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评李嘉春《图说蟋蟀将军》(一)】——(看图说虫) [打印本页]

作者: 秋战堂    时间: 2010-11-3 13:38
标题: ——【评李嘉春《图说蟋蟀将军》(一)】——(看图说虫)
本帖最后由 秋战堂 于 2010-11-3 17:50 编辑

看图《图说蟋蟀将军》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一条虫:
[attach]32791[/attach]

书里面的描述是:
21   长脚正黄大头
2008年,李欣先生获于山东宁阳,厘码四正二
熟铜头皮,金斗丝,头圆腚无脑搭,老铁皮项宽阔而起毛丁,腰圆背厚。翅尖,尾长而尖,细黄毛肉。六足似淡黄蜡质捏成,粗长无比。鸣声尖而老。色深,若铜皮糙米。白钳形似米粒,启闭甚捷,牙长而圆。斗十数次不二夹,来虫弱者不过六回合捧头而逃,如遇名将则一合钳过门,及至头开项裂。此虫食量颇大,饱后绝不拖肚,且腹不垂。斗至12月底养老封盆。



恰巧此虫我见过,觉得和原来看到的描述似乎有出入,于是从中蟀网找到原帖:
[attach]32792[/attach]

http://www.xishuai.com/bbs/topicdisplay.asp?boardid=1&topicid=120636&page=4

原帖的描述是:
此虫是本人2007年棚顶之虫。
8月18日收于宁阳地区,虫价不超过10块。目测3正拢型。黄钳本牙略小,但钳型好,牙档极小,所谓的剪刀钳吧。标准蜻蜓头,五面出角,腮帮特鼓,爆眼前凸。斗丝细直游活,小耳环。。早秋当皮子虫养,唯一的印象是头壳特别亮。养至9月26日开毛,30点,轻松赢了朋友的小凶。后推小区现吊小场,一气走了11路,期间打法凶狠,力大口重,杀猪是拿手绝活。基本都是一局定胜负,唯有第7路一条号称白牙青和他对过2局。10月28日,24点,最后一战,此虫依然不显老相,六足一爪未翻,牙钳仍开闭自如。上风后,本人不忍老将军再战沙场,封盆养老。不料封盆后第三天,因保温不当,老将军脱水西去。悔之晚矣!
照片是第八路上风后所拍。


李嘉春书里的评解是:
此虫正黄标大头无脑搭者为黑脑搭,配黄虫十分确当。黄虫如生咖啡色,配紫虫脑搭则为不够格。尖翅锋少见,尾尖长且细是腰背丰满之因。蜜蜡腿生于黄虫谓配足。大白牙长大无比,黄虫不一定要配红牙。次黄大头生铁皮项。所以级别高。大食而不拖肚,是紧肉身,底板老足的表现,所谓食大力不亏,故钳力特大,以致把敌虫咬的头开项裂,显见配足黄虫之威力无比。








先看书迷对虫的描述和虫主原文描述的出入啊:
原文:本人2007年棚顶之虫,收于宁阳地区,目测3正拢型;黄钳本牙略小;半截蓝项,蝴蜂斑带血色;10月28日,24点,最后一战
书里:2008年,李欣先生获于山东宁阳,厘码四正二;白钳形似米粒,牙长而圆;老铁皮项宽阔而起毛丁;斗至12月底养老封盆






点评中的错误之处就不稀的说他啦,
“黄虫不一定要配红牙”,“大食而不拖肚,是紧肉身,底板老足的表现”
[attach]32793[/attach]
神马东西!!






作者: 秋战堂    时间: 2010-11-3 13:39
看他的书实在看不下去了,发发牢骚,见谅
作者: 木子山争    时间: 2010-11-3 14:19
书中没正确的东西吗?你挑好的学习!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10-11-3 14:28
秋战堂好学,精神可贺!
不过,有些东西是需要大家指正,但我们更应当,学习其精华,剔除之糟粕!

