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碌十年,败于君一夜之言,方知虫道乃人道 (一)碌碌十年 我来自一座安徽小城,家住在小城的边缘,在父亲的引导下,4/5岁时爱上了斗蟋蟀这一边缘文化,一发不可收拾。记得孩时,每每最快乐的时光总停留在那秋季的夜晚。漫长的夜、漆黑的夜、放肆的蚊虫、一脚的烂泥;这样的环境,不属于一个不满10岁的孩子,好象根本不着边。但是出于喜爱和执着。执意让父亲和三楼的大爷带着我一起出门捉蟋蟀。 我们这附近相识玩蟋蟀的只有我父亲和楼下的大爷,在我们这小城市,经济条件不好,玩蟋蟀仿佛在众人眼中是不务正业、游手好闲之辈,是抬不起头的。当我年龄稍大一些的时候问父亲:“你工作很努力,为何连个爱好,连捉个蟋蟀都要躲躲藏藏?”爸爸告诉我:“那时候全国都在搞下岗,怕有人举报,说你玩蟋蟀,你工作再努力都要下岗的,生活中这样的小人很多,虽然他得不到什么,但是也乐乎于此(那是在九几年,我是1988年的,那时候还不到10岁)。再说毕竟玩蟋蟀的人少,别人不能理解,我也不想争辩什么,不如躲避一些的好。”正因为这种思想在作祟,腐蚀了这边缘文化,所以在我的心里,也默认了玩蟋蟀是“不务正业”。(直到近日认识了一位长者,一位忘年的大哥,才改变了我对蟋蟀的认识、看法和劳逸结合。) 正因如此,父亲和大爷总要骑车去比较远的地方,因为那里没有熟人相识,不会被别人认出。我就呆呆的跟着父亲伶着包,看他们俩抓,每到12点左右我就直接双腿打飘,睡意朦胧了。因为人小,走不了太久的路。爸爸就背我一回,大爷抱我一回,或给我说一两个笑话,或一两个好虫的故事让我醒困,然后坚持到2/3点左右带我回家。而且回家还要等我母亲从床上起来把我和父亲训斥一遍,父亲也像个孩子一样嬉皮笑脸的跟母亲说:“我也只是玩玩而已,别生气。”如果在回家的路上,碰到听起来好的蟋蟀,我爸都要大概知道下位置,如果好抓的话,让我白天来翻,说什么小孩子不怕,他去不行,要被人看到,不好的! 我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父亲的单位效益好,他和楼下的大爷都要长年去工地赚钱工作了,记得很清楚,因为是98年,那年世界杯,小时候很喜欢踢球。那是我第一年独自抓虫,还给我妈下了军令状,每天10点30前必须回家,不能让她担心,而且9月1日开学必须要把蟋蟀放掉,开学了就不可以再玩了!当我妈松了这句口,虽然才7月初,但是一直让我高兴到7月底有虫叫。 当我爸打电话回家让我接电话的时候,我妈跟我爸说:“看你教的好儿子,跟你一样就知道玩,都自己出去抓蛐蛐了,我只让他在附近,不敢让他跑远!”结果我爸让我妈告诉我,家里的盆,都是他小时候和我叔叔玩蟋蟀时候的,千万别让我碰坏了。如果碰坏了,他回家第一个收拾我。等他放假回来,看到盆果然坏了1/2个,当然,我屁股也挨了两下子。 说说我家的蟋蟀用具。 先说说说我家的盆,我们家的盆是白色的瓷盆,上面还印着蓝色的小花,到现在还保留着。大概有十余个。大小差不多有1个小型的烟灰缸那么大,这是我们唯一的蟋蟀家当。没有蟋蟀喝水的用具,吃饭和喝水都是用2分钱来完成。按照我老爸的说法,这都是他和我叔叔(我爸的亲弟弟,现在不和我一个城市居住)小的时候玩蟋蟀的用品,都是好东西,人家都说越老的盆越好,这可都是宝贝,年代很久远很久远,一定不可以弄坏的。而且直到现在,我还在年覆一年的使用着(直到近日认识长者后才知道,瓷盆早在很多年前就被淘汰了)。看来我和我父亲真是土八路啊,很井底之......。因为我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我的手电筒是继承我父亲的,那是个老式的铁皮做的,里面要装上3节大电池才可以。