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为什么它厉害? [打印本页]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0:59
标题: 为什么它厉害?
自己捉了6条蛐蛐。这条和其余5条斗,总是他赢,比他大的那条原来是冠军,他俩照面亮了次牙,原来冠军扭头就跑成为亚军。今天把亚军和其他蛐蛐斗了,亚军赢并振翅鸣叫,然后把新冠军放入和亚军斗,亚军也不敢亮牙了,追急了,亚军跳出来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1:03
这只逮的时候蹦的高远快,现在放罐里面和透明罩里怎么不大蹦了那?那几只和他斗得,都不露牙,毛尖逗弄两下,就急的蹦玻璃罩外面了,甚至上毛尖杆子上不下来。晚上放罐子里叫的声音有穿透力,其余的怎么都不叫了。孩子看的不过瘾,说这就是斗蛐蛐啊。我也着急,我记得我小时候斗蛐蛐,都是上去撕咬啊,怎么现在都不撕咬那?。这只算是好蛐蛐吗?
作者: 以蟲會友    时间: 2015-8-24 11:05
{: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00:}
作者: 来虫擦牙即走!    时间: 2015-8-24 11:06
那么早斗什么情况都会发生,不稀奇的。虫需要静养,打铃以后再打就不一样了
作者: 老友童心    时间: 2015-8-24 11:08
不咬是因为级别差的多了,拍几张正面照,也拍几张斗败的虫照。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1:11
谢谢回复{:soso_e113:}。弱弱的问一句:打玲是什么意思??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5-8-24 11:11
本帖最后由 大红袍 于 2015-8-24 15:38 编辑

因为它的级别高于其他虫{:soso_e104:}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1:29
说实话,本来是捉蛐蛐喂鸟的,养了个白头翁的雏鸟,需要吃昆虫,去捉蚂蚱,没有啊,就去捉蛐蛐了,母的喂鸟了好多,结果孩子要看斗蛐蛐,于是周末去济南英雄山市场,买了两个大罐子,透明罩,毛草,网罩。用网罩逮蛐蛐还真是方便多了。我们这里蛐蛐个头不小,母的很多,公的少,个头都不小。对蛐蛐还是门外汉,需要向大家学习,请大家指教,谢谢。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1:34
斗败的虫照有,但是发不上去,不知为何,我都是截图啊,昨天第一次会发图,发在虫具上了,我再试试还能发上来吗。
作者: 老友童心    时间: 2015-8-24 11:39
大概是图片大了,裁点小就能发了,小于150K就行。
作者: zhangguoqing    时间: 2015-8-24 11:45
{:soso_e182:}
作者: 兔子扬言要玩我    时间: 2015-8-24 11:53
{:soso_e179:}
作者: yb700721    时间: 2015-8-24 12:00
照片拍的太远了,看不清楚。
作者: rettco    时间: 2015-8-24 12:11
它不适应你,给我吧{:soso_e113:}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2:47
不会裁啊,我刚把他俩又放出来拍了几张,看看一会能发上来吧。
作者: WYG    时间: 2015-8-24 13:00
这肯定是好蛐蛐,不要再打了,国庆节再说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4:07
还是截图大啊,发不上去啊,急死了。谢谢楼上各位大师。照片都从手机发到电脑上了,用QQ截图还是说太大,可是我昨天今天就是这么发上去的啊。他俩放进透明罩后,一开始中间是隔开的,亚军先放的,拍照,用毛尖斗了会,也没看见他亮牙,等不及了就把冠军放进另一个仓,拍照,用毛尖逗了,亮牙了,于是把亚军赶到冠军仓里,隔段缝隙用纸片盖严实,以免逃跑。亚军转了几个圈,在毛尖逗了会儿他俩,终于他俩又头对头,都亮了牙,有那么一瞬间静止了,结果又是亚军掉头就跑,冠军开始追亚军,亚军跑到处找缝隙,没有啊,我用毛尖想赶他回去,他竟然借助毛杆和透明罩爬了上来,这次没跳,是爬上来的,冠军振翅鸣叫。再放入冠军仓,连冠军边也不沾了,只是到处钻,甚至爬玻璃罩,力起半个身子,冠军追了两下就振翅鸣叫。冠军感觉比上次斗更凶了,知道亮着牙追着撕咬。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4:11
麻烦楼上各位大师,谁能帮忙把刚拍的照片给传上来?请加我QQ754987000,照片我发给你,请你帮忙给发上来吧,我是发不上来了,谢谢。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4:16
请问楼上大师,不再斗了吗?为何要等到十月一啊?真不懂,请指教。谢谢。
作者: 早秋勇将    时间: 2015-8-24 14:41
{:soso_e160:}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4:44
将军越来越多啊,感谢各位大师到此一玩,谢谢。股市都跌停了,玩蛐蛐呗。{:soso_e124:}
作者: 追逐着目标    时间: 2015-8-24 15:32
有点糊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6:04
上海4只深证10只没下跌的股票,近2100只跌停,大奇迹日,无妨,今天无论庄家机构散户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6:05
{:soso_e124:}
作者: 强者之战    时间: 2015-8-24 16:32
{:soso_e160:}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6:45
刚才一位大师加我QQ了,我把照片都发给他了,可惜他不在线,不知能否帮忙把照片发上来。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6:48
刚看到小马哥的回复,谢谢小马哥。照片发给您了。{:soso_e179:}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5-8-24 17:08
千万不要在逮蛐蛐喂鸟了,这样就不会有好蛐蛐在手了。[心碎]
作者: 小馬哥    时间: 2015-8-24 19:12
济南青 发表于 2015-8-24 11:03
这只逮的时候蹦的高远快,现在放罐里面和透明罩里怎么不大蹦了那?那几只和他斗得,都不露牙,毛尖逗弄两下 ...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19:16
多谢小马哥。以后还要跟您学习。蛐蛐不喂鸟了,喂白头翁墨鱼骨粉。{:soso_e179:}{:soso_e179:}{:soso_e179:}
作者: 杭州阿怪    时间: 2015-8-24 19:20
{:soso_e129:}
作者: 失足灰太狼    时间: 2015-8-24 20:21
不带这么玩虫的,小学生?