作者: 值得庆贺    时间: 2010-11-3 15:05

作者: 大愚鱼夫    时间: 2010-11-3 15:11
嘻嘻...就是要有挑战权威的勇气.
作者: 无天    时间: 2010-11-3 17:25
哈哈哈哈哈。

LZ 息怒。 图谱中水分50%还略高。一定要“见怪不怪”。
作者: 悠悠白云    时间: 2010-11-3 17:34

作者: 秋战堂    时间: 2010-11-3 17:48
木子山争 发表于 2010-11-3 14:19
书中没正确的东西吗?你挑好的学习!

这本书貌似正确的东西很少
作者: 秋战堂    时间: 2010-11-3 17:49
无天 发表于 2010-11-3 17:25
哈哈哈哈哈。

LZ 息怒。 图谱中水分50%还略高。一定要“见怪不怪”。

{:1_180:}
作者: 蛰之居    时间: 2010-11-3 21:12
学其精去其糟
作者: 虫林秋语    时间: 2010-11-3 21:55
网络发达了,书的弊端多了
作者: 虫林秋语    时间: 2010-11-3 21:56
不过,虫子看起来真不赖
作者: 真青白麻头    时间: 2010-11-4 00:16
这本书的第7条和第8条是同一条虫,结果一个叫红牙蓝项青,一个正青白牙,错得太离谱,不过里边好虫还是挺多的。
作者: 灿烂涅槃    时间: 2010-11-4 00:57
此人不如火老远矣!还在书中,对火老论述进行集中攻击,人品低劣。
作者: 乌仑巴图    时间: 2010-11-4 19:16
有意思
作者: 大麦兜    时间: 2010-11-5 08:36
最看不上这样的所谓专家,东拼西凑抄本书就出版,自己什么也不懂。
作者: 知足常乐    时间: 2010-11-5 12:13
放下书本,立地成佛。
作者: 春笋敖竹    时间: 2010-11-6 07:42
赞同红旗老师!学习其精华,剔除之糟粕!我从书上看到第一个提出蟋蟀营养,就是李嘉春老师。受启发,二十多年受益!
浦江镇回复
作者: 工匠    时间: 2010-11-6 20:23
唉!还是别轻信的好。
作者: 秋风起    时间: 2010-11-14 21:05

作者: 神阿门我了    时间: 2010-12-26 23:06
呵呵写书就是东抄西借的
作者: 蓝项金背    时间: 2010-12-26 23:10

作者: 秋音    时间: 2010-12-27 00:06
李的书还是有可以学习借鉴的知识,只是抄袭古谱太多,创新总结太少。
相比之下,不如火、边、柏的书实用价值高。
作者: 明易堂主    时间: 2010-12-27 00:39
秋音 发表于 2010-12-27 00:06
李的书还是有可以学习借鉴的知识,只是抄袭古谱太多,创新总结太少。
相比之下,不如火、边、柏的书实用价 ...

天下著书一大抄。过去抄书抄古人,还费些笔墨力气。现在网上“抄”更省劲。
所以垃圾满天飞,糟粕遍地是。都是名、利惹的祸。评职称、升官发财、成名成家,不出书能行?政府不让啊!
像这个虫的注解,确实胡说八道,误人子弟,害人不浅。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
其实,中国魏晋以后就没有思想了,民国以前吃老祖宗;民国以后吃老马。
当家的不让。

作者: 秋音    时间: 2010-12-27 09:14
明易堂主 发表于 2010-12-27 00:39
天下著书一大抄。过去抄书抄古人,还费些笔墨力气。现在网上“抄”更省劲。
所以垃圾满天飞,糟粕遍地是 ...

