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养殖蟋蟀文化的到来 [打印本页]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3 00:39
标题: 养殖蟋蟀文化的到来
本帖最后由 易桐天下 于 2015-6-23 00:39 编辑

斗蟋蟀市场供不应求,很多蟋蟀商家开始转行蟋蟀养殖行业,在我看来养殖蟋蟀不只是简简单单为虫友们提供更多的蟋蟀,而是带来了蟋蟀文化新一代的趋势,小宋这里分享三家养殖场所供大家品味一下。

第一家是个露天的养殖场,设计跟野虫环境差不多,人工制作栖息地更多了,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attach]159582[/attach]
[attach]159583[/attach]
[attach]159584[/attach]
[attach]159585[/attach]


第二家半室外的,看上去更高大上一些,小别墅,四周环境很好,而且有大棚防护,假如遇到恶略天气也不怕,里面可能是老城墙砖堆起来的蟋蟀巢穴也很讲究。
[attach]159586[/attach]
[attach]159587[/attach]
[attach]159588[/attach]
[attach]159589[/attach]


第三家室内的,还没建造完,所以还看不出整体样式。
[attach]159590[/attach]
[attach]159591[/attach]
[attach]159592[/attach]
[attach]159593[/attach]


品完了大家怎么想? 这三块地适不适合养蟋蟀,跟野虫比起来行不行等等。类似问题咱们私下再论。

我的主题是蟋蟀文化新一代的趋势,就是蟋蟀养殖可以带动起什么?
1 旅游:一个规模大些,环境很好些的蟋蟀养殖基地可以引来很多虫友们前来旅游,比如度假,捉蟋蟀活动,收蟋蟀,采摘。周边农家院等等。

2 商业:产量增加,薄利多销,会引来很多蟋蟀批发商采购。从而也是虫友们的福利,可以买到性价比高些的蟋蟀了。

3 文化:最后一个室内的养殖场地,装修格局就是蟋蟀文化交流的场所,文玩雅士,举杯茶道,谈笑中切磋虫艺,悠哉悠哉。

4 遍地开花:最重要的他们是可复制性的,各个城市有条件都可以建设这样一家室内会所。城市周边也可以组建一样室外养殖基地,从此扩大新一代的蟋蟀文化。

为了蟋蟀文化更健康的长久延续下去,为了让90后00后年轻蟋蟀玩家踊跃进来,小宋在此创建了斗蟋蟀微信订阅号,保持每天一篇精彩文章。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有什么建议可以随时提出。


更多精彩请关注:juchongyou   点击下图按两秒,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即可:
[attach]159594[/attach]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5-6-23 00:51
{:3_294:}
作者: yangql    时间: 2015-6-23 01:41
第三家是斗蛐蛐的地方,不是繁殖的地方!~不是飞翼老师的公养房么!~
作者: 无影落翼飞    时间: 2015-6-23 05:09
我还是赞成室外的,要把好的种系保护传承下去。
作者: 土皇天赐    时间: 2015-6-23 05:43
{:soso_e160:}同意这说法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5-6-23 06:17
第二家似不如第一家懂
作者: 娱乐为主    时间: 2015-6-23 07:27
把几个帖子的图片拼起来就是你原创的了!!搞清楚状况在拿人家图说话!第三组是供养场地!不过我也认为基地养虫是以后大趋势
作者: 老友童心    时间: 2015-6-23 08:15
看来今后的种虫野化很重要了。感觉虫的“住房”还不够理想。
作者: 欢喜    时间: 2015-6-23 08:27
{:soso_e160:}{:soso_e125:}{:soso_e163:}
作者: 保定小青    时间: 2015-6-23 08:35
我非常赞成昂!
已加关注。{:soso_e192:}
祝你每一天好心情!
作者: 枕书听涛    时间: 2015-6-23 08:38
养殖虫今后会越来越多。
作者: 枕书听涛    时间: 2015-6-23 08:42
人工养殖蛐蛐是一个产业,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商业行为。与文化没有关系。
作者: 寿州小王爷    时间: 2015-6-23 08:42
顶,还有更大基地正在使用中,不久将会和虫友见面,7月发帖分享,
作者: 枕书听涛    时间: 2015-6-23 08:47
山东有些产虫地,撒籽已经好多年了。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5-6-23 08:57
关注{:soso_e100:}
作者: 品虫爱好者    时间: 2015-6-23 09:21
        与时俱进;(响应中央号召){:soso_e139:}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15-6-23 11:25