作者: 秋恋    时间: 2015-8-24 20:29
按照你的描述恭喜你这只是虫王,好好养着吧!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4 20:59
特别鸣谢小马哥,按您说的好好养。先不斗了。{:soso_e179:}
作者: 橘林小蛐蛐    时间: 2015-8-24 22:08
青虫{:soso_e139:}
作者: cdwero    时间: 2015-8-25 01:59
现在是静养期啊 兄弟够狠{:soso_e154:}
作者: 尖刺,大刺    时间: 2015-8-25 02:00
可能大虫太嫩了
作者: 似曾相识2012    时间: 2015-8-25 07:10
牙好长{:soso_e179:}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0:07
感谢回复,原来不知道现在是静养期,不懂啊。我把这虫第一次斗得记录发在雪球网上了,现在转过来,帖子里说的新集就是这虫,在这里我给他起名字是冠军。看来8.21日是冠军第一次开口。
8.21日---今天又斗了会蛐蛐,原来的老大是个尾巴上两根刺有一个断了一半的那只,一进格斗场,用毛尖一逗弄,露大牙振翅鸣叫,宣示地盘是他的,牛逼样子,起名中成。放了另一只昨晚院子里刚捉的进去,这只个头稍小,但头部漆黑发亮,两条金线清晰,大腿有力蹦的高远,起名新集。新集一进去就听见中成振翅鸣叫,又见中成个大,吓的新集围着中成转圈,就是不敢靠近,中成可不管那套,追着新集跑,一看新集不敢照面迎战,立马在格斗场中央,振翅鸣叫,好不威风,新集乘机钻入格斗场另一半分隔仓躲避。我的直觉新集应是个格斗好手,品相很好,于是耐下心来,继续用毛尖挑拨新集,一会儿挑拨尾刺,一会儿挑拨门牙,终于,新集开始露出两颗大牙,牙很大,但还是没有振翅鸣叫。我想差不多了吧,该有脾气了,就又把新集赶入中成这边格斗仓里,继续用毛尖逗弄他俩。新集还是围着中成转圈,中成继续得意鸣叫。突然,新集和中成对上了,两个好伙伴头对头了,瞬间,有那么一两秒钟,两个好伙伴静止了,紧接着双方都露出了一对大牙,但是并没有撕咬,中成一个转身,落荒而逃,新集得意的昂起头,振翅鸣叫。
作者: 天虫冲天    时间: 2015-8-25 11:08
这个季节老斗嫩,红牙一般成熟更早一点。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5-8-25 14:48
济南青 发表于 2015-8-24 16:04
上海4只深证10只没下跌的股票,近2100只跌停,大奇迹日,无妨,今天无论庄家机构散户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郁闷。
作者: 我爱蝈蝈    时间: 2015-8-25 14:51
济南青 发表于 2015-8-24 19:16
多谢小马哥。以后还要跟您学习。蛐蛐不喂鸟了,喂白头翁墨鱼骨粉。{:soso_e179: ...