如今咱们小民还是吃自己的粗茶淡饭来得踏实,吃的自在,消化的顺当。老祖宗的这盘小菜可是腌得够久够味,佐餐改味,还是要得的。至于当今的时令佳品,咱就取那饭后一杯茶,顺顺肠胃,去去腥腻。若是苦酒,不妨摆在桌上,壮壮脸面,可千万别品、别用,轻则伤胃,重则说不定把咱胃里的粗茶淡饭都恶心出来了。
唉,咱就是个穷命,贱命,没得法子。。。
作者: 金属    时间: 2010-12-27 09:37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虫的看法与人的口味有类似处,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各取所需,自得其乐就行。
作者: 浙江小辈    时间: 2011-9-17 23:49
好虫啊
作者: ak47    时间: 2011-9-18 00:38
话说人写书抄书出书不就为了卖书么,吾辈心知肚明,不买不看不就了了。。。。。。{:soso_e113:} LZ请茶!{:soso_e160:}
作者: 乞丐王子    时间: 2011-9-18 00:41
有点误人子第啊,做学术还是要严谨。向楼主学习,
作者: 偶一谯夫    时间: 2011-9-18 11:27
{:soso_e100:}
作者: 沧海蝴蝶    时间: 2011-9-18 14:25
把所谓的书放在脑子里  不要放在书架上。。。。
作者: xuweiqiang    时间: 2011-9-18 14:41
{:soso_e176:}
作者: 乌仑巴图    时间: 2011-9-18 17:16
这不是精华与糟粕的问题,是写书人态度的问题。网络发达了,人不再那么容易忽悠了。
作者: 青牙白    时间: 2012-7-2 09:04
虫友“秋战堂”:你好!你的评说很有道理。此虫说“黄虫”都十分牵强。
作者: 新光大道    时间: 2012-7-2 09:07
好{:soso_e100:}
作者: ylzh    时间: 2012-7-2 09:52

作者: 国虫爱好    时间: 2012-7-2 13:02
写书评论多为忽悠,照片上看,虫体上黄色呢.没见到.呵呵.{:soso_e156:}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2-7-2 21:42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2-7-2 21:42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2-7-2 21:42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2-7-2 21:42

作者: 来虫擦牙即走!    时间: 2012-7-2 22:21
虫不错{:soso_e179:}
作者: 姚记蟋蟀    时间: 2012-7-3 00:46
我买了一本,图片有重复的{:soso_e148:},我有点伤心{:soso_e150:},不过还能学到写东西{:soso_e134:}
作者: LYLY重青    时间: 2012-7-3 16:18
学习其精华,剔除之糟粕!
作者: 人生几何    时间: 2012-7-3 18:45
{:soso_e113:}
作者: 紫黄久矣    时间: 2012-7-3 21:47
{:soso_e120:}
作者: wjk9999    时间: 2012-7-3 22:30
{:soso_e163:}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2-7-4 00:27
{:soso_e114:}谁也不服谁

作者: 大大大将军    时间: 2012-7-4 10:55
{:soso_e142:}
作者: 小虫    时间: 2012-7-6 15:09
里面有一些虫确实是大场的好东西,照片是借拍的。但是还有一些纯粹是斗斗余兴场子的,底细都清楚,被吹的太厉害。
作者: 东岳散人    时间: 2012-7-6 15:29
除了署名是自己的!唉!基本是剽窃的。理论是剽的,图片是剽的。还有嘛?
作者: 乐战九秋    时间: 2012-7-6 23:36
糟粕太多,精华吗。。。。。这种档次的书,我也能写两本。
作者: 江桥老王    时间: 2012-7-6 23:52
{:soso_e185:}
作者: 1092218187    时间: 2012-7-11 01:03
剽窃加臆想,不懂装懂,垃圾一个{:soso_e155:}{:soso_e123:}
作者: 不懂虫的人    时间: 2012-7-20 18:55

点评中的错误之处就不稀的说他啦,
“黄虫不一定要配红牙”,“大食而不拖肚,是紧肉身,底板老足的表现”

2010-11-3 13:38:19 上传下载附件 (6.68 KB)

神马东西!!


