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虫网

标题: 关于静养的疑惑?求解! [打印本页]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6 09:47
标题: 关于静养的疑惑?求解!
好多蟋蟀书中都说蟋蟀要静养,这静养是指养蟋蟀环境要安静,无噪声。还是指蟋蟀在盆中除喂食换水外,就不要打扰它,让他静静地在盆中生活。亦或二者兼而有之?如属于后者,这样问题就来了:1,任何生物都是用进废退的。比如长时间坐轮椅的人两条腿很细,肌肉都萎缩了,而上肢的肌肉却比较发达。蟋蟀如果静养是不是也会肌肉萎缩?2,我们怕收到白虫,是因为白虫活动少,没有野性。那为何进入盆中又要静养呢?
作者: 西一致和    时间: 2016-11-16 10:30
求解
作者: 东岳散人    时间: 2016-11-16 10:51
刚捕获野性大,静养是为了服盆!
作者: zhangguoqing    时间: 2016-11-16 11:32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强者之战    时间: 2016-11-16 11:34
西一致和 发表于 2016-11-16 10:30
求解

{:3_292:}
作者: 钟情白牙    时间: 2016-11-16 11:41

作者: yb700721    时间: 2016-11-16 12:16
静养主要针对白昼,夜晚则没什么大碍。我是这样认为的。
作者: 红头金翅    时间: 2016-11-16 13:17
因为刚入盆性烈防头烈爪伤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16 13:53
是个值得探讨的养功课题,从静和动的养法中包含着很多问题,三言两语难说个洧楚。虫性各异,养法也就不能千篇一律。就自己这些年积累的养虫知识,在此和虫友们探讨共同提高认知。先谈谈静养;静养我认为在两个情况下要养虫者知道的,一是落盆后的静养护理,因环境的变更,尤其烈性虫,跳、窜是难免的,造成的后果就不言而语了。所以静养尽量让虫伏盆适应新环境是必须的。方法有很多,因虫而宜,本人选光底大号老盆,盆中填一层干竹叶,或干松针,可起到护养金钩的作用。放竹管一只做窝{铃房},开盆时让虫有个藏身之处。最好新鲜竹筒。有时碰到窜跳利害的虫,不妨剪两小枝竹枝撑空放在盆中,或用新鲜的墨旱莲枝头,柳树枝头也行,效果很好。抱歉!累了,下次再商讨.....。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16 14:36

         几年前我在蟋蟀城网提过类似的讨论,记得帖子名好像是:静养中的暗养。
作者: 大红袍    时间: 2016-11-16 14:41
学习听讲{:soso__8050128370423740683_2:}
作者: 以蟲會友    时间: 2016-11-16 18:18
忆初 发表于 2016-11-16 13:53
是个值得探讨的养功课题,从静和动的养法中包含着很多问题,三言两语难说个洧楚。虫性各异,养法也就不能千 ...

您的办法很好,可解烈性虫的撞头问题,学习了。
作者: 海道士s    时间: 2016-11-16 18:18
{:3_292:}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16 21:38
一、除了野性、烈性要服盆外,以前还有个防混色的说法(并不一定科学,可探讨)。二、虫在盆内还是有活动空间和实际活动的,并非不动或长时不动,要“退”也微不足道。三、静养就是一种保护野性慢退的方法,少些人为和环境的影响。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16 21:52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6 21:38
一、除了野性、烈性要服盆外,以前还有个防混色的说法(并不一定科学,可探讨)。二、虫在盆内还是有活动空间 ...


        这题目值得好好讨论一番。

        用最简单的手段达到精细的调养目的。

        这两天玩心重,诸位仁兄好友见谅见谅。

        
作者: 闲放    时间: 2016-11-16 21:58
有意思,好玩。
转换下思维,“静养”指的不是虫是人,嗯,有点意思
作者: jxdhl    时间: 2016-11-16 22:10
忆初 发表于 2016-11-16 13:53
是个值得探讨的养功课题,从静和动的养法中包含着很多问题,三言两语难说个洧楚。虫性各异,养法也就不能千 ...