蛐蛐不应该喂鸟,斗败了可以放生。这蛐蛐级别不错,应该是红牙青。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5:03
不喂了,小鸟拉稀今早离去了{:soso_e109:}。股市继续下跌244点,破了3000点,我就在想你能跌到多少,来吧每天这个速度,看看国家受得了吧!有大把的时间了,今晚继续捉蛐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5:13
谢谢楼上大师点评。这虫不经逗,用毛尖一逗就露大牙咬,拍照时立起身子咬毛草。争取再捉个好的,把他比下去。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8:05
这张就是亚军。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8:55
冠军振翅鸣叫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9:21
终于会发图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9:30
终于会发图了---冠军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9:40
冠军头部特写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9:47
继续传图----冠军背部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9:50
继续传图--冠军侧面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5 19:59
冠军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方。身体是方的,感觉厚实。各位大师不知道感觉对吗?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6 10:21
昨晚两尾没抓到,太小的没抓,三尾抓了三只后,又看见三尾就不抓了。总的让他们自然繁殖啊。就像股市你什么时候能恢复上涨那?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15-8-26 10:32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6 11:24
国改股起来了,大盘见底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6 12:56
冠军是高方扩厚啊,这就是麻将块啊,谢谢大师指点。这么说,冠军真是条好虫?我确实总感觉他有些特别,可我不太懂,正在网上学习基础知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6 14:38
想学习看斗线,就把亚军放了出来拍照,你别说亚军的斗线就不明显,毛尖逗弄也不露牙。没办法,就放了季军出来,果不其然,露牙照面还是亚军厉害,季军败退,亚军振翅鸣叫。亚军照。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11:30
2015.8.27看盘记录----辽沈战役(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
辽沈战役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二次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之一,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中国共产党称之为辽沈战役,中国国民党称之为辽西会战,又作”辽沈会战“。
战役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在兵力数量方面超越国民党军。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14:37
刚找到冠军前几天斗的视频,晚些时候发上来,请大家看着玩。{:soso_e113:}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19:41
视频上传成功!进入转码审核阶段。这是上传到优酷后的提示,请问网上朋友下一步再怎么办??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20:05
国虫网显示我没有权限发表视频。大家想看去优酷看吧,一共5段视频。视频名字是济南青--冠军。济南青--冠军1,济南青--冠军2,济南青--冠军3.因为第一次传视频,还不会去掉电视里的声音,请你谅解,多包涵。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20:24
有看见视频的朋友吗?你别说自从这几天玩蛐蛐,学会了发图发视频,挺有意思的。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21:49
