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再发北罐! [打印本页]

作者: 小丁    时间: 2009-10-13 13:01
标题: 再发北罐!
看了袁中华老师的盆,心中自然是无限敬仰崇敬!

但身为一个北方人,多少也感到些许无奈,我们北罐也不能太被埋汰了!所以再发点好的北罐,让大家品评!

最后也要为罐子文化辩护一下:常听到很多人说,某些罐子华而不实,不适合养虫!其实个人认为,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发展,罐子文化早应从虫文化中独立出来了!虽然蛐蛐罐是因虫产生,但它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是与虫文化交相辉映,互相促进的!品评一只工艺罐的好坏,绝不应从它是否适合养虫为出发点!

罐子的精髓乃是泥道, 是草野的幽情,是对自然的效法和旷达境界的追求!
















作者: 宁贝勒    时间: 2009-10-13 15:39
虽然蛐蛐罐是因虫产生,但它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却是与虫文化交相辉映,互相促进的!品评一只工艺罐的好坏,绝不应从它是否适合养虫为出发点!

罐子的精髓乃是泥道, 是草野的幽情,是对自然的效法和旷达境界的追求!

这几句很经典!顶一下!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09-10-14 00:03
感谢了,千万万语汇成一句话:“大师们,你们辛苦了!”
作者: 勇者无敌    时间: 2009-10-14 12:12
顶!两种截然不同的蟋蟀盆,是不能相提并论!
作者: 时不我待    时间: 2009-10-27 00:27
又见杨老的精品
作者: 三段虫王    时间: 2009-11-12 19:47
顶!    北罐南盆亦是具,工艺水准各千秋。
        道深行浅心依然,玩虫赏盆皆欢喜。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1-3-8 01:01
{:3_292:}{:3_292:}
作者: 杭州阿怪    时间: 2011-3-8 08:54
好工艺
作者: 福福福福福    时间: 2011-3-8 09:55
都进赵府了。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1-3-8 10:45
本帖最后由 赵王在燕京 于 2011-3-8 10:46 编辑
福福福福福 发表于 2011-3-8 09:55
都进赵府了。


没有没有,如若都进了我处,那我可美死啦!!!
作者: 半闲堂客    时间: 2011-3-8 13:07
如此美器佳作,当然是纷落在天下虫友的手里,如繁星明空,连成银河,散发着中华民族独有的璀璨光芒。
作者: 秋盛楼楼主    时间: 2011-3-9 00:35
太漂亮了美感十足
作者: 虫王又见虫王    时间: 2011-3-11 13:25
好看!
作者: yxd888888    时间: 2011-3-11 14:37
津杨标罐   顶
作者: 2003baba    时间: 2011-3-13 09:51
福福福福福 发表于 2011-3-8 09:55
都进赵府了。


作者: 秋盛楼楼主    时间: 2011-3-14 00:09
美罐多多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2-12-27 19:16
{:soso_e160:}
作者: 看看热闹    时间: 2014-10-16 15:22
除了第一个,其余太花哨。
作者: syy0711    时间: 2014-10-16 23:41
很漂亮的北罐,喜欢!!!好看!!!就像玉石雕制的一样
作者: 大隐    时间: 2014-10-17 13:24
蛐蛐盆,南北皆有精品。也有害群之马奸商狗辈。以此充好,劣质泥土外面刷浆。乃驴子大便外面光。一下水不是底掉就是开裂。我欣赏北罐的大气实在器型稳重。更喜欢南盆的尘泥品质,祝愿制作南北蛐蛐盆的艺术大师拿出艺术家的职业道德,创造辉煌
作者: 大雨    时间: 2014-10-17 15:44
本帖最后由 大雨 于 2014-10-17 15:47 编辑

喜欢第二个罐子,隐隐有浑然天成之感。
{:soso_e179:}

最后2个竹子雕得也很见功力。
作者: 早秋勇将    时间: 2014-10-27 07:58
{:soso_e163:}{:soso_e163:}{:soso_e179:}
作者: 天津---秋虫    时间: 2014-11-3 20:34
个人还是喜欢北盆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6-2-20 21:46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6-3-7 07:04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6-3-7 21:12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