好办法,请问是把竹叶打碎掺在土里用吗?谢谢!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16 22:17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16 21:52
这题目值得好好讨论一番。

        用最简单的手段达到精细的调养目的。

好说!好说!就止!就止!精细调养可不简单,聆听高见!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16 22:30
jxdhl 发表于 2016-11-16 22:10
好办法,请问是把竹叶打碎掺在土里用吗?谢谢!

你问的填底?不要打碎,不然会弄脏水盂食板。过段时间清盆换批进去,换出来的太阳晒晒,筛一次可再用。
作者: 杭州阿怪    时间: 2016-11-16 22:34
好帖 学习了{: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7:53
东岳散人 发表于 2016-11-16 10:51
刚捕获野性大,静养是为了服盆!

那已伏盆的虫还需要静养吗?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7:56
红头金翅 发表于 2016-11-16 13:17
因为刚入盆性烈防头烈爪伤

这是早期,入盆10来天已经伏盆了,还需要静养吗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8:09
忆初 发表于 2016-11-16 13:53
是个值得探讨的养功课题,从静和动的养法中包含着很多问题,三言两语难说个洧楚。虫性各异,养法也就不能千 ...

好办法,这对早期虫伏盆很适用,我是放一、二片新鲜的女贞子树叶,天天更换。树叶要背朝上放,这样下面有空间,可作蟋蟀的藏身之处,不放蛉房。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8:16
忆初 发表于 2016-11-16 13:53
是个值得探讨的养功课题,从静和动的养法中包含着很多问题,三言两语难说个洧楚。虫性各异,养法也就不能千 ...

刚入盆要静养,最多也就10来天就伏盆了,伏盆后还需要静养吗?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8:20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16 14:36
几年前我在蟋蟀城网提过类似的讨论,记得帖子名好像是:静养中的暗养。

那你肯定有独特见解的,望奉献出来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17 08:21
忆初 发表于 2016-11-16 13:53
是个值得探讨的养功课题,从静和动的养法中包含着很多问题,三言两语难说个洧楚。虫性各异,养法也就不能千 ...


        感谢前辈赐言,受教了。我是北方人,早秋习惯了用土底罐让虫服盆。您的指教使我别开思路,不胜感激。


                                                                                                                致敬1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8:32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6 21:38
一、除了野性、烈性要服盆外,以前还有个防混色的说法(并不一定科学,可探讨)。二、虫在盆内还是有活动空间 ...

盆中空间很小,就和缸白差不多,和在野外的虫相比,肌肉恐怕会退化的。而且好虫相斗住住凭的就是最后一口气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8:32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6 21:38
一、除了野性、烈性要服盆外,以前还有个防混色的说法(并不一定科学,可探讨)。二、虫在盆内还是有活动空间 ...

盆中空间很小,就和缸白差不多,和在野外的虫相比,肌肉恐怕会退化的。而且好虫相斗住住凭的就是最后一口气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8:33
闲放 发表于 2016-11-16 21:58
有意思,好玩。
转换下思维,“静养”指的不是虫是人,嗯,有点意思

有意思,
作者: 欢喜    时间: 2016-11-17 08:34
靜养,我自已理解是如对烈性虫的一种养法,如于其它虫群放一处,由于烈性虫性格暴烈,听不得其它虫呜叫而,而造成不停的四处引斗而伤其神,对虫不利,我一般与其它虫分开独养。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16-11-17 08:49
松针好办法啊~进一步想里面垫树叶、菜叶、小石头也不错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17 08:51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17 08:20
那你肯定有独特见解的,望奉献出来


赵叔好!

          原本昨晚对这个话题兴趣挺浓的,也想和一众好友仔细探讨一下,说说彼此的经验,今儿早上浏览网页,忽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

          您这样一位严谨治学,礼遇待人的前辈,提出了这样一个养功中至关精细的课题,赤足红旗为什么不给题目设置高亮?

          相反,看看别的粗制烂造的啥鸡巴破帖子,他倒巴巴的又是版主推荐,又是设置高亮,啥意思啊?