唉,看来视频没人看。刚才和孩子出去抓了三只公的,抓住时放进一空饮料瓶里,我听有蛐蛐叫,问孩子哪里叫,孩子说是在瓶子里的叫,我一看可不是瓶子里就斗上了,看来有只不错的,明天上图。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22:33
楼上大师说冠军是红牙青,我网上找红牙青的图片,发现第一张有文字的图片上的虫和冠军还真像,大师们给看看。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7 23:17
刚在大罐中把没吃的食物拿出来,放新食物,三尾就直接跳了,冠军无动于衷,只是慢慢绕行,是胆子大还是认主人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8 13:49
这是昨晚抓的三条中的一条,也比较凶,毛尖逗逗就叫,可是他为什么脖子不一样那?请大师们给指点下。这条虫起名--歪脖。歪脖照。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8 13:54
歪脖的两根刺不一样长,有一根稍短些。大家看斗线能看清吗?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8 15:24
还有两只虫照,因今天免费上传已满无法上传,明天上传。一只小黑,一只草黄。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8 18:25
因家里只有两个大罐,买大罐时送了4个小罐,共6个罐子,所以有些看不中的就放了,随抓随放,保持新鲜。{:soso_e113:}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9 15:12
草黄照片。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9 15:15
小黑照片。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9 19:34
虫照已上传,不知为何被系统自动隐藏,需要点击帖子下方。请大家给看看值得留吗,不值得就放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9 21:47
今晚又抓了两只公,三只母,其中一只公,两只母给了邻家小孩,斗蛐蛐也需要有后备军啊。老规矩,明天上图。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9 22:15
家里罐子没这么多,除了冠军这虫不斗,其余的虫只能以斗得结果决定去留了,斗败的全部放生,只留胜利的在家养着,估计也养不了几天就有新的胜利者占罐了。每次只能拍照留念了,我都看的快分不清哪条是哪条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29 22:28
今晚出去捉蛐蛐,听到一声音特响亮,循声过去,发现几块大石板,板旁杂草比较多,因小孩多惊扰了,没再鸣叫,只能明晚再探了。声音非常响亮,但愿有大家伙。现在我们这里基本都是一元硬币大小的虫,还真没见过更大的,争取有所突破。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0 00:37
李博士讲话:维护金融市场稳定 培育公开透明资本市场。股市继续向上。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0 13:49
8.29晚自捉虫。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0 21:41
今晚又捉到4只蛐蛐,明天上图。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0 21:56
罐子不够了,先放饮料瓶子里,饮料瓶里又斗上了,发现蛐蛐真是不论大小,有一只总是振翅鸣叫,他自己占据了靠近瓶子口的一大半空间,那几只就不敢过来了,其中有一只明显个头大,但是也白搭,不敢和这只斗。明天好好斗一下,失败的放生,胜利的占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2:15
惨烈!昨晚把透明矿泉水瓶平躺在地板上,瓶口扎了几个洞,下面垫一元硬币,防止瓶子滚动,几只蛐蛐在里面打架,胜利的一直鸣叫,午夜把这只叫的放出,从小罐中拿出一只(A)放入瓶子,把这只叫的放入小罐。结果,早上瓶子里多了两条大腿,被从小罐中放入的这只A咬的。外出归来,11点到家,瓶中出现三条大腿,又一只被A咬断一条大腿。11点20从小罐中拿出一条尾刺断了的(B)放入瓶中,进去后鸣叫,马上和A战斗,A躲在瓶口高处,据高临下,露牙鸣叫,B露牙鸣叫,迎头向上,因瓶子滑,艰难的用后退蹬,终于A和B大牙纠结在一起,A也从高处滑下来,AB在瓶身底部斗了几个回合,B振翅鸣叫,A跑了,新的胜利者B诞生。B继续在瓶子里追逐其余蛐蛐,并把两只掉大腿的蛐蛐又咬掉一条腿,并咬其肚子。瓶中战斗继续,准备继续投入新蛐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2:37
