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再论秋、白之斗 [打印本页]
作者: 蟋蟀情 时间: 2012-8-2 16:17
标题: 再论秋、白之斗
本帖最后由 蟋蟀情 于 2012-8-2 16:26 编辑
再论秋、白之斗
在九十年代,我一朋友起先在厂里弄了一个房间,里面放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玻璃缸、菜叶、泥土、老瓦片,但培育出的蟋蟀一点点大,还不会斗,后来资助5万元和边文华先生一起探索人工培养蟋蟀的道路,在奉贤五四农场圈了一亩多地,模拟山东蟋蟀生态环境,并也根据南方蟋蟀生长的环境,造了一个玻璃暖房,里面砖瓦成堆培养种上冬瓜、缸豆,雇人专门管理。一天,来电话,一起去捉虫。结果稀稀拉拉,基本颗粒无收。最后,我给他的结论:一方水土,养一方虫。自然的东西很难违背,否则代价巨大。应顺应自然,另择出路。
前些年红黄兄弟工作赚了些钱,说要玩培养虫的事,精神可嘉。我怕年轻人不知深浅,付出代价太大,赚点钱不易,不要玩的过分了。故也不识时务地在红黄兄弟的帖子讲了这段经历,意在提醒,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后来我也去过红黄兄弟的育虫基地,环境,硬件都不错,但就是人不在。不知近日红牛情况如何,名校高才生,我是很欣赏的。有思想,有个性,有毅力。成功永远属他们。
前几个礼拜应闵行小朱要求,通了一个电话,很谦虚,但很有想法的一个人。
他的定位很明确,走商业化,市场化模式。
要产出,必须先投入,十年之中的资金的投入,精力的投入,甚至老命的赔上,这一切都不是一般份房的人能做的。所以成功之门向他打开了。
老话说的好,吃的苦上苦,方为人上人。
白虫的今天即给小朱带来了回报,也给喜欢白虫的朋友带来的高兴和欢乐。也是一件大家称道高兴的事。
我曾说过,高处不胜寒。现在是市场经济。别的份房能眼睁睁地看着你大把赚钱吗?不会的。这就是市场经济的好处,由市场自行调节,自行达到平衡。并不断推动社会的发展。
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大。这是我奉行的企业道路。
缸火的优势在于份房技术领先。在世界上,任何高科技的技术都是运用在高端产品和高端装备上。当然这些尖端技术的卖价不是一般民用产品和通用产品的生产企业所能承受的。缸火的技术自然比不得其他军品民品产业,但是它确实是份房中的佼佼者。那么缸火的领先优势就必须凸显出来,而且以商业价格的特征体现出来,定位走高端路线,为少数人服务。
如果舍不得扔,好的缸火卖大户。一般的或者更差的10元、20元、50元、100元给低端玩虫者。其结果是,大户买了虫基本就是玩心情玩面子的。而且在目前的情况下即是有钱,也很难买到一棚上品级的秋虫,相对来讲,要收一棚品级相当的白虫,就会容易多。这样上风就会多一只。赢了钱,赢了面子,自然订单不断。不会发什么调头。而大量的低端玩虫者,只听说缸火厉害,一万元买了100条,以为这下发大财了。进场子一斗,估计香也不要烧,菩萨也不要问,必输多赢少。在目前,你要拿一般的缸火去打上品秋虫集中的场子,绝对是不懂虫,盲目迷信了。于是乱发调头,怪话连篇。败坏了缸火的名头。
缸火的市场定位是高端消费市场,那么缸火就必须把技术领先和提高出好虫的比例作为企业奋斗的目标。
以上是我和小朱的部分通话内容,和虫无关,更谈不上痛恨或歧视,排斥白虫,只缘大家都是生意人而已。
缸火的定位如果是高端玩家,那么蟋蟀市场还有占绝大部分比例或更多的玩虫者将玩什么呢?玩白虫?玩秋趣?还是有什么玩什么?
我们将试图通过分析一下玩虫人的组成结构及爱好,来确定蟋蟀(白虫及秋虫)的市场结构。
在解放以前,蟋蟀是有钱人的玩物,老板、小开白相人。平头百姓因连续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迫于生计,很少有钱,有这份闲情来玩蟋蟀,我小时候住的整个新村,都是供电、电话、自来水等大公司建造的工人新村,条件各方面都还可以的。有专门的职工子弟小学等。我父亲等从年轻起就在英国人手里学生意,英国人的企业管理是比较严格的,自来水公司的收入也蛮高。当时就是100多元的工资。但基本没有人玩虫。原因是穷和工作繁忙。
首先是穷,穷的原因是吃饭人多,刚解放时,中国人口只有5亿多一点,后来,提倡人多好办事,战后也急需恢复,于是光荣妈妈就产生了。家里阿七头、阿八头是不稀奇的,八妹、九妹也是正常的。加上计划经济效率低下,产出有限。想不穷也不行。
其次是忙,虽说计划经济,但那时的人思想上和行动上是努力工作的,劳累一天,晚上还要关照小孩读书,烧饭、洗洗补补,一天又一天。
我们这批50—60岁左右的群体是特定历史上的产物,数量巨大,物质的贪乏不影响我们童年及少年的幸福。每天只上半天课,下午小组学习做功课,功课做完,就玩。遍地的蟋蟀,满河的的鱼。一下暴雨就发大水,蟋蟀就往墙上逃生。马路上积水,鲫鱼到处乱穿,不用花钱,年年有玩,其乐无穷。这就是我们的童年,少年及青年。那时不玩蟋蟀和钓鱼的人是少数。这部分人现在是玩虫的主力军,目前的状况是基本都退休,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喜欢虫,大多自命眼光不凡,关键是钱不多,但能吃苦。每年虫本不满一万。玩虫原则;弄二条好虫,进场子斗回虫本,最好拿香烟铜钱也斗回来。这部分人占总玩虫人的百分之八十左右。
还有就是目前30—40岁左右的群体,这部分人相对来说文化程度比较高,有着一份不错的工作和收入,工作繁忙之余,斗虫,喝酒,玩一些有小资情调的东西,以丰富业余生活和释放沉重的工作压力。玩虫原则,不十分重视钱,小赌怡情,交些朋友,眼光一般,强调玩过了,高兴就好。这部分约占玩虫人总数的百分之十五。
