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浅析养、斗、盆长,再谈直推(全文完) [打印本页]

作者: 打不死的    时间: 2013-9-24 15:03
标题: 浅析养、斗、盆长,再谈直推(全文完)
本帖最后由 打不死的 于 2013-9-27 11:19 编辑

      今年,一直想写这样一篇文章,苦于太复杂错乱,也苦于缺乏动力,这次机会来了。我认为写这样一篇文字能帮助大家选择如何开毛,何时比斗,如何去计算那些得失的斤斤两两。都是个人的实践,大家有分歧还是继续谈。
      首先要认识盆长的规律和方法。
    早期:
    一条八月底入盆的虫,进盆一般最先改观的只皮色的清洁度和肚子长出几节,这只需要5天时间;养的精进的高手,安排好静、干净的环境,食物一日三餐,及时放提,杂粮搭配得当,等等,虫色泽京润,映光(好虫),这个程度一般是在10天左右;也就是说九月十号,您的虫能达到这个水平。  
    中期
    后面是一个中间期,约15天左右,这期间及早您要决定虫要做龙型做空还是走晚路子养嫩。这段实践许多好虫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一般的是出背、出腰,背出则枪垂,腰出则尾夹,高级的是条虫变柜台,虫的肉身整体往高和方阔走;头部也有型的变化如出角,脖套头冒出,高级的有寿星头膨胀。所以,三分养指的是所有的虫,而如果是一批好虫之间养工就远不止三分了。进入9月底前,要应付斗和养两条战线,早路斗将和寒露即将开斗的养法当然不同,这当中还有选将的忧郁和做干的技巧。
    后期
    当面对一条黄一线,你会毫不犹豫的在秋分未到就开斗了,但当你遇到一条紫壳白牙呢?或者白牙青呢?我每年都有这个问题,比赛是9月28号,虫斗季在寒露,这始终是国虫网的尴尬。当遇到非常好的虫,就不能让他自然熟。这里有几个安全的方法:1、干养,控制盆子湿度;2、室外养,保证自然温差;3、食用饲料,加速老化和干。但遇到好的晚虫这还不够,就在夜晚晾虫,这可以加速皮壳老化,并能缩肚档。
    头顶开光,虫态有力就是在这个时候形成的。后期的虫型会有收缩,但虫的力度会明显提高,这就是能斗的预兆。大家经常说底板,我觉得底板跟虫龄有关,白牙青在这方面表现很明显,早期的白牙青肚子大得没型,到了9月底左右才出现高厚方的迹象,包扎由松到挺到紧;虫的起叫也是如此,虫叫声弱到叫了几天后变强,所以有人说虫多叫叫底板会好,所以当虫呼三时,我们一般是让他叫个7、8天再落;虫的步伐也会由弱到稳;虫的型和势都会变有力。这种底板的成长是自然的老化的过程,也有优养的功劳。
    然后是斗前虫养
    这里是控制龙形和虫性的关键阶段。也是观察虫态的关键期,简单的说斗不斗不是看大便,是看在斗格里的态势。此处还是掠过吧。
    所以,盆长是鲜明存在的,是有质量的差别的,是有阶段性的。熟悉了盆长,养就有手段,而斗就有尺度。
   
    养还用说么?我曾经专门写了一篇,我则么分阶段饲养喂食的,被大愚兄称为懒人养法。的确养得不够精细,差别在哪里?——从师父家拿回来的虫,一个礼拜光立即消失,当然色不会走掉的。这就是差别,也说明养的重要,细节很多,等我多多观察会议,专篇写吧。
   
