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非赢非输亦非和 胸蕴自在解妙空——“斗蟋人”李世均小记 [打印本页]

作者: QRC    时间: 2016-5-21 14:25
标题: 非赢非输亦非和 胸蕴自在解妙空——“斗蟋人”李世均小记
非赢非输亦非和  胸蕴自在解妙空
——“斗蟋人”李世均小记
2016-05-19    作者:记者 彭玥
  
    走进李世均位于奉贤的别墅,从一楼至四楼,分别陈列着他蟋蟀方面的著作、书题章、蟋蟀相关字画、斗蟋蟀的工具等,这样一幢到处充斥着蟋蟀、有别于普通民宅的居所被李世均自喻为“禅蟋堂”。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千百年来,“斗蟋蟀”不仅是人们茶余饭后的消遣 ,随着岁月沉淀,已成为民风民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今年 75岁、学美术出身的李世均从幼时与弄堂里的伙伴们斗蟋蟀,到青年时看蟋蟀,再到老年时写蟋蟀,与蟋蟀结缘已有60多年了。不仅如此,为了推广“虫”文化,李世均已写就《中华斗蟋鉴赏》、《中华蟋蟀五十不选》、《民间传世——上品蟋蟀108将》、《南盆窥探》等多部专著。看似专业的“斗蟋人”真正的身份却让人大跌眼镜,1962年,李世均毕业于上海影专美术电影系,1985年起 任上海交大人文学院教授兼动画艺术中心主任。于是,他也就成了“高知”圈子里最专业的“斗蟋人”。
  尽管对蟋蟀已成痴成迷,但李世均斗蟋蟀有一条“铁打”的原则——不赌。“小时候在弄堂里斗蟋蟀都是自娱自乐,手里有虫就拿出来斗,没有利益往来。”李世均认为,现在提到“斗蟋蟀”总会与“赌博”挂上钩,“好像不下点注就失去了斗蟋蟀的乐趣。”这已经完全违背了“斗蟋”这件风雅的事情,“大部分斗蟋人已将斗蟋蟀引到另一条路上去了。”对曾经有人提“不赌钱,你斗蟋蟀到底斗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李世均借用佛经表心境:恒河一粒沙即含无量义,非赢非输亦非和,胸蕴自在解妙空。
  目前,除了“虫友”们不定期的造访外,李世均还与近30位有共同爱好的交通大学退休老教授们一起成立了交大蟋蟀协会,这个在高校退休教师队伍中并不常见的团队坚持着每月一次的活动,成立一年多来,交流反季节养蟋蟀经验、探讨蟋蟀的人工繁殖技术、观看蟋蟀现场格斗等内容都会出现在活动中,作为会长的李世均笑道:“能在高校里成立这样一个协会实属不易,多亏校领导的批准才让我们这一帮老‘虫友’有个交流的平台,希望将来这个协会能成为交大独树一帜的品牌。”
 
作者: zhangguoqing    时间: 2016-5-21 15:50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品虫爱好者    时间: 2016-5-21 16:20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钟情白牙    时间: 2016-5-21 18:49

作者: 春笋敖竹    时间: 2016-5-21 19:14
支持老教授们活动,提倡友谊,丰富业余生活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6-5-21 19:31
突然有想造访的想法,等退休了一定去拜会。
作者: 闸北老李    时间: 2016-5-21 20:27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翻天印    时间: 2016-5-22 16:06
沉寂几年的网站,将一石掀起千层浪,一场暴风骤雨又要来临!
作者: 以蟲會友    时间: 2016-5-22 16:45
持之以恒不容易{: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6-5-23 03:07
{:soso__3409329614010722382_4:}{:soso__8960193549861888490_2:}
作者: 强者之战    时间: 2016-5-23 07:42
[attach]170727[/attach]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16-5-23 10:04
{:3_292:}
作者: 秋蟋雅致    时间: 2016-5-23 23:00
{:3_281:}{:3_281:}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