          意趣索然,凑之无趣,我就不参与了。

          您继续。

          我再给这论坛添点热闹。
作者: 红头金翅    时间: 2016-11-17 08:59
养虫法是活的,静养是传统方法之一,对养虫大户最适用,因为沒坏处就是最好的,比如虫房整天虫声大呜,这就又静了,想想就明白为什么了,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6-11-17 09:09
以上朋友注重讲了养,特别是早秋和入盆的养,很好,有的借鉴过,比较实用。可提的问题是静养,我理解,有2点:1指人,2指养虫环境。指人的方面,其实也简单,就“少”一个字,即少欣赏、少挑斗、少急躁.......不展开了。
作者: 老翁    时间: 2016-11-17 09:29
其实就两点
一:静音 。 二:静神
静音既是减少潮音,震动。静神既是安神。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09:51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17 08:51
赵叔好!

          原本昨晚对这个话题兴趣挺浓的,也想和一众好友仔细探讨一下,说说彼此的经验 ...

哈哈哈哈
作者: 欢喜    时间: 2016-11-17 10:04
吹铃 发表于 2016-11-17 09:09
以上朋友注重讲了养,特别是早秋和入盆的养,很好,有的借鉴过,比较实用。可提的问题是静养,我理解,有2 ...

赞同,以上讲的都是养虫的基本方法,但提到靜养,是在基本方法内的一种特殊情况下养虫的办法。自已理解不知是否对。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10:05
吹铃 发表于 2016-11-17 09:09
以上朋友注重讲了养,特别是早秋和入盆的养,很好,有的借鉴过,比较实用。可提的问题是静养,我理解,有2 ...

那柏良先生的著作中说,虫要训斗,符合静养原则吗?
作者: 咬不败    时间: 2016-11-17 10:09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17 12:02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17 08:09
好办法,这对早期虫伏盆很适用,我是放一、二片新鲜的女贞子树叶,天天更换。树叶要背朝上放,这样下面有 ...

放竹筒有个好处,更换,清理时虫会习惯当作躲避的地方。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17 12:07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17 08:16
刚入盆要静养,最多也就10来天就伏盆了,伏盆后还需要静养吗?

这就是后面我想要介绍商讨的,因我常要吸氧,谅解.....!
作者: 欢喜    时间: 2016-11-17 12:48
忆初 发表于 2016-11-17 12:07
这就是后面我想要介绍商讨的,因我常要吸氧,谅解.....!

忆初老友好,对虫如此关爱,精衶可嘉。祝您身体早日康复!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17 12:55
欢喜 发表于 2016-11-17 12:48
忆初老友好,对虫如此关爱,精衶可嘉。祝您身体早日康复!

谢谢!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16-11-17 12:56
垫草叶 好不好
作者: 吹铃    时间: 2016-11-17 13:45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17 10:05
那柏良先生的著作中说,虫要训斗,符合静养原则吗?

不矛盾,分阶段,静养只是早秋和中秋刚入盆的几天。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7 14:05
吹铃 发表于 2016-11-17 13:45
不矛盾,分阶段,静养只是早秋和中秋刚入盆的几天。

我也是这么想的,这静养应该分阶段的,服盆了,就要人为一些措施,让它动起来。
作者: 淡白墨牙    时间: 2016-11-17 14:34
先是白天不要打扰,二是要营造一个窝,能使虫逐渐安心。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17 16:46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17 08:32
盆中空间很小,就和缸白差不多,和在野外的虫相比,肌肉恐怕会退化的。而且好虫相斗住住凭的就是最后一口 ...

进化、退化是个长期的过程,有说“让虫从这个手指爬过身体到另一个手指,以增强虫的运动量来达到锻炼的目的”,我以为不合虫理,靠盆养阶段来“进化”,怕无为。训斗,不是防退化为目的的,是让准备出斗的虫,在出斗前几天,进行一定的适应(竟斗)、提性(有些虫根本不需要),如爬一二次纸格,用草让好动的虫不要“飞”起来,让定步的虫能冲起来等等。训斗作用,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18 08:49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7 16:46
进化、退化是个长期的过程,有说“让虫从这个手指爬过身体到另一个手指,以增强虫的运动量来达到锻炼的目 ...