此人以抄袭为能事,以误导他人为能事,不足论。
作者: 笑熬浆糊    时间: 2012-7-20 19:17
咳咳,抄书容易么?出书容易么?赚钱容易么?咳咳

不信就当没看过好了咯。。。咳咳。。。咳咳。。。

{:soso_e120:}{:soso_e120:}{:soso_e120:}
作者: 适者生存    时间: 2013-3-16 10:26
一本书几十元,不可能让蛐蛐的有益秘诀,都贡献出来,但如果说多一半都是没用的、误导的
如果出书不懂行还有情可原,如果是行家里手,很明显用意或品质有问题了
现在名家都是师传的,说白了就是借助、抄袭过去有益的经验,真正具有开拓风范的就是火光汉导师
所以称导师,就是有益于后者学习到有益的经验,蛐蛐领域记住:贾祖、火光汉吧
作者: 适者生存    时间: 2013-3-16 10:30
这个蛐蛐很明显,青色占多数,不管怎样命名,没有青就不成立
古谱经常有一种做底之虫,特征是:海棠花头皮、项翅一脉青光
作者: 王兆民    时间: 2013-4-8 23:44
看图貌似头跳破了
作者: 90327415    时间: 2013-4-9 07:55
唉 这么大人了不至于吧,当买书的人是傻啊还是怎么地。 我怎么觉得这李老前辈连蛐蛐儿颜色都分不出来啊,这是黄啊?怎么这么青啊。
作者: 专杀木马    时间: 2013-4-9 09:12
各家之言,各有所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作者: 大大大将军    时间: 2013-4-9 14:01
{:soso_e189:}
作者: 不能理解    时间: 2013-4-19 18:01
{:soso_e113:}
作者: seal    时间: 2013-4-20 06:16
何必认真,一笑而过。
作者: baa    时间: 2013-4-22 11:55
秋战堂 发表于 2010-11-3 17:48
这本书貌似正确的东西很少

虫界哪有真权威啊?如果有世界首富非他莫属!还用当权威吗?虫和斗才是真正的好老师
作者: 平头宜昌    时间: 2013-4-22 19:37
{:soso_e181:}
作者: 老将军    时间: 2013-4-23 13:30
{:soso_e179:}
作者: 天地    时间: 2013-7-20 23:46
学习,学习 要学更要习。。。。。。。。。。。。
作者: 近水远山    时间: 2013-7-21 08:45
{:soso_e179:}

                                        楼主精神可嘉,敢於挑战权威。顶!

     
                      这条虫怎么看都有点像棚虫,白斗丝怎么看都像青虫。
作者: 老邪    时间: 2013-7-21 09:46
“黄虫不一定要配红牙”,这句话是对的,本人深有感触,尤其是兖州西北方向收到的黄虫,白牙比红牙出将率还高些。
作者: 红头金翅    时间: 2013-7-21 10:31
说句公平话,李的水评还是很高的。抄袭古谱只要正确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有继承,才有创造,谁敢说他的书都是自己的没有学习别人的?是书都有缺点,古谱也有,因为是不同的人记录,修改。比如说一条虫,有的说的是早秋色象,有的是晚秋,时间不同造成后人难理解。上面的照片如果是变色以前的呢?也有可能吧。书只是一种提示,不能生搬硬套钻牛角尖。活学活用{:soso_e176:}
作者: 柳泉居士    时间: 2013-7-21 11:09
【误人子弟】之嫌。  其实  ,把大堂口10组以上的上风拍成照片,再找几个【老师】稍加描述即可。 然后 ,大家,按图索骥【不是完全一致】。比那些书好多了。  
讲错误怪。{:soso_e106:}
作者: 喜欢就玩玩    时间: 2013-10-10 16:42
{:soso_e179:}
作者: 早秋勇将    时间: 2013-10-10 18:44
{:soso_e113:}{:soso_e110:}
作者: 喜欢就玩玩    时间: 2013-10-10 21:30
{:soso_e163:}
作者: 无欲则刚    时间: 2013-10-11 15:53
还好从来不迷信什么所谓“大师”。。就此看来。。不是水平问题。。。而是人品问题。。。李嘉春及其包装的利益团队实在是太垃圾了。。(把秋趣杯战友的虫也放在书中,还加了一段不知所云的不知道怎么编撰出来的点评)