剩余的百分之五左右的人,是整个玩虫群体的两端。最上端的玩虫人特点是喜欢蟋蟀而且有钱,他们可以一掷千金,进行豪赌,但这所谓的豪赌不是伤筋动骨的滥赌,每年一帮朋友兄弟聚一聚,斗一斗。输赢哈哈一笑。明年再来,外人很难介入。这些都是生意场上的成功者,人精、智者。
最下端的是一些滥赌的玩虫人,平时麻将、打牌,没有一份正常的职业。智商情商都不是很高,专门搞歪门邪道,是社会上的泼皮混混。年年赌,年年输,去年在宜川被窑家刺死的就是这种人。
这就是玩虫人的组成结构,呈橄榄型,中间大,二头小。
这最上端的玩虫人,虽然在数量上占的比例很小,但在玩虫的投入上占的比例和人的数量不是成正比的。我估计这些所谓的玩虫大户的投入要占到总数的百分之三十左右。
在玩虫群体之中,这中间最大的玩虫人部分,虽人数众多,但限制于各方面的条件,玩虫的投入不可能很多,主要是从小培养起来的玩虫感情不到非不得已是不会放弃的,但凡进过场子的虫友都知道,这批老工人是蛮难斗的。但是,他们是玩虫的主流。
年轻白领一族玩虫都比较理智,我所接触到的几位如白牙重青、二月春风刀、小鬼跌金刚等虽然他们都有一份很好工作和收入,但在玩虫的投入上都不是很大,1000元一条的蟋蟀他们基本上都不要的,他们注重的是玩的开心,因此他们不是蟋蟀市场消费的主力军。
以上玩虫的人的年龄结构和玩虫目的也搞清楚了我们再来讨论一下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赌和不赌的比例是多少?
这里我们先界定一下赌博的定义:赌博是一种拿有价值的东西做注码来赌输赢的游戏,是人类的一种娱乐方式。
赌博分为有机会胜出的赌博和没有机会胜出的赌博。有机会胜出的赌博,只有参与者,而没有庄家,例如打麻将,打扑克来二十一点等各人的胜出机会相等,参与者倘如操作得宜,可以增加胜出的机会。没有机会胜出的赌博:如百家乐、轮盘等。
中国在2005年5月13日实施的法律规定;不以营利为目的,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娱乐活动,不以赌博论处。
在目前的斗虫中,在朋友之间的斗虫娱乐中,为了提高斗虫的刺激性,押上一定数量的钞票,不在少数。我有次在万商隔壁弄堂里看到很多像我这般年纪的玩虫人,一拎一包,蹲在地上,斗10元、20元,很少超过100元的,这些人对虫的喜欢已烙在心中。我想这不能算赌博吧。
我以为,除去翘屁股,朋友之间小刺激斗花,在固定的小场子里现吊现斗的。真正在场子里每年有计划,想赢多少钱而死博的,整个上海不会超过500人。
我想这部分人的每年在虫上人均投入不会超过10万。
这部分人做点生意或有个小公司,日子过得比较富裕,有点钱,自认为眼光不错。年年赌,但基本无人在虫上发财。
我问过周边一些麻将打得很好朋友,(一般人是不可能和他们玩的)一年的收入怎样,他们回答说赢点香烟钱,有时运气不好还会输。究其原因,道理很简单,一些水平较差的朋友经人介绍,几场麻将一打,只输不赢,自知不是对手,便知趣而退。剩下来的都是水平差不多的人,天天在一起打麻将,输输赢赢,一年平均下来,基本不输不赢,在场子里斗虫也一样,每年基本上都是这些人在斗虫,今年你出了几条虫,上风多一只,明年我出了将,上风多一只,也就是这个规律,弄堂模子,区级模子,市级模子各玩各的,偶尔客串一下,也算正常。
作者: 蟋蟀情 时间: 2012-8-2 16:23
第二个问题:喜欢秋虫和喜欢白虫的人员结构情况。
以火为代表的白虫作为秋虫的一种补充,已摆在广大蟋蟀爱好者的眼前,它的竟斗能力不容否认。因此也赢得了不少蟋蟀爱好者的喜欢。
那么,哪些人最先可能接受它呢,我以为,首先能够接受白虫的是我们呈橄榄型的蟋蟀爱好者的两端,也就是说是占百分之五的这部分人及真正的极少数的纯玩白虫的爱好者。
在玩虫最高端的这部分人中,我们在前面已经作了分析,他们喜欢虫,玩虫是玩心情,要精彩,要刺激。白虫现在符合这个条件,于是他们就下单子订购各个时段的白虫,在圈子里对抗,顺便下点赌注,以博个心跳。玩白虫还可以省了下去收虫劳累之苦,影响生意。还避免了花几万元钱收到白虫的不愉快事情。一段时间后,圈子里都玩白虫了。
在玩虫的最下端的这部分人,到秋天,天天混在场子里,由于没有钱,不能拥有大批的好虫,于是抹药水、扔炸药包,和窑家联合起来做见不得人的勾当。千方百计想坑人赚钱。
现在机会来了,白虫战胜秋虫的概率高了,于是他们就利用秋白难分之际,几个人凑个十万八万的,也去份房订购白虫,以白冒秋进行诈斗。
前些日子,宋字号开会,知道了一些场子关于白虫的事情。
去年,近晚秋的时候,有一个字号送进来一批虫,大笼形,大嘴巴,一看就知道是白虫,另一个字号不买账,结果叠上五条虫,一嘴一个,五下风。秋虫全黑。讨讲法,没讲法,说也是秋虫。最后众怒难犯,只能劝退。
另一场子,送进去四条虫,其中三条虫还没有斗就被劝退,有人认识这个字号,经常拿白虫混在秋虫里斗,上风总归多一只,各字号火气很大,但由于很难辨别,大家一起洗澡公养,无话可说。今年窑家已请他们到别的场子去玩了。不然绝大部分字号都退出场子,窑家只好吃西北风了。
去年,上海出现一家场子,只要通过公养,只要是六条腿的,不管是什么蟋蟀,统统可以进来,唯一的规矩是,只要对方虫二次别头,这虫就判负,付二组,走人。在没有检测条件下,大家都硬当一点,以免白虫、秋虫、药虫、装甲虫地乱说。输了,大家回去把白虫份得更好一点,把秋虫的虫王请回来,把药虫的配方再调整得好一点,把考瓷层再涂得再厚点……,这就是赌博,生生相克。愿赌服输。
接下来占玩虫人百分之十五的这部分人,这部分人由于年轻,思想开放,对新生事物都比较容易接受,喜欢蟋蟀,但不刻骨铭心,他们对白虫不感冒,不拒绝,可以和秋虫一样买些玩玩,斗斗,来点小刺激。但不可能成为玩白虫的主力军,对他们而言,玩虫是一种消费,是一种丰富业余生活的娱乐而已。