    在漫长的岁月中,虫因基因变化而进化,与锻炼增强体质使肌肉发达,肺活量增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比如说我由于天天坚持游泳,现虽72岁还能轻松地在30分钟内游1000米,我的肌肉、心血管系统比常年静养的同年人发达。但是这不能说明我的基因比别人进化了。这只是我常年坚持锻炼的结果。假如我与同年静养的人比拼的话,胜的肯定是我。
    运动不能改变基因,更不能遗传,但是运动能使当代的肌肉发达,心血管系统增强,更有耐力。人类是这样,兽类也是这样,但虫类是否是这样呢?如果也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全过程静养,伏盆后就要适当锻炼。
作者: 地球人    时间: 2016-11-18 09:09
以前古人有轮练法,就是让虫反复从手掌上爬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19 02:54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18 08:49
在漫长的岁月中,虫因基因变化而进化,与锻炼增强体质使肌肉发达,肺活量增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

两个概念放在一会说有点乱,好在神兄明鉴。运动改变基因是很长期的事,脊椎动物与昆虫是一样的。运动改变脊椎动物或昆虫的机体质量、功能强度等,理论上也是通的,但程度上受各自基因的制约,这是共性层面。到具体的个性层面(说虫的盆养阶段),时间有限,度、量与有效,针对与扰他,喜阴,怕水(原则),野性尚存,光与色,声与性,振与安等等,是否具操作性,评判标准。这里面涉及的科目,怕不是一个难字就能概括的。
作者: 雅鸣    时间: 2016-11-19 10:28
静养其实就是各方面调养,如首先就是让虫有相对好的环境等...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21 08:14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9 02:54
两个概念放在一会说有点乱,好在神兄明鉴。运动改变基因是很长期的事,脊椎动物与昆虫是一样的。运动改变 ...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日常生活喜静的人没有没有爱运动的人肌肉强健,同理对虫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为何书中要说静养呢?是书上以讹传讹?还是虫不适合这个规律?这一点要确定下来,才可讨论怎样做到动或静。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21 08:30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8:14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日常生活喜静的人没有没有爱运动的人肌肉强健,同理对虫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为何书中要 ...


  赵叔,我约略的说几句:

           风为骨之神,长时间不见风的蛐蛐是调养不好的,罐子在一定的时间段压风签,以及午夜过蛉以后让蛐蛐在纸盆上爬一爬,看看它的动态,有没有大将必备的走路姿势,是很必要的,时间不要太长。

           所谓静养中的暗养与明养,确实是分阶段的。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21 09:27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1 08:30
赵叔,我约略的说几句:

           风为骨之神,长时间不见风的蛐蛐是调养不好的,罐子在一定的 ...

我也是压力风签的,我一般风签压到天气预报最低温度低于22℃时结束。至于午夜看动态我是真接就在盆中看,不在纸盆上进行。为何要在纸盆上观察,望解惑!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1-21 09:36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19 02:54
两个概念放在一会说有点乱,好在神兄明鉴。运动改变基因是很长期的事,脊椎动物与昆虫是一样的。运动改变 ...

再说得直白一点,人有科学家,有拳击运动员,如谈打斗,科学家是无论如何打不过拳击手的。而我们并不指望在蟋蟀中搞个科学家来,要的就是打斗能力,如果按照人的培养模式,蟋蟀就不应该静养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21 09:44
本帖最后由 飞雪樱花 于 2016-11-21 14:11 编辑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27
我也是压力风签的,我一般风签压到天气预报最低温度低于22℃时结束。至于午夜看动态我是真接就在盆中看, ...



         纸盆上相对的宽敞,空气也相对流通,对蛐蛐是一种放松,关键是蛐蛐能伸开腰,自然状态。

         也是放风,十分钟左右。

         我是这么理解。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21 10:19
本帖最后由 飞雪樱花 于 2016-11-21 10:26 编辑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27
我也是压力风签的,我一般风签压到天气预报最低温度低于22℃时结束。至于午夜看动态我是真接就在盆中看, ...



               从理论上来说,谁都有自己的一套做法。我还是那句话:不是每一条蛐蛐都有资格入大罐,下母子。

              白露基本就显形了。

              当然,不绝对。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21 17:28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8:14
我总是固执地认为,日常生活喜静的人没有没有爱运动的人肌肉强健,同理对虫也应该是如此。但是为何书中要 ...