作者: 孤狼    时间: 2015-6-23 11:52
虫价这几年都偏得离奇,是该改变下了。
作者: 淡白墨牙    时间: 2015-6-23 14:36
{:soso_e182:}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3 22:34
枕书听涛 发表于 2015-6-23 08:47
山东有些产虫地,撒籽已经好多年了。

效果怎样呢?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3 22:38
枕书听涛 发表于 2015-6-23 08:42
人工养殖蛐蛐是一个产业,是满足市场需要的商业行为。与文化没有关系。

不一样的!例如采摘园是一个产业!当他成功的做起来就不一样了。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3 22:40
娱乐为主 发表于 2015-6-23 07:27
把几个帖子的图片拼起来就是你原创的了!!搞清楚状况在拿人家图说话!第三组是供养场地!不过我也认为基地 ...

原创只是随意点的一个标题,不用过多计较。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3 22:43
谢谢 各位伙伴们支持 与关注  祝你们今年 有缘收到虫王~{:soso_e185:}
作者: 雅趣盎然    时间: 2015-6-23 22:59
{:soso_e102:}
作者: 红黄    时间: 2015-6-23 23:12
白虫的品质是靠钱堆出来的,闵行小朱都辉煌不再,剩下的基本属于胡闹。物美价廉的白虫是生产不出来的!整体行业不景气,一两个旗号举着“高价精品”的,其实也没有育种基础(500左右的均价,9月初在旅馆收收秋虫,品质也相当不错了);

好白虫的标准:顶黑、尾白、顶门—尾锋色差大;尾根—尾尖,粗细差值大;下脸长于上脸;肉细、翅色有复合色光;叫声频率接近秋虫,步态快而不乱。

光一张大宽脸,基本送钱货,虫跟虫斗的是干老度,不是长相,万变不离其宗!
作者: 没有色    时间: 2015-6-23 23:41
{:soso_e113:}看看热闹。
作者: miki蛙1986    时间: 2015-6-24 00:24
白替代秋势在必行,我念中学的时候五块十块都有好虫子,现在不出价格根本看不到,秋虫价格离谱,白虫和秋虫竞争也是属于大势所趋,哪个信价比高玩哪个
作者: zhangguoqing    时间: 2015-6-24 08:56
{:soso_e160:}{:soso_e181:}{:soso_e183:}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6 10:46
miki蛙1986 发表于 2015-6-24 00:24
白替代秋势在必行,我念中学的时候五块十块都有好虫子,现在不出价格根本看不到,秋虫价格离谱,白虫和秋虫 ...

其实我也担心白虫取缔秋虫!!!
作者: 赤足红旗    时间: 2015-6-26 10:50
大家不必担心,所谓白能替秋,人为是一种过渡,或是一种流行,更或是一种必然的过程!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6 21:59
赤足红旗 发表于 2015-6-26 10:50
大家不必担心,所谓白能替秋,人为是一种过渡,或是一种流行,更或是一种必然的过程!

嗯 理解!就想现在各个国家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前 都是从小训练起来的,经过专业学习,最后严格筛选优胜劣汰一样。
作者: 娱乐为主    时间: 2015-6-27 15:26
易桐天下 发表于 2015-6-23 22:40
原创只是随意点的一个标题,不用过多计较。

hehe呵呵  
作者: 枕书听涛    时间: 2015-6-27 16:53
养殖蛐蛐是为了卖钱。与文化没有关系。
作者: 飘洋过海66    时间: 2015-6-27 20:26
{:soso_e179:}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6-27 23:03
枕书听涛 发表于 2015-6-27 16:53
养殖蛐蛐是为了卖钱。与文化没有关系。

那斗蛐蛐也是为了赚钱 与文化没关系了吗?
作者: 枕书听涛    时间: 2015-6-27 23:04
易桐天下 发表于 2015-6-27 23:03
那斗蛐蛐也是为了赚钱 与文化没关系了吗?