   斗
   很多高手和法师不敢斗,应为“金口、银口”,反正是钱,打一口少一把钱,呵呵:)开玩笑了,既然是赌博,赌要命的钱,当然每口都很重要都是钱,所以打一口会少一口,金口变铜口,铜口变臭口,铜臭口。。。
   是这样么?虫的口是会打坏,但是如果没打坏,真的就打一口少一口了?这个是滑稽的,虫是生物,你孩子打架,会不会打一次胳膊松一下?最后胳膊就坏了,松了。。。
   举几个例子:
1、越打越会打。有个捉单夹的例子,我曾经在一片“落闸定胜负”的文章里写过,写得是条紫虫。紫虫斗法一个“巧”字,紫虫很多早斗,可斗三秋的不在少数,虫子是在斗中学习斗,第二次斗会更具战术和果断,早秋多口的虫到了后期很多霸口,这个例子和故事网上多见。
2、毛口就是“毛躁时候的口”。我是这样认为的,很多毛口虫,性低,打起来架势也不对,很容易被别人冲两下就怨走了。拿了一条很好的虫打出这个鸟仗的确冤枉。而(我说过)无论胜负(早秋斗过的)虫的第二次打斗一定会比第一次性旺盛会打。
3、搞不懂。这个师傅跟我说过,我也经历过几次。所以看得中的败蛐蛐,和明知道晚路的败蛐蛐,在早秋我一般不会丢掉。师父有条虫斗一下,输了放生,再捉回来,再斗,再放生,直到寒露后好几天,捉回来,居然特别会斗,连走好多路立盆。我的故事没这么夸张,但今年一条误认为是黄的淡青,已经败后胜好几路了,一条紫也是把老对手和朋友的精品都抖掉了。
   先写这些,说说“打一口少一口”是个故事,正如春笋老哥所说。
   这个故事的根源在于:赌。也在于怕伤,和不会调养,怕打后走色起油等等。所以,就一直养吧,到熟透直接赌最保险,实际是脑子的堕落,怕动脑精,一个字:懒,脑子懒——把虫当成死板一块。
  
   现在说说如何斗。这几乎是重申了。应为在给木子老师的信里写过,不太详细,但关键的都写了。
   入盆前的斗是珍惜自己养虫的精力,有资格的才入盆(斗的虫都是选出来的,咋么选,无非是很看好的不选等等)
   养成型(30天)的斗,是精细养和选将留将的前奏,(强调过分出晚虫,留将)
   赛前的斗(要参赛的必斗,会斗伤,能斗伤的都不是将中将;会斗累,恢复几天就好)一条在龄的虫3、4天一战是他的固定节奏。你的虫走两路跌掉了,你可以怪虫就是两路货,说所有虫都是3、4路的命。 只要不是连斗虫一般不会起油,早老;如果调理不得当,再嫩的虫也会老得早。虫的老与嫩在于我们养虫人的控制,您也可以怕这怕那顺其自然咯。。。
   
   赛前的斗是为了拔虫,看得懂的,你真的很懂,就留到赛前,但还是先开一口好处多,不是信心问题,是给虫一个更精干的状态更火辣的脾气。大愚兄说以前咋么,现在直推,他直推了么?他从木子老师生日到今天打了多少友谊赛,他有几条能直推?我师父还要我这个直推那个直推呢,他自己直推了么?那些都是花边故事。
   
  静养和精养才是护虫之道,每日的观察时间要短,注意力要集中,看的要全面,虫不会走差的。

  最后还是想给我们这些新手说:多斗才能进步,打草的进步最快:)


  我觉得再不写以下文章,新手真的要被误导到真论里去了。我们新手学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争,何况争来争去,没有哪位法师会告诉我们实际该咋么做,来手把手地教我们!
   学虫,就是要一头栽进去,自己看自己摸索,门还没入,就没有资格把很多门关上。今天,我倡议排虫,并没有说不能直推哦,而是指的直推毕竟是少数的几条虫,那些喊直推的有几个是没排过虫的,他们买的几百条虫直接喂鹦鹉了?所以,争论本身是个笑话:)
   但是,后文布衣老师说的,我更愿意把他当作是:养足!布衣老师收50条,完全有能力收好,养好。我收50条,首先不能保质,所以就200条吧。所以,新手都会面临筛选问题,所以提出盆长,来作为分阶段斗虫的基础,也谈到了虫的熟冷跟种类有别,只是冰山一角,一是为了帮助大家不要只相信排斗的结果。
   我目前是边学边养斗,在没学到前,我会有很多错斗,学好点,我少犯错;虫养足,足斗,又是条将军,谁不想啊?!哈哈,现在不行。但不是说,我们不重视养了,你看我写了那些是不重视养的结果么?我们是新手,我们什么都学,什么不像样的都做:)