最后是占玩虫人数百分之八十之众的玩虫主流群体。这部分人由于从小爱好,对陪伴了大半辈子,给生活带来无穷乐趣的蟋蟀有着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曾经玩过虫王、将军,一生难忘。捉虫养虫的趣事,历历在目。每年对秋兴的期待,日思夜盼。这特殊年代,培养出来对虫的有着特殊感情的特殊群体,在一觉醒来,发现世界变了,这玩了几十年的虫变得看不懂了。
在市场里,在场子里,几十年培养起来的眼光一下子变得没有用了。
秧子、白虫充斥在整个市场和产地,原来很简单的相虫八格十二相,十六形不适用了,大头宽项的蟋蟀比比皆是。选虫先要辨别秋、秧、白虫,辛辛苦苦积攒了一年的钱被风吹走了,而且一点声音也没有听到,用我们上海人的俗话说:这钱扔进黄埔江至少还能听到"扑通"一声声响.而且这虫又不能炒韭菜吃,胸闷。
在场子里,现在同样看见白虫头痛,变原来的头痛为从头痛到脚。原来大家都在一个起跑线上,谁的眼光好,运气好,赢面就大一点。输了也无怨言,明年再来。一年盼着一年,输输赢赢,几十年就这么走过来了。
现在份房水平高了,白虫能和秋虫抗衡了,而且由于比较好的白虫的获取远比秋虫简单。也就是说,一般秋虫爱好者一个虫季,获一条军长,二条旅长,三条团长,三五个人合起来,用军长、师长去打别人的师长、旅长,上风肯定多一只。但现在玩白虫的可以在不同的时段获得N条军长、师长,只要肯出价。那白虫的上风肯定不是多一只了。
这二年,特别是去年,这个百分之八十之多的庞大玩虫群体普遍感到,这虫的玩法要改一改了。宋字号只有一个人坚持要进场子。不怕输钞票。
怎么玩,大家熟悉的朋友在一起,斗斗友谊赛,或来电小花,喝顿老酒。强调以高兴,玩过为主。谁愿意在明知秋白难分,而且整体实力悬殊的情况下,坏了辛辛苦苦弄来的虫不算,还要白白地送钱给别人。我想,今年进场子及斗大花面的在玩秋虫的群体中比例肯定会减少。
明、后年基本上会有一个白斗白、秋斗秋的格局及相应的游戏规则出现。
作者: qingyunchen 时间: 2012-8-2 16:26
分析透彻,顶!
作者: 蟋蟀情 时间: 2012-8-2 16:26
第三,预测一下,在今、明二年秋白胜率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放弃秋虫去玩白虫。有多少人一年四季玩白虫。有多少人仍然玩秋虫。有多少人干脆不玩虫了。
我想,如果前面对玩虫人群体分析比较正确的话,那么,橄榄型玩虫群体的两端肯定会放弃秋虫去玩白虫。
将有不会超过百分之一玩虫者;一年四季玩白虫,但估计能成为骨灰级的持续玩上五年,十年的属极少数。
每年秋季去市场或产地收虫,玩虫的人,估计还是占绝大多数,但是玩的方法可能有所改变,理由有三个;第一玩了几十年的秋虫,已养成了一种兴趣爱好和习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第二,蟋蟀的产地和二十年前比较已有很大差异,但目前存在的,正在开发及没有开发的虫产地再玩二十年是没什么问题的。第三,在宁阳,宁津等地,政府对蟋蟀资源的保护已有了实际行动,在一些地区专门拨地进行蟋蟀的复壮培养。在一些地区已明确禁用除草剂和某些农药,以保护蟋蟀生存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当然也有很少一部分玩虫的朋友,因白虫的出现,弄得灰头土脸,但又不屑白虫的特殊身份。转不过弯来,心灰意懒,干脆不玩了。
综上所述,白虫在概率上战胜秋虫,只是个时间问题。而玩虫人中绝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地存在钱的输赢问题。所以在今年的场子白虫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可避免,在明、后年大场里白虫斗白虫势在必行。
我认为在蟋蟀的历史长河中,白虫的出现,仅仅是一点水而已,随着利益的驱使和远胜白虫的或以白虫为载体的饲料虫、药水虫,或以其他如遗传的、生物的、化学的,物理方式培养出来的,有着和蟋蟀一样的外形和动态的人工培养蟋蟀完全有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出现。
赌的人都是希望赢的,而且都是认为自己会赢的。
玩虫的人也希望自己的虫能上风,能赢,无论是赢钞票或赢心情。
然而,大家对“诈”是痛恨的。
在市场里,在产地大量不会斗的秧子,白虫、冒充秋虫卖给收虫人。
在场子里,比秋虫大二、三圈的白虫在明令禁止的白虫不允许参于的情况下,利用暂时没有很好鉴别的方法情况下,混在秋虫里去诈斗。骗别人的钱。
虽然我很自信,但有时候也会没方向,我特地在这次虫友开会的时候请教了一下,为什么过去白虫没有腔调的辰光,我从来也没有听到过玩白虫的朋友吵着要和秋虫斗,也没有听到过玩秋虫的朋友吵着要到玩白虫的圈子里去斗虫。现在在明确禁止白虫进入参与的场子和比赛,偷偷的混在秋虫里也算了,人家没发现,赢钱赢面子也摆了.但是这些人不但不忌讳,反而吵着要进秋虫圈子斗虫,搞不懂了。
有的朋友说,这种人是老卵。有的朋友说,这种人是戆大。
我认为这种人不是老卵。也不是戆大,这些人可能是搞白虫销售的,也有可能是年青,涉事不深,不懂玩任何东西的规矩。
有一千多年打斗历史的蟋蟀能流传至今,而且是在很多场合作为一种赌博工具,必定有着它一套严格的游戏规矩,并随着不同的时段和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
例如,远的不说,听我师傅讲,解放前斗蟋蟀规矩很严格的,发现有人扔炸药包,做手脚,要斩手斩脚的。
