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火赤练2014(转贴)
[打印本页]
作者:
cognis1980
时间:
2014-4-10 12:54
标题:
火赤练2014(转贴)
火赤练品系2009年以来已经成为白虫界的一种现象,出于喜好和研究的目的,我每年也孵化一些火赤练白虫,培育过程给我的科研生活带来很多额外乐趣。
今年春天,我发现培育的火赤练白虫很奇怪地整体死亡。死亡症状为:后身拖地爬行,肚子圆滚滚,六肢无力,有的甚至六抓朝天。奇怪的是,蟋蟀维持这种半死半活腔调长达4-6天,都不死亡;更奇怪的是,在最后死亡后5小时左右,身体迅速抽干,变成一张干皮,并不发黑发臭。
我询问了其他玩火赤练的玩家,以及橡皮虫分房,都出现了这种现象,甚至几十万条的死亡。种种迹象表明: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发病,而是一次火赤练毁灭性的消亡。
是衣原体病毒导致的瘟缸吗?今年春天一度细雨绵绵,湿度特别大,温度也很高,具有爆发瘟缸的环境。
是食用了带尿素或者农药的蔬菜叶?早春农民兄弟会喷洒尿素肥料或者农药,使得菜叶上沾染。
…..
我苦思冥想很久,期间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也在科研群里传了自己拍的图片和录像,咨询了国内不少植物保护和生物遗传研究者,最后揭晓答案:罪魁祸首是BT转基因玉米饲料。Bt是苏云金芽胞杆菌(
(Bacillus thuringiensis),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土壤芽胞杆菌,它产生的杀虫蛋白能够破坏昆虫肠道内的细胞渗透压,导致昆虫死亡。由Bt编码的ICP本身没有生物活性,一般称为原毒素(pro-toxin)。原毒素被敏感昆虫摄入后,在中肠的碱性环境下,被特定的蛋白酶水解成分子量约为40~70kD的蛋白,即形成了具有特异杀虫活性的毒素分子。它可穿过包被的围食膜(peritrophic membrane)到达中肠上皮柱状细胞,与刷状缘膜(brush border membrane)上特异的高亲和受体位点进行识别,然后可逆的结合到受体上。在受体的帮助下毒性分子的部分结构迅速而不可逆地插入质膜。白虫取食后,体内柱状细胞微绒毛首先开始肿胀断裂,内质网部分开始肿胀,但病变并未引起昆虫产生中毒症状(8)。Bt转基因玉米可以通过改变白虫的肠道绒毛的结构,使幼虫的消化道遭到破坏,引起消化不良,没有进食的欲望,结果白虫会拒绝吃食、营养严重不良,最终死亡。
——也就是说:白虫死前的肚子肿涨并不是吃食过多,而是消化道水肿,所以它发病后能够4-5天不死,实际上白虫最后是被饿死的!!这也解释了白虫为什么死后数小时就迅速抽干(水肿的水分散发),死后也不发黑发臭,而是变成一张干皮。
——可见转基因食物的可怕之处,在于其毒害对象的不稳定性。BT转基因玉米中的Cry1Ab和Cry1Ac基因号称只对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具有【专一性毒性】,这也意味着,理论上只会定向杀害玉米螟等鳞翅目害虫;而实践结果却同样杀死了蟋蟀等直翅目昆虫——狙击枪走火脱靶了。看着我3个分缸里满地的白虫尸体,我不由得不担心:转基因食物是不是会继续脱靶,扩大到更大的毒性杀灭范围?会不会进一步产生变异?
——更可怕的是:这种毒性病症是基于转基因的原理,会隔代遗传下去,不死不灭。橡皮虫分房在去年喂食了这种转基因玉米,今年新孵化的幼虫即使没有吃过转基因玉米,但由于父辈遗传,导致所有白虫全部死亡,听说今年上海市场上没有了火赤练,不知是不是这个原因。
病理搞清楚了,我的心情也很沉重。由于转基因饲料的问题,橡皮虫在今年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所有的白虫全部死亡,尚冻结的虫籽,其父系也食用过转基因饲料,可以想象其培养前景。对于这种伤害,作为橡皮虫的朋友,作为一个白虫培育爱好者,我很难过。
火赤练作为一个稳定的产业化品系,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这种整体断代的问题?以橡皮虫这种繁育的方式,对火赤练种系的繁育控制应该有战略预留。经过访谈得知:火赤练本来是有很多预备籽的,但是前两年在野化过程中,菏泽两次大规模放养遭受大水、上海暴雨水淹分虫基地,导致橡皮虫拿出了所有预备籽应急孵化,结果又遇到转基因玉米事故,直接导致火赤练的突然消亡。
通过这次事件,可以总结白虫产业化过程中的几点教训:
(1) 白虫大规模放养要增加抗灾能力,增加安全系数,不要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野化过程中突发情况和自然灾害都会发生,虫友不能只在一个场地中投入所有虫籽,而应多设场地,分散风险。
(2) 白虫品牌一定要保存足够的战略储备。板凳深度和后备力量才是一个品牌屹立不倒的关键,手里永远掌握足够的白虫籽作为战略储备,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3) 在产业化过程中,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我们见过很多非常厉害的品牌,一个时期可能打遍全国没有对手,但是很快由于代系不稳定,突尔崛起,突尔消亡。
佛经说凤凰每500年集梧桐枝于自焚,在烈火中新生,其羽更丰,其音更清,其神更髓。橡皮虫当年多次虫-房全毁事故,用了很长的时间才重新崛起。我也要拭目以待:你这次用多长时间,才能重新崛起?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14-4-10 13:05
感谢分享!
作者:
蛐秋白
时间:
2014-4-10 13:32
{:soso_e109:}{:soso_e134:}
作者:
岁寒三友
时间:
2014-4-10 13:38
{:3_279:}
作者:
行游山河
时间:
2014-4-10 14:30
今后选玉米饲料要注意了,感谢分享!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4-4-10 14:50
作者:
马儿
时间:
2014-4-10 15:34
吓人!!!{:soso_e150:}
作者:
东平沙河站虫王
时间:
2014-4-10 15:42
{:soso_e179:}
作者:
海翔
时间:
2014-4-10 16:51
最好说明一下,这是南京杨教授(博导)网名“天地不仁”的帖子。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4-4-10 17:12
作者:
杭州阿怪
时间:
2014-4-10 19:38
{:soso_e129:}
作者:
zhangguoqing
时间:
2014-4-10 20:20
{:soso_e179:}
作者:
欢喜
时间:
2014-4-10 21:16
{:soso_e160:}{:soso_e163:}
作者:
一直赢
时间:
2014-4-10 22:50
{:soso_e115:}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