   
      
作者: pipu    时间: 2013-9-24 15:10
顶一下
作者: 九路夹单    时间: 2013-9-24 15:14
等待。
作者: zhu99998    时间: 2013-9-24 15:19
{:soso_e163:}
作者: 沧海蝴蝶    时间: 2013-9-24 15:24
什么 这就完了?
你不是一开始就斗的嘛
作者: 早秋勇将    时间: 2013-9-24 15:46
{:soso_e160:}{:soso_e163:}
作者: 大大大将军    时间: 2013-9-24 15:50
{:soso_e182:}
作者: 玩蛐蛐的小孩    时间: 2013-9-24 15:52
技术贴要关注
作者: cognis1980    时间: 2013-9-24 17:11
{:soso_e178:}
作者: LYLY重青    时间: 2013-9-24 18:04
顶一个!!!!!!
作者: 打不死的    时间: 2013-9-24 18:48
自己顶一下。红旗兄加点分吧。。。
作者: 沉默的龙    时间: 2013-9-24 19:34
{:soso_e163:}写的有实践经验,有功力,不是一年二年五年而得出的,好贴,在网上对普及虫养功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便什么虫只要养到进格不用怎么打草自动寻斗,功力到位!{:soso_e181:}
作者: 来虫擦牙即走!    时间: 2013-9-24 20:01
记得以前有一家卖虫的早秋就自己抄虫,赢的卖大价钱,输的十块二十块便宜卖。我早秋很喜欢去他们家买便宜的下风虫。一来那时没钱,二来他们的上风虫其实我还看不中。有些收回来的虫嘴巴里还有伤。不过后来这些小伤养养就带过了。每年都出大凶。记得出过几条皮色很好的淡色青虫,口狠、耐打又走长路,后来那家人家不做虫生意了。也就断了这么一条好虫的来路了。
作者: 早秋勇将    时间: 2013-9-24 20:02
早秋勇将 发表于 2013-9-24 15:46

你让我给点意见,那我就补充一点,文很有见解,在早、中秋养的方面,没提到凉虫。虫子刚出土,就被捕捉,低板嫩,需要模苡自然生态环境。
作者: bwin    时间: 2013-9-24 20:08
坐下慢慢看
作者: 早秋勇将    时间: 2013-9-24 20:10
早秋勇将 发表于 2013-9-24 20:02
你让我给点意见,那我就补充一点,文很有见解,在早、中秋养的方面,没提到凉虫。虫子刚出土,就被捕捉, ...

莫客气,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作者: 乐乐123    时间: 2013-9-24 21:11
{:soso_e179:}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3-9-24 21:20
学习加研究加实践加总结——提高
作者: 红疯子    时间: 2013-9-24 21:32
顶技术贴!{:soso_e179:}
作者: 灿烂涅槃    时间: 2013-9-24 21:34
本帖最后由 灿烂涅槃 于 2013-9-24 21:37 编辑

