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2013"血滴子"在运用中的一些技巧,写一篇具体的文章答各位消费者
[打印本页]
作者:
诸葛麟骧
时间:
2013-6-21 07:44
标题:
2013"血滴子"在运用中的一些技巧,写一篇具体的文章答各位消费者
这些年来的每一个日夜,我一直在做蟋蟀饲料的实验,不同的理论,不同的配比,不同的物质运用到秋虫白虫的饲养中去。以至于我成为一个365天家里长期保持有100--200条蟋蟀的养户。观察每一条蟋蟀在使用新的配伍后是什么情况,是什么表现,打斗结果是怎样。
我得到了很多数据,很多有用的结果,很多对于蟋蟀饲养有很大帮助的经验。但是我也付出了很多很多,其中最珍贵的是,每当8月来临,我不再有那种心潮澎湃的激动,和对山东的向往!是的,随着对一件事物了解的深入,我渐渐的失去的是那种精彩。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蟋蟀之所以好玩是因为它的不确定性,它的千变万化,但是随着这些年来白虫技术和饲料技术的突飞猛进,随着答案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这件事情的娱乐性似乎消退了。
在秋虫这玩意儿上有一格基本浅显的理论,大家都被蒙蔽,又很多朋友说早秋的沧州虫很会斗,宁津乐陵虫早秋比宁阳的好,晚秋又斗不过到龄的宁阳大拍子,似乎是些经验性的东西,但其中的大力很简单,(以下的观点是指地块群体对比,而不是个体比较,),早秋沧州虫,个头小,干结,虫很凶原因你知道吗?原因就是他早出土,气候导致的早出土,所以沧州虫个头小,如果斗局在9.15前后开始的话,那么早出土的沧州冲碰到相对晚出土的宁阳虫,就好比23岁的小伙打13岁刚刚退毛的童子鸡。同样,为什么沧州冲到10月20号就斗不过宁阳虫了呢?其实和虫的品级养功的关系不太大,10月20号那天,相对早出土的沧州虫,米阿队宁阳白牙青,就好比78岁老头挑战26岁猛男,会被打死。从这里看出,其实谈论某一地区的蟋蟀的凶与否主要还是要看这个地块的时令(我这里主要谈论名产地,什么新疆,塔克拉玛干别掺和)以此类推,乐陵宁津早秋凶,深晚秋也斗不过宁阳,主要原因不是养功和虫的品级,原因还是时令,在目前我的认识来看,在秋虫的领域理沧州虫最早,群体对抗的话其他地块的蟋蟀很难在9.10---9.20之间敌过沧州虫,如果要用宁阳宁津虫敌沧州早秋战将的话,我觉得不应该挑选品级,而是挑选宁阳宁津的伏退,梅鸡,大棚来出战,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就是用比沧州虫出土更早的老皮壳来对付他。
以上的这些斗虫思路的前提是大家都之用秋虫,随着白虫的科技发展,这一切改变了,试想一下,我拿一条7.20蜕皮的白虫,养到9.20来出斗你的一条8.15蜕皮,8.20被你收如盆中的秋虫,也就是说我的虫养了60天了,老皮壳,上海话叫老得烧不苏的虫,来和你只养了一个月完全没有到龄的秋虫斗,而且前提条件是我选的白虫都是牙大项阔在本来拍子就比你大的情况下,我的虫还到龄了开始收身,所以我的拍子更大了。我的虫不但比你成熟老练还拍子大你三圈,更有一个优势是你的秋虫是有限的,斗完就没有了,而我的白虫只要有钱天天可以去买。你怎么办?
说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够理解今年的秋天怎么斗蟋蟀了,脑子转过来的人现在家里已经有不少白虫了,准备养到9.20号来斗那些脑子没有转过来的人,给他们上课。而且白虫对于秋虫的优势是如下几点:
一:早秋,白虫成熟度比秋虫高,皮壳牙齿灌浆都比秋虫强,所以优势在白虫,白虫养户可以用7月20日入手的养了60天的壮年白虫来斗9月20日前后的少年秋虫,战绩几乎可以达到横扫。
二:晚秋:当10月25日之后,秋虫渐渐开始衰老的时候,8月20日前后蜕皮的白虫这个时候已经50-60天了,已经是青壮年了,可以大批量到场子里面去收拾老弱病残的秋虫了。
三:有很多玩家一直以为在中秋是秋虫的天下,因为中秋是很多秋虫名将成熟的时候,他们准备用到龄的高品级秋虫去扫白虫,但是不知道大家见过500元上下一条的白虫吗,在500元一条的白虫养到到龄后大家称过这种白虫的分量吗?我告诉你,这时候秋虫碰到白虫,秋虫比白虫小三圈。
面对以上我所诉述的局势,就是今年秋战的局势,坐在电脑桌子之前的朋友你看一下上面的这些描述,再想一想自己,目前你处于这条弱肉强食的食物链的哪一个环节中?
接下来我来向大家介绍我化解以上局面的方法,有饲料方面的,有蟋蟀方面的,有团队选择方面的一系列战术。
作者:
方工
时间:
2013-6-21 07:54
{:soso_e163:} {:soso_e160:}
作者:
行游山河
时间:
2013-6-21 09:09
感谢分享!{:soso_e163:}
作者:
xdp
时间:
2013-6-21 09:18
{:soso_e160:}
作者:
激励者
时间:
2013-6-21 09:56
{:soso_e100:}学习了!!!
作者:
jasonchen
时间:
2013-6-21 11:01
秋白混斗...到底谁才是胜利者..其实卖家才是真正的赢家...
作者:
白清黄
时间:
2013-6-21 11:30
本帖最后由 白清黄 于 2013-6-21 11:32 编辑
这些年来的每一个日夜,我一直在做蟋蟀饲料的实验,不同的理论,不同的配比,不同的物质运用到秋虫白虫的饲养中去。以至于我成为一个365天家里长期保持有100--200条蟋蟀的养户。观察每一条蟋蟀在使用新的配伍后是什么情况,是什么表现,打斗结果是怎样。
机密,商业机密,小心被山寨。
作者:
lj19685
时间:
2013-6-21 16:5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春笋敖竹
时间:
2013-6-21 17:48
所言极是,
作者:
duyiwuer
时间:
2013-6-21 19:05
{:3_292:}
作者:
老将军
时间:
2013-6-21 21:23
{:soso_e179:}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3-6-22 11:09
老将军 发表于 2013-6-21 21:23
{:3_292:}
作者:
老将军
时间:
2013-6-22 13:59
我爱蝈蝈 发表于 2013-6-22 11:09
{:soso_e181:}
作者:
平头宜昌
时间:
2013-6-22 14:44
{:soso_e181:}
作者:
永定阿四
时间:
2013-6-22 15:37
忽悠.继续忽悠 看来本山后续有人了{:soso_e113:}{:soso_e113:}{:soso_e113:}
作者:
罗素
时间:
2013-6-22 15:40
好贴要顶的{:soso_e179:}{:soso_e160:}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