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转贴】七十年代的济南虫趣(撰文寻故友)
[打印本页]
作者:
唯虫寂寞
时间:
2011-4-18 17:41
标题:
【转贴】七十年代的济南虫趣(撰文寻故友)
蟋蟀童年
七十年代末的济南很美,正如书中所说,半边湖影半边山。
城区很小,倚在山怀里,贯城而过的护城河水清悠悠的,一望到底。水旺的时候,石板小路上雨后就有泉水涌出,把千百年来的青石老街润的在阳光下象蜿蜒的银带。清泉、碧草、游鱼,绿柳、老街,就是济南的全部。济南的蛐蛐有名,好的水土自然就能育出好的虫儿。
儿时的游戏中,捉蛐蛐是大家的必修课。那时的蛐蛐也多,一到凉风习习的夏夜,城里城外的蛐蛐们就欢唱成一片。这蛐蛐有讲究,分五色,儿时分不清这蛐蛐的色,可那时的蛐蛐是五色分明,现在这色人能分清了,可这蛐蛐却色难分了。 到了晚上,条件好的拿支电筒,条件差的举个灯笼,街巷阡陌,灯火点点,象举头望去的银河。大人、小孩三三两两的在荒草败堵间逡巡,寻找着自己的将军,那时候捉蛐蛐省电,为啥呀,蛐蛐多,捉个十个八个的也就个把小时,不讲究的这时就得胜回营了,下到盆里,罐里,喂上青豆辣椒之类的就等着第二天斗了。有追求的,不是见着就逮,但凡蹦出来的蛐蛐要先审一下,不够个的,看都不看,中款的,拢到手里,看头,瞧腿,中意了,再下到纸包里。那时侯不象现在有尼龙网罩什么的,能有个铜丝编的罩子那就是奢侈品了,一样捉蛐蛐的,谁手里有个那玩意就会被别人高看一眼。北方也不象南方,就地取材,用竹筒装蛐蛐,都是用纸包,最好是牛皮纸,那纸结实,不容易咬穿。
思绪穿越时空,追随着声声虫鸣,回到童年。。。。。。
刘青,邻居家的小伙伴,从小就鬼头鬼脑的,别的孩子捉到了好蛐蛐,都献宝似的在小伙伴中间炫耀,忙不迭的开斗,一显身手。就他例外,别人问他:“小青,抓到好的了吗?”,他光头晃的跟拨浪鼓似的。他老妈有个癖好,到了夏天就把他剃成秃子,每次剃头他都象奔赴刑场似的,哭的鼻涕眼泪糊一脸,被他老娘拖到剃头铺里,出来的时候就变灯泡了,大家都笑话他。 那时候暑假约略是从大暑开始,假期作业做到一半的时候,凉风一吹,这蛐蛐就开始叫了,随着野地里的叫声转移到家家户户的时候就热闹了,胡同里扎堆蹲一圈的都是斗蛐蛐的。那时候小,不懂得调养,捉回来就开打,斗败了,蹦起来跑到野地里再抓,再斗,就象赌徒输光了钱跑到取款机提款一样方便,那时候蛐蛐多啊,总抓总有,过瘾的不行。 早秋的时候,别人斗的热火朝天,刘青挤在人堆里晃悠,从来不见他捧出蛐蛐来参战,听到谁出了个厉害的,他就贴过去,等斗散了伙,跟在人家屁股后面,转悠到没人的地方,从布袋里掏个煮鸡蛋出来跟人家换,那时候,物质条件差,鸡蛋可是奢侈品,天天清汤寡水的胃难得有鸡蛋这样的贵客光顾,大多时候交易是成功的。于是,好蛐蛐就一条一条被刘青用煮鸡蛋、白糖、烤红薯之类的吃食交易到他家里。 刘青的老妈到秋天就瞪圆了眼睛防贼一样看着这小子,开始了她跟她儿子的游击战争。刘青每次出门的时候,他老妈都要例行搜身,确认没有携带“违禁品”才放他出去。一切徒劳,他家的鸡蛋一旦被刘青确认要用来换蛐蛐的时候,从来没有逃离过这小子的“魔爪”,天生的游击队员,可惜生错了年代,否则,李向阳得靠边站。 这蛐蛐斗到分际就不兴乱战了,得来点彩头,那时候小孩之间兴捉俘虏,啥是捉俘虏呢?告诉你吧,你的蛐蛐要是斗输了,就变俘虏了,你得连蛐蛐带罐子输给赢家。大人之间斗香烟,也有斗钱的,一块、两块,十块八块的也有。逢到这时节,刘青就捧着蛐蛐出场了,他的蛐蛐好呀,于是,张家、李家的罐子就陆陆续续的变成刘家的了,大院里公认刘青家的罐子最好。当然也有走麦城的时候,罐子输给人家。可过不了几天又转悠回他手里了。刘青对赢来的彩头向来不马虎,他本家堂哥刘诺捧着家里最好的罐子斗输了,按说,自家人,理当网开一面,可这小子不徇私,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堂哥一急,抱着他的光头就是一口,成就了刘青光头豁耳的伟大形象。 斗出了名气,就有大人慕名而来买他的蛐蛐,相中了,块儿八毛的一条,那时候块儿八毛对小孩来说可是巨款。一秋下来,刘青卖蛐蛐得多少钱,鬼才知道。反正到穿长袖衣服的时候,他就阔的不行了,世面上能见到的好吃东西,他口袋里没断过。有钱人就是不一样,腆着肚子,走路看天,牛的要命。这样走路终归不安全,偶尔绊一家伙,来个马趴,跟大地母亲热烈拥抱一回。
一晃三十年,又近秋时,放眼望去,过往的乡野阡陌已是楼宇蔽天,虫鸣不复。 三十年了,青哥,你还好吗?
作者:
透城香主
时间:
2011-4-18 17:43
谢谢,楼主辛苦
作者:
工匠
时间:
2011-4-18 19:50
{:3_292:}
作者:
望子成虫
时间:
2011-4-18 20:04
哈哈哈,写的不错啊。
作者:
春笋敖竹
时间:
2011-4-18 20:16
{:3_292:}
作者:
老玩虫
时间:
2011-4-18 20:19
有味道。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11-4-18 22:22
感谢分享!
作者:
神阿门我了
时间:
2011-4-18 22:29
童年真好
{:3_294:}
作者:
劲秋
时间:
2011-4-18 22:32
这类人除非迷恋上一样东西,否则早晚会抓住发达的机会,但是也有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楼主真想寻找的话,可以去福布斯、监狱、墓地三个地方找找。
作者:
云深处
时间:
2011-4-18 23:15
写得有意思,
这朋友也有意思,现在多半不玩虫了,他玩虫是醉翁之意。祝你早日找到他。
作者:
脚踏实地
时间:
2011-4-19 08:40
使我也想起了儿童时代,呵呵
作者:
秋风叙
时间:
2011-4-19 10:03
也使我想起童年玩捉虫的趣事,更想起童年的伙伴。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11-4-19 11:29
好文章,好分享!
作者:
正黄旗
时间:
2011-4-19 12:00
儿时的快乐,大家分享
作者:
kdc999
时间:
2011-4-19 21:37
作者:
柳泉居士
时间:
2011-4-19 22:13
【河水清悠悠,青石老街润
】那时的泉城太美了。好久没来,好文章呀。
作者:
lsm5858
时间:
2011-4-19 22:14
{:3_292:}{:3_292:}{:3_292:}{:3_292:}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