惜斗与赌钱无关的,我的圈子里都是玩友谊的,一样很惜虫,貌似也没有谁是懒的,——除了某个天斗星,公认他懒一点,呵呵。


一棚虫不可一视同仁倒是真的,区别早路晚路,适当提前与适当延后,都应考虑,可以避免大批虫同时到龄,来不及斗。从这个角度看,楼主的文章对于喜欢早斗虫子的朋友有帮助。


作者: 冰是沉睡的水    时间: 2013-9-25 01:15
新手学习了,顶!
作者: 悟性第一    时间: 2013-9-25 03:14
放身素养到自然收身.加精细食帮其紧身.光起身紧性起速斗.身缩虫干牙慢封盆。{:soso_e182:}
作者: 罗素    时间: 2013-9-25 07:18
{:soso_e178:}{:soso_e179:}{:soso_e160:}
作者: yxz    时间: 2013-9-25 08:40
有道理,{:soso_e179:}。
作者: 大愚鱼夫    时间: 2013-9-25 08:50
{:soso_e127:}无语中。。。。。。
作者: 似曾相识2012    时间: 2013-9-25 08:53
收益不少{:soso_e179:}
作者: 玩蛐蛐的小孩    时间: 2013-9-25 08:59
的确,熟口虫斗性更旺
作者: 骄傲的倔强    时间: 2013-9-25 09:29
技术上和我一模一样的认识。我是个天斗星。基本每年也会用催老的办法促进一拨虫早斗。满足的是我自己看斗蛐蛐的快乐。不在乎输赢,纯粹的大娱乐家。只是没有兄台投入大,每年花很少的钱买几十条皮子虫。朋友间的斗局能从8月底就开始,一次带几条。一秋斗10来次。真的很快乐。感受的是斗后的吹牛逼,喝小酒,抽小烟!乐此不疲!!!!但,也总有朋友说我终究不是玩虫人!不懂得爱虫,惜虫!其实何必呢?人的乐趣在自己的心里,别人不能感受。从小就玩蛐蛐。老法师写的书读了不少,身边的法师朋友的本事也偷学不少。不是咱不懂怎么精养,怎么看老嫩。只是对于我这样的纯娱乐家,一秋养虫只为最后一搏终究感觉乐趣少了点。
作者: 九路夹单    时间: 2013-9-25 09:37
写得好,学习了。
作者: zzy    时间: 2013-9-25 09:40
观点鲜明,有说服力。{:soso_e179:}
作者: yuanshan    时间: 2013-9-25 09:57
说的非常到位,很专业,学习了,顶!!
作者: qingyunchen    时间: 2013-9-25 12:16
打不死的理论上一套又一套的,后生可畏啊!
作者: sanmao    时间: 2013-9-25 13:06
好经验,值得学习!
我认为早秋虫入盆前,试一口还是节省养虫精力的一个好办法,但要注意选配,有的才出土的嫩虫还是不要轻易试口。
作者: 喜虫人    时间: 2013-9-25 13:07
说得很好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3-9-25 13:46
多看看,多研究才有长进。{:3_292:}{:3_293:}
作者: 明湖泛舟    时间: 2013-9-25 16:24
先转走,再慢慢学习和体会,受益了。{:soso_e163:}
作者: stephent    时间: 2013-9-25 16:49
受益良多!
作者: 独须单枪    时间: 2013-9-25 17:12
{:soso_e179:}
作者: 红头金翅    时间: 2013-9-25 17:27
入盆前就斗啦,不会每条都试一口吧?假如收100条,只留50条了这本钱也太大了,战前再来一场只有25条了了,就这么试二场能保证是将军了吗?如果再试......我心疼呀,这都是钱就这么没啦?就祘10元一条这本也变大了{:soso_e114:}
作者: 快乐一秋    时间: 2013-9-25 19:13
比较全面的一套蟋蟀饲养理论,看后受益匪浅,将来和选虫,具体如何出斗的理论编辑在一起可以出版一本比较完整的蟋蟀丛书了,哈哈!
作者: 快乐一秋    时间: 2013-9-25 19:14
比较全面的一套蟋蟀饲养理论,看后受益匪浅,将来和选虫,具体如何出斗的理论编辑在一起可以出版一本比较完整的蟋蟀丛书了,哈哈!{:soso_e113:}
作者: 大愚鱼夫    时间: 2013-9-26 09:57
本帖最后由 大愚鱼夫 于 2013-9-26 10:03 编辑