解放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是比斗,不管在什么场子,比斗是主流,这是石板上掼乌龟,硬碰硬的生活,就是斗眼光,比谁的眼光凶。哪怕我的虫大对方二圈,只要对方的虫比我的虫好,我不愿意斗,我就可以睁着眼睛说对方虫大,不斗。这就是规矩,都明白。打个招呼,以后有机会,各自走人,双方不会吵架的。
后来为了提高配斗效率,场子里实行吊打,为了解决做笼形问题,湿吊又来了。
为了解决药水问题,公养出现了,三天、五天、七天,清水澡变成了胡萝卜澡。
现在白虫来了,时间一长,白虫赢面一大,相信不会白虫一直按住秋虫打,新的游戏规则又会出来。
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这样,游戏总是在前,规则总是在后。没有游戏,哪有规则,没有规则游戏不能持久。
我每年参加宋字号的斗虫,近20个人,几十年一贯制,这个字号能这么长时间的存在,自有着他一套严格的规矩和大家都知道的而且必须遵守的一条道德底线。否则早就作鸟兽散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是由人制定的,但我们每个人都必须搞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你是规矩的制定者,还是规矩的执行者。
白虫、秋虫自然有他们的游戏规则,您遵守了吗?
希望这文章能给玩虫的朋友们有个心里定位,淡定一下心态。
希望大家秋兴玩出好心情。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工作愉快,全家幸福。
——蟋蟀情——
于二0一二年八月二日
作者: 天道酬勤BB 时间: 2012-8-2 16:33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作者: 蓟门烟树 时间: 2012-8-2 16:34
好文,顶!
作者: wjmnnqj 时间: 2012-8-2 16:36
洋洋洒洒长文,LZ辛苦。打下来细看。
作者: 诗巍 时间: 2012-8-2 16:37
由于高质量白虫的出现,可能要影响到部分人的秋趣了。
作者: 闪闪红星 时间: 2012-8-2 16:42
{:soso_e179:}
作者: 红黄 时间: 2012-8-2 16:43
边文华先生的书写的很实在,抄袭的东西少,可惜人不在了,不然真想找他聊聊虫;
白斗秋是有限的人力对抗无限的自然产量,无论今年的火战绩如何,都可称壮举,我们这一代份虫人如果完不成阶段性目标,也不存在后来新生力量再去续力;
要突破自然规律极难,比如火选址菏泽,主要是避过南方的梅雨季,淮河以南想出早虫斗秋,都必须看老天脸色,而且多数事倍功半,而淮河以北想以放养模式出晚斗虫,风险又集中于处暑前即开始的夜间低温,弄不好全军覆没;再有一点,最好的份房都必须定期回野,过去我不信这个邪,现在觉得应该改正,如果秋虫不存在了,白虫就灭亡了,要是玩家们不再喜欢秋了,份房主人们也得歇业;火能达到现在的高度,源于对秋的爱,源于对自然的理解;
老哥当年室内没弄好,恐怕是早期密度大了,玻璃房没弄好是温差突破虫承受范围,幼虫饲料也相当讲究,孩子的营养构成与成人差异很大;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份虫好比100个细节处理,掌握95个都难说及格,我研究白虫的年头恰巧跟儿子的岁数一样,开始源于爱好,现在坚持是为了给儿子一个榜样,未来如果不能有所突破,也算经历过,对得起老天爷让我活一世的安排{:soso_e100:}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2-8-2 16:58
蟋蟀情 发表于 2012-8-2 16:23 
第二个问题:喜欢秋虫和喜欢白虫的人员结构情况。
以火为代表的白虫作为秋虫的一种补充,已摆在 ...
我没接触过白虫。秋虫也好,白虫也好,若沦为单纯的赌搏工具,那还不如去玩牌九,一翻两瞪眼,比赌虫还快。
作者: bxmy 时间: 2012-8-2 16:58
写的很好,谢谢楼主!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2-8-2 17:06
蟋蟀情 发表于 2012-8-2 16:26 
第三,预测一下,在今、明二年秋白胜率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放弃秋虫去玩白虫。有多少人一年 ...
称玩虫为秋兴,是结合捉,养,斗一个整体过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这个过程将索然无味。我没收过虫,也不会去收虫,更不会因为斗虫去买白虫。玩虫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境界。
作者: 九命妖狐 时间: 2012-8-2 17:07
写的很好!!!精辟!!!!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2-8-2 17:10
我讨厌白虫。因为白虫有极大可能把玩虫这一雅兴带入纯赌搏的深渊。
作者: 好汉饶命 时间: 2012-8-2 17:32
华文~拜读~看来我属于15%~
作者: 人生几何 时间: 2012-8-2 17:36
{:soso_e142:}
作者: 笑熬浆糊 时间: 2012-8-2 17:38
{:1_182:}{:1_182:}
作者: 无影落翼飞 时间: 2012-8-2 17:41
741489639 发表于 2012-8-2 17:10 
我讨厌白虫。因为白虫有极大可能把玩虫这一雅兴带入纯赌搏的深渊。
我也玩白虫,那是钱老大赢钱老二,白斗秋是骗子,白虫混进秋虫卖是找挨打.
