蟀的研究历史,几乎超过他的本专业记录。“谁说教授就不能玩蟋蟀?”看到这位与正襟危坐的学者形象不“沾边”的教授,自然联想起另一位中华“虫文化”的翘楚王世襄。其实玩亦有道。记者曾听过学者王世襄侃虫,今天又见教授李世均玩虫,他们都有个很鲜明的共同点,玩虫不丧志,玩虫做学问。王世襄所编的《蟋蟀谱集成》一书,对中华民俗学或文化史来说,无疑是弥足珍贵的研究资料。7N {+p-b)T9j1F#y
李世均说:“我喜爱蟋蟀几十年,边玩边学,苦心钻研,努力挖掘传统的‘虫文化’内涵。多年来,我写了四部蟋蟀方面的专著,如《中华斗蟋鉴赏》、《中华蟋蟀五十不选》、《民间传世——上品蟋蟀108将》和《南盆窥探》。目前我还计划写一本文明斗蟋蟀方面的书。”李世均50多年的“玩虫”生涯从没有受到“玩物丧志”的指责,家人支持他,朋友也都经常向他请教相关的知识。bbs.chongqu.com'x.M a9G#r)]+C0S$w
宠物论坛,宠物社区,狗,藏獒,哈士奇,另类宠物,龙猫,仓鼠,鸣虫,猫,折耳猫,蟋蟀,虚拟宠物,qq宠,马,鸟,观赏鱼,热带鱼,宠物医院,狗医生,宠物美容,求职招聘,宠物培训,宠物寄养,宠物领养,宠物保姆)H%u8X+X;}"n
蓄虫修情操宠物主人的精神家园!bbs.chongqu.com7H3c(L#@0J5O3R*K:b2k
社会日益安定祥和,各类文化娱乐休闲活动蓬勃展开。李世均说,蓄养蟋蟀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民俗活动,深受群众喜爱,且投入的热情之高,较之其他娱乐项目,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其中也有少数人玩物丧志乃至用于赌斗,确实伤风败俗。比如宋末有名的“蟋蟀宰相”贾似道,沉湎玩虫,治国无能,最终成为“小虫灭国”的耻辱历史。这对现在和将来都具有一定的警世意义。.a:h;L2q/l%r5D"\&V4Z
李世均直言,虽然历代斗蟋蟀都夹杂消极面,但都不代表玩蟋蟀的主流。他打了个比方:如果足球被人当做赌局,难道就有必要取消球赛吗?不能因噎废食,关键还要正面引导,撇清负面的东西,让这门悠久的传统民俗活动远离铜臭味。
也正因有这条信奉的原则,在李世均的周围汇聚的是一群有较高修养的虫友,他的“上海虫友队”中就包括出版社的社长,法院的法官,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等许多高校的教师,还有中小学的中高级教师等。
李世均向记者介绍,“上海虫友队”不但多次在全国比赛中摘金夺银,还轮流在上海沪西工人文化宫值班一日,为“西宫蟋蟀草堂”的虫友们免费鉴定虫的优劣。李世均和另6位“教授级”虫友约定:每周每人轮流挂牌,主持并监督斗蟋蟀活动健康进行。7_(t6K5\6s,R
李世均的心愿便是:要提升赏玩蟋蟀的品位,早日被大家公认为是修身养性的高雅活动。他希望有一天,玩蟋蟀能够享受和赛马、高尔夫一样的地位,少量的高层次虫友成为会员,每年都有相关的活动和资格审查,赌博之类不雅的行为坚决要被排斥在外。
宠物社区,狗,藏獒,哈士奇,另类宠物,龙猫,仓鼠,鸣虫,猫,折耳猫,蟋蟀,虚拟宠物,qq宠,马,鸟,观赏鱼,热带鱼,宠物医院,狗医生,宠物美容,求职招聘,宠物培训,宠物寄养,宠物领养,宠物保姆(_$o%{+h8L+L
觅虫助脱贫bbs.chongqu.com4^,V%I4|$h*?)r9E-Q
本月10日,“中华斗蟋蟀文化交流研讨会”在崇明举行。踌躇满志的李教授,携新的论文《河南省濮阳县中华斗蟋资源调研开发提要》与会,引起同行浓厚兴趣。李教授对蟋蟀的研究,不止于著书立说,他还深入农村调查,开拓虫的新产地,试图帮助农民利用农闲增加收入。
河南濮阳农村潜藏着丰富的蟋蟀资源,可惜农民不识蟋蟀,也缺乏以虫致富的意识。他认为:“小小一只蟋蟀在传统产地山东能卖到上千元,给当地农民带去了上亿元的收入。如把鉴别蟋蟀、养蟋蟀的方法传到河南去,可以帮助当地农民提高收入。”宠趣社区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宠物论坛,目前设有淘宠天下,救助领养,动物医学,宠物美容,宠物训练饲养,宠物资源下载,狗狗天下,最爱猫咪,水族世界,蟋蟀鸣虫,另类宠物,招聘求职等频道,是爱宠华人的精神家园。-`(f0n7o"}
为此,前不久李世均自费去濮阳农村考察,主动给当地村民上课,教会他们辨别和饲养方法,协助当地农民将蟋蟀卖到上海。像河南濮阳这样的蟋蟀产地,在全国还有多处。虽说培育一个主产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李教授还是对前景充满信心。
因为他的志向,远比区区小虫大得多。
。转自文汇报
作者: 龙润虫友 时间: 2009-5-1 17:41
向李教授表示敬意!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9-5-1 19:22
以下是引用龙润虫友在2009-5-1 17:41:38的发言:
向李教授表示敬意!
同时也祝虫友们五一合家快乐!
[em27][em27][em27]
作者: 秋蟋雅致 时间: 2009-5-3 11:06
呵呵,我就是看了<<新闻晚报>>一篇介绍信李时均教授与阿伟的报道,才知道有蟋蟀网并第一次接触到英特网的.
作者: 宁贝勒 时间: 2009-5-5 21:26
李老师的确一直为推广中国的“蟋蟀文化”做事情!
[em27][em27][em27]
作者: 秋高气爽 时间: 2009-5-5 22:26
教授也玩虫,我辈荣幸!
作者: 合肥秋声堂 时间: 2009-5-10 17:53
以下是引用李世均在2009-5-1 19:28:06的发言:
[em17]
作者: 长乐居士 时间: 2009-5-10 19:13
以下是引用宁贝勒在2009-5-5 21:26:00的发言:
李老师的确一直为推广中国的“蟋蟀文化”做事情!
[em27][em27][em27]
顶!顶!顶![em01]
作者: wangyouli 时间: 2009-5-10 19:56
瞧瞧人家教授!学者就是学者!不知最近出新书否?[em27]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