打不死的 : 斗是为了把本来不看好的斗出来,而不确定的明确下。

试问几个问题,麻烦大侠回答一下:
1.   你不是虫贩子,已经购来的虫,哪有不看好的?不看好的你买他做甚?
2.   真正斗虫的,看上的虫都是几百,上千的价,用你的方式排虫?
3.   我不反对出斗前试一口,只是要说明的是如果用自己的虫试出来的胜者,能说明什么?只能告诉你,
      这条比那条更好,明年你还会这样收虫,比的是你自己的眼光,斗虫,虫是工具,实际上是斗 人的
      眼光,你可以做到自己左眼胜右眼,但你的左眼可一定胜别人的左眼?你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啥意  
      思?呵呵,唯一的解释,就是一批皮子虫。10元20元的,排他个3--4条出来的凶头成本还是低于100
      是吧?正常的人还是不会送大场的跟人家几千收的虫去对垒的,只能保证小场,友谊赛的胜率,或有
      ”跌相“不输面子。
4.    虫有老、嫩,刚进门就斗,结果是老结的虫上风多一个,真正的好虫,可能就在被你排掉的虫里面,
      由于虫已动口,加速了衰老,呵呵,到了9月底,你已经没虫可斗了,或者,等别人的虫长足出斗,你
      的虫已近走下坡了。试问:虫是你自己跟自己玩嘛?只为了取乐者免谈。

      真有很多疑问,不一一列出了,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此文的观点,对大多数秋虫爱好者,和斗虫的人是
      一种天大的谬误,我们是朋友,只有我来说这句话,不会引起不必要的误解,在此,还是那句话,个
      人情况不同,有自己的选、养、斗的习惯和认知,我们纯粹为了取乐的,只要玩得开心,爱怎么养就
      怎样养,爱怎么斗,就怎么斗,没想到你的趸拥者还真不少,说明,你的玩法市场还是有的,这涉及
      的是玩虫人的圈子,和定位,不做强求和反对,我想说的毕竟这不是玩虫的正路。{:soso_e127:}有时间见面的,再聊了,毕竟这里是网络。
作者: 一介布衣    时间: 2013-9-26 10:16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3-9-26 09:57
打不死的 : 斗是为了把本来不看好的斗出来,而不确定的明确下。

试问几个问题,麻烦大侠回答一下:

支持和赞同大愚的观点,我每年收虫五十条以内

如果按照打不死虫友的排虫法,三下五除二我的

虫没有了!

实话实说,我从不排虫,什么原因大愚已经说的

很清楚了,玩虫各有各的玩法,只要高兴怎么玩

都可以,别人管不着!

但是如果把排虫作为选,养,斗,的理论方法,那

就会误导许多新手和初玩虫的!

作者: ym123569    时间: 2013-9-26 11:18
技术贴先顶一下!我今年400打包了88条某店主(不是地摊)专门为我发上来的皮子虫,回家认认真真选出了30条入盆(纯粹凭眼光选的,我始终觉得这一过程其实就是整个虫季最大的乐趣),剩下58条全部送给了同事,这58条不但是毛口,而且牙都未扫过。不过友谊赛之前,我会根据拟出斗虫的各自具体情况,对部分虫试一下口(比如某虫其他方面都还可以,就是牙环太粗,所以最好试一下口),这主要是为了让比赛更精彩一些,也是对一起友谊的朋友负责。当然,个人玩法不同,见仁见智吧。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3-9-26 17:48
谢分享{:soso_e100:}
作者: 大师一品    时间: 2013-9-26 18:51
楼主写出了一个正在入门的玩虫者的思考,很有参考价值。
作者: 闸北老李    时间: 2013-9-27 00:26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3-9-26 09:57
打不死的 : 斗是为了把本来不看好的斗出来,而不确定的明确下。

试问几个问题,麻烦大侠回答一下:

讲的有理,收虫的眼光取决于对虫的认知度,凭排出来的凶头去斗比赛,就是对自己没有一点自信!
作者: yorky    时间: 2013-9-27 00:31
{:soso_e176:}{:soso_e181:}{:soso_e182:}
作者: drl    时间: 2013-9-27 02:37
学习了
作者: 阜新蛐蛐    时间: 2013-9-27 06:38
很有价值的文章!分享学习了!   {:soso_e181:}      {:soso_e179:}                                                                                                                                                        
作者: 打不死的    时间: 2013-9-27 10:16
本帖最后由 打不死的 于 2013-9-27 11:33 编辑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3-9-26 09:57
打不死的 : 斗是为了把本来不看好的斗出来,而不确定的明确下。

试问几个问题,麻烦大侠回答一下:


大愚兄,同时致布衣老师:

    两位阅虫上万,无须阅,所以反对小弟买虫几百条了?小弟,正需要多阅读各种虫子,去了解自己本来就不动的虫种,所以看来看去就买了那么多。我的一位60后朋友,年年玩虫已久了,今年也买虫千条。是否,我们这些买好多虫的人都是不加选择的在买?是否,我们在这些里没有非常看好的虫?为什么我们还要买一些看似不错,却看不懂的虫呢?——为学!

    既然要访问不了解的虫类,就会买的比你们多(当然还是没有大鱼兄的,你入盆200,我买240,入盆150,腔调一句打包虫一条没有,都是一条条挑出来的,只是花的功夫比较多(没大愚兄多),看单挑虫的速度比较快(一定比他快很多)),多了就要操啊。(布衣老师您只养50条吧?比我们舒服)操过的一定会出好虫,出的好虫越多,越说明小弟要学的太多(当然会都是嫩头,但我有不操的选择么?)布衣老师:我是该买多些呢?还是少买些? 布衣老师,200条、1000条,操还是不操?明年能否请您帮小弟养100条?(不是气话,是认真的)我建议我们这些新手,吃不准的更要买!说明你在犹豫,不明确,这就是最好的学习点。我师父教导我不买绍兴虫,我停了么?我懂么?一点不懂!所以,我一个劲买:)
    小弟白纸一张,唯有撒大网,才能丰富些才学。
    请问大愚兄,上次木子老师家排虫,那条拍电报跟擦牙,我们有人看出来了?斗出来了,不是很重视的虫,现在重视了,观察了,今后留意了,再慢慢摸索。今年,朋友还有条不令我们看好的臭嘴巴,熏走5条“好”虫。。。
   
   
    两位是我尊重的长辈,所以小弟的心思便明明白白告知:
    小弟初学从分虫色开始,有色分,则开始有类别,这就是师父的初衷吧!(虫分南北,土质等,学海无涯啊)然而也仅仅是从能挑出黄色虫开始,至今仍然在60%的准度。始终记住了师父说的,认识了黄虫就学会了虫。但我现在连这是不是黄虫都不知道,则么能深入到黄的种类呢?但好歹有些点进步,通过分辨黄虫,我逐步知道分出紫、青。大愚兄,虫色配型,色配性,所以学分色,不仅为分色而已,习不同养就不同,分胜负也不同。所以,今天的行为是博纳,黄虫的形色范围有多广?为什么师父能用好极黑和极白的黄虫?为什么,我养他看好的虫,出斗是个败将?同样的,师父是鼓励我多认识,多尝试,不计胜败。明年,他要为我找各类长衣,让我有个初步认识。
    上面这一段是想告诉大愚兄,小弟学虫从大门类入手,摸索其中类别,不是以泛泛的书本教材,直接用了,如果以书本的条目熟背的确能让您自信满满,只要淡色面,大龙形,好头子,何其爽气啊!我的那个玩绍兴虫的朋友非常自信,但他挑出来的虫难道不是别人一眼就能看出的路子么?大愚兄您的虫难道特色还不够鲜明么?为什么?套路的单一吧?
    多少只虫落在斗格里,没人说好,打起来了,朋友笑了“这个是我斗出来的”,大家一起啧啧啧。我只觉得书本的东西太有限,所以师父教我,向来是,让我随意翻盆子,发表看法,他发表他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哦,原来还有这种,原来看点在这里。。。