作者: 独有一种忧伤 时间: 2012-8-2 17:46
顶过再看,有些长。{:soso_e179:}
作者: 独有一种忧伤 时间: 2012-8-2 17:54
我也相信游戏规则会变的,应该会从大场慢慢普及开,白虫应该有它的软门,我们不知道,并不代表没有。{:soso_e179:}
作者: STEVEN 时间: 2012-8-2 18:19
顶{:soso_e181:}
作者: 水白菜 时间: 2012-8-2 18:22
{:soso_e179:}
作者: 来虫擦牙即走! 时间: 2012-8-2 19:03
总结的非常到位,从头到尾每个字我都看了,我很喜欢看这样的文章。我玩虫也是从小玩到大的,虽然只有十几年虫龄,但是感觉现在的虫和十年前也有很大区别。那时候的山东虫我印象很深刻,色浓皮厚,叫声雄厚。十块钱四条。我们小时候零用钱不多,都用来买虫了。那时候是自己抓上海土虫外带买些山东虫作为外援。所以花了不少时间研究虫,挑虫也比较认真仔细。那时候其实就有秧子虫或者盆褪,但只占一小部分。我也被无良商贩骗掉些零花钱,对年幼的我来说也算是大钱了{:soso_e120:}。现在市场里的所谓宁阳虫、乐陵虫、宁津虫,一大滩罐子上百条虫,一条都挑不出来。要型没型,要色面没色面,底板也不行。 我有个习惯就是每年八月初,就要收第一批虫,以前每年都有亮点。现在连续几年只能收压盆虫了,哈哈。 不过这个习惯还是雷打不动。 感觉秋白之争就像我们小时候上海土虫和山虫打一样,土虫大多数都斗不过那时候的山虫,但是一旦出一条极品,就能草割大部分的山虫。山虫也只有将校级的才能够抗衡。顶级白虫固然棘手,但顶级的秋虫也是他们的噩梦。玩就玩这个尔虞我诈、虚虚实实。不是有位伟人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这句经典的名言嘛{:soso_e113:}
作者: 从轻一声 时间: 2012-8-2 19:22
白与白竞斗,秋与秋竞斗,这观点与我是一致的,理由也是你说的,这么多人都喜欢去山东享受收虫乐趣,在白虫无敌的广告下,秋白混斗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谁都不会送钱给别人用。再回头分析一下,组织斗虫者,他们也是为了提供大家和谐斗虫环境,绝对不可能为了秋白混斗整天搞得焦头烂额,心惊胆战。通俗的说,知道是个秋白混斗的场子,基本是没有人气的。毕竟玩秋虫的爱好者多。
作者: slm700811 时间: 2012-8-2 19:27
称玩虫为秋兴,是结合捉,养,斗一个整体过程。少了任何一个环节,这个过程将索然无味。玩虫是一种心情,更是一种境界{:soso_e179:}明天我去克隆人 参加奥运会{:soso_e144:}
作者: slm700811 时间: 2012-8-2 19:29
即为高端 就是挣高端的钞票 {:soso_e113:} 好挣 是吧
作者: zhulinjun 时间: 2012-8-2 19:40
文章写的不错,只是不喜欢白虫
作者: 菜老师 时间: 2012-8-2 19:57
本帖最后由 菜老师 于 2012-8-2 19:58 编辑
写的比老师还专业啊,好贴要顶一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实玩虫迟早要走到份这个方向的,以前都是自己抓,后来有钱的就选择更省力更方便更效率的方式,收虫,收看的上的,收人家上风的好蟋蟀,养的方面开始自己选择食料,这也是在培养蟋蟀,只是针对成虫之后的培育。再到现在的白虫,其实如果细心点,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关键还是规矩,如果处理好白虫和秋虫之间的关系这应该是以后的一个重要关键。让不同的玩家选择不同的乐趣,让更多的人能够顺利的找到自己的平衡点这样我相信以后玩虫的道路还会很长。现在是白虫刚开始崛起,摩擦不断的一个时间段,如何磨合好是我们玩虫人需要去努力的一件事。
作者: cxrcxrcxr 时间: 2012-8-2 20:17
帮楼主纠正下,斗斗10元,20元,公安要抓一样好抓的!去年沪太路绿地就抓过一次!你说的是法律,赌博法是刑法!中国还有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一样可以劳动教养你斗斗10元,20元的人的!这个我专门咨询过法院和公安的朋友的!劳动教养直接有公安机关的法制科直接拷图章的!不用通过法院!
我也喜欢白斗白,秋斗秋但关键是没有统一的标准,按笼型来分的话,下次看到对方比我大的,直接说对方是白虫!
宁津虫的笼型也没法和宁阳虫比的,有时也会大2圈的!
知道为什么今年很多场子混斗吗?去年很多场子是不带白虫的,但基本每场都有白虫出场,十赌九骗!这样对只玩秋虫的是不公平的!今年混斗这样你不配置白虫是你自己的事!(去年本人一个师长也是输在野火上的,说好不带,但对方是在乐陵买的白当秋买的,而且对方根本就不玩白虫的)
斗蛐蛐最大的乐趣是比斗,这样对眼光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淘汰了总是淘汰了!
昨天去看了野火,今年秋虫难玩了!这次团购的野火很多在山东基本都是4--5位数的!
场子少了,斗友谊的多了不是好事吗?先生你说对吗?