12点一刻,瓶中出现2只蛐蛐死亡,还有一只缺了条腿,完整的就是A和B这两只,瓶身到处是大腿,5条大腿零落。B目前是统治者,还在追逐撕咬B和独腿。目前瓶中共5只蛐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2:46
A的一条大腿被B咬下,B绝对优势。放入C蛐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3:10
A的另一条大腿被B咬下,A爬行B继续撕咬。C进入瓶中后不叫,躲避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3:36
放入D蛐蛐。放入后鸣叫,B和D都在咬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3:47
B爬入瓶盖处休息。D鸣叫。暂时处于休战状态。D开始追逐其余蛐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3:59
B爬下来和D撕咬,B鸣叫D扭头跑。B不停鸣叫,离D近了,D用后腿蹬。C安然无恙。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4:26
B把A咬翻后,爬到A身上咬了下,A一会翻了回来,可A没有大腿只能让B咬。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4:48
B鸣叫,放入E蛐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4:52
E进入后,B爬入瓶盖出休息,瓶内很安静。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5:05
B爬出瓶盖,E躲避,B鸣叫。没有敢和B对咬的,B得意驱赶其他蛐蛐,鸣叫。冠军和亚军二虫大罐静养,没舍得放入。该取出B了,进小罐。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5:16
手里拿着小网,让B进入后,对比电脑图片,发现B就是8.29晚自捉虫。可是真没想到,他哪里好哪?斗线模糊不清,没看出好来啊,看来看蛐蛐还是不懂啊。
作者: 小玩    时间: 2015-8-31 15:28
{:soso_e160:}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5:41
小玩 发表于 2015-8-31 15:28

给您上茶。经过一番淘汰,完整的蛐蛐只有5条了。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16:01
经过今天惨烈搏斗,对蛐蛐的认识提高了。领教了蛐蛐的斗性,那真是疯狂,也说明只看个头大小,只看斗线,都不能说明虫好,要看整体。怎么看那,我不知道,继续学习吧。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23:33
论青
青虫类以青为基色。其头、项、翅、肉所反映的褐中泛青之色,深色的青虫近似黑色。青虫类有些品种的头部带有黄色,尤其是北方虫,因此还可以审察斗丝及耳环的颜色及形相来判断。凡脑线白色、耳线连环、斗丝细长呈游丝状者为青虫类。
正青:
此虫出土头如乌金漆罩黑珍珠。黑脸黑脑盖,银白细斗丝隐沉贯顶,项青有蓝花疙瘩,乌青翅鸣声洪大,翅纹如纱,肉如白霜,六足雪白如玉。配乌钢牙为虫王;如配紫花钳、白牙列为将军;若配红牙列为上将;配老黄钳为花色虫,不过次将军。
银丝透顶翅青金,青项蓝毛铺满丁。真青乌牙独冠群,余牙非王亦将军。
重青白牙:
此虫出土像正青,但色比正青更浓黑,黑头黑面黑脑盖,银白细斗丝细直隐沉贯顶,蓝项起毛丁,乌黑墨翅闪蓝光,雪白肉身白六足,唯独六足无青斑为真,有“粉底朝靴”之誉,如配白牙,色调逆合反足,可成上将近元帅。
粉底朝靴名份高,六足无斑此判明。龙行虎步显神威,配得白牙成五行。
红牙青:
此虫出土淡金翅,寒露后变白金翅。黑头黑脸黑脑盖,蓝项起毛丁,银白细斗丝细直贯顶,白肉白六足,一副红牙长而圆,定能成将。
黑头银翅红牙生,紧身无肋气概凶。三秋难觅红牙青,北风一吹将军封。
白青:
此虫出土似黑枯焦,黑脸黑头白脑盖,银白扁斗丝细直贯顶,翅色如白银生光,六足青中起黑斑。若配红牙、紫钳、降香牙都是上品,配老黄钳次等。
白青出土焦枯色,头顶犹如蓝宝石。寒露来时白雾升,配就红牙第一称。
红沙青:
此虫出土色似墨黑重青。黑头黑脑盖,银斗丝隐沉,项铺红沙为真。至寒露后,翅上开始透出满身红沙。传说此虫利害,性如烈火。
鸦青:
此虫出土似重青,足肉俱白,黄额线,银白细斗丝隐沉,深紫色脑盖,鸣声洪大而缓,其鸣声象乌鸦鸟之叫,故名鸦青。此虫难得,展步端庄稳重,不跳跃窜驰,又名文青。如配白牙必成栋梁之材;配红牙占全五行逆合之气,属晚虫。
鸦青品格不寻常,武相文行勇内藏。配得银牙成栋梁,红牙逆合占全强。
虾青:
此虫出土如老青靛色。黑头黑脑盖,银白斗丝,肉如老青虾,配白牙为上品,紫钳、红牙次之。
生虾非得像其形,肉似青虾得此名。配得银牙干且亮,登台拜为上将军。
蟹壳青:
此虫出土淡黄金翅,色如熟蟹壳,白肉银斗丝,头如琥珀,铁面脑盖深紫色,青项白毛丁,白六足。
红牙、白牙、降香牙、紫钳皆配。但此虫不能近冬,宜作先锋将。
蟹青出土翅为金,时到秋分渐显青。纵使诸般生得好,惜乎难以至冬天。
淡青:
此虫出土有两种。有黑头银斗丝,淡青项,黄额线,金翅过霜降变白金翅,白肉白爪为淡青,不过为一大将。又一种白头黑脑盖,紫绒项,银白细斗丝,金翅白肉如霜,六足有红斑。如配降香牙、紫钳,大红牙必为元帅级别。
淡青金翅色如黄,到手还须仔细辨。项配紫绒足红斑,雪花飘飘还逞强。
黄头白青:
此虫出土黑脸黄头黄脑盖,清白斗丝细直贯顶,蓝项淡金翅,白肉白六足,宜配干老红牙为真。
青中黄头易分清,银白斗丝中央显。干老红牙配得全,久战沙场是上品。
乌背老白青:
此虫出土黑头黑脸白脑盖,银白扁斗丝贯顶,乌黑金翅闪闪光亮。肉如青灰色,六足如霜白。宜配老黄钳,红牙次等。
乌背白头显分明,力逾千斤气势足。非比寻常老白青,五关斩将显神英。
黄光淡青:
此虫出土古金翅闪闪金光。黑头铁面黄脑盖,银白斗丝细直贯顶。黄金项,六足如玉,寒露后升满身黄雾而翅色变昏沉。宜配红牙,白牙不足取。
金光白蜡满身罩,青色淡虫黄光美,斗敌到底全力赴,红牙配就立盆底。
熟虾青:
此虫出土头如粉红色。黑面紫脑盖,银白细斗丝贯顶,紫绒项黄额线,至寒露翅变淡银色。六足俱白,肉色微青。如配降香牙,紫钳为上品。
熟虾美色实难见,斗丝细白翅如银。红雾满身人莫识,奇娇犹然海棠花。
                                        青色别类:
天蓝青:
此虫顶门色乌,银白细斗丝,深色兰项,其体色如天空中云彩,变化无常,有朝如青、暮似黄、阴为白、晴近紫,终无定色之感觉。该虫系虫王级别,属稀世珍品。
真青:
此虫头如菩提子,银丝透顶,青蓝项铺毛丁,两翅青金色,白大腿园长,身高背厚,配红牙是员上将,白牙黑镶边是上品。若生灰茭白牙则为超品。
真青头如菩提子,项如靛染毛别致;更得芝麻牙色白,将军百战如雄师。
草色白青:
此虫出土淡金翅,寒露后变白金翅。细白斗丝全蓝项,背心白光照满,周身即变油绿色,如老竹叶颜色便是真。绿色退尽不可斗。宜配紫钳、大红牙。绛香牙、白牙不足取。
草色白青人少识,非紫非黄又非白;满身绿色斗丝白,红牙紫钳称上品。
井泥青:
此虫出土古金翅,黄金项,银白斗丝黄额线,雪白肉身,亦有青肉身,六足如玉,形态像痴迷,寒露后升黄雾而翅色昏沉。红、白牙皆配。
翅色昏沉似井泥,生来行动如痴迷;宜配红牙银亦可,场中得胜始称奇。
葡萄青:
此虫出土有淡金翅、黑金翅二种。青项银斗丝,有青肉也有白肉;淡金翅后变白金翅,黑金翅后变青金翅。总以头色为主,头变紫则葡萄青成了。白牙为上等,红牙次之。
葡萄头紫葡萄色,翅色如银品自高;配得白牙为上品,红牙也是将军称。
黑青麻头:
此虫出土头如黑珍珠,银白斗丝细直贯顶,斗丝所在枝生杈出,布满麻路,黑脸银牙翅如金综色,寒露后升白雾,翅变白银,霜降后自头至尾端变成墨黑青翅,唯肉足皆白,亦属上佳珍品。白牙为上等,红牙次之。       黑青麻头像珍珠,虫黑牙白难得见;力猛口重长力足,霜降以后显威风。
紫青:
此虫出土时紫头,青项,乌金翅闪光,六足如霜,肉呈紫色,配红牙勇猛无比。较早熟,秋分后即可开斗,霜降前称雄一时。
紫头青项乌金翅,六足如霜肉色紫;若配红牙勇无比,霜降之前如虎狮。
金线乌青:
此虫出土似白色,金抹额,银斗丝透顶,色如琥珀,肉隐微红,寒露后,头升红雾,翅如白银,宜配红牙、绛香牙,配紫钳则为将军之列。
乌金出土人疑白,金线高悬正横额;绛牙银丝红头变,此是将军不可轻。
银线乌青:
此虫出土头如黑漆,银线横额,酷似重青一线,肉足皆白玉色,该虫出土时色黑,后越变越黑,肉升白雾,银光闪烁,宜配白牙为贵。
乌青出土黑如漆,银丝横铺玉抹额;若配白牙金生水,斩将擎旗立功绩。
铁砂青:
此虫出土时与黑青相似,唯六足俱白,整青项上铺铁砂,故名。后体升白雾,银光罩身为佳品,以配白牙为上品,紫钳、绛香牙次之,红牙亦可。
铁砂种类实堪夸,项有蓝毛铺铁砂;若配白牙真上品,擎旗斩将别争花。
白砂青:
此虫要头大,银白斗丝细长贯顶,青砂项,青砂蒙白雾,背厚腰壮,腿长爪赤。虫性勇猛激烈,为虫中杀手。宜配红钳为上。
大头阔项银丝额,项翅青砂罩雾浓;腿足园长高背厚,红牙赤爪气豪壮。
五花:
此虫即花青,其特征是花头、花斑项、双翅皱缩似花纹、花牙,两腿带有斑点,黑毛茸茸,故称五花。身腰浑厚,凶猛异常,为虫中上品。
花头花项花翅膀,两腿斑斑罩黑光;更求花牙来相配,三秋人羡五花郎。

作者: 哇虫    时间: 2015-8-31 23:41
济南哪里的  我是也济南的虫友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8-31 23:44
哇虫 发表于 2015-8-31 23:41
济南哪里的  我是也济南的虫友

山大的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9-1 00:24