    小弟初学啊,所以套路幼稚,不够果断,滥买了那么多。
   
    希望小弟这个养、斗、盆长——以盆长,来调整养斗的想法,指导如何斗,为什么这个时候排,真心希望新手能理解。说来说去我也在新手之列,大家不要被真论迷住双眼,而不了解分享知识的本意,不去摸索方法,始终停留在争论上,行为就是徘徊不前。
    也希望新手,不要放弃森林,一个师父远远不够,知识可以拿来主义,虫子当然也要拿来主义(看不懂的拿来用用斗斗),先拿来主义,有资本了可以费厄泼来。但小弟这辈子注定是拿来主义了。

   布衣老师,
   您不要觉得我在误解您的美意。看重的虫,好养,养足再斗,养成什么样,斗多足,咋么斗,养足后才能了解到的(养足后斗,不等于直推——给旁观者),这是学习的法门,是对的!这些都是学问,都是小弟要学的!

    但,大鱼兄,
    您能保证您上上周拿来排的虫到龄了么?草民老师说我的虫老吧?您的虫没有养到就斗,是您看不中,所以拿来斗,没错吧?“那些都不是家里好的”您腔调过得吧?我用您的话反问:买它干嘛?——您又要无语中了吧。。。
    所以,从您的回文中我觉得您绝对化了,您抛开了我文中指出的排虫条件,您就是我指的偏科(选虫太吃套路)和徘徊(方法要么这样,要么那样,不是这个对就是那个错),真心觉得,您有足够的资本和自由,没有必要这么局限自己。我偏激的看法哦。也许只是我们的表达都不全面,也许,我们的真论根本没有价值,如果我们把各自的方法拿出来借鉴会更好。您的直推的虫一定有您自己的选择准绳,那完全是可以看看的。然后我说那些排,咋么排,你说那些留,咋么留,你看我们搭档多好!

   大鱼兄,这个回帖够意思吧:)谁让您是我大哥呢!




   
作者: 70虫迷    时间: 2013-9-27 15:01
人虫合一,顺其自然。
作者: 中二    时间: 2013-9-28 22:57
{:soso_e182:}
作者: 爱好多    时间: 2013-9-29 20:15
悟性第一 发表于 2013-9-25 03:14
放身素养到自然收身.加精细食帮其紧身.光起身紧性起速斗.身缩虫干牙慢封盆。

。。。。。。。。。。。。。。
作者: 爱好多    时间: 2013-9-29 20:17
大愚鱼夫 发表于 2013-9-26 09:57
打不死的 : 斗是为了把本来不看好的斗出来,而不确定的明确下。

试问几个问题,麻烦大侠回答一下:

。。。。。。。。。。。。。。。。。。。。
作者: 无名大海    时间: 2013-9-29 22:32
{:soso_e179:}
作者: 老友童心    时间: 2013-9-29 23:46
{:soso_e100:}
作者: minthebest    时间: 2013-10-2 12:31
可以看也可以斗出来 这个快餐社会不适合看了 因为这需要花很多时间来积累,所以现在买多点操出来的越来越多,哪怕是斗友谊也不希望输,大家不要在这问题上花时间和精力来争论了,你们谁也说服不了对方,不过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东西肯定会变的,因为知识和经验会跟着时间和你一起增长的!
作者: 笛子china    时间: 2013-10-2 12:52
早秋买到斗敗的虫 只要牙不坏而形色俱佳那怕断一足半爪又何可俱 来日将军成熟照样是将军
作者: duyiwuer    时间: 2013-10-2 20:42
学习了。{:soso_e163:}
作者: 深海    时间: 2013-10-2 23:57
收虫难免走眼,选选应该!学习了!{:soso_e183:}
作者: 殷老师    时间: 2013-10-3 20:53
学习了!
作者: 激励者    时间: 2013-10-4 07:42
好贴,学习中——{:soso_e179:}
作者: 似水流年    时间: 2013-10-4 19:33
学习了。收获不少。
作者: 蛐蛐一号    时间: 2013-10-5 01:30
本帖最后由 蛐蛐一号 于 2013-10-5 01:31 编辑
打不死的 发表于 2013-9-27 10:16
大愚兄,同时致布衣老师:

    两位阅虫上万,无须阅,所以反对小弟买虫几百条了?小弟,正需要多阅 ...