作者: 红疯子 时间: 2012-8-2 21:19
“十赌九诈”这是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另外“适者生存”又是另外一个真理,所以大家都能坚持斗斗纯友谊就没有那么多好纠结的。
作者: 闸北老李 时间: 2012-8-2 21:50
{:soso_e179:}{:soso_e163:}
作者: 铁骑★铁血 时间: 2012-8-2 22:14
文章写的非常精彩,入木三分,不像某些人怀着阴暗的目的打着正义的旗号,对我而言,就像楼主所说,是儿时的一种延续,估计我们的下一代已经基本没有这种玩虫的情结了,谢谢楼主的好文
作者: 虫鸣花开 时间: 2012-8-2 22:47
{:soso_e100:}
作者: 鼓楼小段 时间: 2012-8-2 23:02
{:soso_e100:}{:soso_e100:}
作者: 外环线 时间: 2012-8-2 23:22
{:soso_e163:}{:soso_e179:}
作者: kevin612 时间: 2012-8-2 23:27
{:soso_e179:}好文,必须顶
作者: 灿烂涅槃 时间: 2012-8-2 23:35
顶!
规矩定好,愿赌服输,管他东西南北虫,只鄙视一种:不带白的场子,偷偷拿高端白来“出千”的。
普通玩家,买个低价白虫自娱自乐,也不错。
作者: 菜老师 时间: 2012-8-3 00:01
我这种屌丝还是支持秋虫的,毕竟高科技就了到时候都商品化。好虫总归在有钱人手里,斗蟀也成了斗品牌,斗虫价,斗蟀文化业彻底变成了赌博文化,以前玩蟋蟀自己抓,讲虫缘,讲眼力,就算收虫也是要靠眼力和缘分的,现在可好了,就算来一个不喜欢玩虫的,只要丢一堆钱,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好虫到手,到时候大家拿钱砸,个个是虫王,到时候赢的还是庄家和卖白虫的,相打无好手,本来大家你来我往输输赢赢,至少还有谈资,现在呢,赢了输了只是个过场,最多说谁谁谁运气好,一个地方买的一个价钱的,结果被他赢了,当然也许现在也有人不懂虫请别人帮忙收,但是至少好虫也看缘分,商品化了只要有钱赚,他可以无限量提供,趣味性大大减少。我也不是说一定要否定白虫的存在。只是如何玩出份白虫的乐趣,找到大家玩白虫的参与感。这因该是我们今后去寻找的,现在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也许是得到了甜头所以乐此不疲,当真正白虫普及化了,到时候我相信就算现在玩白虫不亦乐乎的一批人,其中因该有大部分人也是会较之无味吧。
作者: 无色无相111 时间: 2012-8-3 00:22
15%飘过~好文章!顶起
作者: dm781111 时间: 2012-8-3 00:31
{:soso_e179:}
作者: 神阿门我了 时间: 2012-8-3 00:32
{:soso_e179:}先生文采无话可说 顶{:soso_e179:}
作者: 汕园图片社 时间: 2012-8-3 01:12
看来以后只能看虫比斗了。这样公平一些。{:soso_e140:}
作者: 60后虫迷 时间: 2012-8-3 01:21
文章写得确实精彩。{:soso_e179:}
作者: 罗素 时间: 2012-8-3 01:22
识大势,俊杰{:soso_e179:}{:soso_e160:}{:soso_e163:}
作者: 明易堂主 时间: 2012-8-3 01:35
红黄 发表于 2012-8-2 16:43 
边文华先生的书写的很实在,抄袭的东西少,可惜人不在了,不然真想找他聊聊虫;
白斗秋是有限的人力对抗 ...
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毅力和智慧。祝你早有突破,获得成功!

作者: 逍遥津 时间: 2012-8-3 01:52
{:soso_e100:}好文章 辛苦了
作者: 大愚鱼夫 时间: 2012-8-3 02:30
文章精彩,但还是经不得细敲,不反对蟋蟀情老师的观点的前提下我的观点是:
1.斗虫,实际是斗自信,每个人都相信自己的眼光,认为自己的虫不会输给人家,才会斗的起来。至少相信不一定会输。
2. 白虫与秋趣没有抵触,说因为白虫胜率高了,就会失去秋趣,我认为是无稽之谈,说这话的本身自己对秋趣的认识不足或更说白了,目的不纯,我也是秋趣爱好者,喜欢欣赏虫的斗品和拼死一搏的精神,不以赌为第一目的,所以每年基本上百多条虫都要推出去斗上一口,有友谊斗友谊没友谊斗小花,输赢一乐而已。一年的工作,生活压力通过一秋的虫趣从精神上得到了释放,虽然体力上吃力,但精神上愉悦,我追求的是通过自己的眼光寻出一流打品的蛐蛐。反对火的人们首先是对自己的不自信,你以为随便那一条火就可以在外面称王称霸啦?滑稽可笑。
3.既然玩秋趣,不以赌博为目的,你有什么道理反对白虫呢?你以玩为主,现在的火又能提供上品的打口和精彩的打斗场面,不是能够更满足你玩的兴趣了吗?否侧,不要再为自己的斗虫目的去套上秋趣的光环。还自作高尚,悲哀!
白虫一年四季有,秋虫只玩一秋,这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乐趣,在秋的季节里,玩秋的人们又多了一个选择品种,你喜欢或不喜欢,是自己一个人喜好,自己决定就好,敢不敢斗,是你的自信和勇气,跟白虫无关,只要田野大地蛐蛐没有成为像大熊猫那样的稀缺保护资源,秋趣不会因为火的出现而毁去,请真的不要搞得那么悲情。
4。虫本不会赌,是人赋予了他赌的特征,所以火也一样,他本无赌的秉性,是人要赌,才拿火说事,才有公平不公平,赌历来是不公平的,否则就没有输赢,玩虫的就二种人,玩兴趣的和玩赌的,没有上文分析的那么复杂。
仅是自己的一孔之见,我不反对火,也只在秋天玩,只要是蛐蛐我都可以接纳,仅此一秋。但人有诚信你不玩白,我决不出白,但在收虫过程中混进的我无法保证。这是态度
作者: 灰青1990 时间: 2012-8-3 07:34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2-8-3 02:30 
文章精彩,但还是经不得细敲,不反对蟋蟀情老师的观点的前提下我的观点是:
1.斗虫,实际是斗自信,每个人 ...