因为本来小时候家境就不太好,母亲也不想我养成大手大脚的坏习惯,我没有零用钱的,只有早晨2元钱的早饭钱。我只有偷偷的不吃早饭,把早饭钱省下来买电池。记得很清楚,叫白象电池,而且要5毛钱一节,后来涨到八毛,再后来一块。现在已经没有卖的了。电池只能坚持一个晚上,但是每天的早饭钱只够买一次电池的,后来就总结出来了经验,可以用2个晚上。办法呢有二点。第一条就是不听到声音,不走到边上,绝对不打手电看位置,这样可以节省不少的电(后来才知道高手们都是这样抓蟋蟀的),而且路再黑,再害怕也不要开手电,要学会省电。第二条呢就是第一天省下来的电还是不够第二天用的,那么就要把电池拿出来放到嘴里使劲的咬,这样可以把剩余的电激发出来,那样还可以再继续坚持,没有电了就咬,没有电了就咬,反复这样坚持到电池用尽。 蟋蟀的网罩有2个,也不知道我爸从哪里搞来的,叮咛嘱咐千万别丢了,丢了可就没有了。白天抓虫我都是去乱翻,然后用手捧,只有晚上才舍得拿出来用。记得一次丢了一个,十点半到家才发现,哭了好长时间,然后早上5点多就跑出去在抓蟋蟀的地方找。因为我是8点抓到10点30必须要回家,而且都在家的工房里,走来走去也就那些房道,所以很幸运的找到了。足足让我高兴了一天,直到放学了还在笑着。长年的洗礼,这2个网罩早破旧不堪,烂了就补,到了最后都拧在了一起,不用手通一下,根本就是一团。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差不多2000年以后我爸托人打听到我们这也有卖这些的才去买了来。看到还有卖竹筒的,以前都是纸叠的和小药瓶装的,然后我爸没舍得买,自己找了竹子锯了些来。我爸把这些弄回家,他瞒开心的,我也瞒开心的。而且后来手电也换成了可以充电的,真是豁然开怀啊!很让人兴奋。 因为是爱好,而且是闭门造车,水平一直停留到现在还是如此,但是我和我父亲就是这样的坚持,只要有时间都挤出来,基本是每年都要玩的,哪怕只能玩10天,也要玩一下,乐一把。一直坚持到了如今。后来我爸才知道我们这玩蟋蟀的也有人在,而且有个较口的场子,人瞒多的,我爸去那里玩了2年结实了几个朋友。但是后来场子被抓了,散了,也就还是自己在玩了。3楼的大爷搬家了,而且也不玩了。我们还是恢复了往年的情形,自己的蟋蟀跟自己斗。如果看着好,舍不得斗的就养到死也不斗他。直到现在我还是如此,去年前后抓了一个多月,虽然我是土八路,水平很低,但是抓了那么多年,也能看出稍微的皮毛。去年我有4个喜欢的蟋蟀,一直养到了老也没有让他们斗,就留观赏,虽然心里也痒痒,但是也不想毁了他们。一直养到了11月中下旬的最后一只离去。来蟋蟀网2个月了,真的是见识了太多太多,高端的匪夷所思,是我从来都没有想过的。而且我也很感慨我的蟋蟀从8月甚至7月底就入盆,在那么差的盆中,一直每天吃2粒白米饭居然能活到11月多,可悲可泣啊!虽然我和父亲都是一个人在战斗,自己和自己斗,但是还是不知疲倦的年覆一年的在重复着,不知道父亲是怎么想,反正我认为,哪怕是一个人的战役,为了这份爱好,也坚持下去。不想去大义凛然的去吹嘘什么崇高的东西,什么为了拯救这边缘文化,这份祖宗遗留下来的国粹之类的。我只知道我有属于自己的小追求。 也许看了这些的你们不能理解我的童年和不屑,但是我不怕你们笑我,我反而很自豪的告诉你们,这是我快乐的幼年蟋蟀时光,不过也许只是我自认为的快乐,你们都会不屑,但晚辈笑纳了(今年21,还未满22,也许大家都是我的前辈)因为这是我的爱好,我的选择,谨此而已。 |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