呵呵 我也觉得不能抛开前提单纯的进行诘问啊。
1.当初看好买的,不一定永远看好,当初看好饲养中怀疑出现问题者,难道个个直推窗外?当勾头也是好的呀。
所谓不看好肯定是因为觉得哪里不对劲了,试一口哪怕当勾头试试另一个看好的也省得疑神疑鬼了。
2.几千块的大价钱上大场的虫,当然没有人会乱排了。但出斗巨花前拿个小场的凶头勾一口岂不更放心?
免得临了啊呜一口,花大钱当大头的还少了么。
3.自己的虫自己清楚,怎么不能说明问题?排出来的东西起码说明一个问题,它到底是个神马打相。

作者: 噢泛泛    时间: 2013-10-5 13:20
甚是博大精深{:soso_e179:}容我慢慢细心体会{:soso_e100:}给您敬茶{:soso_e160:}
作者: 15221039452    时间: 2014-1-2 14:41
偶而看到此文,首先肯定目前的年轻虫友是会总结的,能在网上发表心得是有勇气的,但学习地路还是长的。
作者: 新人新手    时间: 2014-1-3 15:06
{:soso_e179:}
作者: zhaohq    时间: 2014-1-3 16:54
学习了,谢谢!
作者: 平头宜昌    时间: 2014-1-3 17:38
谢谢分享{:soso_e181:}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4-1-3 19:32

                这个好帖子今天才看到     很实在    很精准        {:3_294:}   {:3_294:}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4-1-3 19:40

              有一个很关键的环节  :  仁兄是用食物给蛐蛐催老吗  ?   
作者: 睿王后人    时间: 2014-1-9 22:06
学习了{:soso_e163:}
作者: 姚记蟋蟀    时间: 2014-1-10 09:01

作者: 似曾相识2012    时间: 2014-1-11 18:17
真的好虫能看出来也不会乱打,看不出来得或之前看好后来有疑问的当然要咬一口喽,我顶楼主{:soso_e185:}
作者: 似曾相识2012    时间: 2014-1-11 18:19
不用排虫的我觉得收个10条左右到时直推,养虫多了多辛{:soso_e129:}
作者: 东岳散人    时间: 2014-1-13 14:00
{:soso_e160:}{:soso_e142:}
作者: 蟀哥丁    时间: 2014-1-14 07:39
{:soso_e160:}
作者: 网络陆先生    时间: 2015-1-30 11:52
兄好,你的绍兴虫也是这样养?
作者: 网络陆先生    时间: 2015-1-30 11:52
兄好,你的绍兴虫也是这样养?
作者: qwe601226    时间: 2015-1-31 11:27

作者: 平头宜昌    时间: 2015-2-1 11:29
顶一个{:soso_e181:}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5-4-4 19:20
各自耐心说明观念,佩服,现在看重金口,银口是否公养不便调理有关?必竟斗期受限的虫多。
作者: 静瞧瞧1973    时间: 2015-4-5 22:20
顶了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5-4-5 22:24
{:soso_e163:}{:soso_e175:}
作者: yxz    时间: 2015-4-6 09:50
玩虫三大难,怎样选养斗。{:soso_e163:}{:soso_e179:}
作者: 2012绣花针    时间: 2015-4-6 23:15
排了就放心吗
作者: 土虫一只    时间: 2015-4-7 10:32
简单的说斗不斗不是看大便,是看在斗格里的态势。此处还是掠过吧。(这是你全文的画龙点睛之处,不过楼主你没有点这个睛啊,哈哈哈,说的一点也不错,同感啊同感!我想点这个睛,不知道楼主是否赞同。)
作者: 罗门虫    时间: 2015-4-7 10:50
谢谢老师,受益匪浅。{: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63:}{:soso_e163:}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