,简单明了。
作者: 似曾相识2012 时间: 2012-8-3 07:36
秋虫的乐趣存在千百年了,白虫在科技的帮助下飞速成长,这样玩虫的人多了选择应该是好事。至于拿虫赌博是某些人没事干钱多随便玩玩,不是这样的人也不会进去凑热闹吧,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soso_e188:}说的简单些就是钱多买草鸡蛋吃·······钱不多大润发排队买鸡蛋吃·····{:soso_e113:}顶邵老师好文章{:soso_e179:}
作者: 秋鸣大花牙 时间: 2012-8-3 07:44
蟋蟀情 发表于 2012-8-2 16:26 
第三,预测一下,在今、明二年秋白胜率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放弃秋虫去玩白虫。有多少人一年 ...
邵老师好!虫季一到,邵老师的好文章就出现了。先顶!再好好欣赏。
作者: tonnifu 时间: 2012-8-3 08:04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2-8-3 02:30 
文章精彩,但还是经不得细敲,不反对蟋蟀情老师的观点的前提下我的观点是:
1.斗虫,实际是斗自信,每个人 ...
玩虫要有自信,说得好!
作者: 白清黄 时间: 2012-8-3 08:21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2-8-3 02:30 
文章精彩,但还是经不得细敲,不反对蟋蟀情老师的观点的前提下我的观点是:
1.斗虫,实际是斗自信,每个人 ...
简单明了,好笔头
作者: 睿王后人 时间: 2012-8-3 08:24
{:soso__16984349925490629196_1:}
作者: 白清黄 时间: 2012-8-3 08:26
又见LZ长篇大论,
感觉有点类似什么工作报告,
宣传型博文,
汗的
作者: 京城吴大帅 时间: 2012-8-3 08:43
玩蛐蛐的总归是小众。有钱人玩蛐蛐又是小众的小众。有多大的资本敢于投入份虫“行业”呢?
作者: 黑黄大头 时间: 2012-8-3 08:49
{:soso__3091883934613415232_1:}{:soso__7362128888489768217_1:}
作者: 激励者 时间: 2012-8-3 09:08
先生分析透彻。
作者: cognis 时间: 2012-8-3 09:13
{:soso_e163:}
作者: 红疯子 时间: 2012-8-3 09:24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2-8-3 02:30
文章精彩,但还是经不得细敲,不反对蟋蟀情老师的观点的前提下我的观点是:
1.斗虫,实际是斗自信,每个人 ...
寫的好,頂一個.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2-8-3 09:29
{:soso_e160:}
作者: 陈大将军 时间: 2012-8-3 11:35
哈哈,今年能看好文多了不少。也不枉我振臂一呼了。
作者: 龙形 时间: 2012-8-3 12:22
邵老师写得好,秋白混斗必然坚持不下去,就是友谊赛也是参照斗场的规则,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为大众的意志而转移,不论今年混斗在胜率上是白大于秋,还是秋大于白,相信都会有新的规则出现.
作者: 李老爷 时间: 2012-8-3 12:44
如果存在利益,那么秋白之争永不会停。
作者: 秋色不绣 时间: 2012-8-3 12:50
{:soso_e160:}{:soso_e163:}{:soso_e179:}
作者: 深海 时间: 2012-8-3 13:48
{:soso__2940542755720155088_2:}
作者: 蓝颈罩砂 时间: 2012-8-3 14:50
好文章!{:soso_e179:}
作者: 海翔 时间: 2012-8-3 15:20
文章写的不错。淡定些,一两年之内必有结果。俺的原则是关注而不参与。
作者: 合海 时间: 2012-8-3 19:05
好文章,分析透彻。
作者: 红黄 时间: 2012-8-3 21:16
明易堂主 发表于 2012-8-3 01:35 
传承的是一种精神、毅力和智慧。祝你早有突破,获得成功!
谢谢,不过说实在的,我还没考虑过传承的问题,起码不会主动培养儿子玩,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乐趣,我只想试试有没有机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玩到一定的深度。
作者: 浩然雅士 时间: 2012-8-3 22:07
将来玩虫的方向,将进入专业爱好者时代。
即,自己孵化,品种改良,良种共享,友谊竞斗。
或,高价收购,巨额竞技,资源垄断,告别大众。
主流玩家的明天就看,掌握孵化技术的专家是否将,这项技术向大众传授了!
作者: 打不死的 时间: 2012-8-3 23:19
1%的高端白虫打的好,是白虫;
99%的丢弃给80%的爱好者的白虫,就不是白虫了,甚至就要冒充秋虫了?
所以,您的结论就是白虫很强,很高端?
作者: 将军黄虫 时间: 2012-8-4 00:19
本帖最后由 将军黄虫 于 2012-8-4 00:27 编辑
首先感谢楼主对蟋蟀的热爱,写了不少有关蟋蟀方面的文章,读来可谓长了不少知识。但是从楼主这篇文章来看,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商榷的,现在网络上总是有人把不喜欢白虫、或感觉白虫没野生秋虫好的人看作是异类、刚度、思路老套。其实不用长篇大论来说明野生蟋蟀比人工培育的蟋蟀好在哪里,简单说:过去甲鱼是野生的?过去的黄鳝?过去的蜂蜜?再如现在的深山里打的野猪、野鸡、野……事实证明凡是野的都是好的,至少比家养的、人工繁殖的要好的多!还有许多列子足以证明,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都懂的。所以结论,人工培育的蟋蟀再好,也比不上大自然的野生秋虫好,这个是肯定的。至于野生的蟋蟀因为自然环境被破坏,而越来越少,尤其是野生蟋蟀优良品种数量无法和人工培育来比较,这点,总的来说,蟋蟀这个东东,只要当前野生的总量比人工培育的多,那么出将的比例就高。因为毕竟人工你培育白虫就那么大的地方,怎么能和广阔的大自然田野来比呢?再说你花钱花精力,成本高昂,而大自然不花本钱无限自由繁殖来说,经济上你怎么比?至于说到精选培育的白虫,和野生的将军虫来比,肯定是吃下风!不过有个问题,到目前为此还是很厉害的就是饲料,呵呵,这个东西其实发展的前途无量啊。红黄这个年轻人思路敏捷,他也是搞过人工培育蟋蟀的,而且很早就搞了,现在他的红牛蟋蟀饲料发展趋势我敢说要胜过他的人工培育蟋蟀,因为这个是蟋蟀打斗胜利的非常重要一个环节,也是致命的一个环节,商家看中其中的商业价值是无量啊!
