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 蟋蟀的命运就是这样 】 [打印本页]

作者: 小馬哥    时间: 2013-10-22 06:34
标题: 【 蟋蟀的命运就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10-22 06:33 编辑

      [attach]89857[/attach]
      [attach]89865[/attach]
   虫友天天快乐去年孵化的一只大若虫,秋白杂交种,由于最后一蜕没有完成,结果夭折了。原视频总长为三十分钟,为了让友友能看蜕壳动态,我征得主人同意,剪去了若虫蜕壳等待时间并加了雅尼音乐(和兰花在一起),留下十七分钟。

   下面是虫友当时的跟踪记录,供友友们了解该若虫的情况。

   2012年6月28日早晨6点,从三茬皮变成二茬皮,空壳重量为340毫克。

   2012年7月1日星期日照相时重量为480毫克。说明,在三茬皮时,该赤膊蟀边翅没有在正常位置,而是,像两个特别小的蝴蝶翅膀一样平在身体的两侧,并且反光好像两个特小的小水珠,闪闪发光,很奇怪。
另外,左中抱抓花向后,没有断,不知道再脱皮能否顺过来。看照片。

   2012-7-7上午10点过称为610毫克。有录像。
该虫头和项之间有个闪闪发光的点,我用放大镜看好像是从脖子里的肉的水光,又像是项边缘的光亮。今天,该虫开始显一点发黑,应该在过3—5天要脱皮了。

   2012-7-10晚上10点半,脱皮成秧子,重量为670毫克。打拍子。
   2012-7-15过称重量为830毫克。
   2012-7-17过称重量为890毫克。
   2012-7-19过称重量为920毫克。
   2012-7-23过称重量为1070毫克。
   到2012年7月27日临脱皮前称重为1040毫克。
   前面脱皮挺好,等早晨看时已经脱坏。真是可惜。
   有视频脱皮肚子底下都是淋巴液。可以看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0NTY2Njky.html
作者: 墨若    时间: 2013-10-22 07:18
这个可惜了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3-10-22 10:25
{:soso_e179:}真厉害
作者: 秋天的爱    时间: 2013-10-22 10:55
成虫不容易
作者: 天天快乐    时间: 2013-10-22 11:41
谢谢,小马哥。让虫友们分享。哈哈。
作者: 施哥    时间: 2013-10-22 12:03
夭折了,可惜。
作者: 007黄金眼    时间: 2013-10-22 12:21
封你马兄本版的名誉生物学家{:soso_e179:}
作者: 小馬哥    时间: 2013-10-22 12:59
007黄金眼 发表于 2013-10-22 12:21
封你马兄本版的名誉生物学家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jI0NjA5MDUy.html
作者: 锦绣蓑衣    时间: 2013-10-22 13:52
{:soso_e179:}
作者: 天天快乐    时间: 2013-10-22 15:06
小馬哥 发表于 2013-10-22 12:59

配上音乐更好了。哈哈。
作者: 悠然山人    时间: 2013-10-22 15:38
{:soso_e179:}
作者: drl    时间: 2013-10-22 16:25
{:3_293:}
作者: 一直赢    时间: 2013-10-22 16:40
{:soso_e115:}
作者: xdp    时间: 2013-10-22 19:33
{:soso_e179:}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13-10-22 21:12
马哥辛苦了!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3-10-22 21:51
知道问题在哪儿吗?是在蜕变前的最后时间,后腿没有抓牢地面,在蜕变过程中腿根部卡住了,挪动身体时壳跟着走,着不了力,以致脱不出来,时间长了,机体外壳钙化发硬,就没有办法了。如果发现后爪离地移动,立即固定,尚可一救。
盆脱最好用搪底盆、硬底黄土(粘土)底、毛底盆进行,不要用沙土等附着力差的(包括光底),可防止或减少这样的悲剧发生。(个人经验,供参考)
作者: 小馬哥    时间: 2013-10-23 04:49
本帖最后由 小馬哥 于 2013-10-23 04:56 编辑
吹铃 发表于 2013-10-22 21:51
知道问题在哪儿吗?是在蜕变前的最后时间,后腿没有抓牢地面,在蜕变过程中腿根部卡住了,挪动身体时壳跟着 ...


感谢吹铃师付的指导!盆蜕确实存在这问题,因为要拍过程,所以没加任何依托物,造成了这一局面。另外脱水分也是因素之一,在空间光照下湿度达不到,最后皮硬化象架锁一样,卡住了大腿。这些过程都会让我们以后更加注重,交流会让我们提高对蟋蟀生长的认识,不断完善不断进取。最后再次感谢你!{:soso_e183:}
作者: 天天快乐    时间: 2013-10-23 08:58
是的。原因分析到位,解决办法可行。谢谢了。
作者: 宁方兵    时间: 2013-10-23 10:43
{:soso_e179:}
作者: 喜欢就玩玩    时间: 2013-10-23 11:29
{:soso_e179:}{:soso_e163:}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3-10-23 11:37
楼主辛苦了,虫可惜了。
作者: 噢泛泛    时间: 2013-10-23 11:40
非常感谢小马哥的详细介绍,堪比教科书
作者: 常见66    时间: 2013-10-23 13:02
{:soso_e179:}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