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关于蟋蟀的几个问题及反思(续)(—)早秋,干养还是湿养 [打印本页]

作者: 激励者    时间: 2015-6-19 10:12
标题: 关于蟋蟀的几个问题及反思(续)(—)早秋,干养还是湿养
本帖最后由 激励者 于 2015-6-19 14:43 编辑

    随着对蟋蟀的认知,通过一些饲养中的现象,许多问题总是在心中不断的萦绕。在人云亦云的背后,总是想探索事物的本质。然而,高手、法师讳莫如深,问到关键的地方总是三缄其口。
       2013年第一次去宁津尤集,见到一绍兴虫友,据其云其一条好虫被劳碌命借去,赢了几百万。聊到兴处,虫友将其收的几条好虫让我赏析,并一一打草,让我看牙齿。我过意不去,问过早打草伤牙吗?回曰不妨事。让我最不得其解的事,罐底湿湿的。二十多条虫罐上面还盖着一块挺厚的布。这岂不是法师所说的“桑拿湿蒸”吗?
       早秋,干养还是湿养?对于我一直是个问题。
      在我所在的地方,一直有湿养的传统。试想,小时候不懂虫,罐底湿湿的,从来不加水盅,虫不也一样会斗。
      在虫界几乎有个公论,干旱年份出的虫硬。这或许是干养之说的由来。但是,为什么虫收到家,还要在小瓷罐里养几日?为什么下罐后,一定要加大水盅?一曰,恐其水土不服;二曰,小罐虫压一压早斗。等等诸如此类的说法,让人无所适从。
      虫二先生在其《小青子》一文中这样写道:
      “(归家后)通过一星期的饲养,逐渐有两条大翅开始脱肩,整天爬盆,肩膀下的锈色,和翅色开始变淡,我知道这样变色太早的蟋蟀,绝对是无用的废物,养下去也是浪费时间。”“把两条大翅从窗户扔到楼下。看见空了两个盆,若有所思。哎,那条山东熟口一直养在桌腿边瓷罐里的小青虫怎样了?我边想边打开那个小瓷罐,整体灰白色的小青虫感觉还是那么嫩和鲜活。一星期了,就这样每天扔颗米饭喂它,小罐里的泥也湿呼呼的,整体感觉虫就是小,而且单薄。虫子到是挺活泼的,不如养到盆里观察几天。”
      当虫五痴先生的“瓷罐干绷法”问世时,我第一时间求教,先生答复如下。
      “问:激励者网友原话“观虫五先生瓷罐塘底,水分含量似乎颇高。(先生历年早秋虫照罐底颇湿。)如此,即使不加水,虫子也没有问题,像小时玻璃罐湿养不加水盅。说是干绷,其实还是湿养。早秋虫嫰入盆有一个盆长过程,应湿养?红黄认为要高温几天催皮壳硬度。个人认为先湿养一星期左右,观虫子老嫩程度,再高温催皮壳硬度。不知先生如何操作,望不吝赐教。”
      答:该罐泥质干湿度,不再重复作答。以往,试过泥中保持湿润、屋内空气保持两小时一次喷水、超大水碗等等实验饲养方式,均未取得理想效果。潮湿饲养环境下,再加温,无疑蒸蛐蛐。那样做,会使虫出现“滑色”、“起油”等现象。
      该特制瓷罐的研发,是2011年,北京之行后,潜心的结果。”
      虫五痴先生潜心于虫的调养,自有其不传之秘及独到之处。在先生的帖子里,更强调大翅饲养湿度要略大一些。
      2012年,山东宁阳大旱,我在漕河、泗店收了一棚处,归家后,将自认为好的一一落罐,其余,差一点的养在瓷罐中。既然虫差一点,忍不住手痒,养几日就斗。其中印象最深的,两条软退的虫作为勾口,后来居然胜了好几条我自认为的养在罐中的好虫。其中一条在家中1下(第一战软退)四上,变成四爪仍小场一上,后又胜我一条好虫。虫子真是看不透的啊!
      早秋,虫子稚嫩,皮壳未完全发育,都有一个盆长的过程。窃以为,早秋,还是要相对湿养。试想,山东现买的瓷罐略湿;老乡的虫罐泥也是湿的;饲养时也是湿食软食大水盅。讲究的更是,下山东前,在家的虫罐都要下一大水盅,以便解决虫罐的相对湿度问题。即使干旱年份,虫子也是生长在相对湿润的环境。逮过虫的都知道,越是干旱,早晨的露水越大。
      虫五痴先生云,其干绷养法,不惧空调下饲养。大家知道,空调是最抽湿的。我遍观先生所发早秋之虫照发现,其实,其干绷养法(早秋即喂相对干的食物)的实质,也是湿养。至于,高温高湿下的虫“蒸桑拿”问题,住过平房的朋友都知道夏季之阴凉。这也是许多住高楼的朋友,虫季专找一处平房饲养虫子的原因吧。
      早秋,干养还是湿养,都是相对的,随着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以上仅是本人的一家之言,望虫友不吝赐教。