书中说虫要静养,怕是经验总结,我也未看到足够的原理性论述。我们论静养,只是各自虫识积累,包括向前辈学习和自己实践,结合自己的知识结构所作出的表述。规律具普遍性,虫也一样,特殊性是盆养阶段,收效剩微,还可能有扰他性。作为实验不反对,方法特别重要。我们私下可作进一步的交流。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21 17:46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36
再说得直白一点,人有科学家,有拳击运动员,如谈打斗,科学家是无论如何打不过拳击手的。而我们并不指望 ...

科学家与运动能力,运动员与科学知识,不能分割开来讲,掌握科学知识的运动员或有科学知识的教练员训练的拳击运动员,则更具打斗能力。人的培养模式与蟋蟀就不应该静养,有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之分,不能混淆。
作者: 春笋敖竹    时间: 2016-11-21 18:33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1 09:44
纸盆上相对的宽敞,空气也相对流通,对蛐蛐是一种放松,关键是蛐蛐能伸开腰,自然状态。

...

说得对,放风是静养重要环节
作者: 春笋敖竹    时间: 2016-11-21 18:47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1-21 09:36
再说得直白一点,人有科学家,有拳击运动员,如谈打斗,科学家是无论如何打不过拳击手的。而我们并不指望 ...

我同意你的意见,静养神,动养骨,点草养性,掌握度最重要。
作者: 将军佩剑    时间: 2016-11-21 21:18
好帖子,学习了!!
作者: douququ123    时间: 2016-11-21 23:02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欢喜    时间: 2016-11-22 08:39
春笋敖竹 发表于 2016-11-21 18:47
我同意你的意见,静养神,动养骨,点草养性,掌握度最重要。

赞同,一定耍有度。
作者: 四大名捕    时间: 2016-11-22 12:11
学习了。。。。
作者: blooded    时间: 2016-11-23 12:52
静养不仅仅是环境的安静 就叫静养 隔离三尾是静养的核心 虫性不静 谈何静养?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23 20:29
blooded 发表于 2016-11-23 12:52
静养不仅仅是环境的安静 就叫静养 隔离三尾是静养的核心 虫性不静 谈何静养?


      蛐蛐蛉性不一样,有早有晚,不是隔离三母子,而是隔离下过三母子和没下过三母子的蛐蛐
作者: 雅趣盎然    时间: 2016-11-23 21:10
以为:才吉要给它安静环境,通风,温度22-27度,食料中绿豆粉和蛇粉添加5%。做到家中才吉很少听到它们唱山歌,为好。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23 23:52
静养只是养字诀里一小部分,飞雪兄讲得不错,落盆之虫成虫时间不一,虫种早、中、晚到达斗龄时间也各不相同。故下雌时间,不能千遍一律。很多虫没落盆前野外早就爬过背,落盆后人为隔雌,定要到某月某日才下雌,在下认为太拘泥形式。也就达不到静养早伏盆的愿望,适得其反而造成一些烈性虫,跳破头,断须、咬雌。长鸣等等弊病。要让虫早伏盆,下雌,提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总之养虫要的功夫,耐心。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24 00:03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11-23 21:10
以为:才吉要给它安静环境,通风,温度22-27度,食料中绿豆粉和蛇粉添加5%。做到家中才吉很少听到它们唱山 ...

我对你不让虫唱山歌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你完全相左。我是让虫定时群叫。望商榷,这也是回复楼主的其中一个问题。
作者: blooded    时间: 2016-11-24 14:16
blooded 发表于 2016-11-23 12:52
静养不仅仅是环境的安静 就叫静养 隔离三尾是静养的核心 虫性不静 谈何静养?

你说的是已下三的情况 我说的是下三之前
作者: 雅趣盎然    时间: 2016-11-24 20:55
忆初 发表于 2016-11-24 00:03
我对你不让虫唱山歌有着不同的看法,和你完全相左。我是让虫定时群叫。望商榷,这也是回复楼主的其中一个 ...

老师傅:您好!您讲的是符合自然规侓的,大概是半夜盆盖移点间隙,让虫犹如回归大自然似的唱山歌,这尤其在八,九月期间吧?!我意思白天8点到晚上10点期间要听不大到才吉叫声,才好,并没想要它们在半夜至明天早上少唱歌,这也不可能的事。谢谢您对我的纠正!
作者: 忆初    时间: 2016-11-24 22:25
雅趣盎然 发表于 2016-11-24 20:55
老师傅:您好!您讲的是符合自然规侓的,大概是半夜盆盖移点间隙,让虫犹如回归大自然似的唱山歌,这尤其 ...