蟋蟀成形的道理,选将的方法(上海杨平)一、 从体形上来观察。这是目前绝大多数人采用的方法。我觉得此方法容易操作,对蟋蟀成形的原理知道的较多,故好理解。二、 从颜色上来观察。由于形成颜色的原理很复杂,目前书籍上误导较多,很难掌握,只有少数高手加以运用。三、 从斗丝上来观察。火光汉老前辈把它作为“最高标准”。我对斗丝形成的原理知之甚少,对它所代表的意义不了解,故无法判断。对以上方法特别是“形”还是“色”的选择,始终是人门争论不休的焦点。其实,你只要掌握形成体形和颜色的原理,就不难选择了。体形的观察 就象选运动员一样将发育状况放首位。作为入门也就必须了解蟋蟀由若虫蜕变成成虫的经过:蟋蟀静止不动,将空气吸人素囔,然后收缩腹部通过血管和气管向外扩张使身体膨大起来,由此产生的压力使旧表皮沿着头和胸部开裂,成虫蜕出。此时,蜕变过程还在继续,它吃掉蜕下的旧表皮,用肌肉进一步加大对外的扩张力,把血液向翅内挤压以扩展开呈摺皱壮的翅膀,随后再扩张身体直到外表皮颜色变深变硬为止。由此看来,蟋蟀体能是蜕变好坏的内在的决定因素。 先看头部。蜕变时压力不够,就是个小头;压力一般时,头部开裂的位置就在两个复眼和单眼(星门)处,形成四方头或三尖头(俗称头部出角)。压力巨大时,因其向各个方向“出角”,就形成大圆头。这就是体能与头型之间的关系。但问题没有这么简单。 1.头部的大小或是否出角与咬肌力量的大小似乎没有因果关系。解剖的结果令人吃惊得发现:薄的头壳与纤维细密的肌肉才能组合成强大的咬肌。而那些头大壳厚肌肉粗松的蟋蟀则没有什么用处。然而,肉眼观察却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2.有些蟋蟀的体能只够把身体的前部撑大,就再也没有力量撑大腹尾部了。这种大头尖尾的体形也是发育不完善的表现,它最大的缺陷是不能储存足够的能量以满足战斗时的消耗。由此,光*对局部的观察是不能掌握整体发育状况的。 那么,有什么形态能显示蟋蟀完善的发育状况?其实,蟋蟀发力的中心是在胸部,在蜕变时,当它有足够的体能全力向四周扩张时,周围的条件又适宜,那它成虫后的体形就是“大四平相”!这就是发育完整的大将及虫王的必备体形!这个理论,是火光汉、边文华等老前辈通过大量的统计分析而创立的,是对古谱中选虫方法的突破和创新。大四平相的要点是宽,对这一点都能认识,而往往忽略了平。蟋蟀表面的平整度是最重要的。蟋蟀身体的宽度受到其遗传基因的限制,而其平整度取决于体能的大小。这个原理就好比拿一块邹布朝两边绷紧后就平整了一样。除去大四平相体形外,柜台形、披袍形只要表面平整,边角象刀切似的整齐,也能出将。为了把这个问题讲的更明白,我们换个角度:蟋蟀胸部的位置从背面看是在项与翅的交接处,胸部肌肉越是发达,这个部位越是绷紧,也越是平整。此外,项与翅的交接也紧密,没有白点露出,而头与项的间距则较宽敞。这种体形的蟋蟀牙齿咬合力惊人,往往一口就将对方头项打暴裂或须尾震断。 以上介绍的方法,应是体形观察法中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对蟋蟀其他器官的观察,就不用多说了. 人们在用体型观察法选将时,都喜欢大头。于是,大头尖尾的“海狮型”蟋蟀成为首选,却忽视了等级在“海狮型”之上的“柜台型”将军虫。我每年在市场上总是可以买到人们漏网的“柜台型”蟋蟀,且价格便宜。“海狮型”不行,除非出大价。其道理很简单,“海狮型”形象凶恶;“柜台型”则较平凡。那么,为什么“柜台型”的等级高于“海狮型”?我们只有从它体型的形成原理中去找。 当蟋蟀从幼虫蜕变为成虫时,作为第一步,其内压首先促使头部向外扩张。要知道头部是蟋蟀全身最硬的部分,选择此处作为突破口是最消耗体能的。当蟋蟀全身蜕出旧壳后,第二步是继续伸展翅,其发力中心在翅的根部即胸部。第三步是趁新壳未硬化前全力把全身撑大,其发力中心也是在胸部。按理,成虫后的蟋蟀体型最宽大的部位应该是在胸部,怎么会是在头部呢?道理也是很简单:这种蟋蟀在蜕变第一步的时候耗尽体能!这样,我们可以小结了:一、“海狮型”头部大于项部和胸部,而翅短小,腹尾尖。它在完成第一步蜕变过程中体能消耗过大,无力全面完成第二、第三步的蜕变过程。由此,它的大头是由其他器官的缩小换来的。有趣的是,它的性格与它虎头蛇尾的体型相类似:一上战场就恶狠狠地“三斧头”,但后劲不足。由于其头部属超常发育,故能接住这三斧头的蟋蟀并不多。二、大多数蟋蟀连撑大头部的体能都不够,只能将后身的软档处撑大,成为“小头大腰包”。这样的体型似没有讨论的必要。三、能够将蜕皮“三步曲”完整地进行到底的首推“大四平相”,其次为“柜台型”。“柜台型”的等级仅次于“大四平相”,其身体宽度前后一致,比“大四平相”窄,但高(厚)度超出,表面平整,边角整齐,其长方形的样子确有点象商场里的柜台。观察的要点是: 1.项与翅一样宽; 2.项与翅一样平,这是最重要的; 3.头部比项略微高和宽一点,给人的感觉头不大。这是一种容易出大将的体型。 以上三种类型的优劣很容易区别,不用我多说。至于其他体型的好坏,只要参照上面的原理也很容易分别。 90年代初期,上海蟋蟀研究会理事潘志链手中出现三只横扫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大王蟋蟀。潘老称其为“大王”、“二王”、“三王”,其照片被翻拍后刊登在边文华的著作中。其中的二王是只杭虫,典型的“柜台型”大将。一年后,我们设宴招待杭州的几位玩家,其中的李修渡先生向我回忆了与“二王”交战的经过:“那只二王是个杭虫,我们杭州人最了解杭虫,还怕它?”于是,李先生拿出已称霸杭州的虫王,谈好了近似天文数的条件开战了:“我的虫上去一碰,就蹦起一尺多高,掉下来后结成一个球,完了。那个二王一点没动,真是不得了帖子评价 .