作者: 虾米 时间: 2012-8-4 12:01
{:soso_e100:}
作者: 箜_絔 时间: 2012-8-5 10:26
{:soso_e179:}
作者: 白露前后 时间: 2012-8-5 17:46
红黄 发表于 2012-8-2 16:43 
边文华先生的书写的很实在,抄袭的东西少,可惜人不在了,不然真想找他聊聊虫;
白斗秋是有限的人力对抗 ...
如果秋虫不存在了,白虫就灭亡了_---------这句话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作者: 暗黄土虫-华俊 时间: 2012-8-6 00:19
楼主有点杞人忧天。
作者: 暗黄土虫-华俊 时间: 2012-8-6 00:30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2-8-3 02:30 
文章精彩,但还是经不得细敲,不反对蟋蟀情老师的观点的前提下我的观点是:
1.斗虫,实际是斗自信,每个人 ...
说的好!顶!这才是玩虫的豁达心态,要比哪些写文章沽名钓誉的人强太多了。
作者: ququ1 时间: 2012-8-6 09:51
支持蟋蟀情老师!如果说研究白虫是因为秋虫情结,为什么还要白虫斗秋虫呢?任何竞斗总是有规矩的,有哪个赛场用野鸽PK信鸽、野马PK赛马!这些年白虫打斗力变强也好、变弱也罢跟秋虫斗什么斗,白虫秋虫根本就不该同台对抗,就该秋斗秋、白斗白!
作者: 没有色 时间: 2012-8-6 22:08
{:soso_e160:}坐下来看看,文章确实写得不错。顶!!!!!
作者: majulin 时间: 2012-8-8 06:49
{:soso__5336891670842247475_1:}{:soso__1773849483605742356_1:}{:soso__1773849483605742356_1:}
作者: 早秋勇将 时间: 2012-8-8 07:42
{:soso_e179:}{:soso_e179:}
作者: eeee 时间: 2012-8-8 12:03
接下来占玩虫人百分之十五的这部分人,这部分人由于年轻,思想开放,对新生事物都比较容易接受,喜欢蟋蟀,但不刻骨铭心,他们对白虫不感冒,不拒绝,可以和秋虫一样买些玩玩,斗斗,来点小刺激。但不可能成为玩白虫的主力军,对他们而言,玩虫是一种消费,是一种丰富业余生活的娱乐而已-------被你圈进去了,,,呵呵
作者: 1715511808 时间: 2012-9-9 13:45
{:soso_e134:}
作者: 天生我才 时间: 2012-9-9 23:47
学习了,谢谢!{:soso_e181:}
作者: 赵王在燕京 时间: 2012-9-10 00:09
剖析的透彻,也是虫界发展的必然!好文顶了!!!
作者: Summer_Long 时间: 2012-9-10 00:58
忽悠吧!继续忽悠!
百分之99的垃圾没地方去找出路呢?
作者: 适情雅趣 时间: 2012-9-10 02:05
{:soso_e100:}自信源于实力,斗一次输一次您还有自信吗?
作者: 摸金校尉 时间: 2012-9-10 11:44
蟋蟀情 发表于 2012-8-2 16:26 
第三,预测一下,在今、明二年秋白胜率有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放弃秋虫去玩白虫。有多少人一年 ...
以前在中蟀网就拜读过您的大作,可以称得上篇篇精彩。还望先生再接再厉,多为我们这些年轻朋友发些好贴,读您的帖子增长不少知识。
作者: 青烟 时间: 2012-9-10 15:48
关键在于对虫资源的控制,野生虫不可能被少数人垄断控制,白虫资源则必然被少数人掌控。
作者: 小张来也 时间: 2013-5-12 21:51
来虫擦牙即走! 发表于 2012-8-2 19:03 
总结的非常到位,从头到尾每个字我都看了,我很喜欢看这样的文章。我玩虫也是从小玩到大的,虽然只有十几年 ...
去年我 的一个 上将打败了好几条白虫(大头大牙也厉害),极品对极品,说不定的,秋与白都是虫。
作者: 阿一 时间: 2013-5-13 10:32
高端的白虫和秋虫里的虫王元帅一样不是我们小户玩的!
作者: cognis1980 时间: 2013-5-13 11:39
ddddddddddddd
作者: yxz 时间: 2013-5-14 23:41
白虫的父本母本都是高级秋虫,有本事你能靠白虫自己繁殖下去。野生老虎总比家养老虎凶。只不过现在有名气的虫产地好虫越来越少,虫也越来越少,主要是当地农民抓秧子抓的,当年没卵,何谈明年有虫。
作者: 九路夹单 时间: 2013-5-15 14:56
回顾自己的玩虫经历,真痛恨现在的白虫.10年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蛐蛐市场都因为缺少上海人而出现萎缩,更何况白虫市场.我不敢说中国的蟋蟀文化会走上消亡之路,但对上海的蟋蟀文化走上消亡之路是不怀疑的,原因两个:一是现在玩蛐蛐的主力们的孩子极大部分对蛐蛐是没有一点兴趣的;二是随着年龄增长,以及各种高科技虫的出现,玩虫的人是一年比一年少.我说15年后,蛐蛐盆扔路边都没人捡.
作者: 灿烂涅槃 时间: 2013-5-15 16:49
不赌,白虫没市面。
作者: 老农民 时间: 2013-8-2 00:46
{:3_292:}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5-3-28 15:04
先顶,再复习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5-3-28 19:13
野生好虫越来越少,白虫出现了。斗钱越来越大,好白虫出现了。有需求才有生产者。对白虫原则讲只有两种方法,其一、堵,现看来是行不通了。其二、放,现看来是条出路。最后说,改良的方法不会有出路。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5-3-29 10:30
学习!顶!{: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