不敢!探讨是件好事,相互学习
作者: 雅趣盎然    时间: 2016-11-24 22:47
忆初 发表于 2016-11-24 22:25
不敢!探讨是件好事,相互学习

您客气了!向您学习!
作者: 红黄    时间: 2016-11-25 08:46
静养最主要是附近不要有三尾的气味,或者其他异味。噪声对虫子影响基本忽略不计。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25 08:58
红黄 发表于 2016-11-25 08:46
静养最主要是附近不要有三尾的气味,或者其他异味。噪声对虫子影响基本忽略不计。


      精辟,此帖最核心的回复

      大环境嘛   保持空气畅通  没有异味即可
作者: yb700721    时间: 2016-11-25 09:36
红黄 发表于 2016-11-25 08:46
静养最主要是附近不要有三尾的气味,或者其他异味。噪声对虫子影响基本忽略不计。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25 14:58
红黄 发表于 2016-11-25 08:46
静养最主要是附近不要有三尾的气味,或者其他异味。噪声对虫子影响基本忽略不计。

楼主的疑惑在:虫要不要静养?他似乎已认可,野虫刚入盆需要静养及服盆,服盆后是否继续静养,还是需要让虫动起来,及通过运动改变一些机体质量、功能强度之类。为什么?让虫动起来,符合虫的盆养阶段(服盆后),的规律吗?
作者: 红黄    时间: 2016-11-25 15:04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25 14:58
楼主的疑惑在:虫要不要静养?他似乎已认可,野虫刚入盆需要静养及服盆,服盆后是否继续静养,还是需要让 ...

1、运动量大比运动量小好

2、不受惊扰比受惊扰好

两者矛盾的时候,以2为主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25 15:12
红黄 发表于 2016-11-25 15:04
1、运动量大比运动量小好

2、不受惊扰比受惊扰好

谢分享!有矛盾,又有主次之分。好!真是我在思考的,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适应。
作者: 红黄    时间: 2016-11-25 16:22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25 15:12
谢分享!有矛盾,又有主次之分。好!真是我在思考的,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适应。

我曾经想过,明凶的虫,要不要干脆用一个大箱子养,充分活动空间。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25 19:28
红黄 发表于 2016-11-25 16:22
我曾经想过,明凶的虫,要不要干脆用一个大箱子养,充分活动空间。

这个人为因素比较少,实施了或没实施,为什么?愿闻其详!
作者: 飞雪樱花    时间: 2016-11-25 20:31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1-25 15:12
谢分享!有矛盾,又有主次之分。好!真是我在思考的,是主动适应,还是被动适应。



       主动适应  顺其自然
作者: 云深处    时间: 2016-11-25 21:04
先静养服盆养气血,继而好吃好喝丰润骨肉,再入斗格活动筋骨。静和动不矛盾,只是时间前后和量的大小。……瘦子想成健美先生不也得先养膘……一家之言信有风险!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1-25 22:46
飞雪樱花 发表于 2016-11-25 20:31
主动适应  顺其自然

虫脱离野外入人手,就进入人为状态,不管人给什么环境、食料,虫终有一百个不满意,也没得选,细微之处的性状变化,人不一定能及时发现,各种养法只是人为的程度不同,原则上都归被动适应。所以我以为盆养主要就是静养,不管是前期还是后期,尤或是斗后,都一样,人为的尽量少些。虫的优劣在盆养阶段及静养中都基本能探明(老道者方法很多),最多临出斗前几天,适当进行环境适应。仅个人观点!
作者: 激励者    时间: 2016-11-27 23:28
最近一直无法登录国虫网,大家讨论的好热烈啊,也参与一下~一直在想虫子的训斗~早秋,静养以待虫子伏盆接近成熟。让虫动起来的方法蛮多:声音,如手机录制的虫鸣声,虫的本能反应是领地受到侵犯,会做出反应;洗浴,可谓被动的无氧训练,是否好没有公论,窃以为南方潮湿需洗浴,北方干燥虫会水盅自浴调节;下雌让虫子动起来;打草调斗性;曾看到有云做一个转动的东西,置罐与上,人为的让虫体验航天之体验,至于效果如何,仍需实验证明之。或许还有以食诱斗,等等。呵呵,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2-5 09:43
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要每天将虫放的玻璃上爬,以炼腿力,不知是否可行?我没有试过。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2-6 01:47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2-5 09:43
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说要每天将虫放的玻璃上爬,以炼腿力,不知是否可行?我没有试过。