我有机会见到此人。。。一定会问问清楚。。。讨个说法!!!{:soso_e180:}
作者: cgl0808    时间: 2013-12-25 16:24
看此文联想篇篇:众多股民盲信股评专家荐股买股,哪一亇不是输的鼻青眼肿,哭都哭不出来?本人有二虫友,一友从来不信什么这书那谱的、什么专家法师的,但每年看虫精准、叫花跟花果断,斩获颇多且从不夸口;另一友学历高、玩虫年多,家中古谱今书几十本,说起虫经头头是道,唾沬四溅,但实战是屡战屡败,每年输得一塌糊涂、灰头土脸。正应了一句俗语:会叫的狗不咬人。其实,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对别人的说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不能迷信不能盲从,否则必定要吃苦头…玩虫,最好的老师就是你自已…
作者: 东岳散人    时间: 2013-12-28 14:31
{:soso_e163:}
作者: 咬不败    时间: 2013-12-29 15:23
好文章欣赏了
作者: 东平沙河站虫王    时间: 2014-4-13 12:41
咬不败 发表于 2013-12-29 15:23
好文章欣赏了

{:3_292:}
作者: 350526948    时间: 2014-9-11 18:58
早秋当皮子虫养,原来虫主早秋收的时候也不看好此虫啊。这是斗出来了才看好的啊。
哈哈, 居然也让小白碗的钩子虫把自己精心喂养的看好的虫王给咬败了啊。
作者: 菜老师    时间: 2014-9-12 14:10
不过说实话书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主观的比较多,而且略带吹牛
作者: 2512211085    时间: 2014-11-5 20:05
书里的图片‘有时张冠李戴了。不可能李老最基本的也不懂
作者: 清弈    时间: 2014-11-5 20:34
红头金翅 发表于 2013-7-21 10:31
说句公平话,李的水评还是很高的。抄袭古谱只要正确也是无可厚非的,只有继承,才有创造,谁敢说他的书都是 ...

你说的很好,可能是虫不是作者本人的,没有变色后的照片. 另外,我理解的是很多书都不是写给赌徒的,斗是精气外放,写书是内敛,写书的人观点也不一定对,但在斗虫子的人里边能修(内敛),已是另一境界啦.
作者: 角斗王白青    时间: 2014-11-6 11:53
{:soso_e134:}
作者: 红头金翅    时间: 2014-11-6 12:48
清弈 发表于 2014-11-5 20:34
你说的很好,可能是虫不是作者本人的,没有变色后的照片. 另外,我理解的是很多书都不是写给赌徒的,斗是精气 ...

是于非是很难说的,我们都是局外人,只能理性看问题。写书只为了表达自己的知识,寄别人照片是难免的。照片本来就会有色差,和原虫是有色差的。同时也说明虫主是别人。上图照片为什么会是底色是黄色的呢?07年网上照片小些,书上照片大些,右上角多了个大腿爪花,到底谁寄谁的照片呢?一张老照片虫主日期记错是可能的,但照片大的改小容易,小的改大还多爪花这不合理。兄台如何看?
作者: 深海    时间: 2014-11-6 16:09
这是黄虫啊,我晕了{:soso_e174:}
作者: 路进    时间: 2014-11-6 22:55
明显一条紫,那有黄的种。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14-11-7 20:26

作者: 手指上的温柔    时间: 2014-11-9 22:12
楼主的吐口水的图片真是唯妙为俏,看的我足足笑了三分钟{:soso_e128:}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4-11-10 17:38
路过,楼主求实精神令人佩服。
作者: 没有色    时间: 2015-6-19 21:22
李老怎么就不懂虫了?告诉你们!那天李老是戴的茶色眼镜看的蛐蛐。这下你们明白了吧。{:soso_e113:}
作者: zhenxinzhai    时间: 2015-6-19 22:58
cgl0808 发表于 2013-12-25 16:24
看此文联想篇篇:众多股民盲信股评专家荐股买股,哪一亇不是输的鼻青眼肿,哭都哭不出来?本人有二虫友,一 ...

同意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