作者: rengky    时间: 2015-6-19 10:31
文章很棒!学习了。
作者: 静心2009    时间: 2015-6-19 10:37
坐沙发上听课,不亦乐乎。{:soso_e113:}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15-6-19 11:26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5-6-19 11:39
湿养江南很早前就有,我今年73,儿时见祖父早秋养晚秋出斗的虫就是湿养。养法是在中堂的每块大方砖上放一叠湿的黄山草纸,再放上盆,将近中秋再移到桌上。如烈性虫,盆外再用中钵,大钵套两层.......。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5-6-19 11:44
湿养,干养应该根据虫的情况和出斗时间来定的。
作者: njbxlm    时间: 2015-6-19 12:20
{:soso_e160:}
作者: chenglinjiang    时间: 2015-6-19 12:29
很好的文章,对干与湿的理解很到位。北派养法注重干,是因为北盆厚而少透气;南派养法注重湿是因为苏盆簿而透气好。瓷罐铁皮盖不透气、再弄个水盂、湿食饭板,那是催虫早死:所以要去水盂“干养”,南盆簿壁不锁水,再提水盂,吃干食、无疑是让活虫变虫干……养虫其实没那么多玄虚、也不必听什么大师的神神叨叨……只要明白了道理,不管什么南盆北盆都可养好虫,只要调节好干湿度就行……
作者: 钟情白牙    时间: 2015-6-19 13:21
{:soso_e160:}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15-6-19 14:22
大家一起讨论,一起分享,共同营造快乐!
作者: 没有色    时间: 2015-6-19 16:03
就当是看蛐蛐小说。在这等待的季节解解乏,也是蛮不错的。养蛐蛐么,玩过的都知道。有几个人把蛐蛐养死的。会斗的终究会斗。卵泡住别墅还是卵泡。
作者: 玻璃翅    时间: 2015-6-19 16:50
学习了。
作者: 淡白墨牙    时间: 2015-6-19 17:15
{:soso_e182:}
作者: 龙形    时间: 2015-6-19 17:16
看小环境来决定怎样养
作者: 品虫爱好者    时间: 2015-6-19 17:48
                  早期湿养;用瓷罐湿养,有一个回环过程,微湿可使虫得到一定的盆长。然后饲料调养{:soso_e182:}  后出来的虫是不错的。这是讲究。本人斗花虫,这已是例惯了。(各方面状态都好)。
      
作者: 土皇天赐    时间: 2015-6-19 18:03
{:soso_e160:}学习
作者: 专杀木马    时间: 2015-6-19 18:15
就一句话,多少的湿度适合养虫,往这个标准上靠,没有什么其他的奥秘,一个湿度计全部解决~
作者: 海翔    时间: 2015-6-19 18:23
本来那些论据就是一家之言,结论嘛.....     当然,各抒己见是好事情。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5-6-19 20:13
{:soso_e163:}{:soso_e160:}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5-6-19 20:26
说得太好!{:soso_e179:}
作者: 好好的    时间: 2015-6-19 20:39
学习了{:soso_e160:}
作者: 姚记蟋蟀    时间: 2015-6-19 21:12
没有色 发表于 2015-6-19 16:03 就当是看蛐蛐小说。在这等待的季节解解乏,也是蛮不错的。养蛐蛐么,玩过的都知道。有几个人把蛐蛐养死的。 ...

确实如此,能明白此理的看样不多,把事情办复杂的人太多
作者: douququ123    时间: 2015-6-19 22:44
{:soso_e160:}
作者: 不败之神    时间: 2015-6-20 05:57
到现在还在纠结这种基础问题?{:soso_e104:}
作者: 保定小青    时间: 2015-6-20 07:39
昨日看啦。有收获。谢谢{:soso_e183:}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5-7-4 14:57
因虫而变。浅见!
作者: cgl0808    时间: 2015-7-4 17:52
没有色 发表于 2015-6-19 16:03
就当是看蛐蛐小说。在这等待的季节解解乏,也是蛮不错的。养蛐蛐么,玩过的都知道。有几个人把蛐蛐养死的。 ...

说的在理。养蛐蛐繁琐从简,不必象有些所谓的老法师那样故弄玄虚,只是根据自住条件和情况因地制宜,不养坏就行。喂得再好,这讲究那考虑,卵泡终究是卵泡。本人住八平小屋,养两只狗饲,三百多蛐蛐,平均三四天换一次干食和水,从不下三,"斗前一天下三〃,每天小屋里喷二三次84消毒水除狗尿臭,"同时开风扇"。还不是每年在小场斗得很好,虫友还一致夸俺虫养得好,养得怎样只有自己知道…
作者: 以蟲會友    时间: 2015-7-4 20:59
好文章丶要致细看慢慢品结合自己的精验,吸取有用的东西以提髙自己的上风率。
作者: 阿一    时间: 2015-7-4 21:32
虫是看不到底的!有的虫喜欢湿有的虫喜欢干,只能看虫的状态及时调整!都说新塘底的盆不能养虫!我头像这条虫回来浑身是油脏不拉几,我就没当回事把他扔在刚塘底还没浆的盆里养。没想到一个星期后它会泛色起沙的如此好,战绩不用说的好!那如果把它放在别的盆里养会是什么结果呢?不知道!秋虫的魅力就在此!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5-7-5 11:12
"为什么虫收到家,还要在小瓷罐里养几日"
答:护爪
作者: 伯乐相虫    时间: 2019-8-4 23:41
不管南方北方,还是得干养

罐子里边湿度大,虫肯定不舒服
人如此,蛐蛐也一样
作者: 土虫一只    时间: 2019-8-5 08:35
cgl0808 发表于 2015-7-4 17:52
说的在理。养蛐蛐繁琐从简,不必象有些所谓的老法师那样故弄玄虚,只是根据自住条件和情况因地制宜,不养 ...

每天要喷两三次算不算药水虫啊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