盆养阶段怎样养?我的思路:一、蟋蟀在适用昆虫普遍规律的同时,又受特殊规律制约,必须也遵守特殊规律,是双重规律或多重规律的综合体。二、在遵守昆虫存活的普遍规律基础上,重点按蟋蟀盆养阶段的特殊规律安排饲养。参考我前面论述的几个“与”(表述还不全面或不完整,可以作补充的),这些都是构成盆养阶段规律的因素。三、经常性地游泳、强迫爬特定物、强迫特殊旋转、常晒太阳、常过大温差,频繁听虫叫、过早或常下草锻炼所谓打斗技巧(只适合到龄且出斗前的准备阶段,也要讲适度的)、等等不一而终,这些人为的附加,无不是被动服从,部分被动活动蟋蟀在叫求命都不定哪,所以以为,盆养阶段应静养为主,主动适应为限。四、具体的私聊。
作者: 闲放    时间: 2016-12-6 11:50
唉,咋说呢,相信没人会将天外天的法门公之于众,除非真就放下屠刀不玩了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2-6 14:17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2-6 01:47
盆养阶段怎样养?我的思路:一、蟋蟀在适用昆虫普遍规律的同时,又受特殊规律制约,必须也遵守特殊规律, ...

有好多的想法是要靠实践来认证的,可是一年就一季,好虫舍不得拿出做试验。差虫试验又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2-6 14:17
古月龙盘 发表于 2016-12-6 01:47
盆养阶段怎样养?我的思路:一、蟋蟀在适用昆虫普遍规律的同时,又受特殊规律制约,必须也遵守特殊规律, ...

有好多的想法是要靠实践来认证的,可是一年就一季,好虫舍不得拿出做试验。差虫试验又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2-6 14:19
激励者 发表于 2016-11-27 23:28
最近一直无法登录国虫网,大家讨论的好热烈啊,也参与一下~一直在想虫子的训斗~早秋,静养以待虫子伏盆接 ...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2-6 14:19
激励者 发表于 2016-11-27 23:28
最近一直无法登录国虫网,大家讨论的好热烈啊,也参与一下~一直在想虫子的训斗~早秋,静养以待虫子伏盆接 ...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2-6 17:41
闲放 发表于 2016-12-6 11:50
唉,咋说呢,相信没人会将天外天的法门公之于众,除非真就放下屠刀不玩了

在我看来,玩虫没有什么“法门”可循,无非就是知道或还不知道的区别。友谊了、娱乐了,赢了就可,别的似不重要。
作者: 古月龙盘    时间: 2016-12-6 17:46
神出鬼没 发表于 2016-12-6 14:17
有好多的想法是要靠实践来认证的,可是一年就一季,好虫舍不得拿出做试验。差虫试验又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如果方便,试着份虫,虫源就多了,一年四季都可试验,还可提高对虫的认知。
作者: 虫谜    时间: 2016-12-7 07:01
{:soso__10169062262133571330_1:}
作者: 常州拧    时间: 2016-12-8 20:35
静乃养性,静中有动,藏得住,动时足。万物生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锋芒毕露好否?
作者: 神出鬼没    时间: 2016-12-9 08:15
常州拧 发表于 2016-12-8 20:35
静乃养性,静中有动,藏得住,动时足。万物生命力,精力都是有限的,锋芒毕露好否?

拳击运动员如果静养一年,上场与训练有素的运动员比赛,恐怕是十有九输!蟋蟀呢?能否按此来推理?
作者: 灿烂涅槃    时间: 2016-12-9 21:09
红黄 发表于 2016-11-25 08:46
静养最主要是附近不要有三尾的气味,或者其他异味。噪声对虫子影响基本忽略不计。

终于看到一个合意的了,噪声没影响,同意。不然我家年年下风多一只了,这书房里摇滚乐噪得……




欢迎光临 国虫网 (http://www.guochong.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