喜欢“大头”的朋友请注意,在许多人眼里的“大头”现象,是由其项和身体的缩小反衬出来的。换句话,就是项和身体明显小于头,所以显得头大。如果,蟋蟀的项与头部一样宽大,给人感觉头就显得小了。这是个错觉,吃这个亏的人很多!其实,项部的宽大在实战中的意义要大于头部的宽大。我们可以去看一下上述三只“大王”蟋蟀的照片,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项又宽又高,头部并不显得怎么大。这正引证了古人的名言:有欠头将军,无欠项将军。 综上所述,我们在运用体型观察法时,首先应该注重整个身体的形态,其次才是局部器官。我之所以重点介绍“柜台型”,就因为其是将军体型中最平凡的一种,很容易被人忽视。建议把“大头”作为首选的朋友作些调整,也许,就能提高选将的成功率。 在蜕变“三步曲”的第二步中,也有一种超常发育的蟋蟀,即“大翅”。大凡超出普通蟋蟀翅膀的,就可称为“大翅”。“大翅”的出将率明显高于普通蟋蟀。对“大翅”形成的原理,我也很迷惑。 上海蟋蟀研究会理事寿惠昌先生告诉我:“大翅是由隔年的虫卵孵化而生的”,“每年春季耕地时将虫卵翻至土壤深处,第二年再翻上来”,“这是济南的虫友告诉我的”。寿惠昌先生的这番话也有道,但是,虫卵在土壤“深处”能抗住夏季的高温而滞育两年吗?不知巢父先生是否听到过济南虫友的这番高见? 我在昆虫学中看到一个对蝗虫的研究结论,即蜕变时环境温度越高,其翅越长。由于蟋蟀与蝗虫同属直翅目,是亲戚,故此结论对蟋蟀大翅的形成原理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尽管如此,温度毕竟是外因,由此带来的体型变化似与体能无关,我倒是认为完全*体能把翅撑大的蟋蟀才是将军之才。问题又来了:这两者之间如何区分?选将的方法之体型观察法(续二) 当蟋蟀刚蜕出旧表皮时,翅呈摺皱状。此时,它需要湿度和温度: 高湿度可使翅柔软、高温度(相对)可使翅中的血管扩张以利血液畅通。如蟋蟀此时还有充沛体能,通过肌肉收缩将血液压进翅内血管,竭尽全力撑大翅膀。接着会发生两种情况: 1.直到体能耗尽为止。 2.体能依然充沛,一直撑到翅膀表皮蛋白质氧化变硬为止。前者只是普通的“大翅”;后者很可能成为将军“大翅”。两者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后者刚一出土即能鸣叫,翅膀竖得很高,振动频率明显快于其它蟋蟀。 火光汉前辈在其著作中,对起翅形象做过精彩论述:“大凡先天生足之虫,即使刚出土,在鸣叫时,两翅同样竖直,就是声响略小而已”。当时我向他表示质疑:没见过这种现象?火老告诉我:“肯定有,只是很少”。现在看来我可真是少见多怪了! 人们对翅的厚薄与斗性的关系一直争论不休,可这从昆虫解剖学上看却很容易解释:体壁越是薄,其分子结构越是紧密,组织功能越是强大。但是,人的眼睛是分辨不出翅衣厚薄的,将军蟋蟀的翅衣色素色浓、结构色亮、鸣声厚实,往往给人以翅“厚”的假象。所以,我们化很大力气去分辨翅的厚薄意义不大。 对翅的观察除了体型观察所强调的平整外,当以上述的起翅形象为首,其次为 1.无“膏药迹”, 2.除去腊光的结构色要强, 3.色素色要浓,看不见翅底下的“白肋”。 对翅的论述书上还有很多,我没有必要再去重复。此外,我想对“烂衣”作些介绍。 烂衣在蜕变成虫时翅是完整的。那些出土时半截翅或者干脆没有翅的蟋蟀,是由山东老乡加工出来的。烂衣现象的发生是由残留在翅梢内的蜕皮液,在氧气的催化下所起的作用。蜕皮液中的水解酶可以溶化表皮蛋白质,它从翅梢顶端开始溶化,逐步向上蔓延开来。这才是真正的“烂衣”。整个烂衣的过程一般为三周,饲养得好可超过一个月。由于翅被溶化,因此产生的痛觉和不适对神经中枢反复持久地刺激,引发了神经中枢的反馈功能,最终使其产生了超乎寻常的耐痛能力。但是,等到翅全烂完再烂身体时,这只蟋蟀将承受不了而结束生命。 烂衣的过程是种异常的新陈代谢,能在翅里进行这项功能的都是体能较强大的蟋蟀,再加上超常的耐痛力,很容易就成为大将。但这种蟋蟀有个很大的缺点,由于其几乎没有痛觉,在打击对手时用力过猛,也给自己较大伤害,故出斗的场次有限。我曾见过一只“烂衣”,从万商买来后一周翅开始烂,主人非常爱惜,每周只斗一场,连续四周都是一口将对方咬得六脚朝天,但到第五周就不行了,被对手很轻松地碰两下就完了。另外,饲养“烂衣”最好置于干燥的环境里,以延长烂衣的生命周期。 我在上文重点介绍“柜台型”蟋蟀后,不少虫友来电询问。翻阅了过去的笔记后,也觉得有些疏漏,故再做补充。 1. 所有将军蟋蟀的体型都给人以“凶相”的感觉,惟独“柜台型”给人以“平凡”的感觉。所谓平凡虫中的大将蟋蟀,只能出自“柜台型”。这也是我不厌其烦地重点介绍的原因。 2. 项呈拱型或鼓型都是不错,但不如平直型。项背表面与翅一样平整,两边角也与翅一样似刀切般的整齐,项与翅连在一起给人以方整的感觉才象只柜台。 3. 与大多数蟋蟀相反,项与翅的衔接非常紧密,而与头的连接却很宽松。观察的重点是翅与项的交接处,没有白点,尤其是当头向左右扭转时也不见白点。这充分说明此处的空间已被肌肉所填满。 4. 项与头的连接处决不能下陷或缩小成紧箍状。 5. 项的平整度比翅的平整更为重要。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9-1 12:40
8.31晚上自捉两虫,一只进小罐,另一只放入纸盒。今早打开盒子往外倒蛐蛐,倒出一些纸沫,发现盒子边角被咬出一洞,蛐蛐逃逸。这只是放入小罐的那只,请您欣赏。{:soso_e113:}
作者: 济南青    时间: 2015-9-4 20:35
济南青 发表于 2015-8-29 22:28
今晚出去捉蛐蛐,听到一声音特响亮,循声过去,发现几块大石板,板旁杂草比较多,因小孩多惊扰了,没再鸣叫 ...

这只虫昨晚已拿下,照片发上来,能出售多钱?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