斗蛐蛐是娱乐,是玩。赚什么钱?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7-2 10:01
红黄 发表于 2015-6-23 23:12
白虫的品质是靠钱堆出来的,闵行小朱都辉煌不再,剩下的基本属于胡闹。物美价廉的白虫是生产不出来的!整体 ...

你说白虫是靠钱堆出来了 这话有道理!
作者: 罗门虫    时间: 2015-7-2 10:19
{:soso_e179:}{:soso_e161:}{:soso_e160:}
作者: 朝阳宋    时间: 2015-7-3 00:38
{: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42:}{:soso_e183:}
作者: 以蟲會友    时间: 2015-7-3 19:50
白虫在虫季的占有比例会一年比一年多
作者: 臭虫    时间: 2015-7-5 17:05
本帖最后由 臭虫 于 2015-7-5 17:06 编辑

严格说这不是白虫,所谓的白虫都是养在室内缸中,用来反季节出售的。就算到了秋季,由于产地是大缸所以没有干老度,因此根本不堪一击。
现在这些都是尽量模拟野外,某种意义上也算是秋虫,或叫地白。但是由于密度过大,并且场地地块的局限,所以出将率不会高,不过这也算是对蟋蟀资源的一种保护吧。
如果养殖场地很大,密度控制很低,那么也没必要搞了,因为那样和野生又有什么区别?
有朋友去河北等地自己捕捉,有看过他在当地地里拍的照片,地里蛐蛐密密麻麻,他说了一句话,挺有意思的,说是在地里拉了泡屎,结果很快就被蛐蛐吃光了。大家觉得那里的出将率会是几何呢?
作者: 老根新芽    时间: 2015-7-5 18:02
楼上速去河北,找那地选虫
作者: 易桐天下    时间: 2015-7-6 20:42
臭虫 发表于 2015-7-5 17:05
严格说这不是白虫,所谓的白虫都是养在室内缸中,用来反季节出售的。就算到了秋季,由于产地是大缸所以没有 ...

分析的很精彩! 那您说此虫贵还是秋虫贵?
作者: 臭虫    时间: 2015-7-6 21:32
易桐天下 发表于 2015-7-6 20:42
分析的很精彩! 那您说此虫贵还是秋虫贵?

贵不贵要看市场,山东人都说逮得好不如卖得好,同样的好蛐蛐大户肯出几千,老工人最多二百。市场里没有大户价格自然就低了。
此虫贵不贵,还得看市场的购买人群了。
如果购买者不知道这是地白,而且是大户,则价格自然很贵。
如果大户知道这是地白,也许会试探性地买几个试试,当然这价格肯定没有纯野生好品相的蛐蛐贵。
估计这种地白在国庆期间所能格斗的场子级别只能是低档次的场所,所以长期看价格会一路走低,当然靠啃闷拐骗的也能卖几个大钱。
作者: 平头宜昌    时间: 2015-7-6 21:36
{:soso_e181:}
作者: 土虫一只    时间: 2015-7-7 08:42
无影落翼飞 发表于 2015-6-23 05:09
我还是赞成室外的,要把好的种系保护传承下去。


作者: 寿州小王爷    时间: 2015-7-7 14:24
臭虫 发表于 2015-7-6 21:32
贵不贵要看市场,山东人都说逮得好不如卖得好,同样的好蛐蛐大户肯出几千,老工人最多二百。市场里没有大 ...

看来你是没玩过地白,我来说一句,以后场上的大将即将地白取代,
作者: zhangguoqing    时间: 2015-7-21 14:30
{:soso_e160:}
作者: 土虫一只    时间: 2015-7-21 15:12
臭虫 发表于 2015-7-5 17:05
严格说这不是白虫,所谓的白虫都是养在室内缸中,用来反季节出售的。就算到了秋季,由于产地是大缸所以没有 ...

种不一样,品种。一个是草狗的后代,一个是狼狗的后代,一个是XX的后代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5-7-21 16:21
无影落翼飞 发表于 2015-6-23 05:09
我还是赞成室外的,要把好的种系保护传承下去。

OK说的好。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